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创作
icon
搜索文档
可灵AI推出全球首部AIGC单元剧,行业早期仍需“反复抽卡”
第一财经· 2025-06-25 23:51
产品创新 - 全球首部AI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由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融合科幻、历史、奇幻、荒诞喜剧等多元题材 [3] - 剧集通过详细动作脚本与首尾帧技术解决快速连续打斗动作衔接流畅的难点,但存在人物一致性不足、情感表达欠缺、群像画面人脸崩坏等问题 [3] - AI视频创作尚未达到一键生成程度,需创作者反复调整prompt和抽卡,目前主要用户为专业创作者 [3] 商业化进展 - 可灵AI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超1亿美元,高盛预测2025年收入规模将超1.2亿美元 [4] - 在视频生成领域,可灵AI与谷歌Veo系列分别占据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前两位,被分析师评为T0梯队技术实力 [4] 技术发展 - 可灵AI在稳定性、运动表现、清晰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团队正重点完善语义遵从、运动速度、质量美感等维度 [4] - 谷歌Veo3凭借音视频同步生成、参考图视频生成等功能引发热议,但音效同步可能带来音色不可控性 [4][5] - 视频大模型行业尚处早期阶段,需在基础表达、稳定性、可控性达到临界点后才能诞生更多实用型产品 [5]
从“求关注”到“被推荐”,如何让你的好内容不被埋没? | 红杉汇内参
红杉汇· 2025-06-24 21:08
平台推荐机制变革 - 短视频平台"为你推荐"信息流逐渐取代传统"粉丝关注"模式,显著延长用户停留时间 [4] - 社交媒体普遍转向算法推荐,用户动态浏览行为中基于关注的内容占比大幅下降 [4][5] - 创作者面临核心挑战:算法分发下仅有限粉丝能触达,需适应短平快内容需求以获取流量 [5] 内容创作策略转型 - 长期主义成为关键,创作者需平衡个人风格与平台策略,坚持热爱驱动的创作方向 [7] - 初期应通过多维度试错定位受众偏好,实现从碎片化内容到深度叙事的用户留存 [9] - 需避免数据焦虑与理想主义两极分化,通过专业+真实的内容建立信任关系 [10] 用户关系深度运营 - 社区建设应聚焦质量而非规模,通过线下活动/UGC共创筛选高价值核心用户 [11] - 团队扩张需谨慎,某案例显示10人团队虽降本40%但决策效率下降60%,最终优化为3人核心+外包模式 [12] AI技术应用实践 - 用户对纯AI内容信任度仅38%,人机协作成为主流(AI处理效率环节+真人关键节点介入) [14] - 创作者需强化故事内核而非执行能力,AI工具可提升50%以上内容产出效率但依赖精准指令 [14][15] - 书籍创作案例显示:AI需结合创作者知识体系才能突破深度与连贯性瓶颈 [15] 行业趋势观察 - 平台算法导致创作者从"拥有粉丝"变为"租赁流量",商业变现模式发生结构性变化 [2][5] - 内容价值评估标准转变:转发/收藏等行为数据成为用户"价值投票"的重要指标 [9]
北斗智影内容创作者大会在江北新区举办
新华日报· 2025-06-23 14:59
行业动态 - 江北新区以数字经济为引擎构建"政策+技术+金融"三位一体赋能体系 包括亿元级产业基金到位 年度最高300万元专项奖补 跨境数据算力枢纽和区块链版权保护工作站等支持措施 [1] - 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已构建从"剧本孵化"到"出海发行"的全链条生态闭环 成为文化出海标杆载体 [1] - 北斗智影主办"AI超级个体时代内容创作者大会" 线上线下逾万名创作者及产业伙伴参与 [1] 公司产品 - 北斗智影发布重磅AI产品七星Agent 旨在赋能短剧推广智能创作全链路流程 [2] - 七星Agent集成多模态理解能力 通过内容理解大模型实现对视频 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精准分析 具备人脸识别 情感分型 特征提取与融合等功能 [2] - 七星Agent的"一键托管"AI智能体协同功能覆盖从创意构思到内容发布全流程 全链路创作效率提升20倍以上 [2] 政策支持 - 江北新区提供"政策咨询+落地代办+市场拓展+融资对接"全链条管家式服务 [1] - 江苏省网络视听协会驻场指导 新区宣传统战部专项统筹 视听产业专班全周期响应 [1]
可灵AI全球用户共创短片亮相多国(AI创作新风潮)
人民日报· 2025-06-13 05:31
全球AI共创短片展映 - 快手可灵AI汇聚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作者参与创作全球首支用户共创AI短片 [1] - 短片在中国上海、香港以及日本东京、加拿大多伦多、法国巴黎的世界知名地标展映 [1] - 从发起征集到落地展映仅花费1个多月时间 [2] 公司业务发展 - 可灵AI上线一年用户规模突破2200万 [2]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超过1.5亿元 [2] - 视频生成模型占据全球约30%用户份额 [2] - 最新推出的可灵2.1模型以更高性价比满足用户需求 [2] 行业影响 - 推动影视、广告、游戏等行业探索"人+AI"共创模式 [2] - 联合李少红、贾樟柯等导演推出中国首个AIGC电影共创计划 [2] - 投入千万元资金打造"可灵AI NextGen新影像创投计划" [2] 创作者反馈 - 日本创作者表示AI开创了不受出身或背景限制的新时代 [2] - 创作者作品涵盖热血漫画、东方水墨禅意、未来幻想等多种风格 [2]
生态环境文化周启动,多项活动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30 11:25
活动概况 - 第十二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于5月30日上午启幕,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主线为"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北京",活动将持续至6月7日 [1] - 活动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9家单位联合举办,包含13项生态文化主题宣传和公益环保实践活动 [1] - 2014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一届,累计推出活动百余项,受众近千万,成为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市民参与的重要平台 [3] 活动亮点 - 开幕式任命阿龙和邵天帅为新任生态环境公益大使,阿龙将利用媒体影响力带动市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邵天帅将通过昆曲艺术展现北京生态环境变化 [3][5] - 活动围绕"两山成果展示、生态文化传承、相约全民参与"三个方面,展示北京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果 [5] - 创新推出"实景拍摄+AI创作"互动模式,市民可拍摄美景并通过AI工具创作,参与我AI美丽北京话题互动,有机会赢取纪念品 [7] 特色活动 - 通过线上直播形式走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探访绿色生态魅力和发展成果,如密云水库的保水护水故事 [5] -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活动将带领中小学生了解大运河的辉煌历史及其生态智慧 [5] - 6月5日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将在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举行,包括主题报告、圆桌对话和湿地公园漫步体验 [7]
售价7600元报告出现“煤炭来自击杀骷髅”?网站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16:31
报告内容失误 - 报告内容摘要中出现游戏《Minecraft》中煤炭的描述,包括"击杀凋灵骷髅获得1-3个煤炭"等不相关表述 [1] - 报告原价10800元人民币,优惠价7600元人民币,英文版4500美元 [5] - 网站客服承认内容失误,已修改BUG并更正名词解释部分 [5] 报告创作争议 - 客服否认报告由AI创作,称上传时间为2022年9月,早于AI普及期 [7] - 网站所有报告由从业20多年的老研究人员带领团队完成,但承认局部文字使用AI [7] - 数据部分强调由人工处理,AI无法生成 [7] 内容来源争议 - 网友质疑报告内容抄袭百度百科中《Minecraft》煤炭词条 [8] - 百度百科词条显示"击杀凋灵骷髅有1/3概率获得1个煤炭",与报告中"获得1-3个"表述存在差异 [8] 公司背景 - 观知海内信息网由上海观知海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成立于2021年9月,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9] - 公司自称目标为中国领先产业咨询公司,服务涵盖机械、汽车、电子电器等数十行业 [9] - 2023年报显示公司参保人数为0人 [9]
百万年薪系列010:从游戏小编到知名IP副总裁,35+的她如今在头部AI公司跨界造梦
36氪· 2025-05-06 09:33
行业红利与职业发展 - 百万年薪背后存在地区、行业、导师、职业、个人天赋等多维度红利加持 [1] - 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25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5% 头部游戏公司享受互联网发展红利 [9][10] - 网络媒体时代红利使创作者获得即时互动反馈 与传统媒体形成差异化优势 [15] - AI技术浪潮带来新机遇 早期参与者通过比赛积累技术经验并拓展行业人脉 [27] 公司业务发展路径 - 某IP团队从动画制作扩展至设计、产品孵化、游戏和展览等多领域发展 实现商业化突破 [16] - 联名卡牌产品成为关键转折点 带动新业务线组建 团队规模扩大十倍 [17] - 2014-2016年独立孵化IP衍生品 包括玩具产品线和线下展览 强化品牌价值 [18] - 2019年被收购后进入集团化运营阶段 管理模式更趋正规化 [19] 技术转型与创新 - AI视频生成技术已接近电影特效水平 成为内容创作新方向 [3] - 非技术背景团队通过"行业审美+工程能力"差异化优势 在AI竞赛中获奖 [24] - 互动影视头部企业布局"AI+游戏"赛道 技术跨界应用成趋势 [25] - AI动画实验室作品获电影节最佳影片 技术艺术融合受认可 [26] 市场趋势观察 - 互联网公司更替明显 AI企业正逐步占据传统互联网公司办公区域 [31] - 文化行业从业者需平衡专业化深耕与多领域视野的协同发展 [18] - 数字IP衍生开发成为重要变现渠道 包括卡牌、展览等多元形态 [17][18] 职业选择方法论 - 优先尝试兴趣领域 早期游戏视频创作成为进入行业敲门砖 [4][5] - 跨界选择需结合技术趋势与个人积累 如文化从业者转型AI视频创作 [23][27] - 长期职业发展需平衡管理职责与一线创作的关系 [18][21]
美国山海经,赛博时代的新型怪谈
虎嗅APP· 2025-05-03 16:47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近期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爆红的"意大利脑腐生物"现象,这类由AI生成的荒诞图像结合了超现实主义风格和各国文化元素,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互联网迷因文化 [11][33] - 这些生物虽然看似无意义,但其流行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抽象内容的追捧,以及AI技术对内容创作方式的颠覆性影响 [33][56] - 现象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文化心理因素,包括人类对未知的恐惧、恐怖谷效应以及对传统都市传说传播方式的颠覆 [51][56][82] 现象概述 - 意大利脑腐生物是指用AI生成的荒诞图像,结合动物、物品、食物等元素,配以意大利风格的名字和配音 [11] - 代表性角色Tung Tung Tung Sahur的首条TikTok视频已获740万播放量和500万点赞 [11] - 该现象已从短视频平台蔓延至时尚圈,衍生出"意式脑腐girl"等亚文化标签 [19] 文化溯源 - 这些生物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各国都市传说和传统文化,如穆斯林斋月习俗、印尼鼓声、韩国校园怪谈等 [21][23] - 部分形象明显受到恐怖文化影响,如伊藤润二的《鱼》、凯尔特人柳条崇拜等 [25][30] - 其诡异感主要来源于恐怖谷效应和AI生成的僵硬质感 [36][51] 技术影响 - AI技术使得这类内容的创作门槛极低,任何人都能快速生成类似的荒诞形象 [67][70] - AI不仅能生成图像,还能自动编造看似合理的故事背景和世界观 [72][75] - 这种现象标志着AI创作已经达到难以与人类创作区分的程度 [78] 社会影响 - 这类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可能被赋予非创作者本意的政治含义,演变为网络暴力工具 [85][86] - 长期来看,AI生成内容可能导致真实传说与虚构故事的界限模糊,影响文化传承 [81][82] - 该现象反映了当代互联网文化中"为娱乐而娱乐"的空心化趋势 [65][66]
美国山海经,赛博时代的新型怪谈
虎嗅· 2025-05-03 10:16
脑腐生物现象概述 - 意大利脑腐生物(Italian Brainrot Animals)指AI生成的荒诞图像 结合超现实主义风格元素包括动物/日常物品/食物/武器等 配意大利口音配音在TikTok走红 [6] - 头部案例Tung Tung Tung Sahur首条视频获740万播放量 500万点赞 衍生出约会/斗殴等二创内容 [6][7] - 国内短视频平台出现名字挑战/图鉴制作/说唱改编等内容 时尚圈衍生出意式脑腐girl审美 [10][13] 内容创作机制 - 创作逻辑是将各国都市传说输入AI生成随机融合体 如Tung Tung Tung Sahur融合穆斯林"suhoor"餐习俗与印尼鼓槌形象 [15] - 所有生物信息完全架空 但能识别出韩国"咚咚鬼"/伊藤润二《鱼》/凯尔特柳条崇拜等文化痕迹 [17][19][24] - 通过伪人感+AI僵硬感制造恐怖谷效应 超50%生物具有拟人化四肢或面部表情 [30][42] 传播与影响 - 传播形式从口述怪谈→文字规则怪谈→AI自动生成 实现无人参与的恐怖内容生产闭环 [45] - 对比SCP基金会需人工构建世界观 脑腐生物通过AI实现秒级故事生成 但缺乏系统性叙事 [48][49][56] - 部分案例被植入政治隐喻 如bombardino crocodile配音含巴以冲突煽动性言论 [66][68] 行业技术观察 - AI生成效率显著提升 输入随机关键词1分钟内可产出质感优于主流案例的生物图像 [54] - 内容空心化问题凸显 宫崎骏等从业者批评其缺乏构思过程与思想内核 [53] - 技术逼近恐怖谷临界点 AI生成文本逻辑已难以被直接识别为机器创作 [59][60]
芒果超媒(300413) - 300413芒果超媒业绩说明会20250430
2025-04-30 18:08
经营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0.80 亿元,营业利润 17.42 亿元,归母净利润 13.64 亿元,会员业务收入首破 50 亿元,同比增速 19.3%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 亿元,归母净利润 3.79 亿元,会员收入良性增长,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因战略收缩传统电视购物业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因战略扩张影视等方面投入 [2] 综艺领域 - 公司探索内容生产组织方式,推出“赛道主理人”制度,已形成多个综艺赛道并不断开发新赛道 [3] - 2024 年芒果 TV 上线 160 档综艺节目,有效播放 TOP 榜单前十占五,前五占三,数据居行业第一 [3] - 2025 年第一季度芒果 TV 综艺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 38%,居行业第一,在云合数据全网网络综艺有效播放霸屏榜中十占其六 [3] 文化科技融合 - 公司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依托场景和生态探索前沿技术应用与业态创新 [4] - 成立“山海研究院”,“芒果大模型”备案,搭建 AI 平台,AI 应用于多种内容创作实现降本增效 [4] - 创新打造用户数智互动生态,升级数智平台,推出互动玩法应用于节目 [5] - 储备头部数智传播平台、芒果出海等重点项目 [5] 现金流与所得税 - 2024 年公司加大影视剧投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经营性净现金流大幅减少,但现金储备充足影响较小 [7] - 2024 - 2027 年公司旗下转制文化企业享受所得税免税政策,2024 年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 6.3 亿元,减少归母净利润 6.3 亿元,后续无需调整,2025 - 2027 年免征利好公司 [8][9] 会员业务 - 会员业务是业绩增长新引擎,公司将推动会员规模和 ARPPU 提升,确保“量价齐升”,并根据阶段和态势动态调整侧重 [10] 微短剧业务 - 微短剧是战略重心,2024 年成立微创新中心,上线 340 部微短剧,多部入选推荐片单和上星播出 [10][11] - 2025 年推行“剧场化 + 精品化”策略,发布分账合作模式,与红果短剧合作推出“果果剧场” [11] 文化出海 - 2024 年公司完成出海“倍增计划”,芒果 TV 国际 App 收入从 6200 万元增至 1.41 亿元,累计下载量从 1.3 亿次增至 2.61 亿次 [12] - 后续将实施“芒果出海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互动平台提升海外影响力、DAU 和创收规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