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口岸

搜索文档
霍尔果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已超6000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09:38
中欧班列运营表现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班列通行量突破6000列 较去年提前46天创历史新高 [1] - 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小时内 平均2小时完成入境返程班列换装 [1] - 关铁信息共享使车辆周转效率提升20%以上 日均通行班列达27列以上 [1] 口岸基础设施升级 -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落地运用 企业可通过系统提前提交电子数据 [1] - 海关智能检查系统实现自动核验舱单数据 铁路部门实时掌握列车放关状态 [1] 线路网络覆盖范围 - 累计通行中欧班列达4.8万列 覆盖89条通行线路 [1] - 通达境外18个国家 46个城市和地区 [1]
中缅边境南伞口岸前7个月进出口货值逾4.52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00:53
南伞口岸外贸表现 - 前7个月进出口货运量28.71万吨,同比增长82% [1] - 前7个月进出口货值4.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 [1] - 矿产品进口额达242.79万元,同比增长596.9% [2] 口岸基础设施升级 - 龙潭坝监管场所完成"两场合一"建设,实现一般贸易与边民互市一体化管理 [1] - 部署"智慧物流2.0"系统,提升海关监管能力和货运承载能力 [1] - 建立"多贸合一"智慧卡口和全流程可视化监控系统 [2] 监管模式创新 - 采用"智能关锁+物理围网+电子围网+智能卡口"复合监管模式 [2] - 实现全链条监管与快速通关有机统一 [2] - 不同贸易渠道进出口货物实行同场监管 [1] 重点商品贸易动态 - 实现褐煤产品首次进口 [2] - 2024/2025榨季监管进口甘蔗14.49万吨,创近5年最高记录 [2] - 一般贸易与边民互市贸易呈现深度融合发展态势 [1] 口岸战略定位 - 历史上属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重要关口 [1] - 与缅甸接壤的地理位置优势推动跨境贸易持续向好 [1] - 智慧海关建设与"智关强国"行动持续推进 [2]
“免签+直飞”便利助燃中国游新热潮 拉近中国与世界距离
央视网· 2025-08-07 11:36
入境旅游市场 - 免签政策优化和直飞航线加密极大激发海外游客来华旅游热情 地标商圈和文旅景区持续涌现国际客流高峰 [1] - 旅行社反馈"免签+直飞"便利助燃中国游新热潮 外国游客侧重深度体验游趋势明显 [1][2] - 上海某旅行社暑期入境游客同比翻倍 西班牙游客增长尤为显著 反映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兴趣提升 [2] 消费与商业配套 - 上海离境退税商店超1000家 通过优化"买、验、退"全链条体验强化国际消费中心吸引力 [5][7] - 西班牙游客反馈消费场景便利舒适 中国对西班牙游客具有显著吸引力 [5] - 上海某海洋公园暑期外籍用户酒店订单量增长80% 入境游客带动餐饮、娱乐、文创二次消费同比增长一倍 [7] 支付与通关服务创新 - 安徽黄山市首创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 提供支付指南、外卡取现、外币兑换等全功能服务 [9][10] - 黄山屯溪机场实现通关全链条智能化 包括绿色通道、多语言指引、智能审图等技术 旅客通关时间从25分钟缩短至10分钟 效率提升60% [11][13] - 海关部门构建三级联动保障体系 推进"智慧口岸"建设以配合"免签+直航"政策实施 [13]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搜狐财经· 2025-08-07 06:01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值达2613 7亿元 同比增长11 5% 居粤港澳大湾区内自贸片区首位 占大湾区自贸片区进出口总值超60% [2] - 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15年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5367亿元 规模扩大6 5倍 [3] - 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 2万家 [3] 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 - 连续4年在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榜单中贸易便利化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2] - 全国首创"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打造"MCC前海"物流新模式 [3] - 智慧途中物流模式和新一代安全智能锁实现三个港区间集装箱全天候自动调拨 被海关总署评为全国智慧海关与智慧口岸衔接协同典型案例 [4] 智慧化改革成效 - 进口水果和危化品查验时间分别缩短30%和50% [3] - 2024年上半年蛇口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819万标箱 同比增长10 7% [4] - "机器+人"协同监管大幅减少人工干预环节 [3] "保税+"新业态发展 - 2024年6-7月落地航空器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总价值约5 5亿元 涵盖直升机、空客A320客机及发动机等 [5] - 西门子保税维修中心完成近2000个磁共振线圈维修 申报零部件保税维修进出口近6000项 货值约930万美元 [5] - 推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零件纳入保税维修目录 实现深圳医疗设备保税维修零突破 [5] 对港贸易合作 - 香港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上半年对港进出口值592 4亿元 同比增长90 2% [6] - 对港贸易占片区进出口总值22 7% 占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6] - 打造"前店后仓"模式促进深港供应链产业互动 [6]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上半年进出口值2613.7亿元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深圳商报· 2025-08-06 01:28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表现 - 上半年进出口值2613 7亿元 同比增长11 5% 居粤港澳大湾区内自贸片区首位 占区内自贸片区进出口值超六成 [1] - 外贸进出口总值由2015年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5367亿元 规模扩大6 5倍 [1] - 对香港进出口值592 4亿元 同比增长90 2% 占片区进出口总值22 7% 占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4] 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 - 贸易便利化指数连续4年获得全国自贸片区第一 [1] - 全国率先试点"一次检测 一次认证 一体通行"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打造"MCC前海"物流新模式 [1] - 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 2万家 [1] 智慧化改革成效 - 进口水果 进口危化品查验时间分别缩短30% 50% [2] - 上半年蛇口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819万标箱 同比增长10 7% [2] - 创新智慧途中物流模式 实现三港区间集装箱全天候自动调拨 [2] "保税+"新业态发展 - 6-7月落地航空器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总价值约5 5亿元 [3] - 推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零件纳入保税维修目录 实现深圳医疗设备保税维修零突破 [3] - 西门子保税维修中心完成近2000个磁共振线圈维修 申报进出口近6000项 货值约930万美元 [3] 深港合作成果 - 打造"前店后仓"模式 带动双向进出口大幅增长 [4] - 香港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4]
车到即走!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网约车服务区新升级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20:34
南都讯 记者 赵雨琪 拖着行李箱的张先生刚迈出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入境大厅,手机"嘀"声响起——网 约车司机已接单。点开打车软件,车牌信息实时弹出,点击"上车点",500米步行导航即刻生成。仅4分 钟,他精准锁定车位上车,从下单到出发全程不足5分钟。 这一无缝衔接的场景,源于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今夏的网约车服务区智能化升级: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牵 头大桥珠海口岸运营公司(珠海创投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滴滴出行合作共建,在 负一层P1停车场重构网约车接驳体系。通过"车位号实时可视系统"+"人车分流动线"双核改造,将传统 平均10分钟的下单到出发耗时压缩至5分钟内,彻底终结"无序找车"时代。 核心服务升级,告别"找车焦虑" 细节暖心,候车也能"零负担" 大桥珠海口岸网约车服务区不仅追求高效,同时注重旅客的舒适体验。 据了解,现场增设了107㎡乘客等待休息区,和350㎡乘客快速上车区,配备空调、风扇、座椅隔离护 栏、乘车提示免费Wi-Fi、充电设备等设施,让等候时光更加舒适从容;现场还设有服务人员及志愿者 提供咨询服务,即使是不懂智能手机的旅客也能在他们的协助下轻松搭乘网约车;旅客由入境处到达乘 车区之间配 ...
沙岗变陆港 “集”出新天地——写在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启用之际
河南日报· 2025-06-29 07:21
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启用 - 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河南从"内陆腹地"向"开放枢纽"跨越的里程碑事件 [1] - 集结中心是落实"空中丝路"战略部署的标志性成果,旨在建成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 [1] 现代化国际物流枢纽建设 - 集结中心采用新能源无人水平运输车、远控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实现"以一抵三"的高效操作 [3] - 硬件和软件建设均处于国内陆港前列,通过智慧口岸提升中欧班列物流服务能力 [3] - 关铁融合创新监管模式使通关效率提高90%以上,实现一站式办理和一条龙通关 [3] - 与沿海港口合作建成国际无水港,前置港口口岸功能如申报、订舱、查验等 [3] 项目建设与运营 - 郑州国际陆港定位为"世界一流国际铁路枢纽港"、"中欧班列运贸产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3] - 项目在一年内快速建成,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及郑州航空港区的清单化、实物化落实机制 [4] - 20余家参建单位采用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精细化施工,确保如期投用 [4] 未来发展规划 - 集结中心将推动"天""地""水""网"多维协同,构建空港、陆港、海港一体化的多式联运中心 [5] - 2025年目标为年开行5000列班列和500万吨货物吞吐,2030年提升至1万列和1000万吨,2035年建成国际陆港 [5] - 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促进交通体系、物流枢纽与区域经济互动融合,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 [5]
连江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通过对外开放省级验收
新华网· 2025-06-24 17:30
福州港口岸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开放验收 - 验收组实地察看了码头前沿、堆场、查验单位技术用房等区域,对基础设施、查验监管设施及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评估 [1] - 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总投资33亿元,配备2台抓斗式卸船机、1台门座式起重机和1台装船机,设有大型条形堆场 [1] - 泊位岸线总长911米,可同时停靠2艘30万吨级散货船,设计年吞吐量2668万吨,一期工程年通过能力达1020万吨 [1] 验收结果与战略意义 - 验收组一致认为泊位已具备正式开放条件,同意通过省级验收 [2] - 开放后将提升罗源湾港区保供能力、疏港能力和堆存能力,扩大大宗散货进口体量和市场占比 [2] - 项目将助力罗源湾港区建设成为进口散杂货中转港、福建储煤基地和国家物流枢纽港口 [2] 发展规划与基础设施 - 可门港可建码头岸线总长约10公里,平均水深30米以上,最大水深80米 [4] - 已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码头31个、千吨级码头13个,目前建成泊位14个,年设计通过能力超7000万吨 [4] - 在建码头泊位7个,全部建成后港区年设计货物通过能力将超亿吨 [4] 物流体系与产业联动 - 依托"可门港铁路支线"与"福州港口后方铁路"构建水水中转与海铁联运物流体系 [2] - 目标打造港口能源经济新标杆,同时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和安全防控机制 [2] - 连江县将建立"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机制整改验收意见,强化"政府-部门-企业"协同联动 [3][4] 长期目标 - 持续优化码头泊位设置,整合资源提升集散能力,目标建成亿吨级国际物流枢纽 [4] - 推动"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4]
盛视科技瞿磊:助力口岸智慧化升级
上海证券报· 2025-06-14 02:55
智慧口岸技术应用 - 公司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阿联酋边境口岸、肯尼亚蒙巴萨港及武汉实验室部署智能服务机器人、车辆查验系统及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实现"零接触"快速通关和安全生产监测 [2] - 海关"数智关员(AI)"将大模型、Agent与知识图谱融合,使行李处置时间缩短至3-5分钟,效率提升70%以上,应用于旅检、风险监控等场景 [3] - 国际机场新通关系统实现旅客20秒内通关,高风险行李识别准确率超98%,深圳湾口岸"刷脸"技术替代证件查验 [4]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年均超1.4亿元,占营收10%,研发人员占比50%,深圳武汉双研发中心支撑创新 [6] - 公司通过CMMI五级认证,人脸识别算法NIST-FRTE测试稳居全球前十,推出行业大模型、智算一体机及系列机器人产品 [6] - 人形机器人完成步态控制、双臂协同等技术验证,定位导航误差<5厘米,计划投入口岸货物查验和旅客服务场景 [7] 海外市场拓展 - 针对中东50℃高温和沙尘环境开发AI车牌识别系统和无人化口岸查验方案,中标阿联酋智慧口岸项目并在6个月内完成交付 [8] - 2024年境外订单超1亿元,营收同比翻倍,业务覆盖中东非洲10余国,在蒙巴萨港实现拥堵率降低30% [8][9] - 已在尼日利亚、柬埔寨等4国设立子公司,计划未来五年继续扩大海外市场覆盖 [9][10] 产品矩阵与行业定位 - 作为"智慧口岸第一股",公司形成旅客自助查验、车辆快捷通道等产品线,并延伸至智慧交通、智慧园区领域 [2] - 机器人产品覆盖旅客服务、车辆检查等场景,技术落地速度优于家庭服务机器人 [7] - 通过智能信控系统等方案实现从口岸单点突破向智能港口、智能交通的生态拓展 [8][9]
大兴机场口岸进出口额突破千亿元
经济日报· 2025-05-28 06:48
大兴机场口岸发展概况 - 自2019年正式开关至2024年4月,大兴机场口岸累计进出口规模达1020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口337.7亿元,出口682.3亿元 [1] - 2023年、2024年进出口规模连续突破200亿元、500亿元,2024年前4个月进出口161亿元,同比增长6.8%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133.8亿元,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83.1% [1] -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619.8亿元,占比60.8%,联通12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63亿元,占比55.2% [1] 货运与物流发展 - 2023年进出口货运量首次突破10万吨达10.4万吨,2024年增长至20.5万吨,2024年前4个月为6.8万吨,同比增长4.8% [1] - "北京大兴——法国巴黎瓦里特"航线成为京津冀与欧洲跨境电商业务新通道,自5月9日首飞以来已执飞5次 [2] - 大兴机场综保区2024年前4个月进出口26.7亿元,同比增长50.9%,其中进口24亿元,增长260.3% [2] 航线网络与通关服务 - 大兴机场已与48个国际城市通航,2024年前4个月监管进出境人员192.3万人次、航班10611架次,同比分别增长33.8%、37.3% [3] - 北京海关优化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流程,2024年前4个月离境退税申请单数量同比增长202.62%,金额同比增长126.50% [3] 智慧口岸建设 - 海关启动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深化"智慧口岸"建设,打造北京"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 [2] - 全球跨境电商(京津冀)三中心对接河北特色产业带企业,帮助降低物流成本、开拓欧洲市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