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中小企业
搜索文档
中国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司一级巡视员商庆军:进一步提升北交所、新三板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02:01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综合优势,坚持北交所和新三板定位差异化和功能协同化 [1] - 完善北交所发行上市机制,用好第四套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优化创新属性披露要求 [1] - 深化新三板与区域性股权市场互联互通,充分发挥新三板作为“苗圃”的培育、规范、服务功能 [1] 市场动态平衡与资金引导 - 坚持北交所发行上市常态化,完善全链条发行监管,研究优化新股发行制度 [2] - 稳步扩大做市商队伍,为市场提供更多参与机会和投资便利 [2] - 积极引导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鼓励地方设立专项基金,壮大专业投资者群体 [2] - 聚焦私募基金“募、投、管、退”环节痛点,吸引耐心资本投向创新型中小企业 [2] 上市公司质量与监管 - 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力度,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有效性 [3] - 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开展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 [3] - 督促上市公司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回报股东 [3] - 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3] 跨部门协同与开放合作 - 加强证监会与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部委监管协同,促进创新资本形成 [4] - 做好央地协同促进创新企业信息共享,形成政策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4] - 深化资本市场高质量开放,推动北交所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易所等境外机构务实合作 [4]
北交所董事长鲁颂宾:推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21:44
北交所当前发展成效 - 上市公司总数达280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80%,民营企业占比近9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50% [1] - 市场制度安排契合中小企业特点,包括精准包容的市场准入、贴合实际的持续监管以及引入做市交易机制和专精特新指数 [1] - 市场生态呈现共建共享局面,超90%上市公司进行分红,合格投资者总数近950万户,公募、创投、QFII等机构积极参与 [1] “十五五”时期功能完善规划 - 持续研究优化上市标准体系,提升审核制度适应性和精准性,完善并购重组工具以引导资源向关键科技领域聚集 [2] - 研究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差异化制度安排,推进三四板制度型对接,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2] - 推进政府债常态化发行,拓展信用债市场功能,推出更多科创债、绿色债等专项债券品种 [2] 市场基础稳固措施 - 融资端将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严把上市准入关,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做优做强 [3] - 投资端将推动设立更多主投中小市值股票的公募基金产品,做好社保、保险、企业年金等资金投资北交所的服务 [3] - 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以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3] 服务体系优化方向 - 持续推进北交所指数体系建设,加快推出北证50ETF,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以提升投资便捷性 [4] - 优化沟通走访、政策培训、监管传导、多方协同等市场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标准化、透明化水平 [4] - 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技术系统的创新引领、安全保障、科技监管和市场服务能力 [4] 开放生态建设举措 - 深化与政府部门协同,优化与发改、工信、科技、国资等沟通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基金合作 [5] - 强化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与北交所市场的正向激励,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5] - 主动融入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拓展深化国际交流,探索完善企业、投资者、产品等方面的对外合作 [5]
北交所董事长鲁颂宾:加快推出“北证50”ETF,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提升投资交易的便捷性
搜狐财经· 2025-10-29 17:01
北交所市场现状 - 现有上市公司280家,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一半 [2] - 已构建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安排并营造共建共赢的市场生态 [2] 市场功能完善举措 - 持续研究优化北交所上市标准体系,提升上市审核制度的适应性和精准性,不断完善并购重组制度工具 [3] - 研究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差异化制度安排,推进三四板制度性对接,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3] - 丰富债券市场产品体系,推进政府债券常态化发行,拓展信用债市场功能,推出更多科创债、绿色债等专项债券 [3] 市场基础稳固措施 - 融资端将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严把上市准入关,强化持续监管 [4] - 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做优做强,引导有条件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回报投资者 [4] - 投资端将培育长期资本,推动设立更多主要投资中小市值股票的公募基金产品,优化各类资金投资北交所的服务 [4] 市场服务优化方案 - 优化产品制度供给,持续推进北交所指数体系建设,加快推出“北证50”ETF,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 [5] - 完善市场服务机制,优化沟通走访、政策培训、监管传导和多方面协同机制 [5] - 打造数字化智慧型交易所,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技术系统创新引领和安全保障能力 [5] 市场生态开放计划 - 深化与政府部门协同,优化与发改、工信、科技、国资等沟通机制,加强和地方产业投资基金合作 [6] - 强化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与北交所市场的正向激励,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6] - 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主动融入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稳步提升市场国际化程度 [6]
北交所董事长鲁颂宾发声!持续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
券商中国· 2025-10-29 16:38
北交所当前建设情况 - 上市公司总数达280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80%,民营企业占比近9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50% [1] - 市场制度安排契合中小企业特点,准入精准包容,支持成长期及未盈利企业上市,交易机制多元便捷并引入做市机制 [1] - 市场合格投资者总数近950万户,公募基金、创投、QFII等机构积极参与,超90%上市公司进行分红 [1] - 近期完成“920”新代码切换,并推出北证专精特新指数 [1] 未来发展重点:功能完善 - 研究优化上市标准体系,提升审核制度适应性和精准性,完善并购重组工具,引导资源向核心科技领域聚集 [2] - 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差异化制度,推进三四板制度型对接,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2] - 丰富债券市场产品,推进政府债常态化发行,拓展信用债功能,推动科创债、绿色债等专项债落地 [2] 未来发展重点:基础稳固 - 融资端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全链条监管,严把准入关,强化持续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 [2] - 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做优做强,引导通过分红、回购回报投资者 [2] - 投资端将培育长期资本,推动设立更多投资中小市值股票的公募产品,服务社保、保险、企业年金等资金入市 [3] 未来发展重点:服务友好 - 持续推进指数体系建设,加快推出北证50ETF,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以提升投资便捷性 [3] - 优化市场服务机制,包括沟通走访、政策培训、监管传导、多方协同机制,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 [3] - 打造数字化智慧型交易所,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技术系统创新引领及安全保障能力 [3] 未来发展重点:生态开放 - 深化与政府部门协同,优化与发改、工信、科技、国资等沟通机制,共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4] - 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基金合作,强化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正向激励,引导其加大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力度 [4] - 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融入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格局,探索完善企业、投资者、产品等方面的对外合作 [4]
重磅!暴涨8%
深圳商报· 2025-10-29 15:5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全天震荡拉升,三大指数高开高走,创业板指涨近3%创年内新高,沪指再度回升至4000点上方,北证50指数涨超8%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26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082亿元 [1] 领涨板块及个股 - 储能板块表现活跃,阳光电源大涨创新高,通润装备涨停 [1] - 光伏板块爆发,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多股涨停 [1] - 有色金属板块快速拉升,中孚实业涨停 [1] - 海南板块全天走强,中钨高新、海汽集团涨停 [1] - 固态电池概念股持续拉升,方大炭素2连板,先导智能涨近13% [1] 北交所发展现状与规划 - 北交所现有上市公司280家,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一半 [2] - 市场合格投资者总数近950万户,九成以上上市公司进行分红 [2] - 构建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安排,包括市场准入精准包容、持续监管贴合实际、交易机制多元便捷 [2] - 持续推进北交所指数体系建设,加快推出北证50ETF,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 [3] - 持续研究优化北交所上市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并购重组制度工具 [3] - 推动设立更多主要投资中小市值股票的公募基金产品,做好对社保、保险、企业年金等各类资金投资北交所的针对性服务 [3]
北交所鲁颂宾:加快推出北证50ETF
中国经营报· 2025-10-29 14:27
北交所市场现状与构成 - 北交所现有上市公司280家 [1] - 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0% [1] - 民营企业占比接近90% [1]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过50% [1] “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与举措 - 深入谋划“十五五”时期北交所及新三板市场建设思路与举措 [1] - 统筹各层次市场建设并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 [1] - 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力度 [1] 支持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 - 持续研究优化北交所上市标准体系 [1] - 提升上市审核制度的适应性和精准性 [1] - 不断完善并购重组制度工具 [1] - 引导金融资源向关键核心科技领域聚集 [1] - 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1] 新三板改革与市场基础建设 - 研究深化新三板改革并完善差异化制度安排 [1] - 深入推进三四板制度型对接以提升功能和吸引力 [1] - 着力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1] 产品体系与交易机制优化 - 丰富北交所债券市场产品体系 [2] - 推进政府债常态化发行并拓展信用债市场功能 [2] - 围绕国家战略推出更多债券品种如科创债和绿色债 [2] - 持续推进北交所指数体系建设并加快推出北证50ETF [2] - 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以提升投资交易便捷性 [2]
“十五五”如何建设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北交所董事长发声
搜狐财经· 2025-10-29 12:55
10月29日上午,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承办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上,北交所董事长鲁颂宾表示, 深入谋划"十五五"时期北交所、新三板市场建设思路与举措,将重点从四个维度加力,推动服务创新型 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北交所致力于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近年来在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集聚一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交所现有上市公司280家,中小企业占比超八 成,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一半。 构建一套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安排。市场准入精准包容,支持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及未盈利企业上市 发展。持续监管贴合实际,平衡中小企业规范成本。交易机制多元便捷,引入做市交易机制,近期推出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完成"920"新代码切换。 营造共建共享的市场生态。主动引导各方贯彻普惠金融理念,九成以上上市公司进行分红,市场合格投 资者总数近950万户,公募、创投、QFII等积极参与,努力打造企业愿意来、中介愿意参与、投资者愿 意投的良好局面。 鲁颂宾表示,深入谋划"十五五"时期北交所、新三板市场建设思路与举措,重点从四个维度加大工作力 度,推动服务创新型 ...
证监会最新发声,关于北交所和新三板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12:35
商庆军表示,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北交所和新三板需要持续深入研究此类企业的特点、发展规律和资本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制度机制和 产品服务的适配性。 中国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司一级巡视员商庆军 中国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司一级巡视员商庆军10月29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创新合作开放——全球经济重构中的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论坛上表示,要 完善北交所发行上市机制,用好第四套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优化创新属性披露要求;充分发挥新三板"苗圃"作用,优化准入制度、完善分层安排、激发 市场活力,提升挂牌公司质量。进一步强化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上下联动、头部反哺、底层助推"的发展格局,促进新三板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互 联互通。 商庆军介绍,北交所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制度机制、提升服务功能、培育健康生态,市场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在赋能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积极成 效。结合市场发展需要,北交所推出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加强对ETF等创新产品的研究储备,顺利完成全市场证券代码切换工作。积极优化再融资安排, 引导企业用好定向发行可转债等融资品种。完善覆盖"挂牌-调层-上市"全周期的培育服务体系和监管安排,严防财务造假,提升上市 ...
证监会最新发声!明确北交所和新三板高质量发展改革要点
券商中国· 2025-10-29 11:53
北交所市场发展现状与成效 - 北交所280家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超过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达53% [2] - 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为4.5%,较规上企业平均水平高出2.86个百分点 [2] - 今年上半年超八成企业实现盈利,净利润中位数约为1500万元,累计现金分红约50亿元,13家公司实施股份回购 [2] - 合格投资者数量较2024年初增长40%,今年上半年日均成交额近300亿元 [2] 北交所制度机制完善举措 - 推出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加强ETF等创新产品研究储备,完成全市场证券代码切换工作 [3] - 优化再融资安排,引导企业使用定向发行可转债等融资品种 [3] - 完善覆盖“挂牌—调层—上市”全周期的培育服务体系和监管安排,落实“并购六条”精神 [3] 未来改革方向:完善市场机制与定位 - 完善北交所发行上市机制,用好第四套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优化创新属性披露要求 [1][4] - 发挥新三板“苗圃”作用,优化准入制度、完善分层安排、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挂牌公司质量 [1][4] - 强化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上下联动、头部反哺、底层助推”格局,促进与区域性股权市场互联互通 [1][4] 未来改革方向:动态平衡与资本培育 - 坚持北交所发行上市常态化,完善“全链条”发行监管,研究优化新股发行制度,稳步扩大做市商队伍 [5] - 引导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地方设立专项基金,聚焦私募基金“募投管退”环节卡点堵点,吸引耐心资本 [5] 未来改革方向:强化上市公司监管 - 强化信息披露监管,提升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有效性 [6] - 引导公司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 [6] - 督促公司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回报投资者,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 [6] 未来改革方向:跨部门协同与开放 - 加强与工信、发改、财政、科技等部委监管协同,建好跨部委协作机制,精准支持优质中小企业 [7] - 做好央地协同促进创新企业信息共享,深化资本市场高质量开放,推动北交所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易所合作 [7]
证监会商庆军:推动更多地方设专项基金参与市场建设
中国经营报· 2025-10-29 11:34
市场动态平衡与耐心资本培育 - 重视市场动态平衡并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1] - 积极引导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 [1] - 推动更多地方设立专项基金参与市场建设以壮大专业投资者群体 [1] 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价值 - 把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摆在重要位置 [1] - 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常态化 [1] - 完善全链条发行监管安排并压实各环节把关责任 [1] 市场制度与流动性优化 - 研究优化新股发行制度 [1] - 稳步扩大做市商队伍为市场提供更多参与机会和投资便利 [1] - 聚焦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卡点堵点以精准发力畅通循环 [1]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支持 - 吸引更多坚持长期主义的耐心资本投向创新型中小企业 [1] -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