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产业趋势
搜索文档
港股创新药“杀疯了”,千亿市值股起舞!相关基金霸榜前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8:29
港股创新药ETF表现 - 7月17日港股创新药主题ETF涨幅显著,前10只ETF涨幅均超5%,恒生创新药ETF(520500)以5.73%涨幅居首 [1] - 具体ETF表现:恒生创新药ETF(520500)最新价1.864元,成交额20.24亿;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涨5.28%至1.356元,成交额114.05亿;港股通创新药ETF(159217)涨5.26%至1.480元,成交额11.43亿 [2] - 成分股中康方生物、百济神州涨超10%,信达生物、石药集团涨超3% [2] 中小盘创新药股及ETF年度表现 - 中小盘创新药股表现突出:三叶草生物-B涨35.21%,乐普生物-B涨24.66%,药明巨诺-B涨20.72% [3] - 截至7月17日,年内25只ETF涨幅超40%,其中24只为港股生物医药主题,仅1只为证券主题 [3] - 涨幅居前的ETF包括:恒生创新药ETF(520500)年内涨89.24%,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88.66%,港股创新药ETF基金(520700)涨88.43% [4] 创新药板块上涨驱动因素 - 政策环境优化:国家医保局启动2025年医保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调整,首次将高临床价值创新药纳入商保支付通道 [5] - 国际化突破: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提升,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BD合作需求为中国药企提供出海机遇 [5] - 业绩兑现:创新药企业业绩增长反映二十年技术沉淀与产业升级成果,BD出海创新高持续催化行情 [5] 机构观点与行业展望 - 基金经理普遍看好创新药行情,认为三季度将围绕临床数据、管线授权及销售放量展开 [6] -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有望在国际化突破、政策优化、资金增配三重驱动下延续反弹,四季度或加速突破 [6] - 创新药被视为确定性高、空间大的资产,国内企业有望通过临床数据、产品出海及商业化兑现实现更好表现 [6]
太火爆!知名医药基金经理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06 16:39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暴涨吸引全市场目光,市场资金纷纷涌入创新药 [1] - 受益于创新药强势表现,重仓该主题的医药基金霸榜公募基金涨幅榜,50只年内涨幅超50%的基金中医药主题占半壁江山 [10]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以72%净值增长率领跑,一季度持仓集中在创新药领域 [10]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年内涨幅达85.16%,重点布局港股创新药 [11] 政策与技术驱动因素 - 2025年1至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20余款1类创新药上市,数量刷新近五年同期纪录 [4] - 2025年首版医保丙类目录即将落地,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将创新药纳入保障责任 [4] - 2025年ASCO年会上国产创新药入选49篇报告(25篇口头+24篇快速口头),数量创新高 [4] - 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超2024年上半年总额 [5]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中国创新药产业趋势长期向好,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国际化布局形成三大驱动力 [3][4] - 国内药企研发实力提升,通过授权出海实现全球商业化,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5] - 头部药企已具备研发全球领先药物的能力,部分产品疗效与安全性媲美国际竞品 [7] 市场争议与风险警示 - 部分资金忽略创新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点,导致个别公司股价虚高甚至出现估值泡沫 [3][5] - 跨国药企对中国优质分子采用全球公允定价,推动行业估值向合理水平回归 [7] - 创新药行情短期过热后出现调整,但全年仍被看好为"大年",需注意控制回撤 [7] 基金经理核心观点 - 万民远认为创新药是医药投资最重要、弹性最大的主线,但需警惕估值泡沫 [3][4][5] - 蒋卫华指出创新药估值修复处于初期阶段,关注已上市品种放量和三期临床企业 [7] - 周思聪认为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政策周期与产品周期双向上形成大级别机会 [7] - 梁福睿强调创新药行业正经历价值重估,短期回调不影响长期景气度 [7][10]
融通基金万民远:看好创新药产业趋势,只是个别公司股价偏高,不太符合自身投资框架
搜狐财经· 2025-06-06 13:24
中国创新药行业趋势 - 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国际化布局 中国创新药产业趋势长期向好 是国内医药投资最重要、弹性最大的主线之一 [1] - 国内创新药企业研发实力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国内药企与国际知名药企开展合作 通过授权出海实现全球商业化 提升国际竞争力 [1]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 国产创新药入选数量再创新高 标志着中国药企快速走向创新研发国际前列 [1] 创新药市场投资动态 - 今年以来 越来越多资金涌入创新药上市公司 但部分公司股价偏高 甚至出现估值泡沫 不符合某些基金经理的估值体系 [1] - 创新药企业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竞争激烈等特点 部分投资者可能忽略这些因素 [1]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采用偏左侧投资风格 偏好寻找价值被低估的资产 买入后长期持有 投资相对分散 不集中于单一赛道 [2] - 注重投资安全性而非单纯追求上涨空间 坚持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2] - 2021-2023年连续三年自购合计300万元 与持有人形成利益共同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