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汇率制度

搜索文档
香港金管局:多重因素结合引致港汇触发弱方兑换保证
快讯· 2025-06-26 11:55
香港金管局回应港汇触发弱方兑换保证 - 港元在纽约交易时段触发联系汇率机制下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 [1] - 金管局向市场沽出美元、买入总值94.2亿港元 [1] - 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于6月27日减少至1,641.0亿港元 [1] 触发弱方兑换保证的原因 - 5月初港元数度触发强方兑换保证,共计流入1,294亿港元 [1] - 港元市场资金充裕导致港息下调,港美息差扩濶引发买美元沽港元的套息交易 [1] - 上市公司派息高峰期接近尾声减少港元需求 [1] - 非本地公司将招股或发债所得港元资金兑换回笼 [1] - 半年结相关的港元资金需求已大致完成筹措 [1] 金管局对事件的定性 - 这是联系汇率制度设计和正常操作的一部分 [1]
在香港金管局出手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后,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全面上扬。
快讯· 2025-06-26 11:29
香港金管局干预汇率与Hibor变动 - 香港金管局采取行动维护联系汇率制度 [1] - 干预措施导致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全线上涨 [1]
永安期货:生猪周报-20250626
新永安国际证券· 2025-06-26 10:33
市场行情 - A股延续强势,上证指数涨1.04%报3455.97点,深证成指涨1.72%,创业板指涨3.11%[1] - 港股延续跳空高开反弹,恒生指数涨1.23%报24474.67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15%,恒生国企指数涨1.13%,大盘成交额2678.01亿港元[1] - 欧洲股市普跌,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0.25%,标普500指数持平,纳指涨0.31%[1] 政策动态 - 美联储披露银行资本金规则修订计划,大行eSLR比率拟下调至3.5%-4.5%[8][12] - 香港金管局两年来首次买入94.2亿港元,以维护联系汇率制度[8][12] 企业动态 - 富卫集团招股,计划发9134.21万股,入场费3838.32元,预计募资29.53 - 34.42亿元[10] - 安井食品H股招股,计划全球发售3999.47万股,入场费6666.56元,预计募资24.96亿元[10] - 美的集团注销1109.07万股A股,回购股份注销后,A股占股本比重由91.52%降至91.51%[14] - 巨子生物控股股东增持92.26万股,增持后持股占已发行总股数的54.35%[14] 行业数据 - 2024年安井食品在中国速冻调制食品市场排名第一,2024年度纯利14.85亿元,今年一季度纯利同比下降10%至3.95亿元[10] - 富卫集团所在市场的人寿保险总承保保费预计将由2023年的约4070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的5790亿美元[10]
大动作来了!下半年这里还有牛市?
大胡子说房· 2025-06-25 20:00
香港资本市场动态分析 - 香港可能干预货币以拉升港元汇率 这一举动可能导致香港资本市场出现波动 [1][2] - 5月至今恒生指数从22600点上涨至24300点 涨幅约7.5% 主要受资金面而非基本面推动 [3][4][5] - 港元流动性增加源于联系汇率制度下 5月初港元汇率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 金管局释放流动性促使港元贬值 [6][7][8][9][10][11] 港元利率与资金流向 - 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1个月利率从3.98%骤降至0.52% 降幅达4% 形成事实上的大放水 [12][13][14] - 释放的流动性推动资金流入资本市场 形成5月以来的港股小牛市 [14] - 当前港元汇率接近7.85弱方兑换保证 若金管局回收流动性可能对港股形成压力 [15][16][17] 美元走势对香港市场影响 - 香港暂未干预汇率因预期美元将继续贬值 资金可能持续流入港元资产 [17][18][19] - 香港正密切观察美元汇率变化 若美元反弹将出手收回流动性 [20][21] - 短期内港元流动性可能出现大幅变动 香港资本市场或面临调整 [21] 下半年香港市场展望 - 热钱持续涌入是看好香港下半年市场的核心原因 [22][23][24] - 港股资金主要来自本土资金 南向资金和外资 后两类资金下半年有望持续流入 [25][26] - 南向资金流入逻辑包括优质企业南下IPO及港股较A股更少上涨束缚 [27][28] - 外资流入逻辑源于美国政治不确定性推动避险需求 [29][30] 重点投资领域 - 金融 消费 科技和医疗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31] - 已大幅上涨板块可等待回调 深度回调板块可考虑入场 [31] - 风险偏好较低投资者可考虑香港高收益稳健型储蓄资产 [32]
港元“保卫战”警报再度拉响
经济观察报· 2025-06-20 18:14
港元与美元利率差异 - 香港主流银行的港元定期存款利率已低至1%,而美元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在3%以上 [6][19][20] - 汇丰银行港元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从2025年4月的3.2%降至0.3%-0.5%,美元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3.7% [19][20] - 中银香港港元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0.3%-0.5%,美元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3.5% [19][20] 港元汇率变动 - 5月初港元汇率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6月20日逼近7.85弱方兑换保证 [4][7][15] - 香港金管局在5月初买入167亿美元并卖出1294亿港元,导致银行体系总结余从450亿港元增至1740亿港元 [9][12] - 港元汇率从5月初的7.75回落至5月20日的7.82,6月17-18日触及7.85但未触发干预 [14][15] HIBOR与流动性影响 - 1个月HIBOR从5月初的较高水平降至6月的0.5%左右 [3][15] - 港元流动性充裕导致HIBOR融资成本下降,投资者通过现货和远期市场套利 [13][16] - 港元与美元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利差超过300个基点 [5][12] 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变化 - 恒生银行3个月港元定期存款利率从5月初的2.9%降至2.3%,15万港元存款利息从1087.5港元降至870港元 [8][14] - 工银亚洲针对新客户的港元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1.03%-1.08%,起存金额10万-300万港元 [20] - 美元定期存款利率优势明显,汇丰和中银香港的3个月美元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3.7%和3.5% [20] 宏观经济与政策 - 香港金管局释放流动性导致利率下降,有利于当前香港整体经济环境 [3][21] - 资本市场活动升温和上市公司派息需求曾推动港元走强 [10] - 美元汇率波动和亚洲货币情绪蔓延至港元市场 [11]
中金:Hibor如何影响港股?
中金点睛· 2025-06-20 08:10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在"对等"关税后跌破2018年底低点,但在恒指20,500点支撑位企稳反弹,近期在新消费和创新药等板块提振下迎来上涨,但未能突破23,000-24,000区间 [1] - 4月2日以来港股跑输全球市场,新消费、创新药、必需零售、银行等板块领先,可选零售、消费者服务、家庭用品、半导体板块跑输 [1][4] - 新消费板块包括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周大福、蜜雪集团等公司 [7] 流动性分析 - 5月初以来香港1月期Hibor从4.1%降至0.6%的历史低位,隔夜Hibor从4.5%降至0附近,创2000年以来新低 [8] - Hibor骤降源于5月2日港币触及7.75强方保证后金管局自动投放流动性,4天内累计注资1,294亿港币,使总结余从446亿港币骤升至1,735亿港币 [14][15][17][18] - 流动性充裕可能为对冲5月宁德时代(IPO募资410亿港币)和恒瑞医药(IPO募资99亿港币)上市带来的短期流动性需求 [20] 市场影响 - Hibor骤降叠加弱美元、中美谈判预期和南向资金流入(5月初至今累计760亿港币,日均27.1亿港币)支撑港股表现,尤其利好成长股 [26][29] - 新消费和创新药板块交易拥挤度达到近一年100%历史分位,成交占比分别达4%和12% [28][32][48] - 港币快速贬值至7.85弱方保证附近,可能触发金管局回收流动性 [34][36] 未来展望 - Hibor难以更低,港美利差处于历史高位(隔夜利率利差4.3ppt),套息交易或使利差在1-3个月内弥合 [38][39] - 港股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原因包括:Hibor回升、南向资金流入放缓(AH溢价已降至128%)、外资持续流出、IPO供给压力(6月预计募资超200亿港币) [41][42][44] - 市场或维持23,000-24,000区间震荡,建议适度降低仓位或切换至分红股及AI相关互联网标的 [49][50]
东方财富策略陈果团队港股回调点评:港汇触及弱方保证,短期香港流动性边际收紧预期升温
新浪证券· 2025-06-19 20:07
港元汇率波动与流动性变化 - 4月30日港元兑美元汇率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5月3日至6日香港金管局累计投放1294亿港元以维持汇率稳定 [1][2] - 港元流动性扩张导致HIBOR利率大幅下行,1个月期HIBOR从4月的3.65%骤降至0.67%,隔夜利率接近0% [2] - 港美利差(HIBOR-SOFR)走阔引发套息交易,推动港汇贬值至7.85弱方兑换保证 [1][2] 市场影响与历史对比 - 2017年以来港汇4次持续触及弱方保证,期间恒指和恒科指数均承压 [2] - 当前港美息差走阔主因本地流动性过剩,与历史上美联储加息周期导致的被动扩大不同 [2] - 短期金管局可能回笼流动性,HIBOR回升将收窄套利空间并缓解港元贬值压力 [2] 联系汇率制度机制 - 港元兑美元汇率双向浮动区间为7.75-7.85,触及任一界限均触发兑换保证机制以维持稳定性 [1][2]
李家超: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加强离岸人民币中心角色
36氪· 2025-06-12 08:02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将维持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LERS),并称其为香港经济成功的根本因素之一 [1]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指出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实施以来已运行超过40年,经历多次经济周期和金融危机,成为香港金融体系的核心组件 [1] - 联系汇率制度确保港元利率与美元利率基本一致,香港金融机构与市场已适应这一生态环境 [2] 联系汇率制度的影响 - 港元利率随美元利率走强,1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在4月末高达4%,影响利率敏感行业如地产和银行 [3] - 2024年四季度地产、专业及商用服务占香港GDP比重约8%,贷款总额减少2.8%,其中香港境内贷款减少2.1%,境外贷款减少5.7% [3] - 联系汇率制度减少汇兑风险,有利于国际投资者,外国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占香港现货市场成交金额超35%和5% [4] 香港金管局的干预措施 - 5月2日-5日香港金管局累计投放1294.02亿港元以捍卫联系汇率制度,1个月期HIBOR快速下行至0.7%附近 [5] - 高盛研报指出降低HIBOR有效降低了抵押贷款利率,利好香港房地产市场,同时影响银行等利率敏感行业 [5] 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 - 李家超强调香港将加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地位,提供多元化产品以吸引海外投资者 [1][6] - 截至4月香港人民币存款达10309亿元,形成独立于美元的流动性池 [7] - 香港处理全球约80%的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通过"债券通""理财通"等机制连接内地与全球资本 [7] 港元-人民币双柜台交易 - 香港将加强港元-人民币双柜台交易,允许投资者以离岸人民币购买在港上市的人民币计价股票 [1][8] - 香港增量人民币资产市场可能依托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包括与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和区块链技术 [8] 美元稳定性与人民币市场 - 彭博调查显示68%受访者预测美元将持续贬值至2026年上半年,美元指数较年初下降8.8% [6] - 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可形成新的贸易-货币循环体系,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 [6]
汇丰:美元兑港元可能很快触及7.85!
智通财经网· 2025-06-10 11:36
美元兑港元汇率波动分析 - 近期美元兑港元汇率在7.75-7.85区间波动,属于联系汇率制度的正常现象 [1][2] - 5月初因股市港元需求强劲及"去美元化"担忧,汇率跌至7.75,香港金管局买入170亿美元并卖出1294亿港元,总结余增至1740亿港元(2022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 [2] - 港元流动性宽松导致HIBOR骤降,1个月期SOFR-HIBOR利差扩大至350基点(远超2022-2023年加息周期250基点高点),引发利率套利活动 [2] 影响汇率的关键因素 - 南向资金流入5月骤降至58亿美元(1-4月月均200亿美元),且上半月出现资金回流 [3] - 港元存贷比持续下降至72.3%(4月数据,为几十年低点),信贷需求疲软 [3] - 香港私营部门持有2000亿美元长期美债及1万亿美元存款(占系统总存款42%),"去美元化"交易可能影响汇率 [5] - 美联储降息预期(当前市场定价2024年降息60基点)将影响汇率走势 [7] 联系汇率制度运作机制 - 香港金管局外汇储备达货币基础的200%(超100%理论要求),有能力捍卫7.85弱方兑换保证 [13] - 总结余可通过增发外汇基金票据(EFBN)吸收流动性,2021年9月-2022年2月曾实施类似操作 [8] - 银行可使用外汇基金票据获取贴现窗口贷款,极端情况下总结余可降至零或负数 [12] 市场供需动态 - 5月中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大型IPO及股息支付需求支撑港元 [3] - 潜在IPO(如Shein计划香港上市)可能带来额外港元需求 [5] - 房地产销售在HIBOR暴跌后现复苏迹象,但整体周期性前景仍受中美贸易政策制约 [3]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6月10日
新华财经· 2025-06-10 09:21
香港金融政策 - 香港将维持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同时加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地位,未来计划推出更多人民币业务产品并强化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交易[1] 美国政策动态 - 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计划修订特朗普提出的3万亿美元经济计划中的税收和医疗保健条款,目标在7月4日前颁布[1] - 加州政府起诉特朗普总统备忘录及国防部调遣国民警卫队的命令,要求法院裁定其违法并撤销[1] 美国经济数据 -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5月美国消费者一年期通胀预期从4月的3.6%降至3.2%,三年期和五年期预期同步下降,为2024年来首次全面回落[2] - 美联储理事鲍曼就任负责金融监管事务的美联储副主席[2] 日本经济与政策 - 日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降幅从初值0.7%修正至0.2%,优于市场预期,库存和消费数据改善为主要推动因素[2] - 日本政府考虑回购低利率时期发行的超长期国债,4月净卖出1.48万亿日元德国主权债(2014年以来最大单月减持)及1.07万亿日元美国主权债(去年10月以来最大减持)[3] - 日本首相石破茂指出利率上升趋势将增加政府债务融资成本,需维护财政信心以应对挑战[2] 全球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分化:道指持平报42761.76点,标普500涨0.09%至6005.88点,纳指涨0.31%至19591.24点[4] - 美债收益率全线下跌,10年期收益率降3.18个基点至4.474%,30年期降2.99个基点至4.939%[4] - COMEX黄金期货持平报3346.70美元/盎司,白银期货涨2.12%至36.91美元/盎司;美油涨1.24%至65.38美元/桶,布油涨0.96%至67.11美元/桶[5] - 美元指数跌0.19%至99.01,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涨57.1个基点报7.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