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减贫
icon
搜索文档
建设繁荣发展的共同家园——中国携手上合组织伙伴共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华社· 2025-08-30 14:11
核心观点 - 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涵盖减贫经验交流 农业技术推广和清洁能源产业合作 推动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1][2][7] 农业技术合作 - 塔中农业合作示范区棉花产量达每公顷5吨多 显著高于当地每公顷3吨的水平 [4][5] - 中国推广铺膜种植技术 施肥方法和节水滴灌技术 在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州应用上万亩玉米种植 [5] - 陕西杨凌农业技术交流培训基地为上合组织国家培训260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 [6] - 巴基斯坦实施"千名农业人才赴华培训"项目 首批学员已归国 第二批近300名学员即将启程 [6] 减贫经验推广 - 乌兹别克斯坦借鉴中国精准扶贫经验 通过提供职业培训或补贴贷款帮助民众就业创业 [2][3] - 中国使8亿多贫困人口按世界银行绝对贫困标准在短期内实现脱贫 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称为"真正的中国奇迹" [2] - 埃及鲁班工坊开设汽车维修 新能源应用等专业培养技术人才 促进青年就业 [3] 清洁能源合作 -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使用中国品牌电动公交车 乌兹别克斯坦2024年进口24095辆电动汽车中九成以上来自中国 [7][8] - 巴基斯坦苏吉吉纳里水电站累计发电量有望突破28亿千瓦时 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28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20万吨 [8][9] - 中埃合作本班光伏产业园将光照资源转化为电能 阿联酋风电示范项目年发电量可满足2.3万多户家庭用电需求 [7] 民生改善项目 - 中巴经济走廊等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稳步推进 苏吉吉纳里水电站建设高峰期直接创造6000余个就业岗位 [3][8][9] - 中方在巴基斯坦连续7年植树15万棵 援建鳟鱼孵化所助力渔业发展 修建国道关键路段方便民众出行 [9]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丨建设繁荣发展的共同家园
新华社· 2025-08-30 10:23
中国同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合作 - 中方建议将2025年确定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 各成员国积极响应[1] - 上合组织广泛开展减贫和可持续发展合作 取得显著成果[2] - 国际社会期待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推动组织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1] 减贫经验交流与推广 - 乌兹别克斯坦借鉴中国精准扶贫经验实施扶贫政策 脱贫家庭数量持续增加[2] - 中国使8亿多贫困人口在短期内实现脱贫 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称为真正的中国奇迹[2] - 中国减贫经验在乌兹别克斯坦各地得到应用 包括修建基础设施 提供职业培训和补贴贷款[3] - 上合组织国家减贫与发展研修班研究中国乡村振兴案例 学习中国减贫经验[3] - 中柬共建鱼米走廊 结合柬埔寨自然禀赋和中国技术优势[3] - 中巴经济走廊等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改善民生福祉[3] 农业技术合作与推广 - 塔中农业合作示范区棉花产量达每公顷5吨多 高于本地每公顷最多3吨的产量[5] - 中国向塔吉克斯坦推广铺膜种植技术 施肥方法等农业技术[5] - 中塔友谊苹果示范园栽种1.6万株来自陕西的果苗[6] - 中国向哈萨克斯坦推广节水滴灌技术 应用面积上万亩[6] - 中国向俄罗斯引进水稻旱直播技术开展规模化种植[6] - 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2600余名[6] - 巴基斯坦实施千名农业人才赴华培训项目 首批学员已学成归国 第二批近300名学员即将启程[7] 清洁能源与绿色发展 - 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进入上合组织国家 乌兹别克斯坦2024年进口24095辆电动汽车 其中九成以上来自中国[9]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帮助巴基斯坦 阿塞拜疆等国将传统公交车逐步替换为电动车[9] - 中埃合作本班光伏产业园将光照资源转化为电能[8] - 中企在阿联酋承建风电示范项目 年发电量可满足2.3万多户家庭用电需求 每年减少12万吨碳排放[8] - 中土共建图兹湖地下天然气储库扩建项目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8] - 苏吉吉纳里水电站累计发电量有望突破28亿千瓦时 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28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20万吨[10] - 水电站建设直接创造当地就业岗位6000余个 培训超过2000名水电工程师和技术工人[10] - 中方连续7年植树15万棵 援建鳟鱼孵化所 修建国道关键路段[10]
东西问|尼日利亚学者:非中合作成为减贫与促进人权的关键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9:50
核心观点 - 非中合作通过经济投资、基础设施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三大核心维度,成为推动非洲减贫与促进人权的关键力量 [1][4] 经济投资合作 - 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赞比亚等国建立经济特区,促进当地工业化和就业创造 [4] - 中非合作论坛是关键平台,中国承诺未来三年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资金支持 [4] - 投资聚焦制造业、能源和技术领域,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目标一消除贫困、目标八促进经济增长和体面工作)及非盟《2063年议程》相契合 [4] 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在非洲建设肯尼亚标轨铁路、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亚吉铁路、尼日利亚拉伊铁路等项目,提升区域互联互通和贸易效率 [5]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资助非洲关键交通网络,连接边缘化社区与市场、医疗及教育资源 [5] - 能源领域承建安哥拉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撒哈拉以南太阳能发电场,弥合电力鸿沟并创造就业 [5] - 基础设施发展为减贫和人权(如发展权、人类尊严权)提供支持,符合非盟和联合国认可的基本人权标准 [7] 农业现代化 - 中国在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推广高产作物品种、现代灌溉技术和农产品加工设施,增强粮食安全和改善农村民生 [7] - 在赞比亚和莫桑比克建立农产品工业园区并转让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力 [8] - 通过提高作物产量和市场准入管理,助力小农户从自给农业向商业化转型,巩固食物权和生计权 [11] - 农业现代化与非盟《2063年议程》目标一致(2025年实现农业现代化、淘汰锄头、吸引青年和妇女参与) [8][11] 合作原则与影响 - 中国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强调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确保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及人权保护相一致 [11] - 非洲国家可借鉴中国扶贫经验(如改革开放37年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赋能边缘化群体并减少不平等 [1][11] - 未来需将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人权融入伙伴关系,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12]
乌兹别克斯坦贫困率下降至6.8%
商务部网站· 2025-08-20 00:00
就业与减贫成效 - 2025年1月至6月超过300万人获得就业机会 [1] - 截至2025年7月1日贫困率降至6.8% 较年初下降2.1个百分点 [1] - 贫困率呈持续下降趋势 2021年17% 2023年11% 2024年降至8.9% [1] 政策与人才培养 - 政府建立保障体系并投入财政资源以减少贫困 [1] - 总统强调培养高素质人才对减少失业和贫困至关重要 [1] - 呼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以更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1]
中国减贫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40
乌兹别克斯坦农业与减贫行业背景 - 农业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高,农业发展直接影响该国经济民生 [2] - 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脱贫和农业发展改革密不可分 [2] - 行业面临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碱化等挑战 [2] 中国经验借鉴与合作模式 - 乌兹别克斯坦积极借鉴中国在减少农村贫困、增加就业和收入方面的成功经验 [2] - 借鉴中国调动全国积极性的模式,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私营机构和广大民众的广泛参与 [2] - 具体借鉴中国实施的"万企帮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 农业科技合作与效率提升 - 乌兹别克斯坦及其他中亚国家正积极借鉴中国在农业领域应用无人机、滴灌系统等技术 [3] - 撒马尔罕国立大学与新疆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高产抗逆棉花和小麦品种相关合作 [3] - 合作项目计划在撒马尔罕地区20公顷土地上对中国高产、抗病、抗虫、耐土壤盐碱的棉花和小麦品种进行试验 [3] - 来自撒马尔罕国立大学的15名青年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将有机会在新疆农业科学院接受棉花、小麦选育和种子生产方面的培训 [3] 人才培训与能力建设 - 过去5年,已有数千名乌兹别克斯坦公务员赴华参加各类高级培训班,涵盖减贫、农业、公共管理、创业、经济金融、能源等领域 [4] - 中国帮助乌兹别克斯坦培训了大量专业人才,为该国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 - 在中国专家的帮助下,乌兹别克斯坦国内14个地区共制定了18个有针对性的减贫项目 [4] - 中国专家在乌兹别克斯坦积极分享实施精准扶贫经验 [4]
伊拉克计划部发言人:希望借鉴中国减贫经验
人民日报· 2025-08-01 05:58
中国脱贫攻坚成就 - 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功 [1] - 伊拉克政府将中国减贫经验视为样板 [1] 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 - 伊拉克计划部发言人公开表示希望借鉴中国减贫模式 [1]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参与伊拉克多维贫困指数报告发布会 [1] 地区发展动态 - 伊拉克于7月30日在巴格达首次发布国家多维贫困指数报告 [1] - 伊拉克政府通过国际机构合作推动减贫战略实施 [1]
伊拉克政府发言人:希望借鉴中国减贫经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31 10:10
多维贫困指数报告 - 伊拉克多维贫困指数2024年为10.8% 较2011年下降近50% [1] - 绝对贫困率为17.5% [1] - 指数涵盖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就业和抵御冲击能力五个维度 [1] 减贫计划与政策 - 伊拉克政府将依据报告制定2026-2030年减贫计划 [1] - 中国脱贫攻坚经验被伊拉克视为可借鉴的样板 [1] - 政府需重点关注地区差异和女性弱势群体保障 [1] 国际机构合作 - 报告由伊拉克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联合发布 [1] - 多维贫困指数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牛津贫困与人类发展倡议共同开发 [1] - 联合国驻伊拉克副代表强调需确保贫困率稳步下降趋势 [1]
中国中亚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人民日报· 2025-06-17 05:58
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进展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于2025年6月16日至18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 标志着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进入新时代 [1] -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于2023年5月在西安召开 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加强现代化理念与实践交流和发展战略对接 [1] 跨里海国际运输与物流基础设施 - 中欧班列跨里海运输第十万标箱抵达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区 标志着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建设取得新进展 [1] - 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于2024年7月开通 实现中方车辆首次以公路直达运输方式抵达里海港口 [1] - 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分两期建设 一期工程占地9.1公顷 建有3条铁路装卸线和约690个平面箱位 预计2024年底全面建成投入运营 [2] - 项目配备400吨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由中国上海运输至哈萨克斯坦 两国建设者耗时100天完成吊装 [2] - 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将完善中国—中亚—欧洲多式联运 降低区域物流成本并带动区域经济繁荣 [2] 教育与人才培养合作 - 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于2024年10月正式揭牌 由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牵头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建设 [4] - 工坊拥有15个实验实训室和3间智慧教室 实验设备达300多件 填补当地高校多项空白 [4] - 两国专家合编数十万字实验实训教材 引用中国企业先进操作案例并配备数字教学资源 [5] - 工坊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人员培养 并与吉方大学实施联合培养项目 [5] - 中国在中亚国家设立多个鲁班工坊 成为培养当地现代化人才的重要平台 [5] 医疗卫生合作 - 中国—塔吉克斯坦中医药中心于2023年9月在杜尚别挂牌成立 提供线上线下诊疗服务 [6] - 中心推动成都中医药大学、塔吉克斯坦国立医科大学与中国药企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 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 [6] - 已编纂3部中俄双语中医教材 出版10余期中俄双语医学杂志 并开设岐黄中医课堂专题讲座 [7] - 传统医学中心在中亚国家广泛设立 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人民健康与友谊的桥梁 [7] 能源与数字化合作 -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气田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重要气源地 公司推进数智化转型改造集气站 [8] - 公司计划2024年底实现核心业务全面线上化和生产运营智能化 通过集中监控和远程维护提升效率 [9] - 中国倡议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 加快推进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并扩大油气贸易规模 [9] - 气田建设带动周边基础设施发展和就业岗位创造 为当地青年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9] 减贫与经济发展合作 - 乌兹别克斯坦减贫官员参加中国减贫规划政策研修班 学习中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经验 [10] - 乌兹别克斯坦贫困率从2023年11%降至2024年8.9% 全年实际家庭收入增长10.7% 约71.9万人实现脱贫 [10] - 乌方在全国各州试点推广中国减贫经验 从基础设施、能源、通信和旅游等领域制定专属减贫路线图 [10] - 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增设减贫合作分委会 中国专家担任顾问并开展职业培训项目 [10]
改造传统渔村 加大社会援助 借鉴中国经验 印尼多举措推进减贫工作(国际视点) 2024年全国贫困率降至8.57%
人民日报· 2025-06-04 05:25
印尼渔村现代化改造项目 - 印尼政府实施"卡拉莫"渔村现代化改造项目,帮助落后渔村脱贫,桑贝尔—宾耶里村是受益者之一 [1] - 项目耗资220亿印尼盾,新建制冰厂、冷藏室、烹饪中心、渔船修理厂、加油站等渔业基础设施,以及净水排水系统、街道照明、废水处理等生活设施 [2] - 全国可进行改造的渔村有180个,计划再新增10个现代化渔村 [2] 印尼减贫成效 - 印尼全国贫困率从2015年的11.2%下降到2024年的8.57%,贫困率降至1998年以来最低水平 [2] -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尼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2015年的8.5%下降到2023年的1.8% [2] - 印尼成为东南亚地区减贫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 [2] 社会援助计划 - 印尼已建立起综合社会福利数据库,覆盖近2000万个家庭 [3] - "家庭希望计划"受益家庭数量从2007年近39万个贫困家庭增加至2020年的超过1000万个家庭,覆盖总人口的15% [3] - "群岛经济英雄计划"使超过2.5万人不再依赖社会援助 [3] 金融支持与创业 - 人民商业信贷项目已发放贷款近247万亿印尼盾,2025年前两个月又发放28.7万亿印尼盾贷款 [3] - 印尼10多家银行加入人民商业信贷项目,通过发展小微型商业企业促进贫困者创业 [3] 学习中国经验 - 印尼学习借鉴中国精准扶贫理念,不断完善国家贫困数据库 [5] - 已有4批印尼村长到中国考察交流,学习农村减贫与振兴的发展进程 [5] - 印尼通过"村庄基金计划"将资金直接拨付给各个村庄,用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和增加收入来源 [5] 当前挑战 - 印尼仍有2522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月支出不到60万印尼盾 [6] - 大量刚刚迈过贫困线的群体非常脆弱,极易受到经济冲击,随时可能返贫 [6] - 世界银行建议印尼为弱势群体创造更多机会,更加注重应对气候危机对扶贫政策的冲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