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口岸
icon
搜索文档
进一步发挥口岸枢纽作用
经济日报· 2025-08-21 07:11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 - 我国已成为全球口岸通关效率最高效的国家之一 口岸通关时长大幅压缩[1] - "十四五"期间实施国际货物船舶零等待作业和零延时验放 国际货运航班好来快走[1] - 为重点物资车辆开通边检绿色通道 中外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通关效率显著提升[1] 口岸功能转型升级 - 口岸功能从传统物流通道向集通关 贸易 产业 加工 旅游 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转型[1] - 口岸作为国内外市场关键节点 在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产业链中发挥接口作用[1] - 通过要素整合与功能拓展形成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1] 口岸建设成效 -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包括中欧班列枢纽口岸 中老铁路口岸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口岸[2] - 智慧口岸建设应用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货物快速查验放行[2] - 通关时间大幅缩短且成本显著降低 云南28个口岸形成1+3+4+N协同发展格局[2] 口岸发展现存短板 - 部分口岸基础设施老旧且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难以满足增长贸易需求[2] - 中西部地区口岸在功能效率上与东部存在差距 区域发展不平衡[2] - 存在通道强产业弱的过路现象 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有待加强[2] 改革创新措施 - 推动建立岸产城融合发展机制和两国双园合作机制 完善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机制[3] - 促进物流 资金流 信息流在口岸就地转化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3] - 简化审批流程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3]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加大对传统基础设施投入 提升中西部重要内陆口岸的铁路公路集疏运体系[3] - 加强全流程智能化建设 运用5G和区块链技术整合海关边检物流信息[3] - 通过大数据平台优化资源配置 广西运用AI与大数据结合拦截走私[3] 功能差异化发展 - 沿海口岸聚焦打造国际竞争力枢纽型水运和高端航运集群[4] - 边境口岸创新管理模式打造跨境经济合作区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4] - 航空口岸发挥快速高效优势推动旅游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4] - 内陆口岸强化与内陆地区互联互通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4]
中俄首座跨境铁路大桥完成不动产登记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16:41
基础设施与产权确认 - 中俄首座跨境铁路大桥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完成产权登记 标志着跨国境基础设施获得法律物权确认 [1] - 大桥主桥长约2.2公里 自2022年通车以来累计过货量突破1000万吨 [1] - 产权登记采用三维建模技术突破江面构筑物登记难题 办理时效仅需半小时 [1] 物流与贸易通道 - 大桥连接俄罗斯犹太自治州下列宁斯阔耶和中国黑龙江省同江市 成为中欧班列东通道重要节点 [1] - 新通道使俄罗斯远东地区货物无需绕行满洲里或绥芬河 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1] - 俄罗斯商人计划调整业务布局并扩大与同江合作范围 因产权明晰提升投资信心 [1] 口岸建设与产业规划 - 同江市将依托铁路口岸优势推进"智慧口岸"建设 深化"班列+保税+产业"联动模式 [2] - 加快铁路专用线及冷链物流园等配套建设 提升大宗商品集散能力 [2] - 拓展跨境电商和国际中转新业态 目标打造中俄跨境供应链枢纽和国际化物流走廊 [2]
大连市:5个方面23项举措,打造国际一流口岸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9:11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 围绕强化政策供给、促进物流畅通、优化监管模式、推进互联互通、促进降本增效5方面提出23项务实举措 [1] - 专项行动显著提升口岸营商环境活力并稳定增长 [1] 强化政策供给 - 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功能叠加改革落地 简化国产船供燃料作业流程为"一进一出" [2] - 出口锂电池循环包装检验模式累计使用循环包装箱超19万箱次 帮助企业节省成本3800余万元 [2] 促进物流畅通 - 空侧直通货物监管模式减少操作环节 整体运输时间由4天缩至3天并节约成本50%以上 [2] - 大连—莫斯科TIR国际道路运输线路采用TIR公约+公路直达模式 运输时效大幅提升至6-7天 较传统海运缩短约20天 较铁路运输缩短约7天 [2] 优化监管模式 - 北方港口首次完成国产保税绿色甲醇燃料船对船加注 全球首次实施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 [3] - 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改革试点落地 通过审核单证实现快速放行并缩短货物周转周期 [3] 推进互联互通 - 大连智慧口岸服务平台上线境内运费公示和机坪直装直提线上预约功能 累计助力企业扣减运费230余万元并减税近30万元 [4] - 平台共实现200余项应用上线 海关搭建云影巡验系统 海事建设智慧监管系统 边检推出即时通系统 [4] 促进降本增效 - 开展口岸环节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摸排企业3000余家并制定收费目录清单 开展价格监督检查200家 [5] - 出台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联合激励措施 从业务赋能、财税金融支持、保障服务三方面提出15条激励措施 [5]
霍尔果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已超6000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11:21
中欧班列运营效率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班列通行量突破6000列 较去年提前46天创历史新高 [1] - 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小时内 平均2小时完成入境返程班列换装 [1] - 关铁信息共享提升车辆周转效率20%以上 日均通行班列达27列以上 [1]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落地运用 企业可提前提交电子数据实现自动核验 [1] - 海关智能检查系统自动核验舱单数据 铁路部门实时掌握列车放关状态 [1] 班列网络覆盖范围 - 累计通行中欧班列达4.8万列 覆盖89条通行线路 [1] - 班列通达境外18个国家 46个城市和地区 [1]
上半年,南京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7.6%
南京日报· 2025-08-12 10:24
平台功能升级 - 线上备案功能将企业备案时间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平均5个工作日 通过提交4类材料实现3天内办结[1] - AI智能审核功能实现24小时在线咨询和材料自动校验 推动备案监管进入智能校验—数据贯通—生态协同新阶段[1] - 新增企业管理与智慧调研功能 整合全市超2万家外贸企业信息 实现政策精准触达[1] 运营效率提升 - 数据调用效率提升300% 单票订单处理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90秒[2] - HS编码智能推荐准确率达98% "一键通关"系统一次申报通过率达99.2%[2] - 跨境数据监管平台实现区级商务部门实时查询分析出口数据 形成市区间联动数据管理体系[1] 业务规模增长 - 上半年平台企业进出口总额达70亿元 同比增长47.6%[2] - 备案企业超750家 新增企业数量同比增长72%[2] - "跨境云助手"服务近800家中小商家[2] 生态体系建设 - 为企业提供外贸转化、独立站建设及电商财税培训等定制化服务方案[2] - 依托三大核心平台加速构建数字物流+智慧口岸+跨境电商全链条生态[2] - 通过培训与上门指导帮助企业解决传统贸易转型跨境电商的路径问题[2]
霍尔果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已超6000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09:38
中欧班列运营表现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班列通行量突破6000列 较去年提前46天创历史新高 [1] - 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小时内 平均2小时完成入境返程班列换装 [1] - 关铁信息共享使车辆周转效率提升20%以上 日均通行班列达27列以上 [1] 口岸基础设施升级 -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落地运用 企业可通过系统提前提交电子数据 [1] - 海关智能检查系统实现自动核验舱单数据 铁路部门实时掌握列车放关状态 [1] 线路网络覆盖范围 - 累计通行中欧班列达4.8万列 覆盖89条通行线路 [1] - 通达境外18个国家 46个城市和地区 [1]
中缅边境南伞口岸前7个月进出口货值逾4.52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00:53
南伞口岸外贸表现 - 前7个月进出口货运量28.71万吨,同比增长82% [1] - 前7个月进出口货值4.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 [1] - 矿产品进口额达242.79万元,同比增长596.9% [2] 口岸基础设施升级 - 龙潭坝监管场所完成"两场合一"建设,实现一般贸易与边民互市一体化管理 [1] - 部署"智慧物流2.0"系统,提升海关监管能力和货运承载能力 [1] - 建立"多贸合一"智慧卡口和全流程可视化监控系统 [2] 监管模式创新 - 采用"智能关锁+物理围网+电子围网+智能卡口"复合监管模式 [2] - 实现全链条监管与快速通关有机统一 [2] - 不同贸易渠道进出口货物实行同场监管 [1] 重点商品贸易动态 - 实现褐煤产品首次进口 [2] - 2024/2025榨季监管进口甘蔗14.49万吨,创近5年最高记录 [2] - 一般贸易与边民互市贸易呈现深度融合发展态势 [1] 口岸战略定位 - 历史上属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重要关口 [1] - 与缅甸接壤的地理位置优势推动跨境贸易持续向好 [1] - 智慧海关建设与"智关强国"行动持续推进 [2]
“免签+直飞”便利助燃中国游新热潮 拉近中国与世界距离
央视网· 2025-08-07 11:36
入境旅游市场 - 免签政策优化和直飞航线加密极大激发海外游客来华旅游热情 地标商圈和文旅景区持续涌现国际客流高峰 [1] - 旅行社反馈"免签+直飞"便利助燃中国游新热潮 外国游客侧重深度体验游趋势明显 [1][2] - 上海某旅行社暑期入境游客同比翻倍 西班牙游客增长尤为显著 反映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兴趣提升 [2] 消费与商业配套 - 上海离境退税商店超1000家 通过优化"买、验、退"全链条体验强化国际消费中心吸引力 [5][7] - 西班牙游客反馈消费场景便利舒适 中国对西班牙游客具有显著吸引力 [5] - 上海某海洋公园暑期外籍用户酒店订单量增长80% 入境游客带动餐饮、娱乐、文创二次消费同比增长一倍 [7] 支付与通关服务创新 - 安徽黄山市首创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 提供支付指南、外卡取现、外币兑换等全功能服务 [9][10] - 黄山屯溪机场实现通关全链条智能化 包括绿色通道、多语言指引、智能审图等技术 旅客通关时间从25分钟缩短至10分钟 效率提升60% [11][13] - 海关部门构建三级联动保障体系 推进"智慧口岸"建设以配合"免签+直航"政策实施 [13]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搜狐财经· 2025-08-07 06:01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值达2613 7亿元 同比增长11 5% 居粤港澳大湾区内自贸片区首位 占大湾区自贸片区进出口总值超60% [2] - 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15年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5367亿元 规模扩大6 5倍 [3] - 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 2万家 [3] 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 - 连续4年在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榜单中贸易便利化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2] - 全国首创"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打造"MCC前海"物流新模式 [3] - 智慧途中物流模式和新一代安全智能锁实现三个港区间集装箱全天候自动调拨 被海关总署评为全国智慧海关与智慧口岸衔接协同典型案例 [4] 智慧化改革成效 - 进口水果和危化品查验时间分别缩短30%和50% [3] - 2024年上半年蛇口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819万标箱 同比增长10 7% [4] - "机器+人"协同监管大幅减少人工干预环节 [3] "保税+"新业态发展 - 2024年6-7月落地航空器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总价值约5 5亿元 涵盖直升机、空客A320客机及发动机等 [5] - 西门子保税维修中心完成近2000个磁共振线圈维修 申报零部件保税维修进出口近6000项 货值约930万美元 [5] - 推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零件纳入保税维修目录 实现深圳医疗设备保税维修零突破 [5] 对港贸易合作 - 香港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上半年对港进出口值592 4亿元 同比增长90 2% [6] - 对港贸易占片区进出口总值22 7% 占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6] - 打造"前店后仓"模式促进深港供应链产业互动 [6]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上半年进出口值2613.7亿元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深圳商报· 2025-08-06 01:28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表现 - 上半年进出口值2613 7亿元 同比增长11 5% 居粤港澳大湾区内自贸片区首位 占区内自贸片区进出口值超六成 [1] - 外贸进出口总值由2015年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5367亿元 规模扩大6 5倍 [1] - 对香港进出口值592 4亿元 同比增长90 2% 占片区进出口总值22 7% 占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4] 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 - 贸易便利化指数连续4年获得全国自贸片区第一 [1] - 全国率先试点"一次检测 一次认证 一体通行"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打造"MCC前海"物流新模式 [1] - 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 2万家 [1] 智慧化改革成效 - 进口水果 进口危化品查验时间分别缩短30% 50% [2] - 上半年蛇口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819万标箱 同比增长10 7% [2] - 创新智慧途中物流模式 实现三港区间集装箱全天候自动调拨 [2] "保税+"新业态发展 - 6-7月落地航空器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总价值约5 5亿元 [3] - 推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零件纳入保税维修目录 实现深圳医疗设备保税维修零突破 [3] - 西门子保税维修中心完成近2000个磁共振线圈维修 申报进出口近6000项 货值约930万美元 [3] 深港合作成果 - 打造"前店后仓"模式 带动双向进出口大幅增长 [4] - 香港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