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沉浸式旅游产品获游客“点赞”
人民日报· 2025-10-09 04:47
文章核心观点 - 西峡县依托高森林覆盖率80.35%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通过“旅游+”、“+旅游”多元模式推动文旅融合,形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1] 旅游产品与模式创新 - 采用“旅游+”、“+旅游”多元模式持续创新旅游产品 [1] - 将本地特色农产品如猕猴桃、香菇搬进景区设立展销区并开展电商直播 [1] - 西峡恐龙遗迹园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推出9D电影、恐龙园稻草节等新项目以满足游客新鲜感 [2] 文化体验与主题活动 - 老界岭景区云中文斋的宋代点茶技艺吸引游客参与体验 [1] - 推出文旅雅集、宋词雅韵、家国同庆、丰收序曲、红旗漫卷、国泰民安、勇攀高峰、挑战自我等系列主题活动 [1] - 结合景区特色资源打造诗词飞花令、梦幻秘境仙侠奇遇演艺、老子问道情景剧等深受喜爱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2] 景区特色与游客吸引力 - 老界岭景区分水岭观景台以林海松涛等自然风光吸引游客 [1] - 恐龙遗迹园成为亲子游热门目的地,通过趣味互动项目让孩子们感受远古生命魅力 [2] - 形成的全域旅游新格局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 [1]
中国旅游“新”产品什么样?(文旅新象)
人民日报· 2025-10-09 04:4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旅游协会推介的11项年度创意案例揭示了当前旅游产品创新的主要方向 包括产业融合 文化深耕 体验提升和服务精细化 [1] - 创新案例通过跨界融合 文化赋能和精细化服务 实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现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鲜明趋势 [1][2][4][7] 产业融合与模式创新 - 旅游产业与商业 教育 公益 科技 乡村发展等领域进行“跨界”融合 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2] - 广州正佳广场将极地海洋世界 自然科学博物馆等旅游项目植入城市商业综合体 推动商业空间与文旅深度融合 年均吸引游客超5000万人次 实现从购物中心到“都市微度假”目的地的转型 [2] - 江西望仙谷通过“无中生有”的创意设计 将悬崖民宿 民俗体验相结合 2024年接待游客310万人次 其中海外游客15万人次 营业收入5.28亿元 带动周边发展民宿1100家 农家乐386家 户均年收入超30万元 带动5000余人就业 [2] - “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通过系统化 数字化培训提升乡村民宿服务者专业素养 截至今年5月已在16个省份培训超8600名民宿管家 [3] 文化赋能与沉浸式体验 - 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 案例通过高科技 艺术化 场景化手段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 [4] - “只有河南 戏剧幻城”以宏大建筑叙事和沉浸式戏剧语言 将黄河文明 中原历史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情感体验 开创“戏剧+文旅”新范式 [4] - 西安《赳赳大秦》设置四大主题空间 六大表演场景 为贯穿式多空间剧场形式 让历史IP鲜活起来 使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4] - 云南建水古城小火车将百年米轨铁路 古朴村落 建水文化串联 让旅途本身成为最具风情的体验 [4] - Tengol沙漠度假酒店以半掩沙海的古城形态结合当地人文和“素人表演” 创造真实质朴的在地文化体验 [4] -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通过取消投喂 打造生态化展区等 引导游客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5] - 松赞梅里环线通过精心设计路线 深度人文体验和当地管家服务 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呈现土地和人的故事 [5] 精细化服务与运营升级 - 旅游业通过温暖的人文关怀和精细化管理 为游客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以赢得口碑 [7] - 云台山景区坚持“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 将服务细节做到极致 [7] - 今年“五一”假期 云台山每天免费发放万斤西瓜与5万支雪糕 设立3道百米长冰墙 并增设露天电影 相声小品 提供绿豆汤 水果茶 小零食及应急雨衣等物品 [7] - 北京华侨夜泊君亭酒店通过盘活老旧酒店资产 打造差异化体验和地域特色 实现资产增值与品牌重生 为高端酒店更新改造提供范例 [8]
“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 国庆中秋假期激活多元文旅消费
上海证券报· 2025-10-09 01:55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从景德镇"鸡排哥"的吆喝声,到长春限定款背包的排队热潮,再到北京欢乐谷的机 甲快闪……一个个流量IP与网红景点,正成为引爆文旅消费的新引擎。有专家分析,游客为一份情绪价 值奔赴远方,城市也借创意与体验收获可观人气与收入,旅游消费正由"到点打卡"转向"深度文化体 验"。 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国庆中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10月1日至7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 流量IP点燃文旅新引擎 "文旅+"激活消费新动能 长假期间,各地还通过"文旅+演艺""文旅+科技""文旅+美食"等模式,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满足游客 个性化需求。文旅融合正不断催生新业态,并通过"旅游+"跨界模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跟着演出去旅行"在假期持续火热,北京、广州、西安等地举办多场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2025北京 大运河音乐节开唱,众多歌手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轮番登台;广州首部沉浸互动轻粤剧 《公主驾到!》在广州市文化馆曲艺园限时上演。 数据显示,北京市举办营业性演出2497场,观众约67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 ...
音乐节、美食节轮番登场 科技商品成引流利器
证券时报· 2025-10-09 01:32
假期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为期8天的“双节”长假期间,全国消费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假期前四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 [1] - 假期前三天,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和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4.2% [1] - 消费市场呈现政策托底、品质升级、体验为王的鲜明特征 [1] 文旅融合与消费新场景 - 文旅融合成为消费最强引擎,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1] - 各大商圈打造商、旅、文、体、展深度融合的消费新场景 [1] - 重庆商圈中心城区解放碑等20个重点商圈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1.38% [1] - 哈尔滨中央大街日均客流量超过8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40% [1] - 成都、长沙推出重点促消费活动,如成都熊猫消费节、长沙“首发长沙”消费季,超百家首发店铺带动新消费潮流 [1] 科技消费趋势 - 科技类商品成为假期消费热点,杭州文三数字生活街区以50余款机器人提供互动表演体验 [2] - 深圳南头古城专卖科技产品的店铺吸引大批消费者,提供无弦吉他、空气架子鼓、AI翻译眼镜等近2000种商品 [2] 政策支持与以旧换新效果 - 政策红利是激活消费的重要推手,国家发改委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截至10月7日,商务部汽车以旧换新平台收到补贴申请超127万份,带动新车销售额超1600亿元 [2] - 823.8万名消费者购买八大类家电产品1178万台,带动销售额超557亿元 [2] - 各地政府同步跟进补贴政策,云南三天内发放家电家装补贴5.63万笔,带动消费2.05亿元 [2] - 河南从9月26日起分四轮发放1.1亿元的通用消费券,覆盖百货、餐饮、酒店、文旅等多个领域 [2] 地方特色活动与消费促进 - 湖南株洲天泽华丽服装市场商户推出“双节”特惠、直播展演等活动吸引消费者 [3] - 江西芦溪县仙凤三宝园通过儿童剧、潮玩市集等活动,并结合发放100万元消费券激发消费潜力 [3] - 在10月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期间,各地将举办超2.9万场次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3]
“双节”假期文旅市场活力奔涌 远途游与深度游成主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09 00:15
出行总量与增长 - 10月1日至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 [1] - 假期县域旅游消费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 [1] 小众目的地旅游趋势 -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疆吐鲁番、湖北十堰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超过100% [1] - 四川攀枝花、云南普洱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逾70% [1] - 新疆昭苏、海南屯昌、黑龙江伊春等长线游目的地订单量同比增长200%以上 [1] 消费行为与市场成熟度 - 旅游消费选择体现“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的价值认同 [1] - 旅游消费核心转向“体验”,游客渴望“融入”而非仅“到达”目的地 [3] - 需求变迁是中国旅游市场日趋成熟的有力证明 [3] 文旅融合新业态 - 四川泸州“酒要会·银河左岸音乐节”拉动当地文旅订单量同比增长45% [2] -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现象是文旅融合的生动写照 [2] - “文旅+百业”模式带火更多旅游目的地 [3] 文化体验与夜游经济 - 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馆游等业态热度显著攀升,博物馆成为游客出行兴趣锚点 [2] - 携程平台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200% [2] - 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场馆夜间场次热度同比上涨超500% [2] - 无锡拈花湾、重庆欢乐谷的无人机与烟花秀带动景区热度同比增长超30% [2] - 全国举办300多场大型灯光秀,构筑夜游核心吸引力 [2] 年轻客群与目的地案例 - 景德镇文旅预订量同比上涨15%,20岁至30岁年轻人在预订客户中占比达50% [1] - 夜游等新模式能吸引游客“多住一晚”,并驱动目的地供给全面升级 [3]
焦点访谈|新玩法、新引擎、新体验……“双节”引燃假日消费热潮
央视网· 2025-10-08 21:41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的脚步迈向尾声。在这段满载团圆与欢乐的时光里,有人奔赴山海,在非遗市集和现代 文旅项目的碰撞中感受"老传统"的新表达;有人漫步城市,打卡"出圈"的网红市集、沉浸式剧场,解锁家门口的新鲜体验;还有人看 比赛、听演唱会。大家既体验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文旅新玩法,也真切感受到消费市场的多元丰富与蓬勃活力。那么,这个双节假期, 文旅融合催生出哪些新亮点?消费市场又折射出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今天(10月8日),我们就一起来梳理。 这几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各种旅行风景和美食打卡刷屏了?这个小长假,有人山南海北去看风景,有人热血沸腾去追比赛,也 有人悠闲地在商圈逛街、在影院看片。10月1日—8日,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 6.2%。我国假日市场人气足、供给新、消费旺,一派活力升腾的繁荣景象。 这个假期,文旅活动不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了新创意,在与科技的结合上也是花样迭出。深圳龙岗的机器人主题街区成了新晋热门打 卡地!这里有机器人巡游、人机互动游戏、零部件DIY体验等环节。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国庆中秋这8天是2025年的最后一 ...
古韵新潮两相宜——山东济宁推进以文促旅观察
新华网· 2025-10-08 21:00
国庆假期旅游表现 - 国庆中秋期间济宁各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 [1] - 国庆中秋期间济宁各景区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 [1] 传统文化体验与创新 - 曲阜孔庙景区提供“祈福拜师”仪式和《论语》拓印等可触可感的儒家文化体验 [1] - 京台高速曲阜服务区化身文化驿站提供活字印刷和《论语》描红体验 [3] - 尼山圣境通过无人机秀和数字技术演绎儒家经典 [3] - 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创新礼乐展演让千年雅乐重焕新生 [3] 沉浸式互动旅游项目 - 梁山县水泊梁山风景区提供沉浸式“剧本游”游客可手持“银票”破解谜题并与角色互动 [3] - 任城区“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又见太白》实景演艺和声光电技术让游客与“李白”吟诗对酌 [5] - 微山湖景区《芦荡烽火》实景演艺再现铁道游击队历史游客可乘船穿行芦苇荡 [5] 旅游产品与线路开发 - 济宁深化“跟着孔子去研学”品牌构建体系完备特色鲜明业态多元的研学旅游产业集群 [3] - 济宁市文旅局发布4条“红色旅游+”线路串联微山铁道游击队队部旧址和梁山歼灭战遗址等景点 [5]
国庆中秋假期北京游客接待量、旅游总花费双增长
新华网· 2025-10-08 21:00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杨淑君)记者8日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国庆中秋假期北京累计接待 游客2509.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4.7%。 【纠错】 【责任编辑:薛涛】 假日期间,北京入境游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共接待入境游客11.9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入境 游客花费12.3亿元,同比增长54.1%。北京环球度假区、故宫博物院、慕田峪长城、八达岭长城、三里 屯、王府井等景区、商圈受到外国游客喜爱。 演出市场方面,假日期间北京举办营业性演出2497场,观众约67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约2.18亿元。第 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开展近400场演出及系列配套活动,吸引观众超10万人次。"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 季上演话剧《雷雨》、京剧《锁麟囊》、舞剧《卡门》等经典作品。 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北京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为天安门地区、王府井、奥林匹克公 园、西单、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前门大街、天坛公园、南锣鼓巷、什刹海风景区、颐和园。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北京以"京彩秋韵 双节同庆"为主题,举办4200余场文旅活动,推出各类主题线路 近百条。长城国潮、运河休闲、中 ...
夜经济升腾烟火气,文旅融合点亮古都新夜景
中国证券报· 2025-10-08 20:51
2025年国庆假期,陕西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曲江文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夜经济"成绩单:核心景区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日均客流突破39万人次,夜间消费占 比超六成,文创销售额环比增长50%。 通过"夜游引流、文创破圈、科技赋能"三轮驱动,曲江文旅成功实现了从单一观光向沉浸式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让千年盛唐文化与现代夜经济完美交 融。 夜幕降临,大唐不夜城灯火璀璨,宛如一条金色游龙蜿蜒在西安的夜空下。身穿汉服、手持鱼灯的游客穿梭在仿古街巷,与演员扮演的"李白"吟诗唱和, 相映成趣,再现了盛唐市井的繁华景象。 数据显示,曲江景区夜间客流已占总客流的六成以上,这标志着其从"单一观光"到"留客消费"的成功转型。 文创破圈,IP增值 在曲江文创旗舰店内,以唐诗、兵马俑、博物馆文物为灵感设计的文创商品备受青睐。融合现代科技的"唐诗光影灯"、以唐代侍女为原型的"唐妞"盲盒等 产品,让厚重的文化IP变得可亲可感。 夜游引流,文化塑魂 "国庆假期虽然有降雨,但生意一直很红火,经常要忙到凌晨才能收工。"不夜城附近多家汉服体验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仅外地游客对汉服妆造兴致浓 厚,随着入境游回暖,前来体验的外国游客也显著增多。 曲江文旅以"夜经 ...
文旅融合 新疆西藏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央视网· 2025-10-08 20:50
旅游行业整体表现 - 新疆前9个月累计接待游客超2.6亿人次,同比增长8.36% [4] - 西藏1-8月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1.3% [8] - 国庆中秋假期新疆那拉提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2] 旅游产品与消费场景创新 - 新疆加快发展“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馆游”,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试运行展出近3000件展(藏)品 [2] - 新疆开发低空旅游、度假型自驾营地等消费新场景 [4] - 西藏大力发展“康养游”、“文博游”等精品旅游路线,并举办“西藏味道体验周”等推广活动 [8] 基础设施与服务优化 - 新疆那拉提景区新增停车场、环湖自行车道和露营基地等设施 [2] - 新疆增设旅游适老化设施设备,加强市场综合监管以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4] - 西藏山南市羊卓雍错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6] 重点景区表现 - 西藏林芝市巴松措假期每日观光徒步游客达约6000人次,同比增长2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