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服务

搜索文档
农技护航、智慧种田 三夏时节各地都在抢农时 忙耕种
央视网· 2025-05-29 16:04
山西朔州蔬菜种植 - 山西朔州多个大田开启蔬菜播种季 当地抓紧农时种植蔬菜 [1] - 朔城区野狐涧村千亩蔬菜种植基地进行甘蓝苗移栽工作 农技人员现场指导 [3] - 当地持续发展特色蔬菜品种 主要种植胡萝卜/甘蓝菜/牛椒/青椒等 既丰富市民菜篮子又增加村民收入 [3] 湖北大悟智慧农业 - 大悟县推广数智化农机具和农机社会化服务 6名返乡新农人组成农机服务联合社操作数十台智慧农机耕作 [4] - "90后"农机手邓明辉使用北斗导航无人机进行追肥作业 实现水稻插秧施肥智能化 [6][7] - 农机服务联合社由80后张博牵头成立 整合当地农机资源 拥有149台(套)农机具 采用"五统一"管理模式 [7] - 联合社服务面积达8万亩 通过科技精算制定田间管理方案 改变传统人工种植模式 [8] 江西抚州农技防汛 - 临川区农技人员指导58万亩早稻"双防"管护 重点做好防汛排涝和病虫害防治 [8][10] - 技术人员在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点查看早稻长势 讲解汛期管理技巧 使用诱虫箱/5G检测仪/无人机等科技设备 [10] - 当地派出20支农技小分队应对强降雨影响 开展开沟排涝和病虫害预防工作保障粮食生产 [10]
田野上的希望——农业农村领域代表分享拼搏故事
新华网· 2025-05-24 07:47
农业机械化与规模化经营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种粮大户邹德海成立农机合作社,配备多台大型农机具,实现从整地到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14年累计生产粮食超3亿斤[3]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机械化作业和生产资料集采,帮助小农户每亩节约成本300多元[6] 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统筹资源解决小农户"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划算"的生产难题[3] - 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打造优质大米品牌,加价收购农户稻谷并将销售利润返还农户[6] 生态循环农业与科技兴农 - 江苏省镇江市果牧不忘农场采用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拥有多项绿色食品认证,累计带动农户就业400余人次[3][5] - 农场通过科技兴农帮助农民掌握机械化与现代化种植技术[6] 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 -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发展"富硒+旅游"产业,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11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较2018年增长44倍[4] -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薪金和集体股金分红实现增收,案例显示农户年收入从2万元提升至6万元[5] 水产养殖技术升级 -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推广配合饲料替代传统"以鱼养蟹"模式,累计减少小杂鱼投喂量超2万吨,带动3300多养殖户综合效益提升10%以上[4] - 当地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并推广深水围网养殖,丰富"蓝色粮仓"资源[4] 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 - 黑龙江省克东县种粮大户邹德海成立食品公司,开发玉米粒罐头、真空玉米等深加工产品[4]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合作社打造友农优质大米品牌,实现产业链价值提升[6]
稳产增收绘新篇 乡村振兴展活力——多措并举助力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新华财经· 2025-05-23 22:52
粮食稳产增产 -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亩产同比增加5.1公斤,单产提升对增产贡献率超80% [2] - 黑龙江省克东县农机合作社采用"垄上双行、垄上三行"机械化种植模式,实现整地、播种、植保、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 [2] - 合作社种植高油高蛋白大豆3万多亩,籽粒玉米1.5万亩,鲜食玉米1.5万亩,14年累计产粮超3亿斤 [2] - 合作社2024年新建鲜食玉米加工企业,配备两条生产线(速冻隧道和真空生产线),形成农资销售、种植、加工等一体化经营 [2] 农业社会化服务 - 2024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1.4亿亩次,覆盖小农户9400多万户 [3] - 安徽黟县合作社通过水稻生产托管服务,使小农户亩产比其他农户高200斤 [3] - 水稻保险保额从406元/亩提升至1000元/亩,银行支农金融产品支持力度加大 [3] 特色产业发展 - 江西于都县潭头村开发富硒资源,建成富硒蔬菜产业园和水稻基地,打造"富硒小镇"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00万元 [4] - 通过"三金农民"模式(土地租金+务工薪金+集体股金),农户年收入从2万元增至6万元 [4] - 江苏镇江农场10年累计提供400多个岗位,季节性用工达100-200人/天,夫妻务工年收入近10万元 [4] 农民增收措施 - 合作社土地流转价格比农户间流转高200多元/亩,同时提供秸秆利用、农机技术等就业岗位,年创收800万元以上 [5] - 全国2024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307.9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6740元(前三季度) [4] 农技培训创新 - 2024年全国农业远程教育培训超400万人次,浙江三门县推广青蟹配合饲料技术,减少小杂鱼投喂2万吨,带动3300养殖户效益提升10% [6] - 通过校地合作突破青蟹苗种繁育等技术难题,养殖户采用新技术后亩效益提升1000元,部分开展直播带货 [6] - 浙江省建立100多支产学研推创新团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6]
从跨区机收看农业现代化关键密码
经济日报· 2025-05-22 06:41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跨区机收依赖信息平台、维修站点、油料保障、金融服务等支持体系,实现农机资源全国高效流动[1][3] - "农机直通车""智慧农机"等数字化平台精准匹配农户与机手需求,降低农机空耗率并提升作业效率[3] - 中石化、中石油沿麦区布局24小时专供加油站网络,保障农机用油不间断[3] 技术赋能农机作业 - 搭载北斗导航的智能收割机可自动优化收割参数,漏割率显著降低[2] - 无人驾驶收割机通过卫星导航实时处理地形数据,自主规划最优路径[2] - 智能诊断模块实现故障远程处理,减少设备停机时间[2] 跨区机收运营模式创新 - 农机合作社推行"预约服务+连片作业"模式,降低农户成本同时提高农机手收入[3] - 移动维修站结合无人机配件配送,实现田间即时维修服务[3] - 订单作业模式稳定农户预期,农机使用效能提升30%以上[3] 农业现代化路径突破 - 跨区机收破解小农户"有机无田耕、有田无机用"困境,避免重复购机资源浪费[4] - 服务规模化路径使小麦机收占比超98%,小农户成功融入现代农业体系[4] - 该模式验证生产要素组合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作用[4] 夏粮生产战略意义 - 夏粮占全年产量1/5,小麦占比达90%,跨区机收直接影响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1] - 30万台收割机参与全球最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保障小麦颗粒归仓[1] - 麦收时间窗口仅3-5天,机械化作业有效应对气候风险[1]
安徽农垦夹沟农场:为产出小麦良种“加油”
环球网· 2025-05-21 14:56
农业生产管理 - 夹沟农场采取精准灌溉、营养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措施提升小麦籽粒的千粒重,力争高产、优质 [2] - 灌浆期抓好"一喷三防",防范"干热风"对产量造成的影响,气温高于30摄氏度、风速三级以上、空气湿度30%以下时需果断采取措施 [3] - 开展三轮"一喷三防",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科学配比,利用不同成分的协同作用实现综合防控 [3] - 向条田沟里适度灌水,使用自走式喷灌机喷水增加湿度,同时使用植保机、无人机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磷酸二氢钾等成分的叶面肥 [3] - 5月下旬小麦进入乳熟期,是小麦增产最关键的时候 [3] 农业基础设施与技术 - 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4个生产区共建有18个灌溉井,机井、沟渠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 [4] - 大田间组建智慧农业监测站,可监测苗情、土壤墒情、温度、湿度、病情、虫情,信息实时上传到智慧农业平台,及时预警 [4] - 形成精细整地、精准施肥、精量播种、抗逆栽培的"三精一抗"小麦栽培模式 [7] - 使用"一优、二化、三防、四精"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栽培模式高效应用 [8] - 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12.5万亩 [8] 种子生产与质量控制 - 作为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小麦原种基地,种植安徽农垦自主经营的"皖垦麦22""淮麦44""皖宿0891"等品种 [3] - 对小麦种子的纯度、品质有严格要求,需要人工辅助完成去杂去劣工作 [5] - 加强原种场建设,培训专业人员进行去杂去劣,高峰时用工人数可达100余人 [5] 社会化服务与农民合作 - 开展社会化服务形式多样,包括提供优质良种和高品质农资、植保服务、订单农业联农带农以及全环节托管服务 [7] - 走访周边种田大户300余户,开展社会化服务14万亩,带动周边农村110户农民及15个村集体,使农民增收逾1500万元 [7] - 与种植大户赵士刚合作四年多,保底收购玉米、小麦,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亩产从八九百斤提升到1100多斤 [6] 产量与荣誉 - 2021年小麦最高产量达851.15公斤,刷新埇桥区小麦单产纪录 [8] - 2023年获"单产提升农场特等组",2024年获"单产提升农场佳绩组" [8]
浙农股份(002758)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20:07
智慧农业与乡村振兴 - 智慧农业以嘉善县“浙农耘”粮油未来农场为例,聚焦粮油全产业链,以“五统一”模式管理种植万亩水稻,实现减肥控药、减碳降人工,入选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被央视报道 [1] - 公司诸多业务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嘉善万亩水稻项目是乡村振兴工作典型案例,公司获“优秀实践案例”奖,助力磐安中药材产业发展案例入选全省乡村振兴最佳创新实践案例 [2] 农资板块 - 我国农资流通服务主体有供销社系统农资公司、大型农资生产企业、小型民营农资流通企业,供销社系统占据主要地位,行业分散,呈“大行业、小企业”特征,正从传统购销向综合服务转型,集中度加速提升 [2] - 公司作为浙江省供销社下属企业,在农资板块拥有宏观政策、机制人才、行业龙头、资源品牌、渠道网络等优势 [2] 股票回购 - 2024 年 9 月通过股份回购方案,截至 2025 年 4 月,回购约 1189 万股,占总股本 2.28%,成交总金额约 1 亿元,回购仍在进行中 [4] 新能源车业务 - 2024 年销售新能源车 6000 余辆,同比增长 19%,占整车销售数量 17%,将巩固存量品牌业务,探索增量品牌合作 [4] 未来农场业务 - 拥有省级“未来农场”称号的项目有嘉善西塘和海宁马桥项目,兰溪、温岭等多个农场项目正在推进,聚焦粮油全产业链,以“五统一”模式管理,实现减肥控药、减碳降人工 [4][5] 农业社会化服务 - 2024 年底,浙江省内建成农事服务中心 19 家,举办各类会议 3800 余场,开展试验示范 1500 余个,统防统治作业面积超百万亩次,测土配方肥推广面积达 200 余万亩次 [5] - 2024 年以 EPC + O 模式参与项目,承接 7 个项目,施工面积 3.4 万亩,已种植运营面积 2.9 万亩,嘉善未来农场土地流转种植面积达 3 万亩,新增多个土地流转和托管服务项目,开展订单农业 [5] 稳定股价与市值管理 - 全面聚焦产业升级,推动涉农和非农板块发展,提升公司投资价值;持续关注市值管理,提升管理水平,重视投资者回报 [6][7][11][13] - 重组上市 4 年累计分红超 6 亿元,近两年分红比例超 40%;2024 年 9 月开始股份回购,回购比例超 2%,金额超 1 亿元 [11] - 总结限制性股票计划经验,适时深化股权激励,优化员工创业机制;关注战略性资源投资和并购机会;形成投资者可理解的资本故事;做好投资者关系工作,树立资本市场新形象 [6][7][11][13] 医药板块 - 受新医改及医药集采政策影响,2023 - 2024 年医药板块业绩下滑,公司推动农业综合服务与医药板块协同发展,探索中药全产业链模式 [7] - 聚焦中药全产业链,上游完善单品中药材 GAP 标准化种植体系和交易体系,加快浙贝母种苗繁育研究;下游加快区域销售扩张,加强重点客户拓展 [8][12][13] 车后市场与整车板块 - 汽车商贸服务以中高端品牌为主,在江浙多地设品牌公司,有 35 家 4S 店,获多个奖项,与宝马、凯迪拉克有稳定合作关系 [9] -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高,组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团队,提升客户满意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大营销力度 [10] - 2025 年汽车商贸服务业务精细化管理巩固存量品牌,探索增量品牌合作,延伸服务拓展产业价值链条 [11]
万亩玉米“吨粮”计划,助力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
新京报· 2025-05-13 14:05
农业技术创新 - 内蒙古达拉特旗侯家营子村采用滴灌带和北斗导航智慧农机实现精准播种,农艺师通过远程系统实时监测调控数据 [1] - 中化农业MAP在示范农场实施玉米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包括土壤检测、选种播种、精准灌溉等6大环节 [2] - 农场引进国际先进滴灌系统结合玉米灌溉决策模型,在北方规模化农田中率先实现小流量精准灌溉 [2] - 玉米种植集成16项技术,7天可完成1万亩播种,2024年示范农场亩产达1016公斤,比周边农户高20% [2] - 每亩用水量从三四百立方米降至238立方米,节水约160立方米 [2] 盐碱地改良 - 单产提升方案应用于包头土默特右旗轻中度盐碱地,通过蓄水池沉淀过滤实现精准滴灌替代大水漫灌 [3] - 采用耐盐碱作物品种结合精准水盐调控等技术,2024年苗六泉农场粮食产量较改造前提高63% [3] - 该模式计划在更多具备条件区域复制推广,为内蒙古不同场景下的"吨粮田"建设提供解决方案 [3] 农业组织模式创新 - 中化农业MAP构建"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联结机制,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 [4] - 农户入股后每亩土地年收益约1400元,同时在农场务工月收入可达6000多元 [4] - 内蒙古推广"单产提升+社会化服务"等模式,2024年"吨粮田"面积达850万亩,单产7797斤/亩同比增242斤 [4] - 玉米全周期服务模式已从内蒙古向全国多地拓展复制 [4]
渔民专享礼包来了!全省首家互保渔业服务中心在湛江揭牌成立
南方农村报· 2025-05-09 14:33
服务中心成立背景 - 广东省首家互保渔业服务中心在湛江市揭牌成立,由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发起并全额出资[2][3] - 服务中心是在湛江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主管单位为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4] - 服务中心是贯彻落实省委"1310"工作部署和省农业农村厅有关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8][9] 行业发展现状 - 广东省作为全国渔业大省,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突破960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超4700亿元,从业人员逾百万[14][15] - 渔业社会化服务在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 - 庞大的产业规模迫切需要渔业标准化服务平台[15] 服务中心定位与目标 - 服务中心主要宗旨是服务渔区、服务渔业、服务渔民[24] - 工作目标是凝聚湛江市渔民会员的力量,为湛江市渔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产业链和高质量的社会性、公益性服务[24][25] - 未来三年围绕"三个一"目标推进:织密一张大网实现全市海洋、乡镇船舶互保业务全网络覆盖;建强一个数字化互保服务平台;培育一支专业化服务团队[30][31][32][33] 支持政策与措施 -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为湛江渔民送上三大礼包:"政策护航礼"包括业务费激励政策和专项扶持政策[37][38][39] - "科技赋能礼"将搭建渔业互保会员服务平台,推广线上服务[41][42][43] - "服务升级礼"将在重点渔港建设分支站点,推动一站式服务下沉[44][45][46][47]
“田管家”上手 增产又增收
辽宁日报· 2025-05-09 09:04
公司业务发展 - 海城万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代耕代种服务已有12年历史,服务面积从最初的800余亩增长至现在的2.3万亩[1] - 公司通过辽宁万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业务扩展至东北三省及陕西等地,去年托管服务面积达30.6万亩,今年签约面积超35万亩[2] - 公司采用"田管家"模式,通过专业技术帮助农民提高产量,2013年启动宽窄行密植技术使保苗亩株数从3500株提升至4500株[1]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 - 公司率先实施叶面肥作业,使托管农田亩产提高100至200公斤[1] - 辽宁万盈建立"云服务"数字中心,可记录每块地的233项信息,农户可通过手机查看播种、施肥等全流程细节[2] - 数字化技术实现前端数据精准化,使生产端物料准备更加精细[2] 行业动态 - 辽宁省今年组织3.1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农机检修和机手培训[3] - 全省春耕主要农资商品总需求量约327.9万吨,各地正推动服务主体与农资公司对接[3] - 政府计划持续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推动粮食单产提升技术应用[3] 运营模式 - 农机手需经过十次培训、十次考试、一次检修和一次拉练才能上岗[1] - 作业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包括检查垄距、株距、下种深度等50米试播流程[1] - 托管模式解决土地分散问题,实现片区化统一管理,提升作业效益[2] 市场影响 - 2014-2015年公司托管农田大面积实现"吨粮田",带动农户增收并促进业务快速增长[2] - 典型合作农户将300亩土地托管后,解决了出苗不齐和倒伏等问题[2] - 公司经验已在辽宁省内形成示范效应,被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推广[3]
【省供销合作社】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全力护航春耕生产
陕西日报· 2025-05-06 06:47
"榆林地区偏北,春耕开始得晚,我们供销社最近加紧给农户配送农资,保障大家春耕用肥的需 要,预计到5月中旬,春耕就全部结束了。"榆林市供销合作社企业管理科科长李朝霞说。 据悉,2025年春耕开始以来,榆林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储备各类肥料10.5万吨,销售各类肥料28万 吨,其中市补肥料16.5万吨。完成了对全市51个乡镇414个村组的507份土样的免费采集和检测,根据测 土配方结果销售肥料达3.5万吨。 农时不等人,春耕不可误。时下,我省春耕备耕工作已进入尾声。为全力打好春耕备耕生产"主动 仗",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多措并举做好2025年春耕农资保供稳价工 作,助力全省农业生产工作顺利进行。截至3月底,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累计调入化肥77.78万吨,销售 化肥51.26万吨。 提早生产储备,保障农资供应充足 在位于咸阳市三原县的陕西供销秦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生产。这家由 三原县供销合作社控股的农资生产企业,以物理化学双合成工艺生产养分均衡、肥效持久的复合肥。 "正月初八,我们就复工生产了。春季农资的需求量比较大,我们供应省内关中地区的小麦追肥量 大概在7000吨,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