中小企业

搜索文档
事关重点车企!工信部上线问题反映窗口
新华网财经· 2025-07-09 17:44
重点车企账期承诺监管 - 工业和信息化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专门受理中小企业对重点车企货款支付问题的投诉[1] - 窗口受理4类问题:重点车企未践行60天支付期限承诺、变相延长支付期限、强制非现金支付方式、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1] - 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17家重点车企已公开承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2] 政策实施与行业规范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通过窗口推动重点车企优化支付方式,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2] - 下一步将指导制定汽车行业结算支付规范,推行合同范本,规范供应商货款支付流程[2] - 政策目标是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生态,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2] 行业动态 - 京东外卖宣布投入超百亿扶持品质商家[5] - 某知名车企宣布破产[5]
被车企拖账期可投诉!工信部开通问题反映窗口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17:35
四是重点车企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的其他问题。 工信部表示,近期,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17家重点车企陆续作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公开承诺,社会反响良好,相关承诺如何进一步落 实兑现备受社会关注。 据悉,国务院4月发布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于6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就账期问题对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进行要求,为供应链安全稳定提 供政策兜底保障。 条例要求,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付款 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而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 定,但应当按照行业规范、交易习惯合理约定付款期限并及时支付款项,不得约定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向中小企业支付款项的条件或者按照第三方付款进 度比例支付中小企业款项。 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https://sme- dj.miit.gov.cn/car),受理中小企业 ...
工信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反映窗口
财联社· 2025-07-09 16:30
重点车企货款支付问题反映窗口开通 - 工业和信息化部开通线上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对重点车企货款支付问题的投诉 [1] - 窗口专门针对重点车企未履行60天支付期限承诺及违反《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行为 [1] 窗口受理的4类主要问题 - 重点车企在采购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期限超过60天,违反支付期限承诺 [2] - 重点车企通过不合理设定支付期限起算时间、拖延验收证明等方式变相延长支付期限 [2] - 重点车企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 [2] - 重点车企存在其他违反《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行为 [2]
工信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反映窗口
快讯· 2025-07-09 15:32
智通财经7月9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天(9日)开通了"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 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 窗口主要受理4类问题:一是重点车企未践行60天支付期限承诺,在采购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期限超过60 天;二是重点车企设定不合理的支付期限起算时间、无正当理由拖延出具检验或验收合格证明等方式变 相延长支付期限,以及以收到第三方货款作为支付条件或按照第三方支付比例支付款项;三是重点车企 强制或变相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四是重点车企落实《保 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的其他问题。 工信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反映窗口 ...
湖北推动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中国化工报· 2025-07-09 10:59
在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方面,方案提出面向全国培育引进50家优质数字化服务商,培育一批数字化工程领 域的分包商、咨询公司、监理公司等市场主体,以及100个"小快轻准"产品;支持市州发展产业互联网 平台并布局建设10家以"产业大脑"为目标的服务中心、建设200个数字化转型工作站。 按照方案目标,力争到2027年,湖北将推动1万家以上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卓越级智能工厂达到 50家以上;全省中小企业上云覆盖率超过5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 湖北省经信厅中小企业发展处副处长陈光亮介绍,湖北于2023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同步开展数字化转型省 级城市试点,省财政对每个试点城市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补。今年,湖北探索建立国家级试点城市、省 级试点城市和省级试点县梯队培育模式,不断扩大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的覆盖范围。 "近年来,我所在的黄石市聚焦优势产业,统筹资金和资源,聚集50多家解决方案集成、软件服务、工 业信息安全等专业服务商,打造了以国家级平台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获益 良多,以前要来回跑着查看参数,现在在电脑显示屏上就可以自动调节阀门,三四个人就能轻松管理几 十套设备。"湖北黄石市一家中小化 ...
湖北重金扶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力争到2027年推动万企“上云”
长江商报· 2025-07-08 08:35
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 - 湖北省出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推动1万家以上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 [1] - 省级财政提供最高3000万元补助给试点城市,800万元补助给试点县 [2] - 将数字化转型纳入省技术创新专项贷、商业价值信用贷,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专属产品和服务 [2] - 发挥省数字经济产业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2] 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 - 面向全国培育引进50家优质数字化服务商 [2] - 培育数字化工程领域的分包商、咨询公司、监理公司等市场主体 [2] - 推动开发100个"小快轻准"数字化专用工具 [2] - 建成10个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3] - 建立湖北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 [3] - 布局建设10家"产业大脑"服务中心和200个数字化转型工作站 [3] 人才培养计划 - 实施"湖北数字工匠"计划,支持院校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 [3] - 培育1000名数字化人才 [3] - 国家级试点城市每年完成400名企业人员培训,省级试点城市每年完成200名培训 [3] - 鼓励企业建立CIO、CDO制度 [3] 分级分类推进策略 - 小微企业:推广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每年推动5000家企业设备和业务上云 [4] - 规上企业:按年产值分级,5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L5级,10-50亿元达到L4级,1-10亿元达到L3级,2000万-1亿元达到L2级 [4] - 专精特新企业:每年推动200家"小巨人"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4] 转型目标 - 到2027年推动1万家以上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 [5] - 卓越级智能工厂达到50家以上 [5] - 中小企业上云覆盖率超过5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 [5]
湖南娄底:汇聚投资新动能 打造投资新高地
搜狐财经· 2025-07-07 17:17
固定资产投资表现 - 2025年1月至5月湖南娄底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4.6%位列全省第一 [1] - 制造业、民间投资、产业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22.2%、14.6%、23.7% [1] - 工业投资与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24.4%和26.5%分列全省第一和第三 [1] 政策支持与资金落地 - 上半年累计争取中央资金41亿元通过精准政策对接与培训 [2] - 出台《材料谷建设任务清单》优先保障用地与能耗指标并设立专项产业基金 [2] - 材料谷规上企业达516家实现营收728.82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营收81.2% [2] 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 首批130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育58家智能制造企业及87条产线 [4] - 涟钢130个智能化项目使质量损失率降低34.8%入选国家工信部名录 [4] - 冷轧硅钢二期、新质优特钢深加工等项目推动制造业投资22.2%增长 [4] 重大项目规划与推进 - 谋划2000万元以上项目1693个总投资11469亿元覆盖多领域 [7] - 省重点建设项目36个1-5月完成投资93.13亿元达年计划50.31% [9] - 市重点建设项目232个同期完成投资237.82亿元占年计划51.4% [9]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推行"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实现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10] - 设立材料谷专项贷前5个月为制造业提供低成本融资超50亿元 [10] - 产业投资占固投77.17%民间投资占比62.39%成为主引擎 [11]
中小企业运行稳中有进
经济日报· 2025-07-07 05:41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中国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1] 数字化转型进展 - 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已遴选出3批101个城市,支持超4万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 [2] - 各地出台200余项相关政策制度,形成覆盖企业改造、产品供给、融资促进等的长效机制 [2] - 广州市建成3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15个专业特色平台,形成以赛意信息、树根互联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服务商集群 [2] - 广州累计打造3家全球"灯塔工厂",10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国家级5G工厂 [3] - 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接入超9000家纺织企业,链接全国超70万台纺织设备,设备开机率提高70% [3] - 各地培育数字化服务商3500余家,打造"小快轻准"技术产品1万余项 [3] - 宁波市工业互联网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电等行业,提供"小快轻准"平台化解决方案 [3] - 长沙市构建生态更丰富、产品更精准的服务生态,针对不同场景定制开发轻量化产品 [3] - 武汉市遴选17家第三方诊断咨询机构,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 [3] 集群化发展成效 - 中国培育300个国家级和1100多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4] - 2024年300个国家级集群创造产值8.7万亿元,近3年年均增速达13%,入驻中小企业近8.9万家 [4] - 集群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2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余家,优质中小企业占比近40%,带动就业535万人 [4] - 超七成集群对所在县域GDP贡献率达到10% [4] -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毛巾纺织产业集群整合40多家印染企业产能,为1000余家织造企业提供染整共享服务,企业生产成本降低10%至15% [5] 海外市场拓展 - 今年前5个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保持增长 [6] - 5月份中小企业出口指数为50.7%,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6] - 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出海服务"板块上线,提供找商机、找信息等功能 [6] - 服务网实时汇聚150多个国家及39个联合国国际组织发布的高潜力订单与创新合作项目,年潜在市场规模可达200亿美元 [7]
北交所“双指数”时代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吸引更多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7-07 00:15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发布 - 北交所正式发布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开启"双指数"时代,为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中小企业带来更多资金支持 [1] - 北证50指数年内涨幅达38.96%,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年内上涨43.79%,表现突出 [1] - 北交所268家公司中,中小企业占比81%,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2024年平均研发强度达5.04% [1] 指数意义与市场影响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与北证50指数形成互补,为投资者提供更精准的业绩比较基准和投资标的 [1] - 指数发布为指数基金、北证50ETF等产品开发奠定基础,进一步扩大北交所产品矩阵 [1] - 指数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市场认知度不足等问题,提升资金支持效率 [1] 北交所未来发展建议 - 高质量扩容是北交所改革的基础,需优化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吸引更多优质企业 [2] - 建议设定阶段性目标,如五年内实现10%的"小巨人"企业上市,形成良好市场生态 [2] - 发挥北交所承上启下作用,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协调发展,优化转板机制 [2] - 推动投资端与融资端均衡发展,鼓励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深度参与 [2] 市场展望 - 北交所"双指数"时代开启,创新型中小企业有望借助北交所迈上发展"新台阶" [3]
上财启动“千企调查”,2025年聚焦临港中小企业创新
第一财经· 2025-07-05 08:29
千企调查项目概况 - 2025年"千企调查"聚焦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创新痛点与治理难题,深度融入临港新片区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 [1][2] - 项目核心理念为"走千企,访万岗,读中国",2025年重点研究"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和"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两大主题 [1] - 2024年首期项目覆盖长三角10余座城市,200余名学生组成23支分队调研300余家中小企业 [1] - 2025年已有超过450名本硕博学生报名参与 [1] 临港新片区的战略定位 - 临港新片区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和新时代改革开放前沿,选择其作为主阵地可直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 - 临港作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产业集聚地,是科技创新"试验田"和中小企业研究样本库 [2] - 依托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深化与临港产业生态融合以拓展育人阵地 [2] 项目发展规划 - 未来将拓宽"千企调查"的区域范围 [3] - 计划丰富项目内涵、拓展合作场景,提升财经学子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3] - 目标打造全国财经高校"调查研究+育人实践"标杆工程 [3] 项目启动与实施 - 2025年首发活动于7月4日在临港新片区启动,首场调研走进上海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 [1] - 项目推动校地企协同育人机制高质量运行,促进工商管理学科教育走进企业一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