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发展

搜索文档
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发展主题活动在包头启幕
内蒙古日报· 2025-06-23 11:13
文旅主题活动启幕 - 2025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发展主题活动在包头市"天下黄河第一村"景区开幕 活动主题为"草原新篇章·文旅新未来" [1] - 活动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包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旨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打造创新融合新高地 [1] - 开幕式发布了首批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名县名单 推出"自驾大草原·旅居内蒙古"旅游产品及"文旅体商交农"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1] 景区业态布局 - 主会场以195亩传统村落为基底 整合晋陕特色小吃集群、主力餐饮矩阵、文化体验与休闲三大核心业态 [1] - 推出"白+黑""动+静"组合玩法 白天有汉服巡游、抛绣球招亲等 夜间有"铁花飞溅"打铁花表演 [1] - 配套20余项宠客措施 提升游客体验 [1] 非遗文创展示 - 设立非遗文创旅游商品市集区 以主题游串联全区各盟市 [2]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进行传统技艺展演与互动教学 [2] - 创新推出"非遗盲盒""非遗体验包"等潮流文创产品 [2] 配套活动安排 - 活动期间将举办2025中国·包头街舞公开赛、靳尚谊美术教学研究展、包头市龙舟赛等系列文旅体活动 [2] - 配套活动充分展示包头市文化资源和地域特色 [2]
共赏“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夏日画卷
四川日报· 2025-06-20 06:38
文旅活动推广 - 2025年"安逸四川·南江之夏"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南江县开启,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巴中市人民政府主办,聚焦"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 [1] - 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展现四川全域全业态夏日"文旅+"新产品、新体验、新场景,围绕"一年四季游四川"之夏游四川主题,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1] - 启动仪式上,四川文旅推介官以情节演绎方式推介全省夏季精品旅游线路、特色玩法、特色美食,围绕三大篇章展开夏日画卷 [1] 夏季旅游产品 - 夏季旅游产品包括避暑山水体验(青城山、峨眉山、蜀南竹海、邛海)、川西自驾游(国道318/317线、阿坝甘孜草原雪山、九寨沟黄龙)、古蜀文明探秘及非遗体验 [2] - 重点推介五条暑期自驾游线路:雪域天路国道318、山海童话川西自驾、邂逅理小路、阳光花城探秘游、彝风民俗文化游 [2] - 针对学生群体推出专享福利,2025年中高考生可凭准考证享受全省近百家A级景区门票减免,覆盖天台山、都江堰等5A景区,部分景区优惠扩展至在校大学生 [2] 文旅业态发展 - 全省文旅系统将持续开发亲子研学、避暑度假、川西自驾、潮玩演艺等主题的夏季文旅产品,注重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 [3] - 大力培育"跟着演出/赛事/美食/影视游四川"新业态,推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全业态发展 [3] - 配套举办2025年四川·南江"羊"BA"篮球邀请赛,吸引全国篮球爱好者参与,强化文旅体融合 [3]
新疆霍城:以花为媒促发展
新华网· 2025-06-16 08:43
薰衣草文化旅游季活动 - 新疆伊犁霍城县万亩薰衣草进入盛花期,紫色花浪景观壮美[1][3][5][7][10][12][14][17][19][21] - "惠远古城·芳香霍城"2025年薰衣草文化旅游季于6月启幕[1][3][5][7][10][12][14][17][19][21] - 活动包含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文化创作、非遗展示等10余项主题活动[1][3][5][7][10][12][14][17][19][21]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通过薰衣草主题实现历史底蕴、自然景观与现代产业的多维呈现[1][3][5][7][10][12][14][17][19][21] - 活动激发文旅活力,助力"中国薰衣草之乡"经济高质量发展[1][3][5][7][10][12][14][17][19][21] - 游客可参与薰衣草农场游玩、博物馆参观、非遗集市游览等活动[1][7][12][17][19][21] 景区特色与游客体验 - 解忧公主薰衣草农场和漫心忘忧谷景区成为主要游览地[1][3][5][7][9][12][17][19][21] - 游客可欣赏薰衣草花田、参与打卡拍照、观看非遗演出等[3][5][7][9][12][17][19][21] -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队在香水体育公园举行"送欢乐下基层"演出[14]
斑驳的城墙、古老的建筑“诉说”新故事 “见证”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
央视网· 2025-06-13 16:16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 2025年6月14日是我国第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主场城市设在湖南长沙 将发布一系列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的经典案例 [1] 老司城遗址概况 -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是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被称为土司制度的"活化石"和民族文化交流的"见证者" [6] - 遗址核心区面积约25万平方米 包含宫殿区 衙署区 居住区 墓葬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9] - 已出土石器 陶器 瓷器 金属器等上万件文物 为研究古代土司制度和民族文化提供珍贵实物资料 [9] 遗址建筑特色 - 城墙采用石灰 糯米 桐油 棉花混合建造 异常坚固且保存完整 [11] - 台阶使用红岩石建造 需从50公里外运输 象征红红火火和吉祥财运 [11] 文旅融合发展 - 老司城通过文旅融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从考古遗址转型为热门文旅地标 [13] - 游客可沿古驿道漫步 参观祖师殿 彭氏宗祠等古建筑 感受古代建筑艺术魅力 [5] - 游客反馈显示遗址的城墙 水渠等遗迹能让人直观感受土司王朝的宏大历史 [6]
佛山,重回新一线!
搜狐财经· 2025-05-29 14:47
城市排名与指标体系 - 佛山时隔两年再次上榜新一线城市,排名第15位,与成都、杭州、重庆等14座城市并列 [1][3] - 榜单采用五大一级维度评估: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未来可塑性 [1][3] - 佛山在五大维度中表现均衡:商业资源集聚度得分45.66(第19名)、城市枢纽性得分31.91(第19名)、城市人活跃度得分45.4(第15名)、新经济竞争力得分53.2(第16名)、未来可塑性得分45.98(第19名) [4] 人口与经济数据 - 2024年末佛山常住人口达969.89万人,新增超8万人,户籍人口527.74万人创历史新高 [5] - 同期人口增量优于部分万亿级城市(如南通增长0.15万人、泉州增长3.1万人) [5] - 人才资源总量245万人(博士超7000人、领军人才超400人),入选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7]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62元(增长2.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917.94亿元(接近3万亿) [7] 文旅与城市发展战略 - 佛山提出文旅融合发展策略,实施"串珠成链"工程,构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打造城市IP [8][10] - 2024年接待游客6042.81万人次(增长8.2%),过夜游客2014.70万人次(增长0.7%),外国人34.82万人次(增长96.0%) [10] - 2025年五一假期A级景区接待游客278.18万人次(增长37.82%),星级饭店接待超3万人次(增长35.05%) [10] - 2025年目标接待游客突破65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700亿元 [10]
解码历史根脉,蒙曼在内蒙古火速“出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5-02 21:54
文化传播与文旅融合 - 蒙曼作为《百家讲坛》主讲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地探访历史遗址,迅速引发社交媒体关注,掀起"文博热"和"文化热" [3] - 在包头市固阳县探访怀朔古城遗址时,蒙曼通过莲花纹瓦当解读北魏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并赞叹秦长城遗址的建筑智慧 [3] - 内蒙古大学教授郎宝如认为蒙曼的文旅活动对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有显著提升作用 [4] 历史研究与学术探讨 - 蒙曼在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为民众解答历史疑问,例如纠正"胡笳十八拍"中"拍"的古音读音为"pō",并引用蔡文姬《悲愤诗》佐证 [3] - 针对蔡文姬在鄂尔多斯的历史地位,蒙曼在学术著作中提出质疑,认为其可能仅为左贤王侍妾而非正妻,强调需严谨考证 [4] - 在秦直道遗址考察时,蒙曼体现学者严谨性,追问具体遗址位置,但未能获得明确答案,感叹历史真相可能已湮没 [4] 公众互动与社会影响 - 蒙曼在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与民众互动,通过细节(如读音考据)延伸文化常识,获得观众高度评价 [3] - 五一长假期间,蒙曼的历史解读活动吸引外地游客(如呼和浩特市民王佳)参与,增强公众对地方文化的认知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