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大湾区
搜索文档
广深带头“织网”轨道交通 大湾区进阶“一小时产业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3:46
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进展 - 国庆中秋假期前夕广深两地密集开通新线路 深圳于9月28日开通地铁16号线二期和6号线支线二期 广州于9月29日实现3条城际铁路和2段地铁新线“五线齐发” [1][3] - 广州地铁集团运营的城际铁路达420公里 广州地铁线网运营里程达768.4公里 广州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突破1100公里 深圳地铁运营总里程突破600公里达609.6公里 [1] -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铁路运营里程超2800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477公里 [3] 网络互联与效率提升 - 新开通线路显著缩短时空距离 例如琶洲至东莞西站出行时间从84分钟缩短至约30分钟 票价从23元降至19元 [3] - 未来广深地铁有望通过东莞连成一体并向香港、惠州延伸 形成全国最大地铁网络 加速从“一小时生活圈”向“一小时产业圈”跃升 [2][4] - 光明城站等枢纽将构建“高铁+城际+地铁”一体化交通体系 实现立体接驳 [4] 客运需求与增长态势 - 广深城际铁路作为交通大动脉每日客流量达16.6万人次 2024年暑运单日最高到发量突破7万人次 通勤客流占比达45% [6] - 2024年12月31日广州地铁客运量突破12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截至今年8月31日线网日均客运量达914.71万人次 同比增长3.98% [6] - 2025年8月深圳地铁进站量达16948万人次 客流量达30013万人次 均居全国第三 客运强度为1.63万人次/公里·日 连续21个月位列全国内地城市首位 [7] 对产业与经济的影响 - 高效交通网络助力区域生产要素顺畅流动 给企业选址带来更大主动权 企业可将产业园设置在东莞佛山肇庆等成本较低区域 [2][4] - 轨道交通“硬联通”将重塑城市发展空间与产业格局 促进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高效流动 释放大湾区协同发展潜力 [2][4][8] - 当8600万人口通过轨道交通融合为“一个”巨型城市时 产业分工的细化与生产效率将远超单个千万级城市 形成全球竞争力 [5] 技术应用与战略协同 - 地铁网络加密与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 例如佳都科技的AI和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地铁智能调度与智慧车站管理 优化发车间隔和行车速度 [8] - 广深轨道交通发展是政策经济人口与区域战略四方合力的结果 旨在以轨道交通为骨架重构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格局和经济地理 [6] - 广深港高铁自2018年全线开通以来跨境旅客超1亿人次 截至2025年9月25日今年累计运送跨境客流达2287.2万人次 同比增长16.3% [9]
广惠城际北延段正式开通,惠州迈入“高铁城际直通”新时代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23:08
项目开通概况 - 广惠城际北延段于2025年9月29日12时正式开通运营 [1] - 线路全长6.36公里,连接既有广惠城际小金口站与赣深高铁惠州北站,实现城际铁路与国家级干线高铁无缝对接 [1][2] - 近八成线路为地下段,设计时速根据路段分别为200公里(地面段)和160公里(地下段) [2] 运营与服务细节 - 日常从惠州北站出发的城际列车达28车次,可到达东莞西、番禺、佛山西、肇庆等大湾区核心城市 [2] - 日常到达惠州北站的城际列车达33车次,其中大站停11车次,特快2车次 [2] - 实现“零距离换乘”,乘客下城际列车后步行约10分钟即可换乘赣深高铁,站点每日安排志愿者提供引导服务 [2] - 从惠州北至白云机场北票价106元起,最快车次途经7站需1小时55分,最慢车次途经31站全程3小时38分 [2] 战略意义与影响 - 项目是广东省、市“十四五”规划重点交通项目,是惠州首条自主投资建设的城际铁路,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3] - 极大提升惠州北站作为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使惠州与广州、东莞、佛山等城市间的“半小时生活圈”更真切可感 [3] - 通过“公交化运营”便捷服务,显著提高市民跨城通勤效率,大幅压缩时间成本 [3] - 有效促进深莞惠都市圈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优化区域综合交通格局,带动沿线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提升 [3] 项目建设挑战 - 施工面临下穿京九铁路、小金河以及岩溶地质等诸多技术挑战 [3] - 涉及多部门协调的涉铁施工和复杂交叉作业,惠州市政府及相关单位凝聚合力攻克技术瓶颈 [3]
广州地铁同日开通多条城际铁路和地铁线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20:36
网络扩张里程碑 - 公司于9月29日开通运营3条(段)城际铁路,包括广州东环城际(番禺-白云机场北)、琶莲城际和广惠城际北延段(小金口-惠州北)[1] - 公司同日开通2条(段)地铁线路,包括十三号线二期(天河公园-鱼珠)、十四号线二期(嘉禾望岗-乐嘉路),以及十一号线广州东站[3] - 此次开通使公司运营的城际铁路里程达到420公里,地铁线网运营里程达到768.4公里[1][3] 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 - 公司运营的城际铁路网络已连接广州、佛山、东莞、惠州、肇庆、清远6个城市,串联10个枢纽,并与14条地铁线共17座地铁站实现便捷换乘[1] - 新开通城际线路通过“番禺-琶洲-广州莲花山”三站构成的“黄金三角”,可与广惠、广肇、广清、广州东环城际铁路贯通运营[3] - 新网络使佛山、惠州、东莞、肇庆、清远五市无需换乘即可快速通达广州琶洲会展核心区、国际金融城及广州白云机场[3] 交通效率与生活圈融合 - 从广州琶洲站出发,30分钟可达广州白云机场及佛山、东莞中心城区,60分钟可达深圳机场、肇庆及惠州中心城区,90分钟可达清远中心城区[5] - 此次开通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306090”交通圈加速成型,生活圈加速融合[5] - 公司管理层表示,珠三角城际铁路已“筑线成网”,各线路功能互补、协同联动,将交通动脉转化为发展纽带[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于今年底前开工建设佛穗莞城际,同时接管运营穗莞深城际,并开通广清城际铁路南延段、地铁二十二号线后通段[5] - 至年底,公司运营的“地铁+城际+有轨电车”总里程将突破1300公里[5] - 公司目标为纵深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交通枢纽集群[5]
广深莞地铁密集“上新”,跨市轨交重塑大湾区
第一财经· 2025-09-29 18:12
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 深圳地铁运营总里程于9月28日突破600公里,达609.6公里,位列全国第五,线网密度0.305公里/平方公里,稳居内地城市第一 [3][5] - 广州地铁“地铁+城际”运营里程已突破1000公里,其线网单日总客运量在2024年刷新历史纪录,达1220.2万人次 [9][10] - 东莞地铁1号线有望于年底开通试运营,其规划中的二期和三期将分别与广州地铁5号线、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接驳,串联三座万亿GDP城市 [3][10] 深圳地铁客流与增长动力 - 深圳地铁客运强度长期居高不下,8月份客运强度达1.63万人次/公里·日,连续21个月位列内地城市第一,1~8月全线网日均客运量达894.79万人次,同比增长7.1% [6] - 客流增长源于常住人口大幅增长(2024年底社区登记总人口同比增加74.11万人)以及深中通道开通和深港跨境出行火爆 [7] - 2025年底深圳还将迎来4条地铁新线投入运营,其地铁五期建设预计在2030年前后使全市轨交里程突破800公里 [7] 跨区域轨交网络互联互通 - 深莞两地正推动多条地铁线路衔接,包括深圳10号线东延、11号线北延与东莞3号线衔接等,以实现与东莞凤岗、松山湖等地的轨道连通 [9] - 香港轨交北环线主线将于本周启动,其支线将跨深圳河与深圳福田区相连,目标2034年或之前同步开通,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项目也在推进中 [11] - 广深港高铁自2018年全线开通以来,跨境旅客已超1亿人次,2025年截至9月25日累计运送跨境客流达228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3% [11] 轨交网络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将助力区域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重塑城市空间与产业格局,并给企业选址带来更大主动权 [3][13] - 跨市地铁将促进深圳(科创中心)、东莞(制造业重镇)、惠州(土地资源雄厚)三地资源互补,重构都市圈的空间和产业逻辑 [14] - 以广州为核心的城际铁路将密切其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协作,使区域从“一小时生活圈”向“一小时产业链”发展,促进科技创新走廊成长 [14]
广深莞地铁密集“上新”,跨市轨交重塑大湾区|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9-28 21:56
深圳地铁运营里程突破 - 深圳地铁运营总里程达609.6公里 位列全国第五 [2][3] - 线网密度达0.305公里/平方公里 稳居内地城市第一 [3] - 2025年底前还将有4条新线投入运营 2030年全市轨交里程有望突破800公里 [4] 深圳地铁客流与客运强度 - 8月进站量达16948万人次 客流量达30013万人次 均居全国第三 [3] - 客运强度达1.63万人次/公里·日 连续21个月位列内地城市第一 [3] - 1-8月全线网日均客运量894.79万人次 同比增长7.1% [3] - 单日客流破千万累计达52次 8月首次实现连续8个工作日破千万 [3] 客流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底深圳社区登记人口2237.88万人 同比增加74.11万人 增量居全国第一 [4] - 深中通道开通促进珠江西岸城市居民便捷往来深圳 [4] - 深港跨境出行持续升温 "港人北上"热潮推动客流增长 [4] 大湾区轨交网络建设进展 - 广州地铁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含城际) [5] - 东莞地铁1号线预计年底开通 二期将连接广州地铁5号线 三期连接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 [2][6] - 深莞正推动10号线东延、11号线北延与东莞3号线衔接 6号线支线北延与东莞1号线衔接 [5] - 深大城际铁路加快建设中 地铁线路也在谋划 [5] - 香港轨交北环线主线本周启动 目标2034年开通 支线将连接深圳福田区 [7] - 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香港段已邀请承建商提交意向书 [7] 跨区域轨交互联互通 - 广深港高铁今年累计运送跨境客流2287.2万人次 同比增长16.3% [6] - 广州东环城际、琶莲城际和广惠城际北延段将于近期开通 形成湾区城际环线 [5][6] - 东莞地铁1号线将串联广州、东莞、深圳三座万亿GDP城市 [6] 轨交网络对产业格局影响 - 降低大湾区城市间通勤成本和时间成本 增强企业选址主动权 [8] - 促进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流动 释放协同发展潜力 [8] - 重构深圳都市圈空间逻辑和产业逻辑 强化科创走廊发展(香港-深圳-东莞-广州) [8] - 广州城际铁路推动从"一小时生活圈"向"一小时产业链"发展 [8] 相关企业运营表现 - 港铁公司2024年总收入600.11亿港元 同比增长5.3% 净利润157.72亿港元 同比增长102.6% [6] - 高铁香港段业务增长显著 [6]
45年,深圳长出一片“轨道森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9:12
深圳地铁发展历程 - 深圳地铁从2004年开通初期21.3公里线路发展到2024年运营里程达595.1公里 居全国第五 线网密度全国第一 [4] - 日均客流量从2004年17万人次增长至2024年847.49万人次 单日客流突破千万已成为常态 2025年已累计45次突破千万关口 [4] - 2024年全年运送乘客30.97亿人次 客运强度达1.49万人次/公里日 居全国超大城市之首 [4] 线网建设规划 - 当前有17条(段)共250.24公里线路在建 预计2025年总里程突破640公里 [4][5] - 按照《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 2035年通车里程目标达1000公里 [5] - 轨道交通五期项目规划线路总长185.6公里 总投资1952亿元 预计2028年建成后总里程达831公里 [9] 关键发展节点 - 2007年申办大运会推动2011年前完成155公里建设目标 实现1号线西延至机场 2号线联通三大主城区 [7] - 2019年进入建设井喷期 16条约284公里线路同步建设 总投资超2500亿元 [8] - 2023年启动五期项目 覆盖全市85%重点区域和80%先进制造业园区 [9] 枢纽建设与城市融合 - 建成岗厦北 黄木岗 大运等超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前海枢纽规模超200万平方米 [8] - 西丽高铁枢纽汇集4条国家铁路 2条城际铁路和4条地铁线路 将成为深圳最大高铁站 [13] - 枢纽地上区域汇聚文化设施 现代化商圈和写字楼 与前海CBD等核心区域形成站产城融合 [8][13] 区域一体化进展 - 推动3条深莞跨市地铁项目(10号线东延 11号线北延 6号线支线北延)实现与东莞凤岗 松山湖等地轨道联通 [11] - 谋划深惠地铁连接 14号线延长线拟对接惠州 [12] - 穗莞深城际 深惠城际等城际铁路加快建设 深江铁路116公里正线将实现广州南沙与深圳前海半小时直达 [12]
广州轨道交通迎来通车“大年”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14:39
广州地铁网络扩展 - 广州地铁于6月29日率先开通10号线杨箕东至西塱段和12号线西段浔峰岗至广州体育馆及东段二沙岛至大学城南段 两条对角线布局线路有效衔接广佛线及22号线等多条线路并与广州白云火车站无缝对接 [1] - 13号线二期鱼珠至天河公园段和14号线二期首通段及22号线后通段将于年内通车 进一步扩展地铁网络覆盖 [1] - 广州地铁今年计划开通10条段轨道交通线路 总里程达173公里 包括6条段地铁线路和4条段城际线路 形成地铁加城际立体化交通网络 [1] 琶洲枢纽升级 - 琶洲站将升级为重要交通枢纽 实现广州地铁与大湾区城际铁路便捷换乘 汇集大湾区首条地铁环线及广佛环线城际和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等多条线路 [1] - 该枢纽大幅提升广州地铁线网与大湾区城际铁路网互联互通效率 为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注入新动力 [1] 广湛高铁建设进展 - 广湛高铁全线铺轨于8月15日圆满完成 正线全长约401公里 正线铺轨79974公里 站线及其他线路铺轨9726公里 总铺轨里程超897公里 [2] - 该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时速350公里沿海铁路客运大通道组成部分 也是广东省自主投资建设技术最复杂及线路最长和投资最大的铁路项目 [2] - 建成后将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及北部湾城市群 大幅缩短粤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时空距离 [2] 城际铁路开通计划 - 广佛环线广州南站至白云机场段及穗莞深城际铁路琶洲支线和新白广城际铁路竹料站至机场T2站段已通过初步验收 力争年内开通 [3] - 广佛东环全长4653公里共设8座车站 琶洲支线全长1754公里设2座车站 新白广竹料至T2段全长1129公里设3座车站 [3] - 三条城际铁路将与广肇城际番禺站及广惠城际广州莲花山站和广州东环城际白云机场北站衔接 实现与高铁及地铁高效换乘 [3] - 线路串联广州南站及广州北站和白云机场等重要枢纽 实现肇庆和佛山及广州与东莞和惠州及清远六市快速通达 [3] 白云机场运营数据 - 2025年1月1日至8月13日 白云机场接送旅客50206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83% 提前17天突破5000万人次大关 [4] - 白云机场国内外通航点240多个 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 连接国际及地区近100个目的地 每周往返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超1700架次 [5] - 今年以来新增及恢复或加密国际客货运航线超过20条 航空朋友圈不断扩大 [5] 白云机场枢纽扩展 - T3航站楼将于年内投运 形成三座航站楼加五条跑道超大型枢纽格局 [6] - 白云机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连通世界的空中桥梁 连接一带一路和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5] - 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将于9月8日-11日在广州举办 主题为创新枢纽全球机遇 展现中国民航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及推动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 [5] 地铁建设进度更新 - 22号线后通段陈头岗-芳村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5% 全线已实现轨通及电通 4座车站均进行机电和装修施工 [7] - 12号线中段景泰-东湖土建工程累计完成75% 7座车站中6座已封顶 7个区间全部贯通 [8] - 13号线二期朝阳-鱼珠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1% 其中天河公园至鱼珠段完成98% 该段4座车站及轨行区进入运营调试阶段 [8] - 14号线二期嘉禾望岗-广州火车站土建工程累计完成68% 8座车站中7座已三权移交 [8] - 18号线后通段冼村-广州东站土建工程累计完成54% 广州东至冼村区间盾构段已贯通 [8] - 8号线北延段滘心-广州北站土建工程累计完成21% 11座车站中10座进行土建施工 [8] - 8号线北延段支线纪念堂-江府土建工程累计完成15% 11座车站中1座已三权移交 [9]
地铁27号线一期展开主体结构施工,计划2029年建成 前海至龙华45分钟地铁直达
深圳商报· 2025-07-04 07:13
地铁27号线一期工程进展 - 地铁27号线一期实现全线首座车站围护结构围蔽,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1] - 西丽站为首座围蔽车站,全长209.3米,采用装配式结构,位于学苑大道与丽山路交叉口东侧 [1] - 车站施工面临地下富水砂层厚达7米、管线密集及周边建筑物沉降控制等高风险挑战 [1] 线路规划与功能 - 线路全长约25公里,设21座地下站,连接南山、龙华、龙岗三区 [1] - 串联前海、南山科技园、西丽高铁新城、龙华中心、坂雪岗科技城等重点片区 [1] - 建成后前海至龙华可实现45分钟直达,提升核心区交通效率 [1][2] 施工管理与进度 - 运用BIM技术模拟管线施工,严格执行管线保护"7个100%"要求 [2] - 高峰期投入9台旋挖钻机同步施工,加速工程推进 [2] - 目前20个工点全部进场围蔽,15个工点进行围护结构施工,地连墙完成28%,咬合桩完成39% [2] 区域经济与交通影响 - 线路将服务西丽、深圳北枢纽客流集疏运,完善全市轨道网络 [1] - 促进前海至坂雪岗片区发展,加强城市区域联动 [1][2] - 助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提升深圳都市核心区通达性 [2]
广州地铁十号线、十二号线开通运营
广州日报· 2025-06-30 16:45
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 广州地铁十号线和十二号线于6月29日正式开通运营 [2] - 两条新线路以对角线形式串联越秀、荔湾、天河、白云、海珠、黄埔、番禺7个行政区 [2] - 十号线是广州地铁首条开通即实现最高自动化等级运营的线路 [2] - 十二号线应用新一代牵引节能技术,列车节能超15% [2] - 广州在大湾区运营的轨道交通总里程超过1100公里 [2] 线路网络规划 - 新线路将加强广佛两市地铁衔接 [2] - 完善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环形+十字+X形"的骨干网络 [2] -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2] 未来发展目标 - 广州将持续加强轨道交通战略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 [3] - 推进城市交通深度融合,构建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3] - 巩固提升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3] - 加速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力量 [3] 开通仪式活动 - 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出席十二号线广州体育馆站开通仪式并与市民试乘列车 [2] - 中国交建董事长宋海良、市领导赖志鸿参加活动并致辞 [2] - 广州地铁集团负责人介绍线路建设及运营准备情况 [2] - 与会嘉宾搭乘十二号线首发列车前往广州白云站,考察接驳、运营服务保障等情况 [2]
广惠客流激增VS广肇遇冷!湾区大号地铁“东热西冷”待破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14:45
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发展 - "四线"贯通运营一年来构筑258公里、时速200公里的湾区"大号地铁",连接广州、佛山、东莞、惠州、肇庆5城,以广州番禺站为中心形成广惠、广肇城际双轴 [1][3] - 客流集中于东莞内部及广莞交互(占比47%),西平西站成客流榜首,工作日早晚高峰占比32.1%(早13.7%/晚18.4%),通勤族占30% [4][5][10] - 公交化运营推动月客流达224.4万人次,较贯通前增长230%,五一单日发送20.8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8][12] 城际铁路运营模式创新 - 全国首创由地铁集团运营城际铁路,采用"站站停+大站快车"模式,平均行车间隔缩短至24分钟(节假日16分钟) [7][8][12] - 双票务系统并行:红色闸机支持羊城通等本地支付,蓝色闸机兼容12306铁路系统,实现"随到随走" [13][14] - 2024年6月推出20次计次票和30日定期票优惠,针对高频通勤用户 [17] 客流分布与区域经济联动 - 东段广惠城际占全线客流77%,西平西/番禺/松山湖北站包揽前三;西段广肇城际上座率仅30%,肇庆狮山北等站晚高峰空置率超70% [10][11] - 东莞CBD西平西站单日峰值2.6万人次,带动周边商业如烧鹅店节假日排队超900号,反观穗深城际因未深入城区致客流低迷 [5][8][9] - 惠州西湖东站借5A景区引流,春节单日客流1.3万人次,春运日均增长28%;特色小站如寮步站带动CBA观赛及水乡旅游 [6][11] 多网融合与竞争挑战 - 年内琶洲支线开通后将直连广州会展/金融核心区,广佛东环等新线同步投运,提升四市换乘效率 [15][16] - 面临地铁/高铁双重分流:佛山地铁路段票价仅城际40%,广肇线番禺-肇庆东票价69元(高铁28元/耗时减半) [12][13] - 现行票价基价0.66元/公里(9折后0.594元),高于地铁定价体系,主因需支付国铁线路使用费及清算成本 [13][14] 未来优化方向 - 推进四编组动车改造实现混跑,灵活应对平日5万/节假日20万人次的客流波动 [12][15] - 专家建议规划广莞惠第二通道,动态定价平衡峰谷客流,短途推出低价票提升使用率 [16] - 在建广花/芳白/南珠城际将形成南北骨干线,与东西向"四线"共同完善多层次轨交网络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