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搜索文档
拉萨海关推动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通道——贸易畅通助力兴边富民(市场万花筒)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55
西藏对外贸易发展 - 日喀则国际陆地港6月货运量达246吨 货值5257万元[1] - 西藏对尼泊尔进出口2024年达512亿元 增长848% 占中尼贸易总值327%[2] - 2024年上半年西藏对尼泊尔进出口2193亿元 同比增长221%[2] 西藏口岸建设与物流优势 - 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半小时可达日喀则机场 25小时抵拉萨 直通吉隆/樟木/里孜等边境口岸[1] - 西藏陆运至尼泊尔仅需15天 较东南沿海海运节省30天[1] - 吉隆/樟木/里孜等边境口岸实现客货双通[2] 西藏特色产品出口 - 拉萨青稞白酒/日喀则活羊/昌都红酒/林芝苹果/阿里矿泉水等特色产品实现出口[2] - 林芝苹果种植面积4600亩 主要出口尼泊尔/新加坡 预计2024年出口1000吨[2] - 海关为新鲜水果开辟绿色通道 实行随约随检/随检随放政策[2] 西藏产业发展规划 - 推动外贸与特色农牧/高原轻工/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3] - 促进边境口岸从通道式过路经济向多元化实地经济转变[3]
互利共赢,开放合作谱新篇(年中经济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51
外贸表现与韧性 - 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 [1][3] - 江苏省工业机器人出口额9.6亿元,同比增长101.2%,关键零部件谐波减速器技术突破带动行业竞争力提升 [2] - 外贸主体数量创新高,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62.8万家,同比增加4.3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表现突出 [4] 外资吸引力与结构优化 - 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十四五"实际使用外资累计7087.3亿美元,提前完成目标 [1][9] - 化学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3%、36.2%、17.7% [10] -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扩建三大工业园,通用电气医疗本土研发比例突破50%,外资企业加速本土化布局 [9][10]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超20%,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均超20% [7] - 盛隆电气集团研发人工智能配电柜,应用于越南国家电网等国际项目,实现节能减排与效率提升 [6][7] - 绿的谐波传动科技年研发投入占营收10%-15%,获国家专利超200项,海外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 [2] 开放政策与国际合作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1万列,覆盖欧洲229个城市,深圳海关绿色通道提升物流效率 [13][1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51.8%,双向投资规模超2400亿美元 [16] - 中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 [17] 区域经济与特殊案例 - 厦门航空维修基地上半年监管进境维修飞机110架次,保税维修进出口货值980.52亿元,同比增长29.4% [15] - 科特迪瓦12城市供水项目惠及230万居民,改善当地供水质量与卫生条件 [16] - 喜临门家具对马尔代夫出口关税从5%降至零,自贸协定推动细分领域贸易增长 [17]
深圳上半年进出口“成绩单”出炉 总值居首位 进口创新高
深圳商报· 2025-07-23 00:50
进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进出口总额达2.17万亿元人民币,居内地城市首位,其中出口1.31万亿元,进口8588.6亿元同比增长9.5%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6月单月进出口显著拉升,总值达3979.8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出口2528.4亿元增长1.4%,进口1451.4亿元增长4.8%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方式占比最高达54.8%,进出口1.19万亿元 [1] - 保税物流方式增长最快达15.1%,进出口5854.4亿元占比27%,体现全球供应链枢纽作用 [1] - 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3815.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占比17.6% [1] 市场主体构成 - 民营企业为外贸主力军,进出口1.51万亿元占比69.8%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630.6亿元增长9%占比26%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891.4亿元 [1] 主要贸易伙伴 - 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占比78.3%,其中对东盟进出口3582.7亿元,对中国香港地区3400.4亿元,对中国台湾地区2521.1亿元(增长33%) [2] - 对欧盟2182.9亿元,美国2057.7亿元,印度417.6亿元,英国335.2亿元 [2] - 对韩国1211.1亿元(增长6.4%),日本930.6亿元(增长4.7%),墨西哥325.5亿元(增长2.7%) [2] 区域经贸合作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816.2亿元 [2] - 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6030.3亿元 [2]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9802.9亿元增长3.5%占比74.9%,其中电脑及零部件1534.1亿元增长14.6%,集成电路1089.9亿元增长34.7%,电池382.8亿元增长39.5% [2] - 民营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1798.6亿元同比增长16% [2] 进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进口7090.8亿元增长17.1%占比82.6% [3] - 农产品进口505.1亿元增长3.3%占比5.9%,其中食用水产品53.3亿元增长36.1%,粮食46.1亿元增长76% [3]
邓兆敬接棒!中国化学总经理空缺9个月的背后:一场央企战略调整释放技术突围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7-23 00:48
人事任命 - 邓兆敬于2025年6月25日获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及总经理,填补了原总经理离任后长达9个月的空缺 [2] - 此次任命由国资委直接下达,反映出央企人事调整与战略意图的深度关联 [2] 人事空缺背景 - 总经理职位空缺9个月在央企中较为罕见,通常人事调整与年度考核或战略规划周期同步 [3] - 空缺期可能为集团争取了战略聚焦的时间窗口,避免人事变动影响重大项目推进 [4] - 国资委对集团未来定位的审慎考量或是空缺期延长的重要原因 [3] 新任总经理背景 - 邓兆敬为技术派背景,长期深耕化工工程技术研发,主导过多个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 [5] - 曾担任中化学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24年6月升任集团副总经理分管科技创新 [5] - 其上任释放出集团强化科技创新的明确信号 [5] 战略转型方向 - 集团正加速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推进绿色化工和数字化转型 [4] - 人事调整可能推动集团从"工程承包商"向"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6] - 在"双碳"目标和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技术驱动将成为发展核心引擎 [5] 央企治理特点 - 此次案例显示央企人事变动更服务于长期战略而非短期效率 [6] - 国企改革深化阶段呈现人事调整"慢"与战略布局"快"的新平衡 [6] - 未来技术优势向全球竞争力的转化将是管理团队首要任务 [6]
科技赋能外贸 兰州海关智慧化助企“闯世界”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0:02
智慧海关建设成效 - 铜精矿入厂周转时间从18天缩短至8天左右,通关时间从5-10天压缩至平均30小时 [1] - 企业节约物流等成本超1亿元,一线作业人员从4-5人减至2人 [1] - 兰州海关通过"模式创新+科技赋能"结合,推动"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口岸+目的地'联合监管"通关模式试点,金川集团和白银有色集团先后加入试点 [2] - 试点口岸从阿拉山口扩展至二连浩特,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建立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 [2] 甘肃外贸及重点产业表现 - 2024年上半年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352.1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全国第二,其中进口266.5亿元(增长31.7%,增速全国第一),出口85.6亿元(增长40.5%) [3] - 金属矿砂进口197.7亿元(增长44.0%),占全省进口总值74.2%,其中镍锍进口32亿元(增长104.8%),镍钴材料进口12.4亿元(增长65.6%) [1] - 甘肃种子通过中欧班列出口欧洲,陇南中药材通过"甘农外贸通"进入中亚,酒泉光伏组件经陆海新通道运往南亚 [1] 农产品出口支持措施 - "甘农外贸通"小程序培训160多家农产品企业,新增菜豆、番茄等种子出口欧盟、美日的附加声明规范表述 [3] - 甘肃陇南文县嘉诚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因海关便利化政策上半年新增多个出口订单 [3]
中岩大地20250722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中岩大地 - 行业:岩土工程、水利水电、核电、港口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雅砻江雅砦水电站项目** - 项目价值量:总投资 1.2 万亿,岩土工程占比 15%-20%,约 2000 亿,公司核心优势部分约 1000 亿[2][4] - 参与环节:前期参与土建、临时建设、交通和导流工程,保障山体和隧洞开挖稳定性[4] - 订单释放:导流洞完成(约三年)后订单或达巅峰,但因其他水电站设计未定,进度不确定[2][5] - 技术应用:超级旋喷技术用于地层加固,固化剂和锚杆技术用于边坡防护[2][10] - 利润率:技术难度高于核电和港口,逻辑上毛利可能更高,具体看落地情况[3][17] - 合同周期:分标段复杂,难以预估[3][18] - **公司设备情况** - 研发生产:约 30 人研发团队,根据工艺性能自主设计,找合作厂家定制加工,核心零部件有专利[6] - 使用情况:大部分自用,部分专利对外授权[7] - 需求评估:结合总工程量和工期要求,SJP 全分设备国内领先,可代加工满足工期[9] - **其他项目情况** - 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占比 70%-80%,公司在核心领域占重要位置[8] - 民坝建设:公司参与核心价值量暂无具体测算数据[11] - 河床深覆盖:2024 - 2025 年进行关键技术验证试验并参与咨询工作[12] - 合作情况:与电建、能建等央企有合作,竞争优势是自有技术和解决新问题能力[13] - 同行对比:超级旋喷技术加固深度优于上海港湾、中化岩土[14] - 小型公司参与:小型岩土公司参与大型水电项目难度大,可能承担劳务或临时工程[15] - 其他跟踪项目:参与平陆运河建设,跟踪三峡水运新通道(设计阶段)[19] - **人员储备与业务预期** - 人员储备:近年进行人才储备和结构调整,招聘良好,与葛洲坝市政战略合作[20] - 核电业务:去年 20 亿项目预计拿一半订单,今年和明年落地 7 亿左右,跟踪 8 个项目预计今年落地[22][23] - 港口业务:有小时级跟踪项目,预计下半年陆续落地,一带一路等待进展[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与葛洲坝市政有工程量分配约定,但具体需看落地执行情况[21] - 涉及订单具体数量不便透露[16]
大建筑央企投资复盘
西部证券· 2025-07-22 20: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前次评级为超配,评级变动维持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年大建筑央企估值低,原因在于基本面和商业模式方面,人口红利与投资拐点在2010年出现,储蓄率与投资增速下行影响需求,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多,毛利率提升难;资产中“应收类资产+存货”占比高,资产负债率高,债务负担大 [6][16] - 复盘前几轮行情,大建筑股上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一带一路”“PPP”“基建稳增长/逆周期”“中特估+一带一路10周年主题”“高分红防御”“财政化债”等 [23] - 大建筑央企未来行情值得重视,研发费用高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部分公司已开始运营转型,目前处于显著破净状态,重申看好 [8][4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为什么大建筑央企近年估值低 - 基本面方面,2010年我国人口红利与投资拐点出现,储蓄率与投资增速下行影响建筑行业需求,且大建筑央企承担较多社会责任,毛利率大幅提升可能性小 [16] - 商业模式方面,资产中“应收类资产+存货”占比高,市场担忧坏账风险,且大建筑央企资产负债率较高,债务负担较大 [16] - 综合上述因素,近年来大建筑央企市盈率、市净率均处于历史低位 [6] 复盘前几轮行情,大建筑股为什么涨 - 2014年4月 - 2015年4月,“沪港通”引起市场对低估值建筑公司关注,国企改革是股价上涨直接驱动力,对中科云网等公司的调查催化估值向上,“一带一路”战略扭转市场低预期,降息带来增量资金 [25] - 2016年10月 - 2017年4月,PPP模式带来“量”和“质”的双重变化,险资举牌中国建筑,因其高分红低估值且ROE处于高位,对险资盈利改善有显著作用 [31] - 几轮稳增长行情中,2018年7月 - 2018年8月受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20年2月 - 2020年3月因疫情下稳增长升温;2021年8月 - 2021年9月投资增速加速下降,稳增长升温;2021年12月 - 2022年5月经济“三重压力”下,稳增长行情持续性较好 [33] - 2022年11月 - 2023年5月,中特估叠加“一带一路”十周年,建筑板块表现较好;2024年1月 - 4月,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中字头建筑央企助力指数上涨;2024年9月 - 11月,财政发力、10万亿化债政策推动 [35] 大建筑央企未来行情需引起重视 - 研发费用高,八大建筑央企中有5家研发费用规模为A股前10,中国建筑2024年研发费用455亿元,为A股第二,目前大建筑央企处于显著破净状态,重申看好 [8][40] - 需求下行,行业裂变时代到来,转型、合并整合、REITs等情况出现 [40] - 部分大建筑央企已开始运营转型,如中国电建、中国化学、中材国际等公司 [8][40]
并购 | 深度拆解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典型案例
搜狐财经· 2025-07-22 18:49
股权转让交易 - 湖北国贸以7.28亿元受让雅仕集团持有的4128万股上海雅仕股份,占总股本26%,交易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变更为湖北省国资委 [1] - 转让前雅仕集团持股44.98%,转让后降至18.98%,湖北国贸成为新控股股东 [1] - 交易定价17.64元/股,较停牌前市价溢价25%,对应市净率1.8倍,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5][7]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2.78亿元,同比下降31.75%,净利润亏损3497万元,同比下滑119.64% [1][3] - 硫磺价格暴跌导致贸易收入骤降59%,业务单一且对硫磺依赖度高加剧业绩压力 [1][2]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35.44%升至2023年41.78%,现金流问题严峻 [3][2] - 控股股东雅仕集团53.22%持股处于质押状态,占总股本23.94%,控股权稳定性脆弱 [2] 交易方案设计 - 采用"协议转让+表决权绑定+后续定增"三阶段形式推进 [5][6][7] - 第一阶段协议转让26%股份,分三期支付共7.28亿元 [5] - 第二阶段雅仕集团将剩余18.98%股份表决权委托给湖北国贸,使其实际支配表决权达44.98% [6] - 第三阶段2024年7月湖北国贸全额认购3亿元定增,持股比例提升至35.2% [7] - 设置"表决权委托+减持限制"双重锁定条款,雅仕集团承诺3年内不减持核心股权 [7] 战略协同效应 - 湖北国贸通过收购填补湖北省在现代化供应链管理领域短板,强化"一带一路"物流资源整合 [4][8] - 上海雅仕可依托国资信用破解质押危机,并借湖北国贸的煤炭、聚酯切片等业务注入扭转业绩 [5][8] - 上海雅仕连云港"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项目与湖北"全国物流枢纽"战略形成协同 [4][8] 行业背景 - 供应链物流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频发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2] - 上海雅仕作为"一带一路"概念股,在长三角地区供应链物流领域具有物流网络和运营团队优势 [4] - 湖北国贸业务布局涵盖农产品、能源化工、金属矿产及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在煤炭和进口肉制品细分领域领先 [3]
可喜安董事长朴杰掌舵亚经协朝鲜族联合会,擘画合作新蓝图
财富在线· 2025-07-22 17:45
日前,一个凝聚力量、共谋发展的崭新平台——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朝鲜族联合发展工作委员会(亚 经协朝鲜族联合会)正式启航。可喜安集团董事长朴杰众望所归,当选首届会长。这不仅是对朴杰先生 卓越领导力与社会贡献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以可喜安为代表的中国朝鲜族企业群体,站上了服务国家 战略、联通中韩、推动民族经济文化繁荣的更广阔舞台。 高规格启幕:资源汇聚,共绘愿景蓝图 使命定位清晰:亚经协会长权顺基阐明核心使命——凝聚企业家、整合资源,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程路 副主席肯定其"联动资源、激发活力"的桥梁价值,李琼德公使则盛赞其展现的团结精神与深远意义。 政商学界云集:外交部原副部长孔铉佑、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多位前驻外大使亲临指导,韩国驻华 大使馆公使李琼德率团出席,体现了官方对平台联通作用的殷切期待。 企业家力量凝聚:全国420余位朝鲜族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与亚经协领导共襄盛举。大会同时完成北 京朝鲜族企业家联合会换届,可喜安集团副总裁安昌镐接任会长,进一步整合区域核心力量。 经济赋能,融入国策:积极引导会员企业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韩国企业的互利合 作。面对2024年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超200 ...
记者手记|筑巢引凤 振翅高飞——凤凰工业园撬起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产业升级新杠杆
新华社· 2025-07-22 17:32
凤凰工业园项目概况 - 凤凰工业园由北京建工集团承建,是中特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定位为高附加值环保轻工业园区 [1] - 园区占地约58万平方米,配套建成水、电、燃气、通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按"智慧园区"理念设计 [2] - 包含5座单体5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入驻率达98%,涉及箱包生产、软饮物流、卫生用品生产等行业 [1][2][3] 技术与管理优势 -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首个实现5G覆盖的工业园,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管理安防及能效 [2] - 引入中国先进管理理念和园区运营机制,助力特多制度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4] 经济与社会效益 - 巩固特多加勒比制造业中心地位,推动经济多元化转型,符合该国"2016-2030年国家发展战略" [1][4] - 吸引SMJ饮料公司等百年企业入驻,为企业建立生产线提供区位优势和完备设施 [2] - 获特多经济特区认证,享有税收政策优势,未来将复制该模式建设更多工业园 [4] 战略意义 - 首个落地加勒比地区的"一带一路"项目,利用特多港口和贸易网络开拓国际市场 [1][4] - 成为特多产业升级新杠杆,见证中特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