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法集资
icon
搜索文档
视频|华商基金投教系列:揭露非法集资“黑链条”真相|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新浪基金· 2025-10-17 10:52
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 活动主题为“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1] MACD技术指标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1] - 部分个股因此出现不错涨势 [1]
送投教话养老——国寿安保基金“晚晴基金课堂”走进养老社区
新浪基金· 2025-10-17 10:38
活动概述 - 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国寿安保基金联合国寿嘉园·天津乐境养老社区举办面向社区长者的“晚晴基金课堂”投资者教育活动 [1] - 活动主题为“富爷爷富奶奶——基金理财好方法”,旨在提升老年群体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1] - 活动于10月14日举行,包括专题讲座、互动问答和一对一咨询环节 [1][3]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投教讲师使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解基金基础概念、常见产品类型、资产配置原理及如何防范金融诈骗 [3] - 特别强调“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投资需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等核心理念 [3] - 现场互动环节耐心解答了社区长者关于养老金管理、基金定投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3] 战略意义与公司定位 - 此次活动是国寿安保基金深入贯彻中国人寿集团“333”战略,落实“协同创新升级工程”的具体举措 [5] - 活动发挥了中国人寿集团的综合金融优势,促进了系统内成员单位的横向联动和资源共享 [5] - 作为中国人寿系统内唯一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国寿安保基金始终将投资者教育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5]
小夫妻的防骗博主成长记:甜蜜理财 危险闺蜜|明辨是“非”
中国经济网· 2025-10-16 20:12
节目背景与目的 - 节目在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下推出 [1] - 节目为系列宣传教育短视频节目《明辨是"非"》 [1] - 节目以典型非法集资案例为题材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知识普及和风险警示 [1] - 节目旨在提升全民防范非法集资意识和能力 [1] 案例剧情概要 - 剧情围绕都市女性尤优与大学好友姜艳的互动展开 [2] - 姜艳向尤优展示其AI理财软件并推荐高收益投资项目 [2] - 尤优受高收益吸引将家庭启动资金投入该项目 [2] - 丈夫李达利未被合同上的高收益率蒙蔽并发现其中陷阱 [2] 节目核心警示 - 明确指出非法集资是陷阱 [5] - 警示公众不要相信高利保本的承诺 [5]
涉雪松控股,警方通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6 08:57
雪松控股集团风险事件 - 西安碑林公安正在侦办雪松控股西安办事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并通告受害群众进行报案登记[1][3] - 公安机关告诫雪松控股西安办事处相关业务人员配合调查并退缴佣金、返点等非法所得,主动退赔退赃可依法从轻处罚[3] - 2023年5月,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对雪松控股下属广东圆方投资有限公司等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查处,已对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查封、扣押、冻结涉案相关资产[7][8] 雪松控股集团发展历程与风险暴露 - 雪松控股由张劲于1997年在广州创立,以贸易融资起家,涉猎大宗商品、供应链、化工产业、房地产等领域[7] - 公司2017年营收达2210亿元,2018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7] - 公司快速发展后,旗下公司以“供应链金融”为幌子,以“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通过金交所、保理公司向自然人发售违规理财产品[7] - 2021年,雪松控股旗下理财产品开始陆续出现逾期和违约,2022年1月公司承认无力支付理财产品利息[7] - 2022年9月,张劲表示公司重点工作是资产重组和债务化解,重中之重是理财产品兑付[7] 非法集资行业整治趋势 - 除雪松控股外,近期多起非法集资案件被侦破,如上海含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滨州分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以及“和合系”涉嫌非法集资犯罪案,其潜逃境外的实控人林某已被押解回国[11] - 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表示,全国检察机关在依法办案、完善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法治保障[14] - 业内人士认为,在司法机关和监管部门持续发力下,打着金融机构或大型集团旗号进行非法集资的企业将加速出清[14]
个人存取款5万元登记再调整,意味着什么?银行员工透露详情
搜狐财经· 2025-10-14 02:05
居民储蓄趋势与金融监管背景 - 经济波动与疫情反复导致民众对收入稳定性及就业前景担忧,将资金存入银行成为规避风险的首选策略[1] - 中国居民存款总额攀升至227.21万亿元,使中国稳居全球存款规模首位[1] - 存款人数激增促使中国人民银行加大对金融交易,尤其是大额存取款业务的监管力度[1] 个人存取款新规内容与市场反应 - 央行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对个人存款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交易,需询问资金来源和用途并登记客户个人信息[4] - 若核实发现资金去向或来源存在疑点,相关部门将启动介入调查程序[4] - 新制度引发部分储户不满,认为其财产数额和流向属个人隐私,银行无权过多干涉[3] 新规调整的动因与具体措施 - 调整动因包括原5万元标准显著增加基层银行工作量,带来庞大信息录入压力[8] - 为平衡监管效能与运营效率,部分地区上调登记门槛,如河北省提高至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8] - 调整也体现了对储户隐私权的进一步保护,以更人性化方式回应储户关切[8] - 从监管效果看,单纯5万元登记制度对精心策划的违法行为作用可能有限[8] 数字人民币的战略角色与优势 - 央行未来将依靠数字人民币战略更有效打击洗钱、电信诈骗等行为[9] - 数字人民币试点已在多个城市铺开,作为法定货币由央行信用背书,安全性有高度保障[9] - 数字人民币具备高度可追溯性,每笔流转留下清晰痕迹,使追踪资金流向成为可能[9] - 数字人民币在脱离网络环境下仍能完成支付,大大拓展了应用场景并为监管提供更灵活手段[9]
惠升基金北京公募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防范非法集资
新浪基金· 2025-10-13 12:06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活动旨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并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与权益保护工作 [1] - 当前金融诈骗手段多样,活动通过案例帮助投资者提高风险辨别和防范能力 [1] 非法集资案例一:民间借贷名义 - 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以青岛福元运通公司名义,以月息3.5%等高息回报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2] - 案件造成247名投资人实际损失共计人民币1.8亿元,总涉案金额达5.2亿元 [2] - 主犯李某、樊某因集资诈骗罪均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 非法集资案例二:FOF基金名义场外配资 - 被告人李某、蒋某在无业务资质情况下,以1:1至1:15的杠杆比例为客户提供场外配资 [4] - 涉案人员通过发行私募基金产品下投至客户子基金的形式进行操作,总配资额达7.4亿元,赚取息差1,100余万元 [4] - 本案被认定为非法经营证券业务,主犯李某被判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600万元 [4] 投资者教育核心要点 - 投资者需树立科学理性投资观念,客观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符合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 [3] - 需辨别合法FOF基金与非法配资行为,合法FOF基金不承诺保本保收益且严禁从事借贷 [5] - 投资者应增强风险警觉性,依法理性开展投资活动,远离非法集资 [6]
反洗钱宣传|打击治理洗钱犯罪典型案例
洗钱犯罪的主要模式与特点 - 地下钱庄通过设立空壳公司或控制个人账户,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情况下进行“公转私”支付结算,为上游犯罪转移资金,例如李某聪案中其公司账户支付结算资金达8.8亿余元 [1][2] - 犯罪分子将犯罪所得投入合法经营以改变资金性质,再将经营获利重新投入上游犯罪,形成资金“回血站”,例如王某将35980元集资诈骗款投资服装店获利32383元后用于支付集资利息 [5] - 自洗钱行为入刑后,上游犯罪行为人自行转换或转移犯罪所得亦构成洗钱罪,例如张某将300万元受贿款存入证券账户进行股票交易 [7] - 利用虚拟货币等新兴手段进行跨境资产转移和交易转换,因其匿名性难以追踪,例如龙某通过接收1225个泰达币作为贩毒报酬并兑换成人民币 [8][9] - 通过购买金融产品等方式转换犯罪所得,以切断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的经济基础,例如郭某某用20万元违法所得购买保险并抵押贷款 [11] 上游犯罪与洗钱犯罪的关联 - 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类型多样,包括非法集资、受贿、毒品犯罪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 [1][5][7][8][11] - 洗钱行为助长了上游犯罪的持续和扩大,为上游犯罪提供资金支持并增强其犯罪能力 [5][11] - 非法集资等金融类犯罪以及毒品犯罪是洗钱上游犯罪中较为突出的类型 [5][9] 司法惩治与典型意义 - 法院对洗钱犯罪依法从严惩处,对犯罪团伙和人员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 [2][5][7][8][11] - 依法打击洗钱犯罪能有效遏制上游犯罪的发展,起到打财断血、除恶务尽的作用 [5][11] - 对自洗钱行为及利用虚拟货币等新型洗钱手段的准确定罪,体现了司法对洗钱犯罪全链条打击的立场 [7][9]
47岁钱志敏在英认罪!涉案400多亿元换成比特币潜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12:36
案件概况 - 英国最大规模比特币洗钱案主犯钱志敏在伦敦出庭受审并承认指控 [1] - 该案与中国的天津蓝天格锐特大非法集资案相关 [1] 案件影响 - 案件导致超过12.8万人被骗 [1] - 涉及6.1万枚比特币,价值约合人民币493.5亿元 [1] - 主犯承认获取并持有这些非法所得 [1] 庭审安排 - 庭审预计将持续12周 [1] - 多名中国受害者将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出庭作证 [1]
6.1万枚比特币被扣,价值500亿元,47岁女子钱志敏在伦敦当庭认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2:04
案件概况 - 英国最大规模比特币洗钱案主犯钱志敏在伦敦出庭受审,当庭承认比特币洗钱指控 [1] - 案件涉及中国天津蓝天格锐特大非法集资案,超过12.8万人被骗,涉及6.1万枚比特币,价值约493.5亿元人民币 [1] - 该案是英国史上最大规模案件之一,也是全球加密货币案件中涉案金额数一数二的案件 [3] 公司运营与诈骗手法 - 蓝天格锐公司于2014年3月31日在天津注册成立,设有七个大区管理全国理财产品销售业务 [8] - 自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公司推出十款理财产品,以1至3倍投资回报率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8] - 自2014年8月至2017年7月,公司共吸收资金402亿多元,均由钱志敏控制支配 [13] - 公司宣传钱志敏(花名“花花”)毕业于清华大学,有双博士学位,曾在美国留学懂金融,以获取投资者信任 [10] 资金流向与资产转移 - 非法所得中有11.4亿多元被用于购买比特币 [13] - 钱志敏将非法所得转换为比特币转移至海外,并利用假护照逃至英国 [6] - 2018年,钱志敏和助理试图用比特币直接购买一幢价值2350万英镑的英国豪宅,因资金来历不明未成功并引起警方关注 [13] 调查与资产查扣 - 英国警方历时7年调查此案,于2021年5月查获并冻结钱志敏设备中的6.1万枚比特币 [6] - 按照9月30日比特币报价113631美元计算,查获的比特币总价值为69.32亿美元(约493.5亿元人民币) [15] - 2024年4月,钱志敏在英国落网,目前已被羁押等待宣判 [5][6] 司法程序与后续 - 钱志敏此前曾否认所有洗钱指控,但于2024年9月29日出庭时当庭认罪 [1][7] - 此次庭审预计持续12周,多名中国受害者将在天津通过远程视频出庭作证 [6] - 英国检察署已就冻结资产启动民事追偿程序 [7] - 同案女共犯,42岁英国华裔女子温简(Jian Wen)已于去年被判处6年8个月监禁 [3]
6.1万枚比特币被扣 价值500亿元 47岁女子钱志敏在伦敦当庭认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9:06
案件概况 - 英国最大规模比特币洗钱案主犯钱志敏在伦敦出庭受审,当庭承认比特币洗钱相关指控 [1] - 案件为中国天津蓝天格锐特大非法集资案,超过12.8万人被骗,涉及6.1万枚比特币,价值约493.5亿元人民币 [1][2] - 该案是英国史上最大规模案件之一,也是全球加密货币案件中涉案金额数一数二的案件 [2] 犯罪手法与资金流向 - 2014至2017年间,钱志敏在中国策划特大诈骗案,非法所得被转存为比特币资产 [2] - 蓝天格锐自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推出十款理财产品,以1~3倍投资回报率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8] - 专项审计显示,自2014年8月至2017年7月,蓝天格锐共吸收资金402亿多元,均由钱志敏控制支配,其中11.4亿多元被用于购买比特币 [12] 涉案人员与司法程序 - 钱志敏使用伪造证件潜逃至英国,并于2018年9月试图通过购置房地产洗钱 [2] - 去年同案女共犯,42岁英国华裔女子温简被判处6年8个月监禁 [2] - 钱志敏于2024年4月在英国落网,目前已被羁押等待宣判,宣判日期尚未确定 [3][4] - 此次庭审预计持续12周,多名中国受害者将在天津的法院远程视频出庭作证 [3] 资产追缴与受害者赔偿 - 2021年5月,警方查获并冻结了钱志敏设备中的6.1万枚比特币 [4] - 英国方面将启动财产没收程序,依据中国设立的赔偿计划,许多受害者已获得部分赔偿 [3][5] - 英国检察署已就冻结资产启动民事追偿程序 [5] 公司背景与运营模式 - 2014年3月31日,钱志敏在天津注册成立蓝天格锐,设有七个大区管理全国理财产品销售业务 [8]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钱志敏,法人代表任江涛仅为挂名,具体工作听钱志敏安排 [11] - 公司宣传钱志敏毕业于清华大学,有双博士学位,曾在美国留学懂金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