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专题工作推进会召开
苏州日报· 2025-08-27 07:05
政策支持 -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1] - 市政府召开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专题工作推进会 强调抢抓机遇加快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1] - 要求结合苏州实际细化实施方案 提升政策知晓度并助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1] 产业发展定位 - 生物医药是苏州市长期坚守打造的主导产业 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 将苏州自贸片区打造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 [1] - 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高地 [1] 金融与创新支持 - 要求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大生物医药投融资 培育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 [1] - 破解长周期研发难题助力企业健康成长 [1] - 深化保险产品创新 支持开发更多组合型保险产品提升创新药可及性 [1] 营商环境优化 - 要求提升审评审批服务 打造办事效率最快、政策效果最优、服务效能最强的国内一流产业发展环境 [1] - 形成上下联动定期研讨机制 [1]
临港新片区再出实招:全国首个区域专属替代性商业健康保险发布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23:02
产品发布 - 全国首个区域专属替代性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临港新片区蓝湾B计划"于8月21日正式发布 [1] - 产品由申能保险联合临港新片区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君岭健康、中再产险等机构共同推出 [1] - 产品针对临港青年创客群体、成果转化人才、科研技术精英、高技能产业人才、国际化专业人才等5类人才及其家属的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 [1][3] 产品特点 - 将适配的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新耗材纳入产品保障范围 [1] - 重新定义团体保险边界范围 将服务对象由单家企业员工升级为新片区内人才 [3] - 发挥团体保险在覆盖既往症和价格普惠方面的天然优势 [3] 战略意义 - 产品与医保形成多层次保障体系 医保负责保基本广覆盖 商保负责多层次差异化 [3] - 发挥商业保险在药械支付机制创新中的作用 提升创新药械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1] - 推动临港新片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发展规划 - 加快落实"新18条"政策 加强制度创新 推动保险、再保险、科技公司等加强合作 [4] - 深化与生物医药产业链接 推出更多相适配的新药品、新器械、新耗材 [4] - 研究将产品纳入"临港菁才卡"形成服务体系 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 [4] 产业协同 - 召开商业医疗保险与医健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11位行业专家参与圆桌讨论 [4] - 探讨话题包括商业医疗保险及健康管理产品创新、医健服务带动新药新器械产业发展等 [4] - 专家来自保险康养产业联盟、中再产险、前海再保险研究院、申能集团等机构 [4]
4200亿制药龙头业绩爆发,场内唯一药ETF(562050)收盘新高!高层最新发话力挺生物医药产业
新浪基金· 2025-08-21 20:13
制药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制药板块8月21日全天表现强势,药ETF(562050)盘中最高上涨1.45%,收盘价1.108元创上市新高 [1] - 药ETF覆盖50家龙头药企,重仓创新药(60%)并兼顾中药,成分股中恒瑞医药涨1.81%,百济神州涨2.42%,百利天恒大涨4.21% [1] - 板块内部分化明显,博瑞医药、达仁堂跌幅超4% [1] 龙头药企业绩表现 - 恒瑞医药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157.6亿元(+15.9%),归母净利润44.5亿元(+29.7%),机构认为其进入业绩爆发期 [3] - 百济神州业绩快报显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46%,归母净利润4.5亿元(+115.63%) [3] - 药ETF成分股中18家已披露中报,17家盈利,12家净利润正增长,达仁堂净利润同比增193%,甘李药业净利润翻倍 [3] 政策动态与行业方向 - 高层8月20日调研强调加大生物医药产业支持力度,推动研发优质新药 [4] - 特别提及中医药发展,要求通过现代科技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5] 重点公司财务数据 | 公司名称 | 营业收入(亿元) | 营收同比(%)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净利润同比(%) | |----------|----------------|-------------|------------------|----------------| | 达仁堂 | 26.5052 | -33.1477 | 19.2762 | 193.0769 | | 甘李药业 | 20.6680 | 57.1836 | 6.0368 | 101.9646 | | 恒瑞医药 | 157.6119 | 15.8849 | 44.5011 | 29.6746 | | 中国医药 | 216.7493 | 3.3859 | 18.1483 | 7.0050 | [4] 行业配置建议 - 药ETF(562050)为场内唯一跟踪制药指数的工具,聚焦50家龙头药企,创新药占比60%且不含医疗/CXO [5] - 医疗ETF(512170)覆盖医疗器械(52%)和医疗服务(40%),包含6只CXO龙头股 [6]
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
证券时报· 2025-08-21 17:50
政策批复与战略定位 - 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2] - 方案以高水平开放和制度创新为核心 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发展[5] - 目标将江苏自贸区打造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和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发展高地[5] 地方政府实施重点 - 江苏省政府需制定专项方案并加快推进落地实施 加强协同监管和风险防控[5] - 省委书记强调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6] - 省政府会议要求推动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6] 产业发展方向 - 统筹国内高校资源对接和国际创新资源引入 拓展公共技术平台服务范围[6] - 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对药物研发范式的变革 促进创新成果涌现[6] - 完善创新药械全生命周期帮扶机制 支持企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6] 配套支持措施 -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整体布局 将分中心建设与高校协同创新发展结合[6] - 丰富科技金融产品 抓好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6] - 省市联动协同发力 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6]
港股异动丨复宏汉霖涨近9% 股价续创历史新高 较年内低点已反弹超4.6倍!
格隆汇· 2025-08-21 14:31
公司表现与进展 - 股价创历史新高 盘中最高涨8.8%至85.95港元 市值达466亿港元 年内累计涨幅超2.6倍 较1月23日低点15.2港元累计上涨465.46% [1] - 10项肺癌研究入选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 包括4项口头报告及2项壁报导览 覆盖NSCLC和SCLC等多个亚型一线治疗领域 [1] - 花旗大幅上调目标价至95港元(原35港元) 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 预计HLX43风险调整后销售峰值达23亿美元 若在NSCLC等适应症获更多数据仍有上行空间 [1] 行业政策动态 -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0日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 强调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2] - 高层持续发声被解读为强烈积极信号 预示国家层面将延续并加大政策扶持与资源投入 尤其在当前经济背景下 [2]
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新华网· 2025-08-21 09:20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邹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0日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他 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 主体作用,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研发生产更多优质高效的好药新药,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李强首先来到昌平实验室,听取有关重大疾病诊疗技术和设备设施研发进展汇报。李强指出,要在生物医药这条新赛道上 跑出加速度,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希望大家锚定国际前沿和重要领域,重点围绕新靶点、新化合物、新作用机理等,集中 协同开展科研攻关,多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多培养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人才,不断夯实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根基。 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这是李强在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调研有关新药研发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在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强了解有关新药研发情况,察看药物化学实验室,细致询问生产流程。李强 说,我国健康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创新药发展前景广阔。要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加强跟踪 ...
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新华社· 2025-08-21 08:54
行业政策支持 -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2] - 在人才 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4] - 强化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5] 科技创新方向 -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锚定国际前沿 重点围绕新靶点 新化合物 新作用机理开展科研攻关[4] - 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业发展 提高药物研发 临床试验 诊断治疗 生产流通等环节智能化水平[7]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尽快取得更大突破[7] 企业发展重点 - 大力培育优质企业 持续提升企业创新力 竞争力[4] - 推动医工结合 产学研融通 促进更多科创成果落地应用[5] - 优化平台建设运营模式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5] 产品研发与市场 - 研发生产更多优质高效的好药新药[2] - 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 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 加强跟踪服务 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4] - 优化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 加大高水平创新药应用指导力度[7] 中医药发展 - 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 技术 材料[7] - 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 诊疗规律 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 丰富治疗方法[7] -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产业化[7]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1 07:43
行业政策支持 -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2] - 在人才 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3] - 强化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3] 科技创新方向 - 重点围绕新靶点 新化合物 新作用机理开展科研攻关[2]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尽快取得更大突破[4] - 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业发展 提高药物研发等环节智能化水平[4] 企业发展重点 - 大力培育优质企业 持续提升企业创新力 竞争力[3] - 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 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3] - 优化平台建设运营模式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3] 中医药发展 - 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5] - 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 诊疗规律 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5] -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产业化[5] 产业协同机制 - 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 充分调动各类资源[4] - 强化产品研发 审评审评 管理使用等政策衔接和协同配合[4] - 优化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 加大创新药应用指导力度[4]
李强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8-20 23:01
行业政策支持 -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1]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 充分调动各类资源 凝聚创新合力 [3] - 强化产品研发 审评审批 管理使用等政策衔接和协同配合 优化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 加大高水平创新药应用指导力度 [3] 科技创新与研发 -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锚定国际前沿和重要领域 重点围绕新靶点 新化合物 新作用机理等集中协同开展科研攻关 [1] - 多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 多培养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人才 不断夯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根基 [1] - 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业发展 提高药物研发 临床试验 诊断治疗 生产流通等环节智能化水平 [3] 企业发展与市场前景 - 我国健康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创新药发展前景广阔 [2] - 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 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 加强跟踪服务 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 [2] - 大力培育优质企业 在人才 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 持续提升企业创新力 竞争力 [2] 创新生态与成果转化 - 做好软硬件配套支持 强化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 [2] - 推动医工结合 产学研融通 促进更多科创成果落地应用 [2] - 优化平台建设运营模式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2] 中医药发展 - 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 技术 材料等 [3] - 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 诊疗规律 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 丰富治疗方法 [3] -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产业化 [3]
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新华社· 2025-08-20 22:32
行业政策支持 -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1] - 在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1] - 强化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2] 科技创新方向 - 重点围绕新靶点、新化合物、新作用机理集中协同开展科研攻关[1]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尽快取得更大突破[2] - 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业发展 提高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诊断治疗、生产流通等环节智能化水平[2] 企业发展重点 - 大力培育优质企业 提升企业创新力、竞争力[1] - 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 加强跟踪服务[1] - 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创新药 优化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2] 产业生态建设 - 推动医工结合、产学研融通 促进更多科创成果落地应用[2] - 优化平台建设运营模式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2] - 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