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关税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贸易代表:已和美方确认15%关税“不是叠加征收”
华尔街见闻· 2025-08-08 11:43
美日关税协议进展 - 美国确认停止对日本叠加征收普遍性关税 并承诺削减汽车关税 美方对叠加征收表示歉意并同意退还多缴税款[1] - 双方尚未就具体实施时间表达成一致 但预计命令发布不需要六个月或一年时间[1] 关税税率调整细节 - 美国将对日本商品统一征收15%关税 低于此前威胁的25%税率[1] - 新关税安排下 15%税率适用于此前关税低于15%的商品 而此前超过15%关税的商品不再面临额外关税[2] 汽车关税现状与影响 - 日本汽车制造商目前面临27.5%的实际关税负担(原2.5%税率+25%汽车关税组合)[3] - 美方承诺在修订普遍性关税行政令时将发布另一项命令削减汽车和零部件关税[3] - 汽车行业占日本8%劳动力 是薪资增长风向标和央行加息政策支撑[3] 企业经济损失 - 日本企业每小时损失达1亿日元(67.9万美元)[3] - 丰田汽车下调年度营业利润预期从3.8万亿日元至3.2万亿日元 警告美国关税将冲击利润1.4万亿日元(95亿美元)[3] 日方诉求与紧迫性 - 日方正通过所有可用手段敦促美方兑现承诺 寻求尽快发布行政令[3] - 每天延迟都在增加日本企业损失 日方要求哪怕提前一天甚至一刻[4]
关税冲击,丰田第一财季净利润暴跌37%,预计全年利润减少近100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8-08 09:31
业绩影响 - 2026财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36 9%至8410亿日元 [1] - 预计全财年营业利润因美国关税上调损失1 4万亿日元(约95亿美元) [1] - 全年净利润预期下调14%至2 6万亿日元 [1] - 营业利润下降10 9%至1 1万亿日元 仅关税一项就削减营业利润4500亿日元 [2] - 汇率波动预计将削减利润7250亿日元 原材料成本上升减少利润3000亿日元 [2] 关税冲击 - 美国对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 5%上调至25% [1] - 原本预计4-5月损失1800亿日元 实际全财年损失达1 4万亿日元 [2] - 7月23日美日达成协议 关税降至15% 但仍对公司造成压力 [2] 市场表现 - 第一财季全球销量增长7%至240万辆 北美市场增长12 7% [1] - 北美市场占总销量33% 仍是最大市场 [1] - 6月将美国新车平均涨价270美元 考虑进一步调价 [2] 应对措施 - 通过提价 扩大美国产能和削减成本等措施应对冲击 [1] - 计划在爱知县丰田市建设新制造工厂 预计2030年代初投产 [3] - 维持日本300万辆生产基地为首要任务 [3] 行业影响 - 本田第一财季出现296亿日元营业亏损 马自达亏损460亿日元 [1] - 日本车企调整策略 重点转向扩大美国本土生产并重新规划出口路线 [1]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韩国同意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韩国的对等关税和汽车关税将为15%,钢、铝、铜不包括在内。韩国在芯片和药品方面不会受到区别对待。
快讯· 2025-07-31 07:25
贸易协议 - 韩国同意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 [1] - 韩国对等关税和汽车关税设定为15% [1] - 钢、铝、铜产品不包含在关税调整范围内 [1] 行业豁免 - 芯片行业在贸易协议中不受区别对待 [1] - 药品行业在贸易协议中不受区别对待 [1]
韩国总统办公室:我们要求12.5%的汽车关税,但特朗普坚持汽车关税为15%。
快讯· 2025-07-31 07:18
韩国总统办公室:我们要求12.5%的汽车关税,但特朗普坚持汽车关税为15%。 ...
净利暴跌69%,奔驰股价跳水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06:34
股价表现 - 欧洲交易时间公司股价下跌3 19% 总市值跌破500亿欧元 [1] 财务业绩 -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69%至9 57亿欧元 [3] - 营业收入331 5亿欧元同比下跌9 8% 息税前利润12 7亿欧元同比下跌68 56% [4]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关税 销量下降 定价疲软及合资企业贡献减少 [4] 市场预期 - 公司警告全年营收将大幅低于去年 因关税打击轿车和货车销售 [5] - 美欧达成协议对欧洲输美汽车征收15%关税 高于拜登任期2 5%水平 [5] 中国市场调整 - 中国4S店加速关闭 上海宝利德授权2025年终止 涉及售后套餐使用限制 [6] - 7天内终止北京 杭州等九家4S店授权 部分门店转为国产新能源品牌展厅 [8] - 传闻计划削减超100家经销商 官方称将优化网络布局提升盈利水平 [8] 销售数据 - 第二季度全球销量45 37万辆同比下降9% 中国市场14 04万辆同比下滑19% [9] - 2024年中国销量68 36万辆同比下滑超7% 中国区低迷拖累全球业绩 [9] - 业绩下滑主因中国消费者转向更实惠的国产电动车型 [9]
突然,暴跌69%!发生了啥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20:30
老牌豪华车,卖不动了! 7月30日下午消息,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以下简称"奔驰集团")的净 利润同比暴跌69%至9.57亿欧元。该集团表示,由于关税打击汽车销售,预计2025年全年的营收将大幅 低于去年。 第二季度,奔驰汽车的销量同比下降9%至45.37万辆。其中,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19%至14.04万 辆。此前,德国豪华跑车制造商保时捷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保时捷在全球市场销量同比下降 6.1%至14.64万辆。其中,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28%。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强势崛起。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5年1—6月, 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27万辆,同比增长2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8.5%,销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 升6.6个百分点。 奔驰集团净利暴跌69% 当地时间周三,奔驰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由于销量下降,其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69%至9.57亿欧 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2.9亿欧元,这突显出该汽车制造商全球业务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第二季度,奔驰集团收入为331.5亿欧元,同比下跌9.8%,市场预估332.3亿欧元;息税前利润同 ...
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正:汽车关税已对汽车出口价值造成打击
快讯· 2025-07-29 16:53
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正表示,汽车关税已经对汽车出口价值造成打击。 ...
美日车企为何反应大不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9 10:11
关税协议核心内容 - 美日达成关税协议 美国对日本商品征收15%对等关税 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开放大米、汽车市场 [2] - 汽车关税从原计划25%降至12.5% 加上基础关税2.5%后合计15% 汽车零部件同样调整为15% 钢铁铝关税维持50% [2] - 日本七大车企关税负担从3.47万亿日元降至1.89万亿日元 减少约1.6万亿日元 [6] 汽车行业影响 - 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份额达40% 2024年出口量137万辆占总量30%以上 [3] - 日本本土市场外国品牌仅占6%份额 美国品牌销量极低 2024年进口量仅1.67万辆 [4][9] - 日本车企股价大涨 丰田单日涨幅超15% 日经225指数暴涨近1400点 [6] - 五十铃将在南卡罗来纳州建厂 丰田追加8800万美元投资生产混动部件 [7] 美国车企反应 - 底特律三大车企批评协议 认为对北美制造汽车征收更高关税不公平 [7] - AAPC指出日本进口车美国零部件含量低却享受更低关税 损害美国产业利益 [8] - 美国车企在日本市场面临左舵车、高油耗等产品适应性挑战 [9] 投资与市场开放 - 日本承诺在半导体、钢铁、造船、能源、汽车等领域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4] - 协议要求日本增加美国大米进口比例 并开放汽车市场准入 [4] - 白宫称将废除阻碍美国汽车在日本销售的法规 但市场实际开放效果存疑 [8] 行业连锁反应 - 协议为欧盟、韩国提供谈判模板 加剧其达成类似协议压力 [9] - 现代、大众等非日本外资车企股价也随协议公布上涨 [9] - 分析师认为日元贬值20%可部分抵消关税影响 [6]
日美达成关税协议,日本车企高兴得起来吗?
36氪· 2025-07-26 13:24
关税调整影响 - 美国对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7 5%下调至15%,日本7家大型车企合计关税负担减少约1 6万亿日元[2] - 高盛证券报告显示,日本7家车企合计关税影响从3 47万亿日元缩小至1 89万亿日元,营业利润降幅从47%收窄至25%[4] - 丰田关税影响从1 6万亿日元压缩至8720亿日元,本田从5600亿日元减至3052亿日元,日产从4700亿日元减至2561亿日元[4] 车企应对措施 - 本田将面向美国市场的思域混合动力车生产从日本转移至当地[4] - 三菱汽车决定由日产提供OEM生产[4] - 丰田从7月开始在美国将车辆售价平均提高270美元,斯巴鲁也已在美国提价[6] 供应链与生产调整 - 日本车企开始重组供应链以缓解关税影响[4] - 专家指出向美国转移生产的可能性已降低[4] - 丰田表示如果高关税成为常态将考虑应对措施,生产体制调整需考虑其他国家税率[7] 市场反应与风险 - 美国制造商反对关税下调,认为这对美国产业和汽车工人不利[5] - 日本车企可能通过提价和削减成本吸收大部分关税影响[6] - 提价存在风险,美国通胀持续可能导致汽车销售进一步下滑[7] 行业长期趋势 - 15%的关税可能成为新常态,日本车企需建立最适合的当地体制[7] - 在全球最大中国市场增长受限的情况下,提高美国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8] - 日本车企需在不依靠提价的情况下增强竞争力,加强本地化生产[7]
电池巨头利润大增!
起点锂电· 2025-07-25 18:34
财务表现 - 二季度实现净利润9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7亿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240亿韩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52%至492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6亿元),扣除4908亿韩元《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后仍实现盈利 [2] - 二季度营收环比下滑11.2%至5.56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89亿元),同比下滑9.7% [6] 业务动态 - 提前一年启动磷酸铁锂电池生产计划,原计划2026年提前至2025年 [3] - 暂停美国亚利桑那州ESS电池工厂建设,优先利用密歇根州现有产能 [3] - 计划年底前将ESS电池年产能扩大到17GWh [3] - 与奇瑞达成8GWh 46系列大圆柱电池供货协议,电池将在韩国大邱工厂生产 [3] 市场环境 - 美国关税政策限制中国电池企业市场份额,为日韩企业创造利好条件 [3] - 10月1日起美国新车7500美元税收抵免终止,叠加宏观经济压力,电动车市场面临压力测试 [4] - 前5个月电池使用量同比减少13.3%,欧洲市场下滑明显 [5] - 市场份额从2023年13.5%降至2024年10.8%,前5个月进一步下滑至10% [5] 客户影响 - 特斯拉销量下滑导致电池使用量减少 [5] - 通用汽车和特斯拉警告美国关税和补贴取消将影响销售 [4] - 部分客户在潜在关税生效前囤积电池,推动二季度营业利润增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