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

搜索文档
上海车展开启新攻势,“本土化”助力大众品牌迎战新时代
中国经济网· 2025-04-28 08:21
大众汽车在华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宣布"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全面落地,推出ID AURA、ID ERA和ID EVO三款概念车开启新一轮产品攻势 [1] - 中国是公司全球最重要市场,将持续加大投入并与本地合资伙伴合作提升本土化技术能力 [1] - 过去几年在合肥投建研发中心,与一汽、上汽、江淮及小鹏、地平线等新伙伴合作推动本土研发 [1] 本土化合作与技术转型 - 公司突破全球技术体系与本地市场适配壁垒,通过深化合作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 [2] - 计划至2026年推出11款新能源车型,三款概念车体现大众设计DNA并紧贴中国需求 [2] - ID ERA概念车由上汽大众联合开发,首次采用增程式技术,针对中国市场多元化需求布局 [3] 市场表现与竞争挑战 - 2023年中国市场销售220万辆汽车(燃油车占比约200万辆),燃油车市占率达2005年以来最高水平 [6] - 当前中国市场份额9.6%,2024年Q1燃油车销量50万辆,增速比整体市场快1.5% [6] - 电动车领域需平衡成本控制与产品价值,电池技术、全栈技术和低成本材料影响盈利能力 [6] 研发能力与长期战略 - 中国本土研发团队达3000名工程师,联合合资企业总研发人员超8000名 [6] - 坚持"价值先于销量"策略,避免价格战,未来将持续投入平台开发和研发创新 [6] - 未来十年将延续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协作模式,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智能电动化产品 [6]
双环传动 | 2024:业绩稳健向上 机器人减速器加速增长 【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4-27 22:4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7.8亿元,同比增长8.8%,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5.5%,扣非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24.8% [2] - 2024Q4营收20.4亿元,同比下降7.4%,环比下降15.7%,主要因钢材销售业务收缩,钢贸业务2024H1/H2收入分别为5.3/1.0亿元 [3] - 2024Q4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26.0%,环比增长7.9%,归母净利率14.0%,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1个百分点 [3] - 2024Q4毛利率31.0%,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7.1个百分点,主要因低毛利钢贸业务占比下降及乘用车齿轮业务毛利率提升 [3] 业务发展 - 乘用车业务2024H1/H2收入分别为23.6/29.6亿元,保持稳步增长,2024Q4乘用车销量885.9万辆,同比增长12.4%,环比增长32.2% [3] - 新能源齿轴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份额达40%~50%,同轴减速器订单量大幅增加,已建成65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驱动齿轮产能 [4] - 智能执行机构方面,公司在扫地机驱动产品领域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将重点拓展汽车电动尾门、智能车锁驱动模组等产品 [5] - 机器人高精密减速器业务2024年毛利率达29.1%,环动科技可提供3-1000KG负载范围的机器人解决方案 [5] 海外扩张 - 公司加速匈牙利基地建设,布局适配欧洲市场的产能,通过本地化生产提高欧洲市场影响力,对接欧洲主流车企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04.7/124.7/14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15.2/18.7亿元,EPS分别为1.47/1.79/2.21元 [6] - 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预计为19.2%/19.1%/20.0%,归母净利润增长率预计为21.5%/22.2%/23.1% [8]
梅赛德斯-奔驰VAN.EA纯电架构引领MPV新纪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4-27 21:58
电动化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展示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和Vision V概念车,体现电动化、智能化及豪华体验领域的最新突破 [1] - VANEA纯电架构平台将于2026年启用,划分私人豪华MPV与商用车市场,Vision V概念车作为高端版本前瞻之作 [2] - 模块化设计是VANEA平台亮点,前模组统一,后模组可选四驱或前驱,中部模组可灵活调整尺寸和电池容量 [2] - 平台电机位于后轴且位置较低,提升座舱布局灵活性,Vision V概念车座椅可完全放平以优化空间利用率 [2] 市场趋势与区域策略 - 全球MPV市场呈现高端化+新能源化趋势,公司保持电动化战略聚焦同时战术灵活应对不同市场需求 [3] - 欧洲市场新能源MPV占比受政策推动提升,公司将推出符合排放标准的新车型 [3] - 北美市场仍依赖燃油车,但公司已布局新能源产品以应对未来变化 [3] 智能化与安全技术 - 基于VANEA平台的车型将搭载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主动制动/变道辅助等最新智能科技 [4] - 引入后轮主动转向、800伏电气架构、MBOS架构等前沿技术提升智能化体验 [4] - 安全测试严格遵循奔驰标准,确保所有平台车型均通过同等次数的严苛测试 [4]
【电新】上海车展趋势观察:大电量增程、商用车电动化、宁德时代引领新技术——碳中和领域动态追踪(一百五十五)(殷中枢/陈无忌)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7 21:12
宁德时代新技术突破 - 推出三款颠覆性动力电池产品:钠新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4] - 自生成负极新技术应用超预期,展现领先研发能力和商业化实力,电解液添加剂和补锂剂环节有望受益 [4] - 骁遥双核+自生成锂/钠负极组合适配各种场景,在全固态电池量产前拉开产品代差 [4] - 钠新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突破低温、启停场景,有望带来新增长曲线 [4] - 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实现峰值充电功率12C同时续航800km,但快充差距与其他品牌缩窄 [4] 增程车型发展趋势 - 增程式混动车型兼具纯电驾驶性能和续航优势,或成国内电动车企业出海利器 [5] - 2024年增程式汽车销量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快于纯电22.6%和插电式混动76.3%的增速 [5] - 国内增程式车型市占率从22年3.6%增至24年9.1% [5] - 大电量增程成为趋势,新车型迈向400+km纯电续航,电池容量或经历先变大再变小过程 [5] - 小鹏首款增程车型实现430km纯电续航+5C超充,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续航400km以上+4C超充 [5] - 欣旺达增程专用电池包带电量达57.7kWh,配套理想L系列车型 [5] 商用车电动化加速 - 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渗透率仅17.9%,但电池企业转向布局商用车领域 [6][7] - 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布局超充或换电路线,挖掘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 [7] - 欣旺达推出重卡专用大容量超充电芯,支持1.4MW超大功率3.5C充电,循环寿命6500次 [7] - 中创新航至远重卡产品支持800kWh续航530km,系统循环寿命4500圈 [7]
车展对话丨上汽大通杨怀景:今年出海销量目标10万辆
贝壳财经· 2025-04-27 11:43
公司战略与业务整合 - 上汽大通已成为上汽商用车的主体公司 统管上汽商用车业务 原商用车事业部下沉至上汽大通[2][5] - 团队打通轻型商用车板块 包含大通 跃进 依维柯品牌 实现深度融合 其他商用车公司及创新业务同步存在但独立运行[6] - 采用开放市场机制开展业务 欢迎外部投资者 推动内部资源融合与共享[6] 智能化与电动化布局 - 公司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 成为轻型商用车领域首个与华为深度合作的企业[7] - 推进房车智能化 涵盖车内体验与智能辅助驾驶 同时推动轻型商用车新能源化[8] - 2025年推出宽体轻客混动 坚持纯电 插电混动 油电混合 氢燃料四条技术路线同步发展[8] 海外市场拓展规划 - 2025年出海销量目标10万辆 明年计划增长30%-40% 长期目标为全球商用车市场份额15%-20%[2][11] - 将成立商用车海外公司作为独立经营实体 因地制宜选择贸易或属地生产模式[9][10] - 当前商用车出口73个国家和地区 与MG品牌协同共享海外渠道资源 MG已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 探索打破传统总代理模式局限 直接管理网络并服务行业客户 在条件允许区域整合资源建设KD工厂[9]
三一重工(600031):净利率持续提升,全球化与电动化加速推进
华安证券· 2025-04-25 10: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营业总收入777.73亿元,同比增长6.22%;归母净利润59.75亿元,同比增长31.9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8.14亿元,同比增长159.5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54%,较去年同期增长1.69pct [4] - 公司净利润高增,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98%,净利率达7.83%,较2023年提升1.54pct,源于市场与产品结构改善及降本增效;各产品竞争力提升,如挖掘机械国内销量连续14年夺冠等 [5] - 公司国际化稳步推进,2024年国际业务营收485.13亿元,同比增长12.15%,营收占比63.98%,毛利率上升0.26pct;2024年上市海外产品超40款,海外销售覆盖150多国与地区;电动化方面,全面推进产品电动化,2024年新能源产品收入40.25亿元,同比增长23%,多款电动产品市占率居行业第一 [6] - 看好公司长期发展,上调盈利预测,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为891.36/1003.59/1120.93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9.59/106.45/129.35亿元;摊薄EPS为1.06/1.26/1.5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倍数为18/15/12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8383|89136|100359|112093| |收入同比(%)|5.9|13.7|12.6|11.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975|8959|10645|12935| |净利润同比(%)|32.0|49.9|18.8|21.5| |毛利率(%)|26.4|27.5|28.2|28.7| |ROE(%)|8.3|11.7|13.1|14.7| |每股收益(元)|0.71|1.06|1.26|1.53| |P/E|23.34|18.02|15.17|12.48| |P/B|1.94|2.12|1.98|1.84| |EV/EBITDA|14.08|10.86|9.17|7.46| [10]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公司2024A - 2027E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现金流等情况,如2024A流动资产101505百万元,2027E预计达144081百万元等 [12]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E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为5.9%、13.7%、12.6%、11.7%;营业利润同比分别为30.9%、47.9%、19.9%、21.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为32.0%、49.9%、18.8%、21.5% [12] - 获利能力方面,2024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26.4%、27.5%、28.2%、28.7%;净利率分别为7.7%、10.1%、10.7%、11.6%;ROE分别为8.3%、11.7%、13.1%、14.7%;ROIC分别为6.0%、9.7%、10.7%、12.1% [12] - 偿债能力方面,2024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0%、52.3%、52.2%、52.0%;净负债比率分别为108.4%、109.5%、109.1%、108.2%;流动比率分别为1.59、1.65、1.71、1.77;速动比率分别为0.96、1.03、1.09、1.17 [12] - 营运能力方面,2024 - 2027E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52、0.57、0.60、0.62;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13、3.27、3.26、3.23;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94、2.84、2.84、2.83 [12] - 每股指标方面,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71、1.06、1.26、1.53元;每股经营现金流(摊薄)分别为1.75、1.53、1.50、1.96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8.49、9.01、9.62、10.38元 [12] - 估值比率方面,2024 - 2027E P/E分别为23.34、18.02、15.17、12.48;P/B分别为1.94、2.12、1.98、1.84;EV/EBITDA分别为14.08、10.86、9.17、7.46 [12]
日本车企倒向中国电池企业
高工锂电· 2025-04-24 18:33
日本车企电动化转型 - 本田汽车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电动化平台和磷酸铁锂电池,并计划搭载上车 [2] - 丰田汽车与上海市签署协议,独资设立雷克萨斯纯电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落地金山区 [2] - 丰田通过广汽丰田推出面向本土化的首台纯电SUV铂智3X [2] 日本车企态度转变 - 日本车企在电动化合作、供应链和人才筛选上越来越向中国靠齐,对比此前对电动化的不屑态度有明显转变 [3] - 丰田汽车表示未来希望更多首次从中国市场诞生的车型,改变以往全球车型在中国改良的策略 [3] 日本电动化技术滞后 - 日本纯电汽车渗透率不足5%,低于欧美平均水平 [4] - 松下作为唯一上榜全球动力电池装机Top10的日本企业,市占率逐年下滑,今年1-2月同比下滑1.6个百分点至3.9% [4] - 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4]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崛起 -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在全面电动化浪潮下走出一条独特道路,海外车企越来越多寻求与中国合作 [4] - 产业格局上,海内外攻守之势正在改变 [4]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行,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总冠名为利元亨 [1][6]
日本车企倒向中国电池企业
高工锂电· 2025-04-24 18:33
日本车企电动化转型与中国合作 - 本田汽车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电动化平台和磷酸铁锂电池 并计划将合作研发的电池搭载上车 [3] - 丰田汽车与上海市签署合作协议 将在金山区落地雷克萨斯纯电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 [3] - 丰田汽车通过广汽丰田合资平台推出面向本土化的首台纯电SUV铂智3X [3] - 日本车企在电动化合作进度和供应链人才筛选上越来越向中国靠齐 [3] - 丰田汽车表示今后希望有更多首次从中国市场诞生的丰田车型 改变以往将全球车型拿到中国改良的做法 [3] 日本电动化技术滞后现状 - 日本纯电汽车渗透率不足5% 低于欧美平均水平 [4] - 日本本土车企对电动化持怀疑态度 因传统汽车市场革新对就业技术人才造成冲击 且供应链建设需耗费巨资 [4] - 松下作为唯一上榜全球动力电池装机Top10的日本企业 市占率逐年下滑 今年1-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市占同比下滑1.6个百分点至3.9% [4][5]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发展 - 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5] -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走出一条独特道路 越来越多海外车企寻求与中国合作 [5] - 产业格局上 海内外攻守之势正在发生改变 [5]
伯特利 | 2024:业绩超预期 智能电动齐驱【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4-24 17:1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业绩超预期,客户和产品结构良好,短期受益于智能电控业务渗透率提升,中长期线控底盘和海外产能有望贡献显著增量,维持“推荐”评级 [3][6] 事件概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99.37亿元,同比+33.0%,归母净利12.09亿元,同比+35.7%,扣非归母净利11.13亿元,同比+30.2%;2024Q4实现营收33.58亿元,同比+41.8%,环比+28.8%;归母净利4.31亿元,同比+45.3%/环比+34.4%;扣非归母净利4.04亿元,同比+28.9%/环比+40.6% [1] - 2025年公司预算收入127亿元/同比+28%,净利润15.1亿元/同比+24% [2] 2024年业绩超预期 电控业务净利率高增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33%,2024Q4营收同比+41.8%/环比+28.8%,原因一是重点客户销量高增,奇瑞汽车/吉利汽车2024年销量分别同比+38.4%/+27.6%,且新增客户8家;二是重点产品销量高增,智能电控/盘式制动器/轻量化零部件/机械转向产品2024年销量分别同比+40.0%/+19.2%/+35.3%/+23.8%,且新增量产/定点项目309项/416项,新定点项目年化收入达65.4亿元 [3] - 2024年子公司伯特利电子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同比+182%,净利率达11.3%、同比+5.3pct,归母净利率提升得益于客户结构改善及规模效应 [3] - 2024年公司毛利率达21.1%,同比 -1.5pct,2024Q4毛利率20.9%,同比 -2.2pct、环比 -0.7pct,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导致 [4]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 -0.1pct/-0.7pct/-0.2pct/-0.2pct至0.5%/0.4%/2.4%/5.8%,受益于规模效应 [4] 智能化&电动化齐驱 全球化再进一步 - 智能化方面,公司积极布局线控制动系统,是国内首家规模化量产和交付线控制动系统的供应商,2024年拟发行可转债建设年产100万套线控底盘制动系统,扩大先发优势 [5] - 电动化方面,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EPB量产的供应商,现有EPB产能接近峰值,2024年拟发行可转债扩产100万套,缓解产能瓶颈 [5] - 全球化方面,公司2012年起从事轻量化制动零部件产研销,2020年起开展全球化布局、筹建墨西哥生产基地,2024年起筹划摩洛哥基地 [5] 整合稳步推进 进击线控底盘 - 2022年公司收购万达45%的股权完善汽车底盘领域布局(制动+转向),收购后积极整合实现净利率大幅提升 [6] - 2024年11月公司设立伯特利汽车悬架科技公司并拟新增悬架产能20万/年,目标成为线控底盘供应商,掘金千亿市场,剑指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 [6]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为130.75/170.89/220.4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94/21.04/27.93亿元,对应EPS为2.63/3.47/4.60元,对应2025年4月22日55.20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21/16/12倍,维持“推荐”评级 [6] 财务预测 | 项目/年度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9,937 | 13,075 | 17,089 | 22,044 | | 增长率(%) | 33.0 | 31.6 | 30.7 | 29.0 |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 | 1,209 | 1,594 | 2,104 | 2,793 | | 增长率(%) | 35.6 | 31.9 | 32.0 | 32.8 | | 每股收益 (元) | 1.99 | 2.63 | 3.47 | 4.60 | | PE | 28 | 21 | 16 | 12 | | PB | 5.1 | 4.2 | - | - | [7]
伯特利 | 2024:业绩超预期 智能电动齐驱【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4-24 17:15
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99.37亿元,同比+33.0%,归母净利12.09亿元,同比+35.7%,扣非归母净利11.13亿元,同比+30.2% [2] - 2024Q4实现营收33.58亿元,同比+41.8%,环比+28.8%;归母净利4.31亿元,同比+45.3%/环比+34.4%;扣非归母净利4.04亿元,同比+28.9%/环比+40.6% [2] - 2025年预算为收入127亿元/同比+28%,净利润15.1亿元/同比+24% [3] 业绩驱动因素 - 重点客户销量高增,奇瑞汽车/吉利汽车2024年销量分别同比+38.4%/+27.6%,新增客户8家 [4] - 重点产品销量高增,智能电控/盘式制动器/轻量化零部件/机械转向产品2024年销量分别同比+40.0%/+19.2%/+35.3%/+23.8% [4] - 新增量产/定点项目309项/416项,新定点项目年化收入达65.4亿元 [4] - 子公司伯特利电子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同比+182%,净利率达11.3%、同比+5.3pct [4]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4年毛利率达21.1%,同比-1.5pct,其中2024Q4毛利率20.9%,同比-2.2pct、环比-0.7pct [4] - 2024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pct/-0.7pct/-0.2pct/-0.2pct至0.5%/0.4%/2.4%/5.8% [4]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智能化:国内首家规模化量产和交付线控制动系统,拟建设年产100万套线控底盘制动系统 [5] - 电动化:国内首家实现EPB量产,拟扩产100万套EPB [5] - 全球化:2020年起布局墨西哥生产基地,2024年筹划摩洛哥基地 [5] - 收购万达45%股权完善底盘布局,设立悬架科技公司并拟新增悬架产能20万/年 [6]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130.75/170.89/220.4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94/21.04/27.93亿元 [7] - 对应EPS为2.63/3.47/4.60元,对应PE分别为21/16/12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