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果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力合科创(002243) - 002243力合科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8:14
行业发展前景 - 2024年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创投生态优化、耐心资本培育等领域密集出台政策,公司将把握政策机遇,履行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培育新质生产力,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业务 [2] 投资孵化领域 - 投资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行业,重点孵化企业包括氢致能源、纳氟科技等,涵盖海水制氢、纳米新材料等细分赛道 [3] 产学研合作 - 深度参与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建的孵化体系,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深圳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成果转化协议 - 2024年完成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转化多所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挖掘早期优质项目,扩容优质项目矩阵 [3] 投资孵化业务回报与退出 - 重视已投项目退出工作,推动股权转让、并购、二级市场减持等多样化退出方式 - 2024年直投及管理基金项目退出回笼资金约1.8亿元 [3] 概念验证基金作用 - 凭借在科技创新服务领域二十余年形成的独特优势,参与高校科研成果概念验证环节,与南山区引导基金、南山创投发起设立概念验证基金与中试基金 - 为早期科技项目提供资金、产业化方向建议和指引,连接关键产业重点需求,为科研成果找寻应用场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和落地效率 [4]
漳州台商投资区拟成立10亿元产业基金;苏州设立105亿元战新基金丨04.21-04.27
搜狐财经· 2025-04-28 16:05
上周基金重点事件回顾丨04.21-04.27 睿兽分析每周整理最值得关注的基金重点事件,帮助大家及时了解全球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动向。 苏州设立105亿战新基金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正式审议通过第二批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组建方案,第二批4只分别为苏 州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母基金、苏州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母基金、苏州新型能源及智能座驾产业专项母基 金、苏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总规模105亿元。两批战新基金的布局,从高端装备、生物医 药、未来产业天使直投到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及智能座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直投。既立 足苏州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再发展;又瞄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 赛道提前布局;还新增高校成果转化基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苏州创新投资集团) 深创投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成功落地苏州 4月27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完成第七批第一支子基金签约工作,基金名称为:深创投中 小企业发展基金(苏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地为江苏省苏州市,管理机构为上海红土创新私 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总规模20亿元,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及健康 产业、新材料 ...
苏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4-28 15:02
基金发布 - 苏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正式发布 总规模5亿元 由苏州创新投资集团与苏州吴中区联合设立 [1] - 基金聚焦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初一公里"难题 标志着苏州在深化产学研融合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上迈出关键一步 [1] 基金定位与投资方向 - 基金是苏创投"伙伴计划"的重要实践 重点支持苏州大学等高校的校友企业 青年教师及知名教授团队的自主研发技术转化项目 [3] - 投资领域覆盖未来网络通信 第三代半导体 前沿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基金旨在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衔接堵点 加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落地 为苏州培育更多科技型初创企业 [3] 基金集群布局 - 该5亿元天使基金是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在苏州布局的第二批专项基金之一 [3] - 连同此前落地的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产业母基金 苏州战新基金集群总规模已超240亿元 [3] - 基金集群覆盖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核心赛道 [3] - 苏创投集团正加速整合千亿级专项基金网络 计划设立生物医药 具身机器人等新基金 全面支撑苏州"1030"产业体系 [3] 战略意义 - 基金发布标志着政府引导基金从单一注资向"生态构建"转型 [3] - 通过资本纽带链接高校智力资源 区域产业基础及市场化运作能力 苏州正加速打造全国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3] - 随着基金运作和更多项目孵化 苏州将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持续领跑 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创新链产业链“相望又相见”
科技日报· 2025-04-28 14:40
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 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平台"小临"亮相,集成40台科研机器人与智能化学工作站,覆盖科研全流程[2] - 国内首台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实现高端电镜领域"零"突破[2] - 火箭整流罩为"谷神星一号"遥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提供全周期保护[2] - 全球首台大规模商用3D云阵相机、国内首个5G网联版无人机自动方舱、全国首个水泥建材行业AI大模型等产品集中展示[3] - 科大硅谷板块展品89%达到国内领先及以上水平,首发首展占比28%[2][3] 重点产品与技术突破 - 清华大学全球首发"猛狮第三代飞行汽车",采用轻量化紧凑结构设计解决城市交通拥堵[4] - 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系列制品实现轻质高强、绿色环保等特性,应用广泛[5] - 参展单位总数378家,展品数1204件,国际领先占比18%[2] 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对接 - 科交会征集科技成果4280项,初步对接成功项目400项,对接金额突破1000亿元[6] - 清华大学飞行汽车项目在合肥注册新公司,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中心签约[4]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携50余件展品亮相,推动创新成果落地安徽[4] - 江苏绿材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望在安徽投资[5]
研判2025!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行业园区数量、孵化企业数量及重点园区情况分析:央地协同,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8 09:33
内容概况: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覆盖全国的科技创新网络,成为连接高校与产业 的关键纽带。2023年,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数量为139个,场地面积达614.6万平方米,覆盖全国30 个省级行政区(除西藏外)。从区域分布来看,国家大学科技园呈现出"广泛分布,局部集聚"的态势。 东部地区数量最多,占比55%,西部地区占比19%,其余区域占比均在15%以下。其中,江苏、北京、 上海三地分别拥有20家、16家和14家,三地数量占全国总数的35.97%,形成了东部强省引领、全域协 同的布局。各地政府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政策协同深化。例如,北京、苏州等地通 过提供房租补贴、运行费用支持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江苏、浙江等省积极探 索"投孵联动"模式,强化金融赋能,提升对初创企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举措不仅优化了国家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环境,也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关上市企业:四维化工(800736)、中凯光电(300631)、斯瑞股份(688102)、东软集团 (600718) 关键词: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市场规模、国家大学科技园行业 ...
AI赋能 推动有组织的成果转化
科技日报· 2025-04-28 07:39
一家企业急需生物发酵方面的技术支持,技术经理人秦海鸥为其对接了一支大学专家团队。在促成合作 的过程中,"红娘"秦海鸥敏锐地发现,一次性技术交易无法满足企业全部发展需求。在他的撮合下,专 家团队以技术作价入股的方式和企业合资成立公司。 在秦海鸥的技术经理人职业生涯中,这样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秦海鸥还有另一重身份——大湾区科技 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这几年,他着力通过有组织的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 4月19日,在2025年大湾区创新生态大会上,由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组建的,全国首个以实体化、 市场化模式运作的成果转化合伙平台——湾创技术经理人事务所正式揭牌。 从"单打独斗"到"合伙制" "科技成果转化并非只是简单的产品买卖,它涉及企业的非标需求和科研人员对市场环境的洞察。"秦海 鸥表示。此时,科技成果转化的"架桥人"——技术经理人,将作为桥梁纽带,促进科技成果精准对接融 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广州构建的成果转化"1+N"政策体系,提出包 括"建设专业服务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在内的一系列举措。 "要把中国技术经理人看作是中国未来科技转化市场上的血液,目前技术经 ...
“未来科技”走出实验室 第三届科交会对接金额首破千亿
上海证券报· 2025-04-28 02:57
科交会规模与成果 -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共征集企业需求1606项、科技成果4280项,较上届增长近一倍 [1] - 初步对接成功项目400余项,对接金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 [1] - 现场展示成果2578件,其中实物展品2375件占比达92%,首发首展占比超20% [2] - 设置六大展区及线上展厅,总布展面积20000平方米,覆盖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 [2] 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 AI机器化学家平台集成40台科研机器人与智能化学工作站,科研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逾百倍 [3] - 清华大学全球首发"猛狮第三代飞行汽车",采用分布式多旋翼与阿克曼底盘耦合设计实现陆空切换功能 [3]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具备3D高清视野、540°转腕器械及震颤过滤等功能,推动微创手术技术应用 [4] - "双招双引"展区重点展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型成长型项目 [4] 科技成果转化进展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和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正式启动 [5] - 现场签约中国科学院十大成果转化项目及10个代表性项目,涵盖聚变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 [5] - 超导材料供需对接活动发布八项技术成果和六项需求,签约总金额超13亿元 [6] - 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超导材料等高端技术细分领域获得专属路演对接平台 [5][6] 区域科技创新布局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运行 [6] - 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加快推进 [6] - 已建在建预研大科学装置13个,创新平台布局水平居全国前列 [6]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十大新兴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动能 [6]
关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工信部办了一场重要会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7:3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常熟报道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织的关键时期,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近 日,创新成果播种行动(常熟站)在江苏省常熟市举办。作为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 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科技创新成果播种行动的首场活动,此次会议为科技成果转化为落地现实 的生产力提供了可复制的县域实践样本。 政策赋能: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格局重塑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成果转化 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的关键环节,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 下,工信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赵超凡在此次会议中强调,工信部紧抓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契机,着力提升科技成果 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从源头供给、转化路径、技术基础等多方面发 力。 赵超凡表示,从源头供给上,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专项创新及 "揭榜挂帅" 等技 ...
“科技大市场”含金量不断提升 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央视网· 2025-04-27 14:38
大会以成果展示为核心、以转化交易为落点。截至目前,初步对接成功项目400项,对接金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会期间,还将组织开 展"人工智能+"场景对接等十大专项对接活动,开展项目路演、洽谈,促进科技项目落地。 打造"科技大市场" 促进供需精准对接 本届科交会共征集技术需求1649项,涉及企业1129家。这些企业的技术需求怎么匹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安徽为了推动科技成 果高效精准落地,打造了一个"科技大市场"。 央视网消息:4月26日,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安徽合肥举办。本届科交会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 来"为主题,聚焦成果转化交易。一大批新鲜、前沿的科技产品现场亮相。 本届科交会总布展面积2万平方米,共设置科技引领、产业创新、新技术新产品体验等6个展示对接区。大会突出高水平成果供给,目前征 集科技创新成果已达4100项,创科交会举办以来历史新高,现场展示2578件重要科创成果。在本届科交会重点高校展区,国内48所顶尖高校全 景展现了351项尖端科技成果。 记者走进安徽省"科技大市场"的一站式服务大厅,看到这里敞开式的科技成果登记、项目供需对接、成果评价、加速孵化等服务 ...
安徽倾力打造“科技大市场” 挂牌、转化科技成果超3600个
快讯· 2025-04-27 11:19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 - 活动于4月26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为期三天 [1] - 共征集技术需求1649项 涉及企业1129家 [1] - 安徽打造"科技大市场"以推动科技成果高效精准落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