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发展
搜索文档
浙江文旅东风起 金融活水润泽衢州古城新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5 21:22
公司发展现状 - 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活化千年古城 面临基础设施老化 文化体验项目单一等发展瓶颈 资金需求迫切[2] - 公司获得邮储银行2000万元小企业法人担保贷款授信 用于古城修缮维护 古街商铺改造 文化演艺开发等关键工作[2] 行业升级举措 - 水亭门景区完成道路 管网 照明等基础设施全面修缮 提升景区承载能力[4] - 统一规划改造古街沿街商铺 引入本地特色美食 传统手工艺品商户 打造文旅商业街区[4] - 创新推出实景演出 沉浸式体验项目 将南孔文化转化为可感可参与的文旅产品[4] 产业协同效应 - 水亭门作为核心IP带动周边餐饮 住宿 文创等关联产业蓬勃发展 形成以点带面的文旅经济辐射效应[6] - 金融支持助力衢州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与旅游吸引力 跻身新晋网红旅游城市行列[1][6]
【商洛】“把商洛唱给你听”文旅推介活动在西安举办
陕西日报· 2025-08-18 08:07
文旅活动概况 - 西安与商洛于8月14日联合举办文旅推介会 主题为"到商洛 享22℃清凉" 通过歌舞、曲艺及非遗展演形式展示区域文化特色 [1] - 活动送出景区门票及惠民代金券上千张 特色农特产品500余份 酒店民宿体验券近百份 包含金丝峡、塔云山等7个主要景区及东坡书院等住宿设施 [1] - 现场市民反馈显示商洛作为"西安后花园"的避暑度假吸引力 近期家庭休闲旅游需求显著 [1] 区域合作战略 - 两地文旅部门推动资源共享与客源互送机制 重点强化线路共推与协同发展 [1] - 活动定位为深化文旅融合的契机 旨在构建秦岭南麓生态人文旅游带的联动发展模式 [1]
第十五届马中企业家大会启幕 各方期创造更多合作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8-12 18:14
会议概况 - 第十五届马中企业家大会在贵阳开幕 主题为"走进多彩贵州共创中马新篇章" [1] - 150余位境外嘉宾与250余家贵州省内外企业代表参会 [1] - 大会采取中马两地轮流主办模式 成为两国经贸互动重要桥梁 [3] 合作机制建设 - 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提出需建立系统性长期合作机制 涵盖资源共享/人才交流/市场联动/资本协作 [3] - 强调从传统项目合作转向协同发展以应对2026-2027年全球经商环境不确定性 [3] - 贵州省承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为马来西亚企业提供高效服务 [3] 产业合作领域 - 马来西亚通讯部点名智慧城市/跨境电商与物流数字化平台/AI云服务在东盟的本地化应用为重点合作方向 [4] - 贵州在大数据产业/绿色能源/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发展受全球瞩目 [4] - 大会设置三大高峰论坛 聚焦贸易融通与企业出海/文旅融合发展/大数据与科技领域 [5] 经贸成果表现 - 2024年贵州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同比增长72.2% 服务贸易同比增长169.5% [5] - 马来西亚来黔旅游人次同比增长454.3% 成为贵州在东盟重要贸易伙伴和入境客源市场 [5] - 马来西亚旅游局在大会正式启动"马来西亚旅游年"并进行专题推介 [5]
资阳文旅融合发展做靓四张品牌 有好路,更要有好景
四川日报· 2025-08-05 11:13
资阳方特项目开业及运营表现 - 资阳方特国色春秋于8月8日正式开业 此前于7月31日开启5天超前体验进行压力测试 [1] - 方特水世界及熊出没酒店已于6月28日率先开业 水世界开园当日接待游客1.37万人次 [2] - 方特水世界开业一个月内累计接待游客27.5万人 [2] 交通配套与客流拉动效应 - 轨道交通资阳线开通后 资阳临空站距方特水世界不足1公里 成为四川首个地铁直达的方特项目 [2] - 方特水世界开园以来 轨道交通资阳线客流增幅超10% 其中资阳临空站客流增幅超过40% [2] - 资阳临空站实现公交无缝接驳 游客30分钟内可通达天府国际机场和高铁枢纽 [6] - 项目周边配套3个机动车停车场提供4600个停车位 2个非机动车停车场提供600个车位 [6] 消费拉动与经济效益 - 前6月资阳实现餐饮收入34.58亿元 同比增长4.4% 较一季度提升1.5个百分点 [2] -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今年5月开放后已吸引游客超11万人次 [5] - 资阳酒店数量达600余家 客房总数突破1.6万间 [6] 运营模式创新与体验升级 - 方特国色春秋采用开放式预约制运营模式 取消传统大门票制度 游客免费入园并按需购买单项体验 [4] - 该模式使园区日均停留时长提升至6.8小时 配套水世界与主题酒店形成日夜闭环体验 [5] - 资阳开通8条成渝文旅专线 15条景区直通车线路 3A级以上景区覆盖率达90% [6] 配套项目建设与产业协同 - 艺云数字艺术中心将于本月启动 结合火星主题与资阳火箭产业打造产学研闭合圈 [3] - 奥莱休闲广场即将开业 已汇集16家品牌提供潮流运动与亲子消费场景 [3] - 数字故宫展 航天探索展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将陆续开放 [3] 文旅品牌体系建设 - 资阳聚焦四张文旅品牌:濛溪河遗址群考古公园 安岳石刻石窟艺术走廊 陈毅故里红色旅游区 临空"天府艺谷"文旅地标 [5] - 真红巷文旅街区 国际数字游民社区 漫游沱江等新业态已初具规模 [5] - 培育"资舒适礼"城市礼品品牌 推出特色商品13类550余种 增设12家旅游商品展销店 [6]
四川南充将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
中国发展网· 2025-07-30 16:09
南充文旅产业发展战略 - 南充市委市政府将文旅产业纳入"1558"工作思路总体部署 包括"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 "文旅兴市"战略和"文旅产业升级赋能行动" [5] -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支持南充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南充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专题研究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5] 发展目标与路径 - 提出"12345"发展框架 包括一条主线 两个目标 三个转变 四张品牌 五个坚持 [8] - 到2027年基本建成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 到2030年国际旅游城市魅力彰显 [8] - 推动三个转变 从文旅资源大市向产业强市转变 从传统业态向综合业态转变 从单一调节向多元调节转变 [9] 核心文旅品牌 - 打造"世界古城·春节原乡"品牌 依托2300多年历史的阆中古城和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地位 [10] - 做强"将帅故里·红色南充"品牌 基于朱德 张澜 罗瑞卿等革命先辈资源 [10] - 做实"中国绸都·丝绸源点"品牌 发挥南方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优势 [10] - 做响"赛事名城·垂钓天堂"品牌 [10] 产业基础与资源 - 南充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 位于成渝西"西三角"腹心地带 是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 [1] - 形成红色文化 三国文化 丝绸文化 生态文化和春节文化五大特色文化体系 [1] - 现有阆中古城 朱德故里2个国家5A级景区和3个天府旅游名县 [9]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红色旅游央地媒体联动采访在冕宁启动
中国发展网· 2025-07-21 16:45
四川红色旅游发展 - 四川省委宣传部策划"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红色旅游央地媒体联动采访活动,五支采访团将深入红色旅游代表性地点,宣传推介新线路、新场景、新体验、新业态 [2] -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6条全省红色旅游线路,包括"四渡赤水""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等,并推出八大提质升级行动 [3] - 四川查明红色旅游资源点3200余个,涵盖"红军长征""伟人故里""川陕苏区"等主题,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要推动红色旅游提质升级 [3] 凉山州红色旅游成果 - 凉山州打造"彝海结盟"红色研学名片,2024年接待红色研学游客10万人次,全州实现旅游总收入651亿元 [4] - 彝海结盟纪念馆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动彝海村从偏远小山村发展为旅游村 [4] - 凉山州持续塑造"彝海结盟地·五彩大凉山"文旅品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4]
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召开第八次会议
河南日报· 2025-07-18 18:4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 - 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3] - 强调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求深化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 [3] - 明确要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战略要求,落实中央江河保护治理意见 [3] 系统性工作部署 - 统筹发展与安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做好防汛备汛保障黄河安澜 [4] - 统筹保护与治理,践行"两山"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 [4] - 统筹节水与用水,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现代水网 [4] - 统筹破旧与立新,以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4] - 统筹传承与创新,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推动河洛文化创造性转化 [4] - 统筹当前与长远,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工作并谋划"十五五"规划 [4] 具体实施举措 - 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实施"净水入黄河"工程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5] - 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区域联防联控 [5] - 落实"四水四定"严格取用水控制实施节水行动统筹农业工业城镇节水 [5] - 推动文旅融合讲好黄河故事打造精品线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5] 组织保障机制 - 加强党的领导树立"一盘棋"思想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强化责任落实 [4] - 要求各地各部门提升能力本领形成保护治理合力 [4] - 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研究部署工作 [5]
甘肃身在上游争当上游
经济日报· 2025-07-16 11:32
黄河甘肃段生态保护与水资源概况 - 黄河干流流经甘肃913公里占全长16.7% 甘肃沿黄流域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34.3% 年均自产地表水资源125.2亿立方米占黄河流域总水量超五分之一 其中甘南水源涵养区年均补水64.4亿立方米 [1] - 甘肃黄河干流出境断面连续9年达Ⅱ类水质 黄河流域41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7.56% 14条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巩固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1] 甘南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成效 - 甘南州占黄河源区径流量58.7% 尕海湖面面积稳定2700公顷 沼泽湿地恢复1.2万公顷 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 保护区内栖息候鸟80多种3万余只 [2] - 玛曲县2024年完成草原改良84万亩 黑土滩治理20万亩 沙化及退化草原治理132.48万亩 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生态修复63.45万亩 [3] - 甘南州2024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97.1% 森林面积较2020年增78.5万亩 近8年黄河出境流量较入境平均增2.46倍 近三年甘肃黄河流域营造林638.2万亩占全省60.95% 草原种草改良897.38万亩占全省47.11% [4] 兰州黄河文旅融合发展 - 兰州"无人机+VR"全景观光项目单日体验量破千人次 复购率65% 配套衍生服务丰富消费场景 马拉松赛事串联黄河风情线标志性景观 带动旅游消费升级 [6] - "十四五"以来兰州累计接待游客3.18亿人次 旅游收入2365.5亿元 政策推动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建成兰州老街等文旅消费集聚区 演艺项目《天水千古秀》等亮相 [7] 白银市重金属污染治理与水资源循环 - 白银市东大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2019年完工后水体重金属浓度显著下降 近年每月检测未检出污染物 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100% [9][10] - 白银市2024年再生水利用率达19.4%(340万吨/1750万吨) 尾水湿地项目建成后年削减化学需氧量292吨 氨氮51.1吨 总磷2.92吨 [11] 甘肃全省水污染综合治理进展 - 黄河流域34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 62座县级及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59座 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74%以上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2.29% [11] - 2024年甘肃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8.6% 较"十四五"前三年提高3个百分点 5607个排污口整治完成率99.8% [12]
在黔山秀水之间,领略多彩文化魅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6 06:59
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 - 2025年"艺海流金·多彩贵州"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支持 [2] - 活动内容包括贵阳、安顺、黔东南等地文化和旅游推介会,非遗传承、景区建设、城市文化等主题交流工作坊,走访当地16个文化地标 [2] - "艺海流金"活动自2005年创办,20年来已走进山东、甘肃、浙江、海南、江西等多个省份 [2] 贵州旅游资源 - 贵州拥有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的山水之美,多民族融合共居演绎的人文之美,以及现代化发展之美 [2] - 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包括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 [3] - 贵州"村超""村BA""村T"等"村字号"系列IP近年来十分火爆,群众文体活动释放出强劲吸引力,激活县城和乡村活力 [5] 港澳游客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贵州接待港澳游客达10.72万人次,同比增长74% [3] - 2024年香港、澳门和贵州成立了"贵港澳旅游联盟" [3] 文化合作项目 - 中央歌剧院与贵州省共同打造了原创歌剧《王阳明》,与安顺市共同打造了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 [3] - 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与重庆川剧院合作推出小剧场川剧《霸王别姬》,并探索与安顺地戏合作的可能性 [6] - 香港艺术节正在探讨将侗族大歌带去香港艺术节的可能性,并愿意与贵州合作探索非遗文化"走出去" [7] 文化特色 -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包括苗族银饰、侗族大歌等 [1][4] - 安顺高台地戏是民间古老戏剧安顺地戏的"变种",以八仙桌搭成金字塔状进行表演 [6] - 贵州桥梁别具一格,具有世界级桥梁之壮美 [5]
京北响起草原长调,张掖文旅周携草原牧歌“奔”入昌平
新京报· 2025-07-09 18:50
文化旅游交流活动 - 北京·张掖文化旅游宣传周活动于7月7日-9日在北京举办,昌平区为第三站 [1] - 活动旨在加强北京与张掖两地的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展示张掖丰富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文旅产品 [1] - 活动提升了张掖文旅品牌在北京及京津冀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 文艺演出内容 - 演出在舞蹈《美丽中国》中开场,随后表演了《裕固欢歌》《裕固族盛装舞》《裕固婚礼》等民族舞蹈 [1] - 歌曲《阿尔泰苍狼》《裕固天鹅琴》《美丽的格斯达尔》《家园》描绘了肃南高原壮丽的自然风光与各族人民的团结友爱 [1] - 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模特表演《战马》、大合唱《四渡赤水》等节目以丰富的艺术形式传递文化魅力 [1] 观众反馈与活动效果 - 舞蹈与歌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让观众更加了解异乡的文化 [2] - 观众表示舞蹈具有感染力,服饰和音乐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对裕固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2] 两地合作展望 - 活动现场推介了张掖市文化旅游资源 [2] - 张掖、昌平两地将加强文旅企业合作对接,推动两地游客互访、文化交流、情感交融 [2] - 双方将携手开启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促进张掖与昌平区文旅资源深度交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