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调查】骗局打着稳定币旗号翻新,警惕被“暴富陷阱”忽悠
新华财经· 2025-07-23 12:03
稳定币市场乱象 - 稳定币在全球市场热度飙升,但成为不法分子进行金融诈骗的工具,诈骗手段包括"假空投"链接、冒充投资专家等 [1][2] - 泰达币(USDT)因匿名性成为诈骗分子的首选媒介,例如"鑫慷嘉"骗局涉及超200万名投资者、涉案金额超100亿元 [3] - 不法分子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稳定币"等专业术语包装骗局,诱导投资者参与所谓的"低风险高回报"项目 [1][7] 诈骗手法分析 - "假空投"是典型诈骗手段,骗子制作虚假NFT空投链接,诱导投资者授权账号密码后转移资产 [2] - 诈骗平台如"鑫慷嘉"盗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DGCX)名义非法展业,要求参与者缴纳1000泰达币作为门槛费并发展下线 [3] - 诈骗资金通过稳定币特性快速跨境转移,使用混币器等工具切断资金流向,增加追查难度 [4][5] 投资者风险与监管动态 - 部分投资者在社交平台寻找新项目"回血",导致类似骗局如"奥拉丁""VAX"等层出不穷 [5] - 内地监管部门明确稳定币相关金融活动均为非法,多地发布预警警惕稳定币沦为非法集资、洗钱工具 [7] - 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平台跑路或涉及犯罪,投资者难以追偿损失 [8] 行业专家观点 - 法律界人士指出,稳定币骗局本质是"新瓶装旧酒"的庞氏骗局,结合了非法集资、传销与诈骗 [7] - 专家提醒公众保持理性,不要被专业术语迷惑,警惕"高回报"诱惑 [1][7]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22日(周二)美盘市场行情一览
快讯· 2025-07-22 21:50
贵金属市场 - 现货铂金XPTUSD报1450 990美元 上涨5 610美元 涨幅0 39% [2] - 现货钯金XPDUSD报1305 858美元 上涨9 772美元 涨幅0 75% [2] - COMEX黄金期货报3428 600美元 上涨18 300美元 涨幅0 54% [2] - COMEX白银期货报39 440美元 上涨0 200美元 涨幅0 51% [2] 外汇市场 - 欧元兑美元EURUSD报1 170 上涨0 05% [3] - 英镑兑美元GBPUSD报1 348 下跌0 07% [3] - 美元兑日元USDJPY报146 704 下跌0 43% [3] - 澳元兑美元AUDUSD报0 654 上涨0 19% [3] - 美元兑瑞郎USDCHF报0 797 下跌0 09% [3] - 纽元兑美元NZDUSD报0 597 上涨0 10% [4] - 英镑兑日元GBPJPY报197 793 下跌0 49% [4] 加密货币市场 - 比特币报119464美元 上涨2083 63美元 涨幅1 78% [4] - 莱特币报114 79美元 下跌0 64美元 跌幅0 55% [4] - 以太坊报3693 42美元 下跌68 91美元 跌幅1 83% [4] - 瑞波币报3 53美元 下跌0 02美元 跌幅0 56% [4] 国债市场 - 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 842% [6] - 美国5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 899% 下跌0 009个百分点 跌幅0 23% [7]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4 359% 下跌0 020个百分点 跌幅0 46% [7]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4 937% 无变化 [7] - 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4 590% 下跌0 014个百分点 跌幅0 30% [7] - 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 599% 下跌0 019个百分点 跌幅0 73% [7] - 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 280% 下跌0 018个百分点 跌幅0 55% [7] - 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 472% 下跌0 015个百分点 跌幅0 43% [7] - 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1 509% 下跌0 018个百分点 跌幅1 18% [7]
天才法案背后的“天才”之处
搜狐财经· 2025-07-19 02:34
稳定币的背景与定义 - 美国的稳定币建立在虚拟货币基础之上,如比特币、狗狗币和luna币等[1] - 美国是全球首个以法律形式承认虚拟货币合法的国家[1] - 部分观点认为稳定币的推出是为了化解美债困境,类似发行金圆券[1] 稳定币的战略意义 - 稳定币的推出具有多重目的,并非仅为解决美债问题[2] - 美国政府缺乏直接发行货币的职能,只能通过财政部发行国债,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2] - 稳定币的设计锚定美元兑换比例1:1,强化支付功能,同时绑定美元和美债以增强金融属性[3] 稳定币的金融影响 - 稳定币通过绑定美元和美债,可能扩大短债和美元需求,但未解决长期美债问题[3] - 美国通过稳定币强化其全球金融领导地位,尽管近年有所削弱但仍占据主导[3] - 利用虚拟货币去中心化特性,削弱竞争对手主权货币的竞争力,影响各国央行[4] 稳定币的发展现状 - 美国已发行的泰达币和circle币普及率较高,稳定币潮流短期内不可逆[4] - 部分国家从禁止虚拟货币转向接纳,反映出稳定币的全球影响力[4] - 中国对稳定币的发展仍持观望态度,需关注后续政策动向[4]
事关“稳定币”,多地发布风险提示
中证网· 2025-07-18 18:11
非法集资风险警示 - 多地发布风险提示,警惕以"稳定币"等为名开展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北京、深圳、福建、苏州等地 [1] - 不法机构炒作"稳定币"、"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概念,利用公众专业知识不足的特点进行诱导 [1] - 相关活动通过发行或投资"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扰乱金融秩序 [1] 非法集资特征分析 - 资质缺失:相关机构或个人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批准或备案,不具备合法资质 [1] - 虚假承诺:普遍存在"稳赚不赔"、"高额固定收益"、"保本付息"等夸大宣传 [1] - 资金池运作:依赖新投资者资金维持运转,存在资金链断裂和跑路风险 [1] 虚拟货币法律定位 - 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 [2] - 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2] - 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向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2] 投资者警示 - "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应树立正确货币观念和理性投资理念 [2] - 应自觉抵制、远离虚拟货币炒作、非法代币发行及未经批准的"数字资产"投资项目 [2]
谁战胜了 “金本位”?
华尔街见闻· 2025-07-17 14:46
核心观点 - 在全球地缘风险常态化、美元信用体系弱化和经济不确定性升温的背景下,黄金成为衡量资产价值的"标尺",凸显其长期配置价值 [1] - 2018年以来,仅个别虚拟货币、微盘股指数、贵金属行业和小盘规模因子策略跑赢黄金,反映美元信用弱化和宏观不确定性 [1] - 小市值风格成为绝对赢家,微盘股指数在所有时期跑赢黄金,受益于逆向投资机制、低估值和流动性溢价 [10][13] 大类资产表现 - 虚拟货币脱颖而出:比特币等因支付便利、技术革新溢价和供给稀缺(如减半机制)跑赢黄金,强化"数字黄金"属性 [4] - 权益资产名义增长依赖流动性驱动:标普500原涨幅132.54%但黄金标价下跌7.47%,美国M2增速峰值26.7%推动美股但真实回报有限 [4][5] - 固收和商品普遍弱势:10Y美债黄金标价跌63.16%,原油受页岩油增产拖累跌61.7%,白银因供需紧张相对抗跌 [4][5] - 不动产整体落后黄金:美国房价跑输幅度最小(-16.96%),印度受益人口红利跑输-29.32% [5] 行业表现 - 中信一级行业全部跑输黄金,但资源品和新动能相对强势:煤炭和银行高股息(均值5.8%和4.8%)缩小差距 [6] - 新动能优于旧动能:电新、TMT跑输幅度小于地产链,近一年大金融与科技(计算机、传媒、国防军工)跑赢黄金 [7] - 二级行业贵金属一枝独秀:2018年以来贵金属唯一跑赢黄金,新兴科技如半导体优于旧科技,哑铃配置(银行+消费电子)可缩窄跌幅39.8% [8] 风格与策略 - 小市值因子主导:微盘股指数2018年以来跑赢黄金,涨跌幅与ROE负相关、与PB正相关 [13] - 策略指数分化:小盘规模因子跑赢沪金,大市值落后,反映产业更迭青睐新兴小盘 [14]
多地提示稳定币风险!
券商中国· 2025-07-17 07:19
稳定币相关非法活动现状 - 不法分子以"稳定币"为噱头进行非法集资、诈骗等活动,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公众参与[1][2] - 非法机构通过"虚拟货币""数字资产""区块链技术"等新兴概念包装项目,制造信息不对称[2][4] - 河南、浙江、北京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发布风险提示,强调稳定币不具备投资属性[3][4] 非法活动特征与监管措施 - 非法集资项目普遍存在资质缺失、虚假承诺、资金池运作等特征[4] - 我国境内无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境外交易缺乏消费者保护措施,损失需自负[5] - 2021年央行等十部门明确虚拟货币不具备法定货币地位,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6] 司法处置与监管探索 - 法院在虚拟货币处置执行阶段面临法律依据不足困境,需加强司法协作[7] - 北京警方创新境外处置渠道:通过北交所委托香港持牌交易所变现涉案虚拟货币[7] - 专家建议探索符合国情的稳定币监管路径,参考美国和中国香港的监管经验[8]
资产、风格、行业与黄金深度复盘:谁战胜了“金本位”?
浙商证券· 2025-07-16 22:03
核心观点 - 2018年以来能跑赢黄金的资产屈指可数,反映出美元信用体系弱化、全球地缘风险常态化、经济不确定性升温等特征;相较于黄金,2018年以来获得正收益的资产为个别虚拟货币、正收益的风格为微盘股指,正收益的行业为贵金属,正收益的策略为小盘规模因子 [1] 黄金标价的大类资产 权益 - 2018年3月以来,美股、印股、欧股跑输黄金幅度相对较小;股指名义增长较强,但以黄金标价的实际走势偏弱,大多受流动性驱动;排除“货币幻觉”后,权益资产真实跑赢黄金并非易事 [2][16] - 2018年3月至2025年6月,标普500、斯托克50、沪深300、恒生科技、印度SENSEX 30、日经225指数累计涨幅分别为132.54%、56.00%、1.22%、0.69%、154.05%、84.51%,以黄金标价的累计涨幅分别为 -7.47%、 -41.06%、 -64.55%、 -58.88%、 -23.25%、 -45.96% [21] 固收 - 2018年3月至2025年6月,10Y美债期货累计下跌7.41%,以黄金标价累计下跌63.16%;10Y中债期货累计上涨16.36%,以黄金标价累计下跌59.25%;中美国债期货均难跑赢黄金 [21] 商品 - 以黄金标价,大宗商品中贵金属表现最好,其次是工业金属,能源类商品表现最弱,白银>铜>原油>螺纹钢>焦煤 [44] - 2018年3月至2025年6月,SHFE白银累计上涨143.12%,以黄金标价累计下跌14.85%;LME铜、SHFE铜累计涨幅分别为46.81%、57.21%,以黄金标价累计跌幅分别为41.58%、44.93%;SHFE螺纹钢、DCE焦煤累计跌幅分别为12.33%、36.05%,以黄金标价累计跌幅分别为69.29%、77.60%;ICE布油累计下跌3.76%,以黄金标价累计下跌61.71%;INE原油累计上涨19.65%,以黄金标价累计下跌58.09% [21] 虚拟资产 - 2018年3月至2025年6月,虚拟货币累计涨幅较大且可跑赢黄金;其与黄金支撑逻辑相似,但虚拟货币有支付便利度强、技术革新溢价、供给更稀缺三大优势 [53][54][55] 不动产 - 2018年1月至2024年12月,全球主要经济体房价均跑输黄金;美国、印度跑输黄金幅度相对较小,美国或受益于较强的经济韧性和需求拉动,印度或受益于人口红利 [58] 黄金标价的中信一级行业指数 2018年至今 - 中信一级所有行业均难跑赢黄金,资源品和新动能相对较强,消费品和旧动能相对偏弱 [63] - 煤炭、银行等高股息品种跑输幅度最小,考虑股息率则跑输幅度更小;2018 - 2024年,煤炭、银行股息率均值分别为5.8%、4.8%,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位列前二 [63] - 新动能跑输黄金幅度小于旧动能;消费板块整体大幅跑输黄金,仅食品饮料跌幅相对较小 [65] 近一年 - 大金融、科技成长跑赢黄金,资源品、消费品、地产链均跑输 [70] - 综合金融、非银金融在“924”行情、春季攻势中展现进攻性,6月末非银金融引领市场上攻 [73] - 计算机、传媒、国防军工近一年跑赢沪金,电子、通信跑输但相对收益居前30% [73] - 资源品和消费品弱势与需求不足、低物价环境相关,地产链反映经济旧动能“落幕” [74] 黄金标价的中信二级行业指数 2018年至今 - 中信二级行业中仅有贵金属能够跑赢沪金;新科技强于旧科技,银行相对较强,单一行业或大幅跑输黄金,但哑铃型配置可缩小差距 [81][85][86] 近一年 - 大金融、新消费、新科技、军工跑赢黄金,资源品、旅游出行、地产链、交通运输跑输 [91] - 新兴金融服务Ⅱ、证券Ⅱ受益于“924”行情与稳定币行情;保险Ⅱ、全国性股份制银行Ⅱ表现较强 [94] - 专业市场经营Ⅱ、文化娱乐、一般零售受益于新消费行情 [95] - 其他电子零组件Ⅱ、半导体跑赢沪金,与国产替代加速、AI需求拉动等因素有关 [95] - 兵器兵装Ⅱ、其他军工Ⅱ受益于以伊冲突与阅兵预期 [96] 黄金标价的A股常见风格指数 2018年至今 - A股常见风格指数中仅有万得微盘股指数能够跑赢沪金;微盘股指数具有天然“逆向投资机制”,估值修复、流动性充裕是其上涨重要因素 [104] - 其余跑输风格中,中小成长风格相对靠后,在市场调整阶段下探幅度更大 [112] 近一年 - 仅微盘股指数、中信金融风格跑赢黄金,小市值风格跑输较少,红利风格跑输较多 [114] - 红利风格内部缩圈,2025年4月以来银行强势上攻,其他红利品种涨幅落后 [114] 黄金标价的常见策略指数 2018年至今 - A股常见策略指数中仅有小盘规模因子指数能够跑赢沪金;小市值好于中大市值,业绩预增/超预期指数相对较强 [122] 近一年 - 仅小盘规模因子、小盘重要股东增持因子、小盘成长因子、小盘业绩预增因子4个策略指数跑赢黄金,小市值风格集聚性较强,大市值风格跑输较多 [124] 总结与投资建议 - 长期建议关注黄金、微盘股指数、高股息品种和新兴科技方向的配置价值;短期关注权益资产与核心资源品、中小盘成长风格、大金融 + 科技及“反内卷”品种 [131]
警惕利用“稳定币”非法集资!多地发布风险提示
证券时报· 2025-07-16 18:40
稳定币非法活动现状 - 不法机构以"金融创新""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等名义发行或炒作稳定币相关投资项目,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公众参与交易炒作 [1] - 此类行为易异化为非法集资、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扰乱经济金融秩序 [1] - 河南、浙江、北京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已发布风险提示,强调稳定币不具备投资属性且相关机构无吸收公众存款资质 [1][2] 非法集资特征分析 - 非法项目普遍存在资质缺失、概念包装、虚假承诺、资金池运作及风险外溢等特征 [2] - 不法机构利用"稳定币""DeFi""Web3 0"等新兴概念制造信息不对称,并宣传"稳赚不赔""高额固定收益"等虚假承诺 [2] - 我国境内无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境外交易缺乏消费者保护措施,投资者损失需自行承担 [3] 监管政策与司法实践 - 我国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虚拟货币无法定货币地位且禁止流通使用 [4] - 法院在虚拟货币处置执行阶段面临法律依据不足困境,需加强司法协作探索规范执行机制 [4] - 北京市公安局创新境外处置渠道,通过北交所委托香港持牌交易所变现涉案虚拟货币并依法处理资金 [5] 稳定币监管趋势 - 美国和中国香港已出台稳定币监管规定,我国需加快探索符合国情的监管路径 [6] - 稳定币市值和流通量增长推动监管重心从处置问题转向金融安全议题 [6]
事关稳定币,多地紧急提示!
证券时报· 2025-07-13 20:13
数字货币领域稳定币风险警示 - 近期数字货币领域中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概念热度飙升,引发市场持续聚焦 [1] - 多地机构发布风险提示,指出该概念正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1] 深圳地区风险提示 - 7月7日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发布首份稳定币风险提示 [3] - 不法机构以"金融创新""数字资产"为噱头,利用公众对稳定币了解不足的特点进行资金吸收 [3] - 这些机构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不具有公开吸收公众存款的资质 [3] - 建议公众增强理性投资意识,树立正确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 [4] 苏州地区风险提示 - 7月11日苏州市发布风险提示,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6] - 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6] - 编造"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投资项目并吸收公众资金属于违法行为 [6] - 建议公众增强法制观念和理性投资意识,抵制非法金融活动 [7] 北京地区风险提示 - 7月9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风险提示 [9] - 指出此类活动具有五大风险特征:资质缺失、概念包装、虚假承诺、资金池运作、风险外溢 [10] - 强调"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建议公众核实机构及产品合法资质 [11] - 提醒公众充分认识稳定币等数字货币的高度复杂性和波动性 [11] 行业监管态势 - 多地监管机构相继发布类似风险提示,形成全国性监管态势 [4][6][9] - 监管机构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6] - 强调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