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国产替代
搜索文档
本周油价上涨,液氯、美国天然气、MDI价格上涨
东方证券· 2025-05-12 15: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油价在美英贸易协定达成以及地缘局势不确定下反弹,看好基本面与油价相关度低、自身阿尔法强的龙头企业,建议底部布局 [9][13]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大,短期内建议关注内需和新材料国产替代市场机会,内需方面关注农化板块 [9][13] - 推荐万华化学,其核心产品MDI近期盈利改善,后续石化与新材料项目将投产,异氰酸酯行业格局有望重塑 [9][13] - 推荐皇马科技,作为特种聚醚龙头企业,已再次进入环比增长通道 [9][13] - 推荐润丰股份,是全球布局制剂登记及销售渠道的稀缺标的 [9][13] - 推荐国光股份,为国内差异化制剂企业、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龙头 [9][13] - 推荐华鲁恒升,核心产品价格回暖叠加煤价下跌,价差持续改善 [9][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核心观点 - 看好基本面与油价相关度低、自身阿尔法强的龙头企业,建议底部布局;关注内需和新材料国产替代市场机会,内需关注农化板块 [13] - 推荐万华化学、皇马科技、润丰股份、国光股份、华鲁恒升 [13] 原油及化工品价格信息 原油 - 截至5月9日,Brent油价上涨4.3%至63.91美元/桶,本周后期因美英贸易协议及地缘局势,油价上涨 [14] - 5月2日美国原油商业库存4.384亿桶,周减200万桶;汽油库存2.257亿桶,周增20万桶;馏分油库存1.067亿桶,周减110万桶;丙烷库存0.48176亿桶,周增97.0万桶 [2][14] 化工品 - 本周价格涨幅前三为液氯(上涨134.1%)、天然气(上涨8.0%)、聚合MDI(上涨5.0%);跌幅前三为甲酸(下跌10.0%)、顺酐(下跌9.4%)、环己酮(下跌6.9%) [9][15] - 月度价格涨幅前三为液氯(上涨124.6%)、三氯乙烯(上涨16.9%)、丁烷(上涨10.3%);跌幅前三为甲酸(下跌20.6%)、蒽油(下跌18.1%)、煤焦油(下跌17.9%) [9] - 本周价差涨幅前三为苯乙烯(上涨206.7%)、顺酐法BDO价差(上涨59.1%)、丙烯酸丁酯价差(上涨56.5%);跌幅前三为顺酐(苯法)价差(下跌114.5%)、顺酐(正丁烷)价差(下跌35.6%)、磷酸二铵(下跌30.6%) [9][19] - 月度价差涨幅前三为苯乙烯(上涨129.8%)、MTO价差(上涨127.8%)、顺酐(苯法)价差(上涨89.8%);跌幅前三为丙烯酸丁酯价差(下跌62.2%)、双氧水价差(下跌44.4%)、顺酐(正丁烷)价差(下跌39.2%) [9]
太平洋:给予金发科技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30 15:05
公司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05.14亿元,同比增长26.23%,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160.36% [2][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138.20% [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00.50亿元,同比增长46.9%,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公司拟每10股派现1元(含税) [2] 业务表现 - 改性塑料业务2024年销量255.15万吨,同比增长20.78%,营收320.75亿元,同比增长18.95% [3] - 绿色石化板块营收114.36亿元,同比增长22.30%,毛利率-6.36%,同比改善6.08个百分点 [3] - 新材料业务销量23.60万吨,同比增长32.51%,营收36.54亿元,同比增长15.73% [3] 新材料发展 - LCP、高温尼龙(PA10T/PA6T)、PPSU/PES等特种工程塑料技术领先,应用于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 [4] - 年产0.6万吨PPSU/PES装置已投产,年产1.5万吨LCP项目计划2025Q2投产,年产0.8万吨长碳链聚酰胺计划2026年投产 [4] - 加快波兰、墨西哥、印尼等海外基地产能建设,全球化布局规避关税风险并响应客户需求 [4] 机构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5/0.74/0.91元 [5] - 最近90天内1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8家,增持评级5家,目标均价12.86元 [8] - 东北证券预测2025年归属净利润14.65亿元,PE为19.57 [6]
禾昌聚合(83208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21: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23% [4]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54% [4] - 2024年改性聚丙烯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 [5] - 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接近70% [6] - 家电业务收入占比约30% [6] 业务发展 - 增量主要集中在汽车类业务 [4] - 消费电子、电器领域是未来发展方向 [4] - 2025年2月设立控股子公司禾帆嘉创,专注尼龙(改性PA)材料 [4]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推动新材料国产替代 [10] - 国内汽车整车中改性塑料用量占比约为11%-13%,低于发达国家的19%-25% [10] 客户情况 - 汽车类客户包括吉利、沃尔沃、小米汽车、极氪、领克、零跑、路特斯等 [6] - 家电类客户包括三星、LG、创维、日立、松下、TCL、惠而浦等 [6] 产能建设 - 三个在建项目预计2026年对公司业绩形成支撑 [8] - 新材料数字化创新工厂建设项目和宿迁禾昌年产30,000吨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8] - 陕西新禾润昌高性能复合材料建设项目预计2026年内投产 [8] - 公司当前产能已近20万吨 [9] 竞争优势 - 服务好所有客户 [9] - 提高产品研发进度 [9] - 配方优化,性能稳定 [9] - 客户响应速度、发货时效、价格方面有优势 [9] - 通过优化配方降低成本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