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产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优化港口布局  拓展内外航线  壮大临港产业 河北打造向海发展增长极
人民日报· 2025-08-14 15:02
港口智能化升级 - 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实现煤炭翻堆取装作业全流程智能化 装船效率大幅提高[1] - 黄骅港煤炭装船采用远程指令操作 自动化设备包括装船机和皮带机系统[1] 港口资源整合 - 河北组建港口集团实行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运营一体化管理[3] - 唐山港京唐港区装船业务可分流至秦皇岛港和曹妃甸港区以提升整体运力[3] - 曹妃甸港区40万吨级矿石码头可为冀中南钢铁企业节省陆上运输成本[3] 吞吐量数据 - 2024年河北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05亿吨[3] - 唐山港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沿海港口第二位[3] 物流网络建设 - 河北港口集团设立97座内陆港并打造30条集装箱海铁联运线路[4] - 开通12条国际班列线路和68条集装箱内外贸航线[4] - 2023年4月开通东南亚集装箱国际航线服务京津冀企业货物出海[4] 临港产业发展 - 唐山港京唐港区采用全封闭皮带运输系统实现经济环保的原材料输送[5] - 形成前港中园后厂工业布局促进港产深度融合[5] - 河北沿海地区2024年生产总值超1.68万亿元同比增长5.5%[5] - 重点发展钢铁和海洋工程装备等现代化临港产业[5][6]
河北打造向海发展增长极
人民日报· 2025-08-13 06:29
电煤装船,一键完成。 渤海湾畔,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三期装船码头,货轮稳稳停靠。2公里外的操作室,调 度员输入指令,装船机、皮带机等随即自动运转,将煤炭装入船舱。目前,河北黄骅港已实现煤炭翻、 堆、取、装作业全流程智能化,装船效率大幅提高。 内畅外联,向海发展增活力。 向内,一港连内陆。截至今年6月底,河北港口集团已设立97座内陆港,与内陆企业合作打造30条集装 箱海铁联运线路,开通12条国际班列线路。 向外,一船通全球。今年7月7日,一艘集装箱货轮从唐山港京唐港区出发,船上的货物经广东广州南沙 港运往东南亚。这条2023年4月开通的东南亚集装箱国际航线,正有力服务京津冀地区企业货物出海。 目前,河北港口集团开通集装箱内外贸航线68条。"我们将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拓展内外贸航 线,激发内外贸活力,为企业拓宽便捷物流通道。"河北港口集团总经理助理、生产业务部部长刘洪 说。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考察时强调:"要持续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 大战略需求"。 河北深入贯彻落实 ...
东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齐鲁晚报网· 2025-07-31 16:26
7月30日,东营市"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第十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润生,市海洋发 展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薄纯全,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胥华远,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学 东,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苏文辉参加。 梁润生介绍,近年来,东营市认真落实海洋强省建设各项部署,锚定经略海洋、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目标,接续实施两轮海洋强市 建设行动,海洋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24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居全省第一位。今年上半 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610.72亿元,其中,13个海洋主要产业实现增加值462亿元,同比增长7.6%,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 海水淡化等海洋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8.2亿元、同比增长9.8%,占比提高0.2个百分点,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提 质、持续向好态势。 坚持港产融合,着力打造亿吨深水大港 坚持突出特色,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东营市始终把港口作为开放发展的战略资源,全方位推进强港建设。上半年,全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595万吨,同比增长17.64%。 ...
山东重构“海河经济”新版图
经济观察网· 2025-07-27 14:19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核心内容 - 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对未来十年山东沿海和内河的港口、航道总体布局进行全面谋划 [2] - 规划提出至2035年建成"能力充分、保障有力、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港口与航道体系 [2] - 将形成"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和"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的水运发展总体布局 [2] 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 - 山东拥有3500多公里海岸线、约占全国1/6,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0亿吨、居全国首位 [4] - 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吞吐量均居全球沿海港口前十,青岛港是世界第四大港 [4] - 规划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港、日照港为两翼,威海港、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为补充的"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布局 [4] - 山东港口2024年货物吞吐量超18亿吨、集装箱量突破4400万标准箱,总量位居全球第一 [5] 内河水运网络发展 - 规划提出以济宁港为核心,枣庄港、菏泽港、泰安港、济南港等为辅助的"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布局 [8] - 内河航道网总里程约3100公里,以京杭运河、小清河、新万福河等为骨干 [8] - 济宁港2025年上半年完成吞吐量5575万吨、水路货运周转量153.2亿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10.4%、6.1% [8] - 济宁港将迈入"亿吨大港",2025年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7%以上 [10] 智慧绿色港口建设 - 规划首次提出智慧、绿色、安全等发展规划内容 [5] - 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投用全国首个港口绿氢"制输储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 [6] - 该项目年产绿氢90吨,每年可消纳绿电500万kWh,降低制氢用电成本165万余元 [6] 多式联运与物流通道 - 山东已布局内陆港54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106条 [6] - 将拓展至中亚、欧洲的集装箱跨境海铁联运,至蒙古、俄罗斯的海陆联运业务 [7] - 济宁智慧新钢临港智慧制造基地通过"公铁水"多式联运,企业物流成本可降低30%以上 [9] 港产融合与临港产业 - 济宁将加快培育"七大百亿临港产业园区",辐射带动腹地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9] - 济宁能源集团推进港产融合,总投资52亿元建设智慧新钢临港智慧制造基地 [9] - 到2027年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初具规模,基本建成梁山、主城、微山等航运物流要素集聚区 [10]
未来济宁将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齐鲁晚报· 2025-07-25 16:33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 - 山东省提出"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和"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总体布局 [3] - 规划明确京杭运河为"骨干航道"、济宁港为"核心港" [3] - 济宁市锚定"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总体目标 [3] 济宁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 济宁港完成上半年吞吐量5575万吨,同比增长10.4% [1] - 水路货运周转量达153.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1% [1] - 京杭运河通航里程和船舶运力居沿线14个通航城市首位 [1] - 高等级航道增至360公里,占全省58% [1] - 开通集装箱航线29条,通达152个城市和16个国家 [1] 航运中心建设规划 - 加快修编《济宁港总体规划》 [3] - 启动编制《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五年规划(2026-2030年)》 [3] - 加快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3] 多式联运物流建设 - 构建"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 [4] - 打造8个现代化多式联运枢纽 [4] - 济宁港2023年将迈入"亿吨大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 [4] - 水路货运周转量预计增长7%以上 [4] 港产融合发展 - 搭建港航一体化产业互联网平台 [4] - 加快培育"七大百亿临港产业园区" [4] - 建设新能源船舶制造业基地,年内下水新能源船舶100艘 [4] - 港航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