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补充

搜索文档
青岛银行(03866)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总额不超过48亿元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22:54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发行不超过人民币48亿元A股可转债 [1] - 发行需经股东大会、金融监管机构及交易所审核批准 [1] - 通过可转债发行实现对核心一级资本的渐进式补充 [1] 资本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45% 合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05% [1] - 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均满足监管要求 [1] - 风险加权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带来资本补充需求 [1] 发行目的 - 夯实资本基础并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1] - 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并保持稳健运行 [1] - 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实现既定战略目标 [1]
万亿级盛京银行今日正式退市/东北城商行“巨无霸”挥别港交所:从恒大危机到国资接管的十年嬗变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37
退市时间线 - 2016年恒大集团以140亿元收购盛京银行17.28%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派驻管理层 [1] - 2019年恒大增持22亿股使持股比例升至36.4% 期间对恒大系风险暴露规模超1550亿元 [1] - 2021年沈阳国资盛京金控以110亿元受让恒大所持19.93%股权介入重组 [2] - 2022年9月恒大剩余14.57%股权由沈阳7家国企以73亿元联合竞得 恒大完全退出 [2] - 2023年9月银行向辽宁资管出售1760亿元不良资产包 采用15年期年利率2.25%专项票据支付 [2] - 2025年8月盛京金控联合7家国资发起全面要约收购 H股每股1.30港元内资股每股1.20元人民币 总代价66.52亿元较停牌价溢价15.79% 完成退市 [3] 退市核心动因 - H股日均成交量仅占流通股总量0.0025% 流动性枯竭致融资功能丧失 [4] - 市净率跌至0.13倍 较IPO发行价7.56港元累计下跌83% 远低于行业平均 [4] - 2024年营业收入85.77亿元较2019年峰值缩水59% 净利润6.21亿元仅为2017年8% [6]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2.68%超行业平均1.5个百分点 关注类贷款占比4% [6] - 个人按揭贷款不良率高达3.66% 反映地产风险暴露 [6] - 净息差收窄至0.80%接近监管红线 成本收入比攀升至64.28%大幅高于行业平均 [7] 公司治理问题 - 原董事长张玉坤2016-2019年违规批准向恒大发放千亿级关联贷款被立案审查 [8] - 原行长李富民2019-2021年为恒大系违规操作数亿元授信 [8] - 某女行长涉嫌为恒大违法放贷2700亿元并收受回扣 [8] - 2019-2021年期间向恒大系企业输血超325亿元 银行沦为融资工具 [9] - 2016-2017年刘彦学等3人违规领取超额薪酬1892万元后被勒令退回 [10] - 2023年管理层更换为国有大行背景高管孙进、柳旭 [10] 风险处置措施 - 辽宁资管以15年期年利率2.25%专项票据承接1544亿元不良资产本金 [11] - 2023年辽宁省通过发行150亿元专项债向银行注入资本金 [12][13] 区域金融格局 - 东北地区上市银行持续萎缩:2024年4月锦州银行退市 2025年7月九台农商行退市(吉林金控32亿元收购) 2025年8月盛京银行退市 [14] - 目前仅哈尔滨银行维持上市 股价跌至0.435港元融资功能薄弱 [14] 未来战略方向 - 明确不再寻求A股/H股上市 89%营收来自东北地区 聚焦区域市场 [14] - 计划整合4家村镇银行推动"村改支"优化基层网点 [14] - 需解决广汇集团股权质押等历史遗留问题 警惕风险跨板块迁徙 [15] - 反映港股对区域性银行估值歧视 可能推动更多中小银行选择"国资收购+退市"模式转型 [16]
加码定向募股,地方中小银行外源性“补血”提速
北京商报· 2025-08-27 19:36
核心观点 - 8月以来地方中小银行加速资本补充 定向募股成为外源性补血核心选择 通过多元路径优化资本结构和增强抗风险能力 [1] - 定向募股符合中小银行规模偏小和股权结构本地化特征 既能依托区域股东资源快速补血 又能加强银政企协同合作 [4] - 定向募股本质是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和完善股权治理 为后续稳健经营和业务转型铺路 [5] 村镇银行定向募股 - 西安雁塔恒通村镇银行募集1123万股股份 浙江温州龙湾农商行入股资格获批 [3] - 铜川印台恒通村镇银行募集368万股股份 入股方同样为浙江温州龙湾农商行 [3] - 浙江温州龙湾农商行作为异地机构多次参与陕西村镇银行定向募股 [1][3]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定向募股 - 曲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获准定向募集不超过7000万股 需在6个月内完成募股工作 [3] - 募股计划有助于增强资本实力 更好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 [3] - 长期服务于三农和小微企业 [3] 农商行定向募股 - 湖北京山农商行引入地方国资股东 京源实业投资集团持股3000万股(占比8.78%) 京城农业投资公司持股2000万股(占比5.85%) [4] - 地方国资股东带来资本注入和资源整合优势 提升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4] - 农商行更倾向于引入地方国资背景股东 实现资本补充与资源整合双重目标 [4] 股权管理要求 - 定向募股后需加强股权管理 优化股权结构 严格控制股东关联交易 完善公司治理与内控机制 [5] - 若股东约束不足可能出现不规范关联交易和干预经营风险 影响银行稳健运营 [5] - 监管部门在批文中明确要求银行防范和化解相关风险 [5]
这家银行再现大额罚单!信贷业务屡次违规,资本“渴求症”难解?
券商中国· 2025-08-25 13:13
监管处罚与合规问题 - 恒丰银行重庆分行因掩盖不良贷款、投资管理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尽职被罚款260万元 [1][2] - 2025年累计被罚1755.68万元,较2024年增幅近80% [2] - 多名责任人被警告或罚款,包括分行负责人及支行行长 [2] - 年内第三次收到百万元以上罚单,涉及反洗钱、信贷业务等违规 [1][3] - 成都分行、南充分行曾因掩盖不良贷款受罚 [3] - 上海分行因固定资产贷款发放不审慎等5项违规被罚370万元 [3] - 中国人民银行对其8项违法行为罚款1060.68万元,包括违反账户管理、反假货币规定等 [3] 不良资产处置与资产质量 - 通过控股股东山东金融资产转让不良资产54.65亿元,占一季度资本净额超1% [5] - 2025年转让债权总额超1亿元的资产包77个,合计236亿元 [5] - 低于1亿元的资产包超290个 [5]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49%,高于股份行平均水平0.27个百分点 [6] - 不良贷款余额128.73亿元,拨备覆盖率154.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61.9个百分点 [6] - 信用减值损失86.13亿元,同比增加19.5% [6] - 未分配利润-274.01亿元,历史亏损规模较大 [1][6] 资本充足性与补充压力 - 2024年末资本充足率13.3%、一级资本充足率11.4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92% [8] - 2025年一季度末三项指标分别下滑至12.48%、11.07%、8.56% [8] - 2020-2022年发行永续债280亿元,2024年发行二级资本债150亿元 [8] - 近期筹划增资扩股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9] - 核心资本消耗较快,补充渠道受限(未上市) [8][9] - 评级机构指出业务扩张对资本形成持续压力 [6][7] 经营挑战与上市前景 - 宏观经济复苏缓慢及部分行业风险对运营形成压力 [7] - 零售业务基础薄弱,业务结构需优化 [7] - 历史亏损、不良资产压力及内控问题增加上市不确定性 [9] - 为12家股份行中未上市银行之一,2024年启动上市准备 [9]
十年A股IPO长跑未竟,天津银行新班子能否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7:43
A股IPO进程 - A股IPO上市辅导工作已持续十年 自2015年8月18日启动至今[1] - 上市进程主要卡点在于尚未取得上市所需的外部批复[1] - 辅导机构持续协助完善公司治理及内控制度 目前公司治理能有效运行[1] 资本补充举措 - 2025年6月成功发行70亿元金融债券用于优化负债结构和充实营运资金[2] - 资本补充规划拟发行不超过2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及2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2] - 资本工具发行需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核准[2] 资产规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达9457.8亿元 较年初增长2.14%[2] - 客户贷款及垫款余额4592.29亿元 较年初增长4.19%[2] - 负债总额8761.95亿元 较年初增长2.29%[3] - 客户存款余额5173.27亿元 较年初增长3.27%[3] 盈利能力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167.1亿元同比增长1.5% 归母净利润38.02亿元同比增长1.1%[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2.17亿元同比增长2.43% 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3.77%[3] - 盈利增速较2023年分别下滑2.5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3] 资产质量状况 - 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1.70%与年初持平[3] - 拨备覆盖率169.97%较年初微升0.76个百分点[3] 业务布局拓展 - 2024年通过参与天津京东消费金融公司重组正式进入消费金融市场[4] - 持有消费金融公司10%股权[4] 公司治理调整 - 2024年面向市场公开选聘两名副行长[5] - 2025年3月完成新一届董事会换届 高管团队平均年龄约52岁[5] - 当前A股银行IPO已连续三年空窗 多家银行主动撤单[5]
宁波通商银行2025年第一期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成功发行
搜狐财经· 2025-08-16 00:31
债券发行概况 - 2025年第一期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成功发行 发行规模5亿元人民币 票面利率2.6% 全场认购倍数2.42倍 [1] - 债券存续期与发行人持续经营存续期一致 附第5年及之后每个付息日有条件赎回权 [1] 监管审批与发行准备 - 发行计划由行党委提前决策部署 2025年2月获中国人民银行许可 5月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许可 [3] - 总行计划财务部组织审批 资金营运中心负责营销与成本控制 多部门协同确保发行成功 [3] 资金用途与资本结构优化 - 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优化资本结构 缓解资本补充压力 [3] - 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促进业务稳健发展 [3]
青岛银行:资本工具计划发行额度获得监管机构批复
智通财经· 2025-08-15 18:01
资本补充工具发行计划 - 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资本补充工具计划发行额度的议案》[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批准公司发行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补充工具[1] - 公司可在24个月内自主决定具体工具品种、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1] 监管批复情况 - 批复文件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关于青岛银行发行资本工具的批复》(青金复[2025]166号)[1] - 批复时间为2025年5月28日后近期[1]
“补血”需求旺 商业银行二季度发债料提速
新华网· 2025-08-12 14:27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债规模较去年同期明显提速。数据显示,2021年1月1日至4月 13日,累计有32只商业银行债券、31只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规模分别达3318亿元、1308.7亿元。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股份行、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 别为13.82%、13.08%、12.75%、12.56%,低于商业银行同期15.13%的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累计发行77只债券,合计发行规模达7490.5亿元,较 去年同期增长61.90%。 专家分析,这与当前商业银行亟需提高资本实力、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有关。预计二季度商业银行发 债将进一步提速。 今年以来发债近75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已发行41只商业银行债券、36只商业银行次级债 券,发行规模分别达3823亿元、3667.5亿元。就次级债券类型来看,在此期间,商业银行二级债、永续 债分别发行了28只、8只,发行规模分别为2487.5亿元、1180亿元。 从发行主体来看,在2022年以来成功发行次级债券的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 行、邮 ...
规模破万亿!银行发行“二永债”须警惕这项风险→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00:18
银行"二永债"发行概况 - 今年以来银行发行"二永债"总额已超万亿元,截至8月7日达到10464.60亿元 [1][2] - 仅7月内发行规模激增超2000亿元,达到2294亿元,远超一季度的1738.60亿元 [1][2] - 2023年至2024年银行"二永债"发行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发行数量分别为123只和142只,年度发行总额分别为11142.9亿元和16637.9亿元 [2] 发行结构分化 - 大行发行规模占据"半壁江山",国有银行合计发行16只总额5950亿元,股份行发行9只总额2670亿元 [4] - 中小银行成为发行数量主力,地方银行及民营银行发行46只总额1844.6亿元 [1][4]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化明显,国有行17.79%,股份行13.71%,城商行12.44%,农商行12.96% [5] 发行驱动因素 - "二永债"发行加速源于银行对补充资本金需求增大,巴塞尔协议Ⅲ要求商业银行总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 [3] - 银行机构为支持实体经济加大信贷投放增加了资本金消耗 [3] - 存贷息差持续收窄使银行难以通过内源性收入补充资本金 [3] 中小银行发行特点 - 中小银行看重"二永债"的便利性,不依赖资本市场估值表现,适用于非上市银行 [4] - 相比股权融资不稀释股权,融资成本在低利率环境下相对可控 [4] - 可以调整债券配置优化资本结构,二级资本债计入二级资本,永续债计入其他一级资本 [4][5] 潜在风险与挑战 - 二级资本债在发行后第5年开始每年可计入二级资本的比例逐年下调,从100%递减至20% [5] - 赎回"二永债"有门槛要求,资本充足率应持续高于监管红线 [5] - 中小银行构建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仍是挑战,需要警惕资本补充"后劲不足"风险 [5] 市场展望 - 2025年大行注资落地及化债背景下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将缓解资本补充压力 [6] - "二永债"仍为"资产荒"延续下的优质配置品种,但优质信用债逐渐"利率化"使投资安全垫变薄 [6] - 投资者需要优化配置策略,在下沉市场挖掘更具确定性的增量收益 [6]
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忙 资本补充仍迎大考
北京商报· 2025-08-07 23:14
作为主动负债管理工具,微众银行、苏商银行、新网银行、金城银行等"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年内密集发 行同业存单,间接帮助资本补充。8月7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上述银行同业存单发行与去年 同期相比规模多数增长,且利率有所下行。这背后,反映互联网型民营银行资产扩张的同时,以主动负 债手段积极维护资负平衡的现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旺盛需求下,互联网型民营银行资本补充工具不 足等问题,引发一场事关资本充足率稳定的大考,也更"鞭策"其风控能力持续提升。 规模增,利率降 8月6日,微众银行发布2025年度第54期同业存单发行公告,计划发行量为59.7亿元,期限为1个月期, 参考收益率1.52%。同日,苏商银行公告,2025年度第87期同业存单已成功发行,实际认购量1亿元, 参考收益率1.7%。 同业存单是银行主动负债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8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年中阶段,互联 网型民营银行同业存单密集发行。整体来看,微众银行、苏商银行、新网银行2025年至今已发行债券类 型全部为同业存单,规模上大多增长。 其中,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微众银行年内共发行53期同业存单,发行金额总计1545.2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