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度集成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多做“从0到1”的首创性突破——制度集成创新系列谈②
海南日报· 2025-07-04 09:07
制度集成创新的核心价值 - 海南发布第20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突出"首创性"特色 包括旅游消费"在线承诺+动态星级"新模式和省级统筹下的"医保基金—医药企业"直付通道等全国首创举措 [1] - 突破性制度集成创新有效化解沉疴 如旅游纠纷通过星级管理叠加"先行赔付"机制得到破解 证明小修小补无效 需"从0到1"开创性突破 [1] - 制度集成创新释放巨大效应 需瞄准"首创性"形成升维式解法 为发展开辟新路径 [1] 海南自贸港的特殊使命 - 海南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和制度创新试验田 承担探路重任 需形成更多"全国首个""全球首个"开创性成果 [2] - 建设中国特色自贸港面临独特挑战 需突破陈规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如境外特殊食品进口使用制度改革等 [1][2] - 当前存在行动滞后问题 部分人员迷信政策优惠或奉行"拿来主义" 缺乏敢闯敢试的劲头 [2] 创新实践的历史借鉴与未来路径 - 制度创新需借鉴深圳土地拍卖、上海负面清单管理等"破冰之举"经验 尽管伴随风险但能加速改革进程 [2] - 海南处于封关运作关键期 需以"首吃螃蟹"勇气推动突破性成果 如从"政策试验田"升级为"制度创新策源地" [2][3] - 制度集成创新形成集群效应后将释放巨大红利 需干部破除保守思维 持续追求"首创性""引领性"突破 [3]
善以制度集成创新破题开路——制度集成创新系列谈①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08
制度集成创新成果 - 海南自贸港已形成20批166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涵盖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等多个领域 [2] - 创新案例包括"五互一共"国际化人才培养、医药货款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境外特殊食品加速引进等具体举措 [2] - 部分创新成果走在全国前列,如特许审批引种工作机制和全域禁塑立法 [2][3] 制度集成创新特点 - 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需跨部门合作解决跨境食品审批等复杂问题 [3] - 通过制度集成实现"1+1>2"效果,推动从单点突破到全盘涌动的转变 [3] - 成为海南自贸港政策体系的鲜明特点,体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改革路径 [2][3] 未来发展重点方向 - 需搭建跨部门协同机制,避免各自为政,形成环环相扣的改革生态 [4] - 提炼现有案例经验,将单个突破升级为通用解决方案 [4] -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优化制度设计 [4]
海南率先推行放心消费“在线承诺+动态星级”服务
海南日报· 2025-07-01 09:23
海南"在线承诺+动态星级"服务创新 - 海南创新建立"在线承诺+动态星级"服务 通过智慧监管和信用赋能倒逼商户诚信经营 该举措入选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优秀实践案例和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3] - "放心消费在海南"系统于2024年上线 通过"放心消费一张图"展示全省所有"放心消费星级单位"和"放心消费承诺单位" 消费者可查看商品服务信息 评价投诉和信用情况 [5] - "放心消费单位"分为三星至五星 星级越高承诺越多 如四星需专人负责投诉处理 五星需履行先行赔付 星级越高消费者保障越多 [8][9] 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 - 消费者可通过系统提前了解经营主体信息 包括商品服务详情 其他消费者评论投诉及处理情况 充分保障知情权 [5] - 商户需在线签署《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公开承诺书》自愿接受社会监督 如承诺7天无理由退换货 先行赔付等 [6][7] - 海口某商场实行先行赔付机制 消费者出示购物小票即可办理无理由退货 该商场"放心消费单位"占比超九成 [6][11] 商户激励与动态管理 - 信用良好的"放心消费单位"可获得星级晋升 并享受降低随机抽查频次等正向激励 [10] - 对不履行承诺的商户采取"红黄牌警示" 降星或摘星处理 实现动态星级管理 [10] - 全国首创"放心消费"在线承诺制 变政府评定为企业自主承诺 审核时间缩短 申报成本降低 商户积极性显著提升 [11] 服务覆盖与规模增长 - 海南"放心消费单位"数量最高月增过万家 目前已累计培育40余个放心消费商圈 128万家"放心消费单位" [11] - 服务覆盖旅游 购物 餐饮等20多个行业 从单店扩展到商圈和城市 [11] - "放心消费在海南"品牌影响力扩大 正推动消费环境从"量变"到"质变" [12]
制度创新与开放高地:海南自贸港政策体系的建构逻辑与实践路径
期货日报网· 2025-06-30 08:39
海南自贸港战略定位与政策体系 - 海南自贸港定位为"三区一中心",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体现国家战略与区域特色深度融合 [3] - 政策体系具有制度试验系统性、生态约束内生性、产业导向精准性三大核心特征 [3] - 形成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个自由便利、一个安全有序流动"为核心的政策框架体系 [2] - 政策设计紧扣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3] 贸易自由化政策成效 - "零关税"政策实施"一负三正"清单管理,使海南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较内地低约18.7% [6] -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监管模式使低风险货物通关时间缩短50%以上、高风险货物查验率下降30% [7] - 洋浦保税港区试点"船籍港"制度优化国际船舶登记流程,提升航运便利化水平 [7] 投资与金融开放进展 - 2023版负面清单仅27条,为全国最短,并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扩大开放 [8] - QFLP和QDLP试点放宽门槛,2023年海南QFLP基金规模突破100亿美元 [8] - 本外币一体化账户试点允许企业自由选择结算币种,降低汇兑成本 [9] 税收优惠政策效果 - "双15%"所得税政策使2023年海南新增高层次人才数量同比增长35% [10] - 简税制改革探索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合并征收,降低企业税负复杂度 [11] - 吸引特斯拉、辉瑞等跨国企业设立区域总部 [10] 人才与数据流动创新 - 实施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两证合一",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落地三亚 [12] - 数据跨境流动试点允许跨境电商、金融等领域数据有序流动,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12] 产业专项扶持成果 - 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提升至10万元/年,2023年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接待医疗旅游人数增长40% [13] - "金融+航运"联动推动设立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发展船舶融资租赁业务 [14] - 聚焦"深海、航天、南繁"三大特色领域,2023年海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5% [17] 宏观经济与产业发展 - 2024年海南生产总值达7935.69亿元,较2020年增长43.4%,第三产业占比达60.6% [18] - 现代服务业占比提升至6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增长 [18] - 2020年免税购物额度提升后,免税销售额月度环比增长43% [19] 创新驱动发展 - 截至2025年2月,海南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1件 [20] - 在热带农业生态、海洋生物开发等领域提交300多件PCT国际专利申请 [20] 期货行业发展机遇 - 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2023年现货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探索人民币计价能源合约 [21] - 上海期货交易所在海南设立橡胶期货交割仓库,吸引东南亚橡胶企业参与 [21] - 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探索碳衍生品创新,与国际碳市场互联互通 [21] 航运金融创新 - 依托洋浦港优势推进航运金融创新体系建设 [22] - 研究发展航运金融衍生品服务,包括运价指数、船舶租赁交易等业务模式 [22]
海南发布7项新一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海南日报· 2025-06-27 10:40
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发布 - 海南自贸港发布第二十批共7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这些案例具有首创性强、集成性高、涉及面广的特点 [1][2] - 7项案例包括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营商环境法治会诊机制、消费服务创新、特殊食品进口路径创新、医保支付改革、药品器械监管创新、民族文化保护标准体系 [2] - 案例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标志性成果 特色鲜明且成效显著 [2]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 - 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五年来 已累计形成20批共165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2] - 海南通过制度集成创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在多个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并形成发展新优势 [2] 未来发展目标 - 2025年海南自贸港将进入封关运作阶段 需要持续通过改革赋能和创新发展 [3] - 海南计划深化制度集成创新 推出更多标志性改革成果以促进自贸港建设 [3]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海南日报· 2025-06-27 10:34
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核心观点 - 海南通过7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策略为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动力 [2][4][13] - 案例覆盖教育、医疗、文化、消费、营商环境等领域,首创性强且成效显著,形成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13][14][21] 教育领域创新 -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构建"五互一共"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吸引26所国内外高校入驻,师生规模近5000人 [6][15] - 通过中外学分互认、课程互选等机制推动国际教育消费回流,助力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 [4][15] 医疗健康领域突破 - 博鳌乐城先行区创新临时进口特殊食品路径,全国首款特医食品Modulen IBD落地,已审批7款产品惠及数百名患者 [3][4][18] - "零关税"进口药品政策落地,14家医院享惠货值超1亿元,减免税款1500万元,区块链追溯系统保障全链条监管 [4][20] - 首创医保基金直付医药货款机制,覆盖全省药品耗材采购,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并提高企业回款效率 [9][19] 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 保亭槟榔谷景区构建民族文化"标准+服务"体系,游客量两年增长85%达183.59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就业 [7][8][21] - 出台全国首个黎苗文化保护条例及行动方案,实现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与群众受益三重效益 [8][21] 消费与营商环境优化 - "放心消费在海南"系统上线,覆盖12.8万家企业及40余个商圈,通过动态星级评价提升消费透明度 [10][11][17] - 营商环境问题平台累计处理9000+线索,办结率91%,法治会诊机制破解深层次堵点 [12][16]
海南自贸港发布新一批7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新华社· 2025-06-26 22:37
教育领域创新 - 推出"五互一共"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依托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实现中外互鉴 学科互融 文理互通 课程互选 学分互认 管理共商 推动国际教育消费回流与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 [1] 营商环境优化 - 建立疑难复杂营商环境问题法治会诊解决机制 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构建全省统一的问题受理 核实处置 法治会诊 跟踪监督和回访评价体系 形成企业服务闭环 [1] - 推行放心消费"在线承诺+动态星级"服务新模式 制定管理办法和地方标准 建设智慧监管系统 优化消费环境 助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1] 医疗健康产业创新 - 创新境外特殊食品进口使用路径 调整相关法律适用 建立临时进口审评审批体系 建设追溯管理平台 创新中文标签印制管理机制 开辟进口境外特殊食品新路径 [2] - 实施医保基金结算医药货款省级全域直付 完善药械采购管理 扩大医保基金直付范围 降低医药企业运行成本 [2] - 创新"零关税"进口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服务 研发全链条区块链存证追溯系统 打造医疗特区监管平台 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 文化保护传承 - 构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标准+服务"体系 依托全国首家黎苗文化5A级旅游景区 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 [2]
良法善治护航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
海南日报· 2025-06-10 08:58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体系建设 -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实施四年来已出台46件配套法规,加快构建自贸港法律法规体系[5] - 法规体系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营商环境优化、产业促进等六大基础保障领域[5] - 采用"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创新模式,此类项目占比达总立法规划的70%[5] 产业促进立法成效 - 《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实施后游艇保有量达1780艘,建成14个游艇码头[6] - 《海南自由贸易港药品进口便利化若干规定》使进口药品通关量月增57%,货值月增32%[6] - 正在加快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法,聚焦"五向图强"战略[8] 制度型开放创新 - 《极简审批条例》将按行业全面推行投资领域极简审批[6] - 《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若干规定》对接国际仲裁规则,探索临时仲裁[6] -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首创登记确认制和高频备案自主公示制度[6] 外向型经济发展 - 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776.5亿元,同比增长20%[7]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40%,占比近60%[7] - 新设外资企业超1700家,同比增长10%以上[7] 营商环境优化 - 首批出台4部营商环境配套法规,涉及反欺诈、公平竞争等关键领域[9] - 《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创设未注册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等创新规则[6] - 立法保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9]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五年来,海南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成型起势
央广网· 2025-06-04 09:43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 - 海南自贸港建设是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 旨在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1] -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 标志着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1] - 五年来海南坚持开放促改革 推进核心政策落地 实现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1] 政策实施成效 - 自贸港"零关税 低税率 简税制"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2] - 三张"零关税"清单累计进口225 85亿元 减免税款43 08亿元 [2] - 超七成经营主体为《方案》实施后新增 显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3] 封关运作准备 - 第一批31个封关运作项目已全部竣工验收 包括口岸建设和海关查验设施 [2] - 围绕"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目标推动航运要素聚集 已有超60艘国际船舶入籍 [2] - "中国洋浦港"籍船舶登记数量和总运力583万吨 居全国自贸港首位 [2] 制度创新成果 - 累计发布19批158项制度创新案例 11项被国务院全国推广 [3] - 离岛免税监管服务创新试点"电子标签"通关等举措 提升监管效能和消费体验 [3] - 企业利用保税政策优势灵活转化商品销售模式 实现运营效率提升 [3] 企业案例 - 医药公司利用零关税政策进口2200万元天然橡胶 节省关税160万元 [1] - 中免集团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 实现货源储备和销售模式创新 [3]
总体方案实施五周年,海南自贸港建设怎么样了?
新华社· 2025-06-01 11:06
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进展 -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已就绪,主要政策文件制定和监管设施软硬件建设基本完成 [1] - 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 [2] - 封关核心政策文件包括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止和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海关监管办法等已基本制定完成 [4] 政策实施效果 - 原辅料、自用生产设备和交通工具及游艇等"零关税"清单进口货值226.9亿元,减免税款43.2亿元 [2]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累计开展企业46家,免关税内销货值87.95亿元,减免关税6.89亿元 [2] - 2018年以来海南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速都超过25%,累计吸引外资174亿美元,超过此前30年总和 [3] 产业与经济发展 -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海南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7%,较2019年提升约12个百分点 [7] - 海南积极打造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吸引阿布扎比投资集团、华润集团等企业签约 [2] - 超七成经营主体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后新增 [7] 监管与基础设施建设 - 8个"一线"口岸、10个"二线"口岸、64个非设关地综合执法点全部完工,"二线"口岸已通过国家验收 [4] - 海口新海港实现智慧高效通关,货物通关时间不超2分钟,旅客通关不超1分钟 [4] - 水上反走私综合执法站投入运行,通过高科技手段精确掌握辖区活动情况 [4] 营商环境优化 - 海南成立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组建营商环境建设厅,持续提升治理能力 [6] - 累计发布19批158项制度创新案例,包括"极简审批"制度改革、商事登记"全省通办"等 [6] - 建立重大复杂疑难问题法治会诊机制,推出信用政务融合等工作机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