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估值修复

搜索文档
政策与研发双轮驱动,创新药机会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6:14
创新药行业驱动因素 - 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预期增强 推动板块修复 [1] - CSCO等学术会议的临床数据催化 部分公司提前扭亏预期 国内药企海外授权金额和数量创新高 持续催化行情 [1] - 对外BD进入爆发期 推动估值提升和情绪高涨 BD形式从传统license out延伸到NewCo模式 实现买卖双方深度绑定 [1] - 国内药企BD交易首付款比例显著提高 金额创新高 中国原研First in Class创新药取得多项突破 [1] 行业基本面改善 - 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创新药财报盈利拐点年份 增强估值逻辑支撑 [2] - BD首付款改善创新药公司现金流 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和自我造血能力得到验证 减少对外部融资依赖 [2] - 出海频率增加 潜在商业化能力增强 共同驱动估值修复 [2] 支付端与需求端利好 - 医保局给予创新药更多价格弹性空间 临床试验审批加速 [2] - DRG2 0和预付金制度出台 缓解医疗机构医保资金压力 保持现金流稳定 [2] - 供给端技术升级与需求侧支付端改革形成共振 行业长期向好基本面支撑 [2] 市场表现与投资建议 - 医药板块经历多年下跌后 2023年一季度开始回暖 [3] -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覆盖A股和港股创新药龙头 成分股生命周期分布全面 包含成熟药企和临床阶段Biotech [3]
近1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巨额交易捷报频传,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近2%,晶泰控股涨超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10:40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集体高开 创新药板块V型反弹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高开低走 盘中触底反弹 [1] - 成分股中 晶泰控股涨超3% 欧康维视生物-B 亚盛医药-B 荣昌生物 康诺亚-B等涨近2%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盘中V型反弹飘红 截至发稿涨1.92% 成交额超13亿元 [1] 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 - 近一个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巨额交易捷报频传 三生制药公布总金额超60亿美元的对外授权BD大单 首付款12.5亿美元创纪录 [1] - 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订立战略研发合作协议 总金额达53.3亿美元 [1] - 巨额BD交易显示中国创新药产品价值 "中国研发 海外授权"模式被广泛认可 行业角色从"跟随者"向"贡献者"跨越 [1] 医药行业政策动态 - 医药行业近期政策密集释放积极信号 NMPA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流程 CDE临床试验数量稳步增长 [2] - 证监会启用第三套创业板及第五套科创板上市标准 拓宽未盈利创新药企融资渠道 缓解现金流压力 加速管线推进 [2] - 政策利好具备差异化创新能力的药企及CXO产业链 建议关注临床价值明确 商业化能力强 国际化潜力突出的企业 [2]
多重利好刺激,创新药板块后市还有哪些机会?
第一财经网· 2025-06-09 20:35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6月9日A股生物医药板块集体爆发,科创200指数领涨两市,收涨1.79%,创3月24日以来新高 [1] - Wind创新药指数年内上涨27.62%,板块190余只股中有20只涨幅超过10% [2] - 5月以来生物医药涨幅top20中,三生国健区间涨幅达115.89%,一点经典涨113.04%,泰恩康涨72.16% [3] - 海创药业6月9日收涨13.3%,盘中创2023年7月中旬以来新高 [5] - 益方生物6月9日创股价历史最高,收盘报32.8元 [6] 行情驱动因素 - 海外大额BD催化不断,5月至少6家国内创新药企宣布BD交易,包括三生制药与辉瑞60亿美元PD-1/vegf双抗授权、石药集团潜在50亿美元ADC药物交易 [2] - ASCO会议上康方生物、信达生物、三生制药、恒瑞医药等发布双抗药物相关研究 [2] - 政策环境优化、利率走低的环境下,久跌四年的创新药受出海逻辑提振 [1] - Wind创新药指数2020年8月后连跌四年,最大回撤近65%,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3] - 低利率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利于研发投入 [4] 研发管线现状 - 市场炒作的创新药企研发进展多数停留在临床一期和二期阶段 [1] - 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中细胞疗法占比28%,小分子类占19%,双/多抗类、ADC等新技术产品逐渐增多 [5] - 58%的创新药处于临床I期 [5] - 创新药有"金二银三铜四"说法,二期阶段投资回报最大,是估值想象力最大阶段 [1][4] 企业动态 - 海创药业氘恩扎鲁胺已获批上市,正建立销售团队并参与医保谈判 [5] - 益方生物2024年归母净利润减亏15.4%,2025年一季度减亏30.9%,主要得益于授权格索雷塞商业化里程碑收入 [6] - 华纳药厂5月以来股价涨幅达71.5%,其乾清颗粒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启动Ⅲ期筹备 [6] 行业趋势 - AI技术在创新药研发中应用带来新机遇,大模型迭代可提升靶点发现效率和技术突破概率 [3] - 医药板块经历四年估值消化,集采影响基本消退,筹码相对干净 [4] - 核心创新药标的在调整期表现稳健,有BD预期或PD1 plus逻辑的公司更具独立性 [7]
太火爆!知名医药基金经理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06 16:39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暴涨吸引全市场目光,市场资金纷纷涌入创新药 [1] - 受益于创新药强势表现,重仓该主题的医药基金霸榜公募基金涨幅榜,50只年内涨幅超50%的基金中医药主题占半壁江山 [10]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以72%净值增长率领跑,一季度持仓集中在创新药领域 [10]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年内涨幅达85.16%,重点布局港股创新药 [11] 政策与技术驱动因素 - 2025年1至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20余款1类创新药上市,数量刷新近五年同期纪录 [4] - 2025年首版医保丙类目录即将落地,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将创新药纳入保障责任 [4] - 2025年ASCO年会上国产创新药入选49篇报告(25篇口头+24篇快速口头),数量创新高 [4] - 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超2024年上半年总额 [5]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中国创新药产业趋势长期向好,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国际化布局形成三大驱动力 [3][4] - 国内药企研发实力提升,通过授权出海实现全球商业化,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5] - 头部药企已具备研发全球领先药物的能力,部分产品疗效与安全性媲美国际竞品 [7] 市场争议与风险警示 - 部分资金忽略创新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点,导致个别公司股价虚高甚至出现估值泡沫 [3][5] - 跨国药企对中国优质分子采用全球公允定价,推动行业估值向合理水平回归 [7] - 创新药行情短期过热后出现调整,但全年仍被看好为"大年",需注意控制回撤 [7] 基金经理核心观点 - 万民远认为创新药是医药投资最重要、弹性最大的主线,但需警惕估值泡沫 [3][4][5] - 蒋卫华指出创新药估值修复处于初期阶段,关注已上市品种放量和三期临床企业 [7] - 周思聪认为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政策周期与产品周期双向上形成大级别机会 [7] - 梁福睿强调创新药行业正经历价值重估,短期回调不影响长期景气度 [7][10]
和讯投顾张加磊:政策猛灌“创新药”,10倍龙头已启动!
和讯财经· 2025-05-30 20:59
医药板块活跃态势 - 医药板块近期呈现显著活跃态势,主力资金抢筹金额超过80亿元 [1] - 部分个股有望在下周迎来显著上涨 [1] 医保支付改革影响 - 38种新药被纳入医保目录 [1] - 创新药的估值修复空间有望超过30% [1] SQ大会临床数据发布 - 5月30日开幕的SQ大会将有中国120项临床数据全球首发 [1] - 聪明资金已提前布局相关标的 [1] 龙头公司表现 - 龙一招演新药在临床前CR龙头S口大会的临床数据催化下,日线均线呈现多头排列,技术面突破前高 [1] - 龙二凯莱英作为CXO板块的超跌龙头,营收增长、订单饱满,现金流充沛,海外订单占比高达74% [1] - 龙三泰格医药作为临床CRO龙头,主力净流入超过3000万元,订单量暴增50% [1] - 龙四康弘药业的朗沐康柏西普去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市占率52%,主力净流入6800万元 [1] - 龙五浩源医药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272%,主力净流入4700万元 [1] - 龙六复星医药的mRNA疫苗出海加速,主力净流入5500万元 [1] - 龙七华森制药2024年净利润同比翻倍,主力净流入7400万元 [1] - 龙八热景生物的肝癌早筛数据发布,市值仅30亿元,主力净流入4700万元 [1] - 龙九鲁抗医药作为抗生素龙头,主力净流入上亿 [1] - 龙十联华科技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