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国务院国资委:培育壮大城市新质生产力 补齐城市发展短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20:36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积极融入城市创新生态、基础设施、宜居环境建设 培育壮大城市新质生产力 补齐城市发展短板 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 [1] - 中央企业需盘活存量资源 优化土地、房屋、设施等存量资源利用方式 提高运营效能 用好用足各类支持政策 以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 [1] 城市发展建设 - 强化责任担当 积极融入城市创新生态、基础设施、宜居环境建设 [1] - 培育壮大城市新质生产力 补齐城市发展短板 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 [1] 资源优化与机制创新 - 盘活存量资源 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 - 结合城市资源禀赋和发展规划 优化土地、房屋、设施等存量资源利用方式 提高运营效能 [1] - 用好用足各类支持政策 以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 [1]
为来访者提供优质旅行体验!外媒称“北京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卓越范本”
观察者网· 2025-09-06 15:45
城市文化资源 - 北京故宫作为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承载明清两代历史记忆并吸引大量国际游客[1] - 前门夜市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包括传统手工艺制作和地方美食 什刹海可体验戏曲面具等传统工艺品制作[3] - 胡同小巷与天坛、颐和园、大运河及长城共同构成中国文化核心景观 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生活方式[3] 城市更新与地标建设 - 首钢园从钢铁厂转型为文艺范休闲娱乐综合体 作为冬奥会场址象征工业时代向可持续发展创新时代的转变[3] - 三里屯作为时尚娱乐中心聚集豪华精品店、前卫画廊及国际餐厅 开放式广场营造自由氛围成为潮流发源地[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北京地铁网络为全球最长铁路轨道之一 2024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达36.22亿人次[4] - 全年公共客运总量73.47亿人次 含公共汽电车23.2亿人次和租赁自行车骑行量11.44亿人次[4] - 绿化覆盖率49.84%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2.92% 体现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5] 国际旅游与交流 - 2024年1-5月入境游客197万人次 同比增长54.1% 反映国际旅游吸引力显著提升[5] - 作为使馆与国际组织总部聚集地 北京成为全球对话关键平台和双奥之城[4]
最受争议的“一线城市”?有人认为它在衰落,也有很多人看好它
搜狐财经· 2025-09-03 14:12
城市定位与历史底蕴 - 广州是中国一线城市之一,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北上广深” [1] -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拥有“千年商都”的称号,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3] - 城市特色在于历史沉淀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结合,在都市节奏中保留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3][5] 当前竞争格局与挑战 - 中国一批“新一线城市”如成都、杭州、重庆正急速崛起,对“北上广深”的格局发起挑战 [7] - 广州被视为“一线城市的守门员”,是其他城市试图跻身一线行列必须跨越的门槛,因此承受较大压力 [7] - 重庆的GDP增长势头强劲,与广州的GDP水平已极为接近 [9] 核心竞争力与未来展望 - 广州的经济实力可能暂时逊于其他一线城市同伴,但其文化厚度和人情的浓度是难以复制的独特财富 [10] - 城市的坚韧源于其悠久历史,能够历经风浪并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稳步发展 [9] - 广州的发展不急于求成,其持久的力量在于深厚的根基,而非喧嚣的表象 [12]
广州市人口最多的区,房价最高超10万,却因为城中村太多而被吐槽
搜狐财经· 2025-09-03 13:07
城市概况 -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及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经济发展持续活跃 [3] - 广州市下辖11个区,包括越秀、天河、荔湾等市区以及增城、从化、番禺等郊区 [3] 白云区定位与特征 - 白云区位于广州中北部,因境内的5A级景区白云山而得名 [4] - 该区是广州人口最多的一个区,街道上车水马龙,喧嚣如潮 [5] - 白云区的城市面貌给人一种特殊错觉,既非典型一线城市的整洁有序,也非乡野的安逸宁静 [6] 房地产市场 - 白云区房价高企,最高价格已突破每平方米十万元人民币 [5] - 高价格密度主要集中在白云山周边的楼盘 [5] 城市发展挑战 - 白云区内密布城中村,存在脏乱、杂乱及缺乏统一管理的居住环境 [6] - 这些城中村成为不少人对广州大城市印象的阴影部分 [6] 未来发展前景 - 白云区距离市中心不远,随着广州经济持续发展,其基础设施正不断完善,配套服务逐步齐备 [7] - 该区未来的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城市进步需要时间 [7]
四川这座县级市“不一般”:成都新机场在这里,却被说不算成都?
搜狐财经· 2025-09-02 14:13
成都的城市发展与吸引力 - 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新一线城市中令人瞩目的佼佼者,是无数人心中的旅行圣地 [1] - 成都经济腾飞,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已成为西南的商业和科技中心,并以“来了就不想走”的吸引力吸引四方游客 [3] - 成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其独特的城市气质使其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衷之地 [3] 简阳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归属 -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具体位置在简阳市,简阳是成都市代管的县级市 [7] - 在成都人眼中,天府机场因地理位置在简阳而显得遥远,甚至产生了“天府机场不算在成都”的印象 [5][7] 简阳的历史文化底蕴 - 简阳历史可追溯至汉武帝元鼎二年,以“牛鞞县”之名存在至今已有两千余年 [9] - 简阳是古代獽人、獠人与南方移民文化的交汇之地,几千年的历史塑造了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个性 [9] 简阳的经济地位与发展前景 - 简阳被誉为“天府雄州”,在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的地位突出,是成都市发展大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11] - 简阳在“天府新区”计划中承载重要交通枢纽功能,作为成都城市圈的一部分,未来发展前景光明 [11] - 简阳经济社会发展亮眼,是投资热土和人才汇聚的沃土,在现代化步伐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13] 区域协同与旅游价值 - 简阳山川秀丽,古迹遍布,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1][13] - 真正的旅行不仅是脚步的延展,更是心灵的碰撞与升华,该区域为旅行者提供了发掘故事的空间 [15]
优质主播中国行新疆站 主播眼中的石河子有多“上头”?
央视网· 2025-08-29 17:32
历史与文旅产业 - 军垦雕塑展现区域历史文化遗产 [2] 农业科技 - 智能农机应用体现农业技术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提升 [2] 乳制品行业 - 纯净乳业强调品质控制与产品高标准 [2] 区域发展 - 山水与都市共生反映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2] - 石河子地区呈现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2]
开放与活力 英国摄影师布鲁斯见证天津30年巨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20:51
城市发展进程 - 滨海新区自1996年初期仅初见雏形[1]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出现显著现代化发展[1] - 京津高铁开通实现半小时北京至天津通勤[1] 基础设施升级 - 海河从工业航道转型为景观长廊[1] - 城市设计呈现有序且秩序井然的特征[1] - 交通发展直接推动城市面貌加速变化[1] 人文生态演变 - 河岸区域形成散步游泳奏乐等多元活动空间[1] - 天津老街保留传统韵味与现代文化底蕴融合[1] - 城市整体呈现开放活力与宜居特性[1]
震撼!“日光城”拉萨的光影巨变
新华社· 2025-08-24 10:23
城市发展规模 - 1951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 [5] - 当前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26.9平方公里,为数十倍增长 [6] - 2024年城镇化率达到73.06% [6] 生态建设成果 - 累计完成营造林100多万亩(截至2025年7月) [9] - 建成城市水系62.5公里,增加水体面积近800公顷 [9] - 恢复城市湿地面积约14公顷 [9] 交通基础设施 -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接入全国铁路网 [12] - 2021年拉林铁路开通运营 [12] - 2024年拉萨贡嘎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600万人次 [13] 经济发展数据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90亿元 [18] -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8171元 [18] - 接待游客4324.44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00亿元 [18] 产业结构转型 - 从传统农牧业转向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绿色工业 [17][18] - 老城区保留历史肌理,新城区建设现代化楼宇与公园 [6] - 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18]
漫评:共襄盛举,感受世运气象万千新篇章
环球网· 2025-08-08 21:19
赛事经济影响 -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举办,主题为"运动无限,气象万千",预计吸引1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运动员参赛 [2] - 赛事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包括场馆建设、服务配套、文化推广和商业联动,形成"全城悦客"热潮 [2] - 酒店业客流高峰,餐饮业推出特色主题套餐,交通网络优化升级,文创产品涌现,创造就业岗位并拉动消费 [2] - 世运会提升成都国际形象,传统文化和现代风貌通过媒体传播,增强城市软实力,助力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 [2] 民生工程改善 - 世运会筹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基础设施升级兼顾赛事需求和市民长期生活改善 [3] - 新建体育公园、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升市容环境,直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3] - 城市治理细节完善,包括志愿者培训、无障碍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策划和环保理念推广 [3] 对外开放与文旅融合 - 成都通过世运会扩大国际"朋友圈",上半年已举办38项国际及全国性赛事,体育消费总规模预计达410亿元 [3] - 创新"赛事+"生态,打造100个暑期精品消费新场景,融合蜀绣、川剧等传统元素展示城市文化 [3] - 赛事促进文旅产业联动,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向世界展示中国西部发展活力 [3] 城市发展战略 - 成都以世运会为支点,推动经济动能激活、民生福祉提升和对外开放深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4]
一条地铁线的“到来”与“带来”
新华日报· 2025-08-07 05:51
南京地铁5号线通车影响 - 线路标志色为鹅黄色 引发市民广泛关注和庆祝 [1] - 串联主城区与南部新城 显著提升换乘效率和南北通勤便利性 [2] - 贯穿静海寺 五台山 朝天宫 夫子庙等顶级文旅资源 形成文旅串联效应 [2] 城市发展效应 - 通车后拆除围挡 修复城市界面 提振沿线商家经营信心 [2] - 推动老城区复兴步伐 为鼓楼北商圈转型 下关老工业区文旅融合创造机遇 [3] - 强化江宁新城与主城区物理连接 需进一步深化功能融合 [3] 战略实施模式 - 采用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结合模式 政府负责战略规划 资源协调和风险防控 [2] - 工程坚持民生导向 通过重大基建提升公共服务能级 [2] 未来开发方向 - 需做好综合开发后续工作 包括文旅资源整合 商圈转型升级等 [3] - 以线路为纽带深化"文商体旅"融合 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