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折叠屏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郭明錤:iPhone Fold铰链成本低于预期 立讯精密(002475.SZ)有望成供应商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4:01
苹果折叠屏iPhone铰链成本与供应链 - 苹果第一代折叠屏iPhone的铰链单价在量产后预计降至70–80美元,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100–120美元或以上 [1] - 铰链单价大幅下调有利于苹果降低成本提升利润,或通过降低售价以扩大市场份额 [1] - 铰链单价下降主要原因是组装设计优化以及鸿海的参与,而非上游零部件成本大幅下跌 [1] 供应链格局与主要供应商 - 鸿海与新日兴成立的合资公司获得折叠iPhone铰链约65%的订单比重,高于Amphenol的约35% [1] - 鸿海在合资公司中持股比重略高并主导未来方向,受益于其扩产与量产能力 [1] - 立讯精密最快可能在2027年后加入并成为新的铰链供应商 [1] 供应商战略与行业趋势 - 鸿海通过合资切入铰链事业,着眼点除铰链本身利润外,更在于强化与组装业务的垂直整合优势 [1] - Amphenol订单占比较低,部分原因是对苹果扩产要求不积极,其考量可能在于铰链事业的绝对报酬以及投资AI的相对报酬可能更高 [2] - 立讯精密成为潜在供应商反映出未来铰链单价仍有下行空间,以及铰链将成为系统组装厂的新竞争领域 [1] 对新日兴的影响与市场预期 - 折叠iPhone铰链对新日兴仍是重要趋势,但市场共识可能因未考虑某些因素而过于乐观 [2] - 这些因素包括铰链单价显著低于预期、鸿海取得合资公司较多利润、鸿海主导合资公司发展,以及新日兴并未显著受益于铰链上游关键零部件订单 [2]
苹果折叠屏iPhone:铰链成本低于预期,立讯有望2027入局
搜狐财经· 2025-10-13 10:45
【郭明錤称苹果折叠屏iPhone铰链成本低于预期,立讯精密有望2027年成供应商】郭明錤在报告中表 明,苹果可折叠iPhone铰链大规模量产成本预计为70至80美元,远低于此前市场普遍预估的每台100至 120美元。这一成本差异为苹果赋予了更大的定价灵活性,同时不会压缩其作为旗舰新品实验项目的利 润空间。富士康与新日兴已组建合资企业,承担大部分铰链单元的生产工作。据郭明錤估算,两家合计 市场份额约为65%,剩余约35%由安费诺供应。郭明錤还提到,立讯精密最快能在2027年加入并成为新 的铰链供应商。 本文由 AI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本文由 Al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和讯财经 和而不同 迅达天下 扫码查看原文 和讯猎报 10.13 09:42:15 周一 苹果折叠屏iPhone: 铰链成本低于预 期,立讯有望2027入局 【郭明鎮称苹果折叠屏iPhone铰链成本低于预期, 立讯精密有望2027年成供应商】郭明鲜在报告中表 明,苹果可折叠iPhone铰链大规模量产成本预计为 70至80美元,远低于此前市场普遍预估的每台100 至120美元。这一成本差异为苹果 ...
折叠屏手机加速迭代 铰链产业有望迎12亿美元市场新机遇
证券日报网· 2025-10-12 21:11
产品发布与市场动态 - 中国电信与三星电子联合发布新一代高端商务折叠屏手机心系天下三星W26,搭载升级版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并支持天通卫星通信功能 [1] - 2025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处于技术革新与产品迭代关键期,厂商通过突破性工程技术解决了机身厚重与重量问题 [3] - 2025年多家手机厂商加速产品迭代,荣耀发布最薄8.8毫米的Magic V5折叠屏手机,vivo推出新一代大折叠产品X Fold5 [2]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预测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为1520万台,2026年出货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比激增51% [3] - 研究机构TrendForce预测,随着苹果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折叠屏产品,全球折叠屏手机渗透率将从2025年的1.6%快速提升至2027年的3%以上 [4] - 折叠屏手机目前仍属高端细分领域处于早期成长阶段,受成本制约尚未大规模进入中低端市场 [3] 产业链与核心技术 - 折叠屏手机的核心在于柔性OLED屏幕与精密铰链技术的结合,铰链技术已从机械连接件跃升为决定产品成败的核心技术壁垒 [3] - 预计2025年全球折叠手机铰链市场产值将达到12亿美元,折叠屏手机的普及将推动铰链需求量大幅增加 [3][4] - 国内企业如精研科技正加速攻关铰链技术,通过双轮驱动构建完整铰链解决方案,并指出硬件优化与软件生态成熟将提升市场应用空间 [4] 行业挑战与发展趋势 - 铰链产业面临的最大瓶颈在于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能力的不足,国内企业在高端铰链技术的研发和制造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5] - 未来铰链产业发展趋势是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制造工艺以缩小国际差距,北美大品牌若推出折叠屏产品可能对整个产业起到引导作用 [4][5] - 产业需实现硬件、软件、材料的三维协同创新,以解决折叠屏从"可用"到"好用"的跃升,推动其从形态创新走向体验创新,最终实现大众普及 [1]
三星心系天下W26折叠屏手机发布:16999元起
凤凰网· 2025-10-11 18:18
售价方面,三星W26 16+512GB版本售价16999元,16+1TB版本售价18999元。 W26折叠厚度8.9mm,展开厚度4.2mm,是心系天下系列中最薄的手机,整机仅重215g。 凤凰网科技讯 10月11日,三星中国举行"心系天下"系列新品发布会,并正式发布了新机心系天下三星W26,W26基于三星Galaxy Z Fold 7打造,加入了 全新的丹曦红、玄曜黑配色和心系天下标识。 新机搭载了高通骁龙8 for Galaxy移动平台,内置Galaxy AI,支持天通卫星通信服务。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 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
统联精密(688210):卡位折叠机零部件,业绩有望逐步释放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10 14:0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格为80.50元 [5][12] 核心观点总结 - 公司卡位折叠机铰链精密零部件,未来单机ASP有望持续提升 [2][12] - 公司稳步推进海内外新增产能落地,全球配套能力持续加强 [2][12] - 持续拓展非MIM件业务,新项目加速导入,业绩有望逐步释放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2.37亿元、16.10亿元、21.39亿元,同比增长51.9%、30.2%、32.9% [11][1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1.86亿元、2.76亿元,同比增长43.3%、73.9%、48.2% [11][1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66元、1.15元、1.71元 [11][12] - 基于2026年70倍市盈率的估值溢价,得出目标价80.50元 [12][18] 业务情况与增长动力 - 折叠屏铰链需要大量MIM精密零部件,技术门槛高,公司已成功切入国内外头部手机品牌供应链 [12][21] - 苹果折叠机已进入开发阶段,有望于2026年底面世,公司有望受益于折叠机销量提升 [12][22] - 2024年公司非MIM精密零部件收入达4.6亿元,同比增长101.9%,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56.5% [12][22] - 公司积极拓展AI眼镜、卫星通讯、PC等领域结构件产品 [12][24] - 公司在钛合金等新型轻质材料及3D打印、液态金属等新技术应用方面进行技术储备与产能布局 [12][22] - 湖南长沙工厂及越南工厂已准备就绪,进入分批投产阶段,增强全球配套能力 [12][24]
iPhone 18 Fold细节曝光,预计于2026年底发布
齐鲁晚报· 2025-10-09 11:49
产品发布与规划 - 公司正研发首款折叠屏手机iPhone 18 Fold 预计于2026年底发布[1] - 产品已进入新产品导入阶段 大规模量产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6] - 具体发布时间点很可能在同年9月iPhone 18系列发布之后[6] 产品设计与规格 - 产品在展开后将拥有一块7.8英寸的内屏 此外还有一块5.5英寸的外屏[5] - 整体形态可能类似于将两台超薄的iPhone Air并排堆叠[5] - 最大创新在于采用混合金属框架 利用钛金属的结构强度和铝金属的轻量化特性[1] 材料与结构 - 框架的承重部分使用钛 在其他部分使用铝 以减轻重量[1] - 铰链部件将选用钛金属和不锈钢 以确保反复开合下的稳定性和对齐精度[3] - 由于钛比铝重 公司计划通过材料混合来平衡强度、重量和散热管理[1] 供应链与生产 - iPhone 18 Fold交由富士康组装生产[6] - 新产品导入阶段意味着产品已从设计转向生产验证[6] - 工厂将进行小规模试产以测试和优化生产线[6]
折叠屏+智能穿戴,这家公司加码MIM产能,散热项目或成新增长点丨机构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20:01
核心观点 - 公司为折叠屏手机核心组件MIM产品主要供应商 已为安卓系客户批量供货 同时布局散热业务并实现量产 机构看好折叠屏行业增长及公司产能扩张带来的业绩弹性 [1][2][5] 业务板块 - MIM零部件及组件业务占总营收近60% 产品涵盖折叠屏铰链 摄像头支架 穿戴结构件等 [2][5][6] - 散热业务已实现边缘计算服务器 储能等领域量产 并拓展至服务器 芯片应用 液冷模组等产品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1][9] - 传动 精密塑胶 电子制造等业务共同构成主营业务板块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15亿元 同比增长41.19% 归母净利润8074.98万元 同比增长36.37% [2] 产能布局 - 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5.78亿元 用于新型消费电子与数据服务器精密MIM零部件生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8] - 越南子公司已布局MIM产能 满足传动客户原产地生产需求 正逐步推进量产 [8] 行业前景 - IDC预计2025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1000万台 同比增长8.3% 2028年前复合增长率达10.6% [5] - 苹果计划2026年下半年量产首款折叠屏iPhone 中航证券预计2026年可折叠手机销量将同比增长40%-60% [5] - MIM工艺为折叠屏铰链主要制造技术 华鑫证券认为公司将受益于折叠机渗透率加速提升 [5][6] 技术优势 - 具备MIM钛合金生产技术 已实现智能手表 AI智能眼镜等产品批量化应用 [8] - 开发铜合金MIM技术 较传统铝/锌合金散热方案实现散热效率大幅提升 [9] 机构观点 - 中航证券看好公司把握折叠屏 液冷等高增长产业趋势 [10] - 华鑫证券认为公司产品升级和客户结构优化将受益于国产品牌折叠机放量 [10] - 华西证券指出苹果入局将带动折叠屏产业链创新升级 [5]
折叠iPhone,其实是拼好Phone
虎嗅· 2025-09-22 19:08
产品定位与设计理念 - 折叠屏iPhone被视为设计成就,整体呈现超薄观感,感觉像两台钛合金iPhone Air并排 [4][6] - 公司设计理念是设计、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三位一体,而iPhone Air是设计至上但取舍颇多的产品 [2] - iPhone Air是公司为折叠屏iPhone准备的试验田,其高原主板设计是迈向折叠屏的重要一步 [23] 产品规格与技术创新 - 屏幕尺寸预计外屏5.5寸,展开后7.8寸,接近华为Pura X的阔折叠方案 [19] - 采用三星独家供应的in-cell柔性OLED面板,该技术能使屏幕模块更薄、折痕更不明显,并允许更激进转轴机制 [14][15] - 摄像头配置为内外屏各一个前置摄像头,后置双摄,总计四摄像头 [20] - 可能重新采用侧边指纹识别方案Touch ID,以避免在内外屏各开一个灵动岛 [28] - 全面采用eSIM,搭载公司自主研发的C2基带和N1通讯芯片 [21] 工业设计与材料 - 机身采用iPhone Air同款钛合金中框,铰链部分使用不锈钢和钛合金复合材料 [24] - 为缩减部件尺寸,将加大钛合金3D打印工艺的利用,该技术在iPhone Air上节约了33%的材料使用 [26][27] - 复用并优化iPhone Air的超高集成度高原主板设计,将主要零部件集成在相机模组下方,为电池等留出空间 [22][23] 成本与价格 - 预计价格在2000美元左右,比Google Pixel Fold的1799美元更昂贵 [7] - 瑞银分析师调研显示物料清单成本约795美元,远超过往常规直板iPhone机型400-500美元的成本区间 [31] 生产规划与发布时间 - 公司已于今年6月进入折叠屏iPhone的初步原型P1阶段,预计年底完成主要原型测试,随后进入工程验证测试阶段 [32][33] - 工程验证测试将由富士康、和硕两家主要代工厂接手,以为大规模生产做准备 [34] - 假如一切顺利,上市目标定在2026年下半年 [35] - 为给折叠屏iPhone让路,公司可能调整iPhone发布计划,iPhone 18标准版可能推迟至2027年春季 [36] 市场竞争与行业对比 - 作为公司第一款折叠屏产品,其厚度一次性跃迁到业界头部水平可能性不大,目前竞争对手如荣耀、OPPO、vivo、三星的大折叠手机厚度已突破9mm,并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冲击8.5mm [12][13] - 公司与三星在in-cell柔性OLED面板首发上存在竞争悬念,三星Galaxy Z Fold8预计2026年7月发布,而折叠屏iPhone预计明年9月发布 [18]
折叠 iPhone,其实是拼好 Phone
36氪· 2025-09-22 18:47
产品设计与定位 - 可折叠iPhone的设计理念是“两台iPhone Air并排”,整体呈现超薄观感,被视为一项“设计成就”[1][2] - 产品定位为设计至上,预计售价在2000美元左右,比谷歌Pixel Fold(1799美元)更昂贵[1][3] - 屏幕尺寸采用“阔折叠”方案,外屏5.5英寸,展开后为7.8英寸,摄像头配置为内外屏各一个前置摄像头,后置双摄,总计四摄像头[10] 技术规格与创新 - 为追求轻薄,可折叠iPhone将全面采用eSIM技术,搭载公司自主研发的C2基带和N1通讯芯片[11] - 公司将复用并优化iPhone Air的高原主板设计,将主要零部件集成在相机模组下方,以节省空间[11] - 公司预计将加大钛合金3D打印工艺的利用,该技术在iPhone Air上节约了33%的材料使用,并可能为轻薄化重新采用侧边Touch ID指纹识别方案[13] - 公司将采用由三星供应的in-cell柔性OLED面板,该技术能将触控层集成到像素层内部,使屏幕模块更薄、折痕更不明显,并允许更激进的转轴设计[6] 工业设计挑战 - 基于iPhone Air 5.6毫米的厚度,两台拼接的理论厚度超过11毫米,而安卓阵营竞争对手已实现厚度破9毫米,并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冲击8.5毫米[5] - 作为公司首款折叠屏产品,其厚度一次性跃迁至业界头部水平的可能性不大[6] 供应链与生产规划 - 产品已进入原型1阶段,预计在2024年年底完成主要原型测试,随后进入由富士康与和硕负责的工程验证测试阶段,为大规模生产做准备[16] - 业界估计若一切顺利,产品上市目标在2026年下半年[17] - 关键屏幕部件由三星独家供应,该in-cell柔性OLED面板可能是三星专为公司开发的新方案[6][8] 成本与市场策略 - 瑞银分析师调研显示,产品物料清单成本预计为795美元,远高于常规直板iPhone 400-500美元的区间[16] - 公司为维持利润率惯性,将尽量控制成本[15] - 为给可折叠iPhone让路,公司可能调整iPhone发布计划:可折叠iPhone与iPhone 18 Pro系列于2026年推出,iPhone 18标准版则推迟至2027年春季[19]
苹果折叠屏 iPhone Fold 细节曝光:超薄钛合金机身,售价超 2000 美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3:46
产品设计与定位 - 折叠屏iPhone外观设计类似于两部并排放置的钛合金iPhone Air 机身非常薄 被视为一项设计成就 [4] - 苹果设计iPhone Air被视为为未来折叠屏iPhone做实验 与业界猜测相吻合 [4] - 产品售价可能至少为2000美元 早期报道称售价在2100美元至2300美元之间 [4] 生产与发布计划 - 折叠屏iPhone将在中国生产 至少会有一部分在中国生产 [4] - 产品预计在明年秋季与iPhone 18系列一同推出 可能推迟至10月或11月发布 类似2017年iPhone X的发布情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