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样性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两处世界地质公园获最新绿牌认证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4-28 16:04
世界地质公园评估结果 - 10家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评估 [1] - 丹霞山、雷琼获得2025—2028绿牌认证 [1] -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总数达49家,居全球首位 [1] - 广东省拥有2家世界地质公园 [1]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 丹霞山为全球丹霞地貌命名地和研究基地 [3] - 2004年入选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年内4次评估均获绿牌 [3]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推进丹霞地貌研究国际化 [3] - 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教育,推广"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学校"经验 [3] 雷琼世界地质公园 - 以火山地质景观和热带生态为特色,2006年申创成功 [3] - 四次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认证 [3] - 评估整改涉及显示度、设施建设、科普教育等7方面 [3] - 未来将优化地质景观、提升智慧服务,构建沉浸式研学场景 [3]
34万人热衷的“打鸟”到底有多上头
新京报· 2025-04-28 10:01
文章核心观点 明星出游引发观鸟行为破圈,国内观鸟人群日益庞大且以中青年为主,观鸟者入坑原因多样,部分地区观鸟活动火热,观鸟热彰显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并转化为经济价值 [1][19] 分组1:观鸟人群规模与特点 - 截至2023年末,中国内地有统计的省区市以鸟类观察为主的爱好者约34万人,从2018年到2023年,观鸟人群从14万人增长到34万人,占全国人口比例约为2.42% [1][2] - 中国观鸟爱好者年龄分布主要以中青年为主,与欧美国家老年人占比较高不同 [2] - 2023年度各省级行政区中排名前三的最热地点中有12所高校,大学生成为各地观鸟记录贡献的新主力军 [4] 分组2:观鸟活动发展历程 - 中国公认的观鸟元年是1996年,北京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绿家园”开始提倡和组织民间观鸟活动,随后各类观鸟活动迅速发展 [2] - 1938 - 1941年高校老师带专业学生进行科考观鸟活动,积累资料写成《三年来邵武野外鸟类观察报告》,是中国关于鸟类数量统计的第一篇实地考察报告 [5] 分组3:观鸟者入坑原因与参与项目 - 观鸟者入坑理由主要集中在“幼时启蒙”“欣赏鸟类与自然”“社交性强”“成本相对不高”等因素 [6] - 观鸟入门门槛低,除基本设备投入外无其他高额花销,可单独或与亲友出行,还能通过社群交流 [7] - “深水区”观鸟者深度参与鸟类繁殖调查等公民科学项目,如中国繁殖鸟类调查 [9] - 2023年得益于观鸟者探索辨识,有20种以往5年未记录的鸟种被记录到,包括罕见种和迷鸟 [9] 分组4:观鸟热门地区 - 根据《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3》,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四地是全国观鸟最热地点,上海以2216篇上传记录领跑 [14] - 上海、北京、广东和浙江位于候鸟迁徙关键路线上,经济发达,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好,野生鸟类多,观鸟消费群体壮大 [15] 分组5:观鸟的经济价值 - 有充足鸟类资源的地方通过组织观鸟季等活动促旅游搞收入,如2023年江西鄱阳国际观鸟季,活动资讯浏览总量超6亿次,带动200余万人次观鸟,预计旅游综合收入超5亿元 [17][18] - 2024年3月深圳出现扁嘴海雀,吸引各地观鸟拍鸟人坐飞机前往 [19]
2025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生物多样性管理与披露现状调研报告
上海青悦· 2025-04-27 17: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能源产业是实现减排、提升气候韧性的关键力量,也是各国迈向“双碳”目标的核心路径,但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需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6][8] - 国际社会对企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与披露的要求日益严格,国内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披露要求,然而新能源行业在生物多样性管理与披露方面现状不容乐观 [6][8] - 加强新能源企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与披露至关重要,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国内监管、消除风险、满足利益相关方期望的必然选择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章 背景 - 新能源产业为能源转型注入动力,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路径,但在建设运营中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如破坏生态系统、干扰动植物生存等 [6][8] - 国际社会对企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与披露要求提高,相关组织发布提案和标准,国内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披露要求 [6][8] 第二章 调研名单及方法 - 分析选取新能源行业相关上市企业42家,其中国内36家、国外6家,主要依据企业规模、行业覆盖及地域代表性选择 [9][10] - 国内企业报告来源于各交易所公开发布的资料及青悦ESG报告提取库,国外企业报告源自其官网 [9][10]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管理与披露现状 MSCI评级结果 - 国外领先(AAA/AA)3家,主动(A/BBB/BB)2家,未深入评级1家;国内A级(6/BBB/BB)9家,CCC级(8/CCC)8家,未纳入评级19家,整体国内企业多数未纳入评级,纳入评级的企业表现一般 [11][16] 生物多样性议题披露 - 治理方面,国内大部分企业建立了ESG治理架构,但提及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小组/部门的企业较少,国外企业在生物多样性风险纳入决策流程方面表现较好,国内企业普遍缺乏实质性规划 [13][19] - 战略方面,国内企业在政策、规划、指标体系方面披露存在不足,与国外头部企业有差距,如国内金风科技在生物多样性管理方面有一定表现,但仍需完善 [30][31] - 风险管理方面,国内企业对生物多样性风险披露较少,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国外企业如GE Vernova披露了详细的风险管理体系 [35][37] - 指标与目标方面,国内外企业多数未明确设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量化目标,国内长江电力在指标目标披露方面相对较好 [38][40] - 案例披露方面,国内企业案例数量少、内容不丰富,国外企业如NextEra Energy案例依据充分、内容完善 [43][45] 披露现状分析 - 国外新能源上市企业在生物多样性管理与报告方面整体表现更优,国内企业在各关键环节披露有待提高,需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和管理 [47] 第四章 国内新能源企业披露典型案例 报告披露案例 - 优秀披露案例:电能实业设立可持续发展管理架构,将生物多样性作为环境责任领域重点关注内容,披露自身管理战略及目标 [48] - 管理提升案例:浙江新能2023年在生物多样性披露方面有进步,但与领先企业仍有差距 [52] - 有待改进案例:中国电建虽进行了实质性议题分析,但未将生物多样性置于高实质性议题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内容披露不够深入 [53] 生态破坏处罚案例 - 多家新能源企业因违法占用土地、破坏森林、违规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受到处罚,涉及华能、大唐、华电、中国电建等企业 [59][61][62]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新能源行业在生物多样性管理与披露方面现状不佳,企业表现参差不齐,多数企业未明确设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量化目标,披露内容不完善,无法满足利益相关方需求 [16][34][42] - 企业应制定明确、可量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建立有效监测和披露机制,提升管理和披露水平 [42]
2025年关于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生物多样性管理和披露现状的研究报告
上海青悦· 2025-04-27 17: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推进“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强新能源企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和披露至关重要,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适应监管趋势的必然选择 [14] - 目前新能源行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和披露现状不容乐观,部分企业缺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考虑,披露情况参差不齐 [12][13] - 外国新能源上市企业在生物多样性问题管理和披露方面表现更好,国内企业整体表现一般,有待提升 [73][75] - 新能源企业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避免因忽视该问题而陷入风险,实现企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赢 [130] 各章节总结 第一章 背景 - 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是实现碳减排和“双碳”目标的关键力量,但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受到国际关注 [9] - 国际和国内对企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和披露的要求日益严格,相关标准和政策不断出台 [10][11] - 新能源行业生物多样性破坏案例常见,部分企业缺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考虑,披露情况不佳 [12][13] - 加强新能源企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和披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新能源行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调发展 [14] 第二章 调查清单与方法 企业清单 - 选取42家新能源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包括36家国内企业和6家外国企业,主要基于业务类型和国家地区代表性 [15] - 国内36家企业中,仅Topray Solar未发布2023年ESG报告,计为“未披露”,国内企业报告来自交易所公开披露,外国企业报告来自官网披露 [16] 研究指标 - 从MSCI评级结果、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披露和案例披露三个指标观察国内外新能源上市企业2023年ESG报告中生物多样性管理和保护相关指标的披露情况,问题披露又分为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 [18] - 主要使用清悦ESG报告AI数据提取平台提取和分析数据,并结合人工验证和校对 [18]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管理与披露现状 MSCI评级结果 - 国内36家企业中,多数未纳入评级,纳入评级的企业评级较低,整体表现一般;外国企业表现较好,所选样本多为各国领先企业 [24][25] - 国内企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与外国领先企业存在差距,如Power Assets Holdings评级低于Enel Group,且国内企业缺乏系统规划 [27] - 从资本投资角度看,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在相关企业中的重要性未得到足够重视 [29] 生物多样性问题披露 - **治理**:国内外多数企业披露了ESG治理结构,但仅少数提及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团队或部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管理和关注度有待提高 [31][32] - **战略**:国内企业实质性问题分析披露比例较高,但部分企业仍局限于“生态”问题,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讨论不够系统;外国企业披露更规范详细,且披露比例较高 [36][37] - **风险管理**:国内企业在风险评估中更多披露风险评估框架,对生态风险和生物多样性风险的披露较少;外国企业不同类型风险评估披露相对平衡,风险评估体系更完善,对生物多样性风险的关注度更高 [56][57] - **指标和目标**:多数企业未设定可量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并定期披露完成进度,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管理和披露水平严重不足,外国企业相对较好 [63][68] 案例披露 - 多数国内外企业披露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案例,但国内企业披露案例数量少、内容不清晰且分散,外国企业如NextEra Energy披露更系统完善 [70][71] 披露现状分析 - 外国新能源上市企业在生物多样性问题管理和披露方面表现更好,这与样本企业的领先地位和外国更先进的披露标准有关 [73] - 国内新能源上市企业整体表现一般,在问题识别、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设定及案例披露等方面存在不足 [75] 第四章 国内新能源企业披露典型案例 报告案例披露 - **优秀披露案例**:Power Assets Holdings建立了四级可持续发展管理结构,明确管理责任,将维护生物多样性作为关键领域,披露了管理策略和目标,并以实际案例展示成效 [77][79] - **管理改进案例**:Zhejiang Provincial New Energy Investment Group在2023年生物多样性问题上取得进展,问题级别提升,披露内容有所改善,但治理结构、战略和管理政策披露仍不足 [79][81] - **待改进案例**:Power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of China虽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和实质性问题分析,但未将生物多样性置于高实质性问题,对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不够深入,披露不够系统 [82][83] 生态破坏处罚案例 - 报告列举了多家新能源企业因破坏草原、森林、农业和渔业、陆地生态系统、海洋水体等受到处罚的案例,涉及非法占地、毁林、破坏农田和渔业资源、污染海洋等行为 [110][113][116]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新能源行业在发展中不能忽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企业忽视该问题会面临法律纠纷、项目受阻和声誉受损等风险 [125][130] - 建议国内企业将生物多样性提升到战略层面,加强管理和关注,建立专门团队或部门负责相关工作 [132] - 企业应严格遵循权威ESG披露标准,完善生物多样性管理披露体系,加强对实质性问题的识别和分析,详细披露保护策略和风险应对措施,设定明确可量化目标并定期披露进度 [133][134] - 国内企业应借鉴外国优秀企业经验,行业协会和机构可组织交流活动,促进企业共同提升生物多样性管理和披露水平 [135] -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新能源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制定激励政策 [136] - 新能源行业应加强自律,建立行业规范和标准,促进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实践项目 [137]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举办国际中文日暨兰亭雅集主题开放日活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7 15:52
瑞典青少年古筝表演。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供图 书画展示。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供图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4月26日电(记者殷淼)4月25日,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支持 下,首次举办国际中文日暨兰亭雅集主题开放日活动。瑞典知名语言文化学者,哥德堡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 学、隆德大学、延雪平大学等高校中文学习者及留学生,领区华文学校学生、中瑞混合家庭成员、瑞典文化和教 育界人士等近百人参与。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事杨培栋致辞时表示,国际中文日的意义,不仅在于纪念一种语言,更在于唤起对文化多 样性的普遍认同。在中国哲学中,"和而不同"是千年智慧;在联合国宪章里,"和平包容"是共同理想。期待中文 能成为一座桥,让瑞典朋友读懂《红楼梦》的深邃,也让中国同胞爱上《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纯真。 杨培栋还以"文脉千年,字韵无疆——汉字书写发展历史"为题进行了专题授课,介绍汉字从象形符号走向书 写系统的历程,数千年来汉字书写形式的五次嬗变,金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的发展沿革,以及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影响等,鼓励到场来宾以中文为舟,探索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博大精深,为推动中瑞文 化交流互鉴,促进中瑞地方友好往来而 ...
杭州再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称号
每日商报· 2025-04-27 10:59
近日,2024年度美丽浙江建设考核结果出炉,杭州市再获优秀市称号,已连续十年获评美丽浙江考 核优秀。 2024年以来,杭州通过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高质量完成 2157个减排项目和457个重点区域近源污染整治,市区PM2.5浓度同比改善3.2%。扩面升级40个"污水零 直排区",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功能区达标率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 质达标率连续4年保持100%。提供"净地"约549亩,累计建成"无废细胞"2900余个,"无废指数"连续3年 位列全省第一。 同时,实施7项碳达峰重点工程,建立七大类91个"双碳"重大项目库,共计投资1200多亿元,新增 光伏并网137.34万千瓦,新增新型储能53.87万千瓦。成为首个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中国零排放施 工机械试点城市。新增更新电动公交车1218辆、新能源出租车(含网约车)24017辆,改建完成全国首 艘甲醇燃油双燃料发动机营运货船。创建国家级绿色低碳工厂11家,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2家、工厂 12家。 在生态方面,划定4693.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制定《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20 ...
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即将开幕
广西日报· 2025-04-27 09:3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4月28 - 30日在防城港举办 旨在深化医学交流合作 促进人类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论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中外嘉宾将围绕主题探讨国际医学创新合作新路径等 [1] 论坛基本信息 - 主办单位为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和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为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1] - 环节设置有开幕式 主题演讲 巡馆 分论坛和闭幕式等 [1] - 参会人员包括上合组织成员国等国家的领导人 卫生部门官员 医学医疗领域专家学者 医疗机构及医药企业负责人等中外嘉宾 [1] - 论坛主题为“医学创新共享 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分论坛情况 - 共设置4个分论坛 [2] - 国际医疗保障政策交流互鉴圆桌会议由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等主办 分享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经验 探索区域医疗等合作模式及产业发展路径 [2] - 医疗健康与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主题为“聚焦前沿医学发展 共创健康美好未来” 围绕前沿医疗技术等话题 深化上合组织成员国医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协同 [2] - 药用资源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圆桌会议围绕国际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交流 促进广西药用动植物资源科学开发 [2] - 营养健康食品国际标准研讨会由中国营养学会等主办 指导单位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目的是深化营养健康食品国际标准互认等 [2]
为闹市保留2000平方米生机 90%的植物来自乡土 “一江一河”首座生境花园开放
解放日报· 2025-04-27 09:30
记者 陈玺撼 王海燕)沿着浦东滨江岸线走到杨浦大桥下,一座2000平方米的花园映入眼帘,惊喜不止于此,池塘边的梭鱼 草中,一只市区里不多见的黄翅蜻正翩翩起舞……这是上海"一江一河"滨水区域首座生境花园"生境东岸",昨天正式建成开 放。 留基底 将"生境"与"花园"融合在一起——这种具有生物栖息环境功能的花园有5个特点:使用本土植物,杜绝外来入侵植物,丰富 植物群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辅助的食物、水源或庇护所。 "城市的快速发展不断挤压自然精灵的生息空间,是这片自然基底的顽强,唤醒了我们的责任感。"东岸集团党委办公室副 主任鲍伶俐介绍。此前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在这里发现了14种鸟类、4种蜻蜓、5种传粉昆虫和20余种植物。"闹市"中蕴藏的这片 生机令人震撼,让管理者重新审视公共空间的功能性。 追求"生境"功能,就不能大拆大建,要营造更适宜已有"住户"繁衍生息的环境。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上海保护项目总 监俞霖琳告诉记者,这片空间原有的水杉全部被保留了下来,在原有600多平方米人工水体基础上,净化水质、补种各类适应湿 地环境的植物,形成了这座生境花园的雏形。 造"跳板" 城市令原本连通的生境被割裂 ...
万得x山水|生物多样性空间数据在企业风险识别的应用和探索
Wind万得· 2025-04-11 06:30
以下文章来源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作者山小水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从事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我们关注的既有西部山区的雪豹、熊猫、金丝猴,也有身边的大自然。 写在前面: 万得信息(Wind Information)与山水携手,在Wind金融终端ESG评级栏目中全新推出【生物多样性风险】页面,本文介绍该页面的背景、使用指南、方法论和价值。 双方已于3月28日在Wind金融终端成功举办直播路演, 观看链接:【ESG百家讲坛】山水×Wind ESG 企业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从风险识别开始https://3c.wind.com.cn/l/ DiHC?shareUserSign=DDsrn 01 背景 全球生物多样性正以空前的速度丧失,世界经济论坛的《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崩溃"列为全球最严峻的风险之一。为了应对这一 危机,国际社会早在202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就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30×30"核心目标及23项行动 目标,以求在2030年内遏制并逆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也正在逐步强化法律 ...
日本5成企业家称将扩大或新开展美国业务
日经中文网· 2025-04-04 15:34
不过,日本企业对"特朗普关税"的担忧也很强烈。对于从征税对象国家向美国出口产品、零部件 和消费品的日本企业来说,关税将会导致额外成本。关于扩大美国业务所面临的课题,列举"政策 不明朗"的企业最多,比例达到73.0%。 从行业来看,机电及精密制造、机械及材料(包括化学和纺织)以及食品等行业较为突出。从扩 大业务或开展新业务的内容(复选)来看,选择"销售"的比例最高,达到74.6%,其次是"生 产"(50.8%)、"并购"(M&A,47.6%)和"对初创企业出资"(34.9%)。 从中长期来看,在IT、能源、食品等广泛领域,美国市场有望扩大。日本企业擅长的高附加值产 品和服务存在商机。日清食品控股将于8月时隔46年在美国启动生产方便面的新工厂。住友化学 将新建半导体制造工序用清洗液工厂。 为了提高美国国内产业的活力,特朗普政府正在积极吸引外资。日本首相石破茂2月初表示,将 把日本对美投资提高到1万亿美元(约150万亿日元)。日本的企业将响应这一号召。 此次的问卷调查也询问了是否增加对美投资的问题,41.4%的日本企业回答将会增加投资或实施 新投资。这一比例较2024年12月的上次调查(16.9%)大幅上升。三菱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