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电冰箱能效新国标出台 节能门槛再提升
消费日报网· 2025-09-08 10:51
新标准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版家用电冰箱耗电量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 将于2026年6月1日实施 是1989年以来的第五次修订 [1] - 新标准对能效指标、产品分类、容积利用率及智能电网功能均作出提升与补充 呼应国际减排承诺 推动产业绿色高效转型 [2] - 冷藏冷冻箱能效限定值从ηs≤70%调整为ηt≤40% 提升幅度达42.9% 相当于淘汰原三级以下产品 整体能效指标提高20%-30% [2] 行业影响分析 - 约20%高能耗冰箱将退出市场 加速行业洗牌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规模优势可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2][3] - 中小企业面临转型压力 需在细分市场寻求差异化定位或转型代工出口 [3] - 推动高能效生产线向高精度变频压缩机+超薄VIP箱体+柔性智能检测组合演进 带动上游家电装备、工业软件和检测设备行业升级 [4] 企业应对措施 - 海尔在高效压缩机、节能换热器、真空绝热板等环节联合供应商升级 实现全链路节能优化 [3] - 海尔容积利用率达61.2% 高于行业普遍50%水平 绿色低碳示范工厂通过清洁能源和节能发泡技术年减二氧化碳排放上万吨 [3] - 海尔成为唯一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的品牌 博观618 AI冰箱搭载AI保鲜大模型提供健康方案 [3][5] 技术升级方向 - 新标准首次增加智能电网信号响应功能 使冰箱在用电高峰期错峰运行 从被动制冷工具转变为家庭能源管理部件 [5] - 智能化推动冰箱从食材存储向家庭管家转型 消费者可关注新版能效标识和容积利用率指标 [5] - 铭牌新增容积利用率指标 同样外观体积下可用空间更大 支持智能电网响应机型可享受峰谷电价差红利 [5] 国际竞争力提升 - 新标准指标水平和测试方法对标欧盟、澳大利亚最佳水平 采用综合能效指数作为统一考核标准 处于国际领先 [6] - 有助于企业出口减少技术壁垒 提升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6] - 推动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集中度提升和产业链协同三个层面实现升级 强化全球主导地位 [6]
橡胶行业:锚定绿色智能高端和国际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21
产业规模与成就 - 2024年橡胶行业利润较2019年增长62.8% [1] - 规模以上橡胶制品企业数量增加26.3% [1] - 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8% 出口交货值增长40.2% [1] - 子午线轮胎数量增长36.7% [1] - 生物基橡胶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蒸汽硫化机转变为电硫化机 [1] - 中低端产品向高端转型 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1] - 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 出口额持续增长 [1] 当前挑战 - 产能扩张过快导致中低端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 [1] - 行业竞争加剧利润波动 [1] - 轮胎出口量占比超50% 受国际反倾销反补贴政策冲击严重 [1] - 天然橡胶进口依赖度高 特种合成橡胶存在生产技术瓶颈 [1] 绿色低碳转型 - 需适应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政策要求 [2] - 践行ESG理念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2] - 实现行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2] 智能化升级 - 生产端引入智能装备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精准调控 [2] - 研发具备路面感知和数据传导功能的智能轮胎 [2] - 应用AI技术提升配方研发和结构设计效率 [2] 高端化发展 - 提升天然胶合成胶等基础原材料的高端产品占比 [3] - 强化上下游协同与产学研用跨界融合 [3] - 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3] 国际化与品牌建设 - 构建全球化发展格局增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 [3] - 以研发创新夯实产品竞争力培育自主品牌 [3] - 从产品出口向品牌认同跨越 [3]
推动物流业迈向“智”高点
经济日报· 2025-09-08 06:15
另一方面,完善有助于智慧物流发展的软环境。如完善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可借鉴先进经验,从我国实 际情况出发,建立满足实际要求的标准化体系。鼓励高校紧跟产业发展需要深化物流业产教融合,为智 慧物流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个流动的中国,也是充满繁荣活力的大市场。快递业的持续进步,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 动力。 不过,快递物流业的智能化升级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在快递物流 领域的应用还有待提升,标准化体系还不够健全,专业人才还存在缺口。需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的应用 范围,促使快递业从"汗水型"向"智慧型"成功转型。 一方面,需加强智慧物流的硬件支撑。加速物流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如智能仓库、智能分拣中心、 智能运输车辆及无人机配送系统等。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快递业数据的分析,为优化库存布局、调 整运输路线等提供依据,优化作业流程,进一步提升整体物流效率。 快递物流是反映经济活力的"风向标",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快递跑起来,消费热起来,经济才能活 起来。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20.5亿件,同比增长18.7%。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 ...
两部门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3:34
政策导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1] - 行动方案旨在培育新业态并强化行业应用赋能[1] - 全面发挥电子信息制造业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承载和赋能作用[1] 北斗系统应用 - 推进电子信息基础设施与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建设[1] - 面向工业、文旅、教育、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需求遴选推广北斗规模应用典型解决方案[1] - 构建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1] - 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1] 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1] - 提升智算云服务水平以赋能科学研究、自动驾驶、生物医药等高算力场景[1] 细分产业支持 - 支持汽车电子、海洋电子、航空电子、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1] - 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1]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05 02:37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至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左右 [1] - 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1] - 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1] 细分领域发展目标 - 到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1]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 [1] - 个人计算机和手机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1] - 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元 [1] 供给侧优化措施 - 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 [2] - 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 [2] -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2] -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破除内卷式竞争 [2]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和锂电池产业 [2] 需求侧挖掘策略 - 指导企业利用社交媒体线上广告产品发布会行业展会和体验店等多渠道宣传新技术新产品 [2] - 唱响国货潮牌激发消费潜力 [2] - 推进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建设 [3] - 面向工业文旅教育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需求遴选推广北斗规模应用先进计算应用智能体育等典型解决方案 [3] 产业链协同创新 - 鼓励地方定期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 [2] - 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 [2] - 支持深化供应链金融体系 [2] - 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常态化和长效化沟通机制 [2] 产业融合与升级 - 支持汽车电子海洋电子航空电子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 [3] - 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3] - 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与重大项目建设 [3] - 坚持国货国用政策 [3] 金融与资本支持 - 发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产业基金引导作用 [3] - 利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纽带作用 [3]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3] - 指导耐心智慧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 鼓励企业合理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 [3]
“工程机械+农场”长出新生意
证券日报· 2025-09-05 00:11
文章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企业跨界农机领域 通过技术协同与创新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增强国产农机国际竞争力并推动农业现代化 [1][2][3][5][6][7][8][9][10] 工程机械企业跨界农机领域 - 山河智能电动微小挖应用于农田、葡萄庄园和经济果园 技术壁垒被打破并发现新业务增长点 [2] - 星邦智能高空作业车用于果实采摘、果树修剪等环节 成为果农新宠 [2] - 中联重科小麦机销售量全国前列 拥有686个农机服务网点和2200人服务团队 [3] - 徐工机械实现3大门类12大平台100余款主销机型批量生产和销售 [3] - 柳工开发全系列甘蔗收获机覆盖130-350马力 突破糖料蔗机收瓶颈并降低对进口设备依赖 [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中联重科推出电驱无级变速拖拉机 使田间作业更精准高效 农机板块技术专利累计申请2371件 [6] - 徐工机械将压路机宽基轮胎技术应用于采棉机 提升松软棉田通过性 [6] - 柳工将装载机"四轮驱动+差速锁"技术移植到甘蔗收割机 解决坡地打滑问题 并借鉴挖掘机破碎锤原理优化刀具设计 [6] - 无人驾驶收割机凭借北斗导航厘米级定位完成全流程作业 智能驾驶插秧机以每秒3株速度精准插植 [7] - 中联重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将机插秧作业从两人减至一人 显著解放劳动力 [7] 质量管理与标准输出 - 中联重科将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农机生产 包含32道检测工序和"三高"环境测试 [7] - 农机产品出厂前经过与工程机械同样严格的测试流程 产品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8] 进出口与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1-6月中国农机进口17.83亿元同比下降31.3% 出口349.78亿元同比增长37.1% [8] - 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农机出口总值4.2亿元同比增长109.5% 对德国出口1.1亿元增长130倍 占比24.9% [8] - 山河智能微型挖掘机通过低排放发动机技术达到欧V标准 进入欧盟市场 [9] - 中联重科农机产品覆盖全球120余国家 建立本地化销售服务网络 向埃塞俄比亚交付30台联合收割机覆盖5万亩农田 [10] - 柳工向泰国交付37台热带作业环境专用农业设备 推动糖业机械化发展 [10]
电子信息制造业利好来了!两部门鼓励耐心智慧资本投长期、投硬科技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9:09
行业定位与目标 -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 对稳定工业经济增长和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具有关键作用[1] - 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目标为7% 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超过5%[1] - 到2026年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元 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1] 供给端优化措施 - 从产品布局产业链标准知识产权5个关键环节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解决供给什么怎么布局如何协同靠何规范怎样保护的问题[2] - 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鼓励各地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2] -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2] - 鼓励地方定期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 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 支持深化供应链金融体系[2] 需求端挖掘策略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电子信息产品发展消费金融业务 指导企业利用社交媒体线上广告产品发布会行业展会和体验店等多渠道宣传新技术新产品[3] - 推进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建设 面向工业文旅教育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需求遴选推广北斗规模应用先进计算应用智能体育等典型解决方案[3] - 支持汽车电子海洋电子航空电子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 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3] - 引导企业稳步走出去深度嵌入国际体系 加强对外资企业政策宣贯力度 增强电子信息外资企业在华长期发展信心[3] 产业链与贸易保障 - 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 强化国内全产业链优势 增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韧性[4] - 帮扶企业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稳定手机电脑电视等重点产品贸易水平[4] 创新驱动与产业融合 - 加力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撬动牵引作用[5] - 坚定不移推动国货国用 加大对产业链关键企业的政策支持 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5] - 加强企业服务落实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 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支持有条件企业建设新型研发创新载体[5] - 在电子信息领域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5] 金融支持体系 - 构建与产业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发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产业基金引导作用[6]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指导耐心智慧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鼓励企业合理兼并重组转型升级[6] - 探索建立电子信息产融结合行业组织 举办专场活动加强融资对接 鼓励金融机构为重点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6]
事关芯片、人工智能终端、锂电池等领域,两部门联合发文
搜狐财经· 2025-09-04 16:44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提出16项具体举措 涵盖产业升级 需求挖掘和技术创新三大方向 [1]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目标7% [3] - 包含锂电池 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超5% [3] - 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预期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首位 [3] - 2026年目标实现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超万亿元 [3] - 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目标超4000亿元 [3] - 2026年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目标超40% [3] 产业升级措施 - 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 提升产品供给水平 [3] - 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 [3] -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3] - 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 [3] -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破除"内卷式"竞争 [4] - 实施光伏组件 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 [4] - 加快研究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基础的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推荐目录 [4] 技术创新与融合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 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4] - 提升智算云服务水平 赋能科学研究 自动驾驶 生物医药等高算力场景 [4] - 构建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 [4] - 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 智能网联汽车 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 [4] 市场拓展方向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 增加智慧健康养老优质终端产品供给 [4] - 支持汽车电子 海洋电子 航空电子 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 [4]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 锂电池产业 [4] - 支持协会商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加强重点行业监测预警 [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路口自动信号装置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展望:市场规模达149亿元,智能化升级推动行业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2 09:23
行业概述 - 路口自动信号装置是用于控制交通信号灯的设备 可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自动调整信号灯状态 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3] - 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定时信号机 半感应信号机和全感应信号机[3] - 现代路口自动信号装置集成了手动控制 无线遥控 多时段定时 绿波协调 实时感应 单点自适应及公交优先等多元化控制模式[1][9] 市场规模 - 中国路口自动信号装置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1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6.26%[1][9] - 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690.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61.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13.34%[7] - 智能交通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51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28.1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11.68%[8]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核心部件 原材料主要包括塑料 金属材料等 核心部件包括传感器 执行器 信号处理电路 控制器等[5] - 产业链中游为路口自动信号装置的生产制造环节[5]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交通管理领域 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等领域[5] 技术发展历程 - 早期依赖交通警察手动控制 存在效率低下问题[3] - 工业化进程推动机械式信号灯应用 但受限于机械设计和定时器[3] - 电子技术突破使电子式信号灯取代机械式 具有低功耗 长寿命和亮度可调等优点[3] - 感应控制技术通过车辆或行人感应器实时感知交通流量[3] - 2016年后互联网和智能化应用推动行业实现信号优化和协调的智能化管理[3]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分层竞争态势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研发优势主导高端市场[10] - 大量中小企业以区域性服务和价格竞争为主[10] - 存在产品同质化现象 部分企业通过细分领域创新获得差异化优势[10] - 市场正从价格竞争向技术驱动转型[10] 代表企业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 专注物联感知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10] - 海康威视信号控制产品包括具备智能控制和通信功能的信号机以及全系列形态信号灯[10] - 2025年上半年海康威视智能物联产品及服务营业收入为418.18亿元 同比增长1.48%[10] - 深圳市赛诺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 聚焦交通信号 道路显示与户外照明产品技术开发[11] - 赛诺杰科技注册资金2000万元 拥有专业工程师30多人 掌握宽电压设计 恒流电路设计等核心技术[11] 发展趋势 - 智能化升级:依托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更精准的交通感知与决策[12] - 网络化协同:通过5G 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多路口联动控制[13] - 集成化设计:推动设备向紧凑化 模块化方向发展 整合检测 控制 通信等功能[14]
国际品牌奔赴而来 老字号加速焕新——上海擦亮首发经济金字招牌|解码活力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9-01 15:43
来源:证券时报 从驶进市中心的"路易号"路易威登(LV)巨型游轮,到排起长队的二次元快闪店,上海正不断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首发、首展、首秀,致力于打造国际 一流的首发经济集聚地。据统计,今年1—5月,上海新增首店364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10家,全国及内地首店63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超20%。上 海首发、首店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首位。 发展首发经济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积极发展首发经济。记者近日在沪调研发现,上海首发经济"玩法"颇为亮 眼。除了不断吸引国际品牌外,上海也擅长将首发经济同历史空间、本土文化等传统元素融合,让经典焕新。上海首发经济的蓬勃生长,既源于开放的制 度保障、高效的服务供给与优良的生态氛围,更植根于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沉淀和奋进。 首店经济"领跑者" 走进上海南京路上的名创优品MINISOLAND全球壹号店,宛如来到一个色彩实验室。漫步其中,香芋紫的香薰区、薄荷绿的文具阵列和柠檬黄的潮玩墙 形成强烈的"多巴胺美学"。孩子们在追逐地板上的投影,情侣们举着联名薄荷杯与3D墙绘合影,收银台前的长队蜿蜒如彩带…… 作为全球首个场景式IP联名集合店,该店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