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登”明代商船游万国 全景漫游莫高窟……走,去博物馆体验“穿越”之旅
央视新闻· 2025-07-13 15:27
博物馆展览热度提升 - 暑假期间各地博物馆热度持续升温 无锡博物院通过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吸引游客 [1] - 无锡博物院"金匮遗珍"展览展出60多件典藏精品文物 其中13件为一级藏品 以书画为主 [2] - 展品包括元代朱元璋行书手谕卷(14行118字)和郑板桥兰竹石等珍贵文物 [3][4][5] - 同步展出明代金丝发罩 唐寅《秋林独步图轴》等多件珍品 [7] 数字技术赋能文物展示 - 无锡博物院采用AR VR 3D建模等技术 创造文物所在时代文化空间 增强观众体验 [7][9] - 南京博物院推出"坤舆万国全图"VR沉浸展 400平方米空间实现明代商船场景还原 [18][20] -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展出七大石窟81件套文物 通过VR设备实现全景漫游体验 [24][26] - 数字技术突破物理时空限制 实现文物多维展示 提升观众沉浸感与互动性 [26][28] 重点文物与历史价值 - 南京博物院展出镇院之宝《坤舆万国全图》 为国内现存最早最完整中文版世界地图(1602年绘制) [11][13] - 地图包含真实动物与传说生物图案 注文记载航海家见闻与各地风土人情 [16] - 无锡博物院展出的朱元璋行书手谕卷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反映元末政治军事指令 [3][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周要闻回顾(7月7日—7月13日)
国际金融报· 2025-07-13 15:20
领导关心 - 上海市市长龚正会见英国保诚集团首席执行官华康尧,强调上海将深化金融对外开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并期待保诚集团参与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和绿色金融发展 [2] - 保诚集团表示将加强与上海合作,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支持绿色金融、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领域 [2] -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换届,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当选理事长,会议提出要凝聚合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并深化对外开放 [3] 政策与监管动态 - 上海市委金融办传达学习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部署下一步贯彻落实工作 [4] - 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启动2025年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青年项目金融平台申报评审工作,申报截止日期为7月31日 [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自2026年2月1日起施行 [15] - 中国证券业协会下发《关于加强自律管理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自律管理重点任务 [16] 金融市场与产品创新 - 上交所发布沪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指引,将沪股通投资者纳入程序化交易监管范畴 [7] - 首批科创债ETF成立,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均在29亿元以上 [7] - 上交所联合中证指数公司推出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等专精特新主题指数,将于7月21日发布 [8] - 上期所发布业务规则国际化版本,推动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并就燃料油等3个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 [10][1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上海鼓励金融机构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中小企业提供"无缝续贷"服务,单户担保额度上限为3000万元 [6]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与上海市文旅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金融+文旅"融合 [9] - 上海农商银行首批落地非居民并购贷款,发放3000万美元支持国内医药公司跨国收购 [12] - 交银金租通过上海融资租赁流转中心成功落地新能源融资租赁资产流转项目 [13] 数据与市场表现 -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0.98% [17] 金融科技与创新 - 上海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2025年新一批6个创新应用进入测试运行阶段 [11] - 上海清算所持续优化凭证类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服务,支持业务模式创新 [11]
2025年第9期数智新闻《数文新视界》
齐鲁晚报· 2025-07-11 20:11
山东数字文化发展 - 齐鲁文化大模型入选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成为全省文化领域唯一入选项目 该项目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及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科技需求 聚焦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转化 [1] - 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完成升级改造 新馆将于7月7日开放 升级聚焦技术应用、内容体系、体验模式三大维度 形成元宇宙共览空间、高精度场景还原等六大核心亮点 [1][2] 国内文化科技融合案例 - 大足石刻数字片场采用LED虚拟拍摄与XR扩展显示技术 高度还原石刻造像 舞剧《天下大足》主演张翰在上合组织电影节推广该技术 [2] - 龙门石窟与灵山胜境举办"梵境双辉"展览 通过3D打印和虚拟修复技术复刻70余件文物 结合AR/VR实现千年文物"破壁"相会 [2] - 湖南博物院推出"数字汉生活"项目 利用AI复原西汉服饰和妆容 VR技术升级"遇见庞贝"特展 7月起延长开放时间应对暑期客流 [3] - 上海国际电影节普陀区"未来影院"单元展映16部沉浸式影片 如《长安三万里》VR版 观众可化身唐代士子互动 同步推出智慧文旅管理系统 [4] 国际文化数字化合作 - 世优科技获得柬埔寨吴哥窟IP全球开发权 计划通过虚拟展演、文创衍生等方式活化吴哥文化 并启动AIGC创作大赛 [5][6] - 法国南特AI艺术展闭幕 展出AI生成绘画、互动装置等作品 中法人工智能协会强调AI作为创意工具的价值 [7] - 中国丝路集团在马来西亚发布全球文化资产一站式服务平台 基于Web3 0技术整合区块链、NFT确权等功能 解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跨境流通难题 [7]
陈春花:今天影响组织选择的两个关键变量
经济观察报· 2025-07-10 17:06
技术环境 - 数字技术成为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带来组织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2] - 数字技术扩展人类活动边界,物质生产、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活动均可直接参与价值创造 [3] - 直播电商基于人际交往活动产生万亿规模市场,2024年中国职业主播达3000多万人 [4] - 数字技术消除地理障碍,使自我意识活动(如生活方式创造)具备现实场景 [4] - 技术互联性与共享性使每个场景都可能成为新价值来源 [5] 制度环境 - 制度环境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企业与社会建立共生关系 [6] - 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绩效衡量必选项,政府/产业通过硬性规则或软性规范促进共生 [6] - 共生关系案例包括中信建设"联合舰队"、大亚湾新兴产业园、深圳福田数字经济生态平台 [7] - 共生制度特征:互为主体关系契约、基于使用权的资源共享、决策信息共享、利益风险共担 [7] 共生关系实践 - 产业共生、企业-社会共生及"一带一路"体现全球共生实践 [8] -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和《易经》"驭变之理"为共生提供理论支撑 [8] - 组织理念需从"博弈关系"转向"共生关系",否则难以在数字时代持续发展 [9] - 共生理念强化方向:互为主体、互作效应、价值共创、整体进化 [9][10][11][12]
订单亮眼 产能扩张 并购火热 A股公司全球化布局多点开花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02:22
核心观点 - A股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化布局呈现多点开花态势,从产品输出转向品牌化、生态化、产业链布局 [2] - 中国企业出海优势正从成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依托智能供应链、国际化人才和数字技术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战略升级 [2] 大额订单情况 - 基建领域成为海外大额订单"收割机":中油工程子公司中标伊拉克16.01亿美元气体处理厂项目,中国中铁下属公司中标中吉乌铁路53.43亿元项目,中国电建子公司签订几内亚50.63亿元铝土矿项目 [3][4] - 医药领域创新药企加速国际化: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许可给美国Vor Bio公司,获得1.25亿美元现金及最高4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4] - 装备制造领域凭借技术优势抢占市场:运机集团签订4.06亿美元铝土矿输送系统合同,金额占2024年营收190.53% [4] - 中铝国际中标几内亚2.8亿美元采矿运维项目,迈出海外矿山运维转型第一步 [5] 海外产能布局 - 玲珑轮胎计划投资11.93亿美元在巴西建设年产1470万套轮胎的生产基地 [6] - 卓越新能拟投资7亿元在泰国建设年产30万吨生物柴油和10万吨生物航空燃料项目 [6] - 唯科科技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完善国际化战略布局 [6] - 北特科技拟募资3亿元在泰国建设年产80万套行星滚柱丝杠生产基地 [7] - 中科电气将在阿曼投建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基地,总投资不超过80亿元 [7] 境外并购情况 - 上半年A股公司首次披露境外并购案例超过60例,电子设备、汽车零配件、机械为热点行业 [8][9] - 东山精密以59.35亿元收购索尔思光电切入光通信市场,1亿欧元收购法国GMD集团完善欧洲布局 [9] - 凌云光通过投资PhotonicX AI公司抢占下一代光通信核心赛道 [9] - 洛阳钼业通过并购夯实海外矿产资源储备,佳禾智能、丽珠集团等以收购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 [10]
陕西中砚数智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09 20:57
公司成立信息 - 陕西中砚数智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郭金鹏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陕西中研鸿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持股比例100% [1] - 公司注册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芳泽路3号院2楼215室 [1]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1] - 营业期限从2025-7-8至无固定期限 [1] 经营范围 - 技术服务相关:含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1] - 数字技术服务:5G通信技术服务 数字技术服务 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 数字内容制作服务 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应用服务 [1] - 新兴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 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 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1] - 智能设备相关:智能机器人的研发 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 智能机器人销售 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 智能仪器仪表销售 [1] - 其他业务:食品销售 农副产品销售 日用百货销售 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人体干细胞技术开发和应用 细胞技术研发和应用 [1] - 许可项目:发电业务 输电业务 供(配)电业务 食品销售 [1]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国标行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1]
VR观展成常态 数字技术让文物“触手可及”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09:22
数字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 - VR观展已成为中国文博领域标配,突破物理时空限制,实现文物展示的多维延展 [2] - 数字技术满足观众对沉浸式、互动化体验的需求,推动观展模式从"单向观看"向"多维参与"转变 [2] - 应用VR、MR等技术能让历史遗迹、文化瑰宝重获"新生",但需平衡生动性与严谨性 [2] 具体案例展示 - "相无古今——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展览通过3D打印、XR、VR、MR等技术再现七大石窟艺术精华 [1] - 展览采用"实物+数字沉浸体验"形式,观众可佩戴VR设备感受壁画细节 [1] - 在克孜尔石窟VR体验中,观众可"走进"数字复原窟并在MR场景中"抓取"经典画面 [1]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良渚VR大空间·神纹之约"项目让观众化身五千年前的"时间旅人" [2] - 三星堆博物馆VR体验让观众在虚拟考古专家引导下"走进"遗址发掘现场 [2] 技术实现与创新 - 展览基于石窟空间和造像特点进行数字艺术再创作,直观展示石窟艺术中国化脉络 [1] - "妙数飞天"AI数字人引导观众了解石窟艺术自西向东传入中国的演变过程 [1] - 数字技术使观众能近距离观摩千年前的龟兹石窟艺术之美 [1]
当文物“破壁”相会:数字技术重塑博物馆经济丨外滩消费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7:32
数字技术在博物馆行业的应用 - 数字技术如3D打印、在线扫描等使不可移动文物得以复刻并跨地域展出,龙门石窟与灵山胜境艺术对话展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卢舍那大佛与灵山大佛的历史性会面[1][4] - 3D打印采用最高精度光敏树脂材料及工艺,复刻龙门石窟石灰岩质地细腻的浅浮雕和碑刻题记,刻痕不足一厘米的细节得以精准呈现[4] - 虚拟修复技术使残损造像如"最美观世音"万佛洞窟前南壁菩萨造像、宾阳中洞莲花藻井等重现原貌,并通过颜料检测分析进行彩绘复原[5] - 数字复位技术通过海外数据采集或传输,让流失海外的龙门文物实现身首合一、复位合璧[5] 沉浸式体验的发展与挑战 - 灵山博物馆打造AR沉浸式空间,结合VR技术让观众"穿越"龙门造像现场,并配套飞天舞蹈及NPC互动[6] -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展VR沉浸式体验带动接待观众突破200万人次,创全球博物馆单个文物收费特展参观人数之最,总营收达5.8亿元[7] - 行业面临场景同质化、体验表层化问题,部分项目技术堆砌导致内容空洞,中老年群体存在技术操作障碍,年轻游客对缺乏创新的"伪沉浸"体验产生审美疲劳[7] - 灵山博物馆调整展区布局,利用莲花穹顶空间与自然光线,与龙门石窟莲花藻井形成呼应,实现古代艺术与现代禅意美学的多层次对话[8] 博物馆经济链的拓展 - 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同比增长15.5%,文创产品销售收入34.28亿元同比增长63.7%[1] - 三星堆博物馆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近2亿元,IP授权收入超千万元,与《原神》、麦当劳、剑南春等开展联名合作[9] - 安岳石窟"毗卢幻境"3D模型作为数据资产被游戏公司收购,故宫博物院通过NFT数字藏品、元宇宙展览开辟新收入渠道[10] - 数字技术为博物馆IP开发开辟多维路径,包括内容形态革新、体验场景延伸、IP价值裂变等,需在技术温度与文化厚度间寻求平衡[10][11]
探元计划新疆站|太赫兹无损识别+AI补全壁画,助力克孜尔石窟数字保护
腾讯研究院· 2025-07-07 17:24
文化科技融合项目 - "探元计划2024"新疆站聚焦克孜尔石窟烟熏壁画识别与AI虚拟修复技术 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和AI视觉大模型实现壁画保护创新 [1][3][4] - 项目选取第38窟(供养人壁画残缺)和第161窟(烟渍覆盖壁画)作为重点修复对象 运用混元+DeepSeek双引擎AI技术进行虚拟修复 [3][4][21] - 联合浙江大学、数字新疆集团等机构 首次实现太赫兹-XRF-结构光多模态融合技术在文物隐藏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4][20][24] 技术创新成果 - 突破性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该技术具备强穿透性和无损识别特点 成功解析161窟烟渍下完整壁画内容 [4][20][24] - 构建壁画补全垂类大模型 采用双模型驱动的思维链策略 实现依据专业知识的精准壁画补全 [4][21][25] - 开发多源数据融合三维建模、超高精细度数字化等关键技术 完成第110窟12幅佛传壁画虚拟还原 [24][28] 行业合作生态 - 形成"虚拟修复-学术研究-公众传播"完整链条 建立跨学科平台覆盖文物保护、考古、AI技术等多领域 [17][23][30] - 武汉熠腾科技展示壁画数字还原技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演示"揭洗补全"虚拟修复方法 [24][26] - 分组研讨产出三大方向:技术创新组优化数据采集效率 平台应用组建立AI修复评价标准 文化活化组探索年轻化传播 [28][29] 文化遗产数字化 - 克孜尔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3-9世纪的壁画艺术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历史信息解码与艺术价值重现 [3][9][17] - 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构建可持续创新模式 将AI、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于文化焕活 [15][19][30] - 项目成果包括:太赫兹技术文物应用范式、AI壁画修复工具链、可复制的多学科协作方法论 [20][21][24]
2025年数字平台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案例集-以抖音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为例-华南理工大学
搜狐财经· 2025-07-07 01:38
城乡融合与数字技术 - 城乡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命题,数字技术为其提供全新思路,抖音作为"数字加速器"打破城乡信息壁垒,推动要素双向流动[1][10] - 广东11个典型案例构建"335模式",为城乡融合提供可复制框架,涵盖电商助农、文旅共振等五大领域[1][11] - 数字平台通过连接能力、普惠属性和创新动能,重塑城乡关系,实现从单向输血到双向赋能转变[10][11] 新电商推动农业转型 - 茂名荔枝通过抖音电商实现"单品突破",2023年电商销售额达23.46亿元,形成"兴趣电商+产销直连+名人效应"模式[2][34] - 广州花卉构建"1+1+N"产业集群,2024年交易额达150亿元,出口覆盖80多国,实现供应链协同化与柔性化[2][49][52] - 新电商缩短经济链路、延长价值链路、打通要素循环,推动农产品从"小特产"向"大产业"转变[2][56] 新文旅促进文化纽带 - 潮汕英歌舞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79亿次,带动粤东四市2025年春节接待游客1509.54万人次[3][37] - 叠滘龙舟成为现象级IP,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025年春节接待游客125.14万人次[3][51] - 数字平台通过文化破壁、体验转换、精神黏合,推动文旅资源向体验经济转化[3][27] 新商家推动产业革新 - 东莞制鞋企业"东莞佩佩"通过直播转型自主品牌,月均销量数万双[4][24] - 东莞潮玩产业2023年产值近200亿元,粤式老牌"民信老铺"相关视频播放量达69亿[4][24] - 数字平台助力商家形塑新质化行业心智、打造集群化产业生态[4][28] 新人才与形象重塑 - "银发新农人"雷芳借直播拓展海鲜销路,返乡青年黄棋峰让农特产直连全国市场[5][29] - 陈丽容用"英语+方言"短视频打破"农村=落后"认知,带动年轻人返乡[6][29] - 数字平台构建"数字市集",实现从"人的数字化"到"人的现代化"转变[5][32] 城乡融合机制创新 - 抖音通过电商、文旅、商家、人才、形象五大路径推动城乡融合,形成"三维赋能、三位一体、五频共振"模式[29][30][31][32] - "三维叠加"赋能体系涵盖人才、资金与文化,产生"人才带资金、文化引人才、资金育文化"乘数效应[30] - "三位一体"驱动模型包括主体激活、场景再造和链路重塑,实现要素高效流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