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搜索文档
法式餐桌艺术展首现广州,法国在该领域对华出口额位居次席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23:13
主办方法国商务投资署(Business France)是旨在促进法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机构,协助法国企业迈向 国际、推动企业的出口业务,同时肩负推广和接待国际投资者前去法国投资经商的使命。 由Noosh Studio的联合创始人及创意总监Stéphanie SALLETTE女士精心设计的展览空间,以"四季流转· 五感交响"为主题打造出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参观者在晓庐充满现代建筑美学的空间中穿梭四季场景, 通过互动装置、音景空间与触感体验区的多重维度设计,沉浸于诗意流动的感官剧场。这种艺术化的空 间叙事不仅完美呈现法国品牌对品质与优雅的不懈追求,更以具象化的方式演绎了法式待客艺术的精神 内核。 法国驻广州副总领事卢繁妮女士(Fanny LOUVEL)与邦华集团董事长扶而立先生为展览启幕。来自酒店 餐饮和高端家居行业的专业人士、采购商、博主达人及专业媒体的深度参与,共同搭建起高效商贸对接 平台,推动中法餐桌艺术产业的深度对话。 由法国商务投资署主办的第三届"法式餐桌艺术展"于2025年5月15日至16日在广州晓庐举 办。本届展览汇聚12个法国奢华品牌,在刀叉器具、水晶摆件、餐厨用具及装饰布艺领域展 示了精品力作,向观 ...
共享芬芳 交行相伴 交通银行《我的梦》上海公益演出免费预约通道正式开启
证券之星· 2025-05-15 11:05
5月28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我的梦》公益演出将于上海前滩31震撼上演。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演员们用舞姿述说美好的向往,用音乐描绘五彩的世界,展现生命的坚韧与艺术的魅力。本次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残疾人艺术团,巡演遍及五大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和平艺术家"。音乐舞蹈诗《我的梦》,融合多元艺术门类,既有传统舞蹈的典雅风韵,也有 本次演出还特别邀请到上海残疾人艺术团共同献艺。他们带来的歌曲《奉献》与舞蹈《晨光曲》,将以细腻的情感与精湛的技艺,为演出增添别样的艺术色彩。 《我的梦》作为特殊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以多元艺术形式构建起独特的美学世界。演出融合声乐、器乐、舞蹈等丰富艺术形态,从民族风情到西洋韵律,从芭蕾的优雅到现代舞的前卫,更创新呈 早已成为艺术瑰宝的舞蹈《千手观音》将精彩亮相——演员们以慈祥的眼神、缤纷的手姿与圣洁的舞蹈演绎着千手观音的仁爱,将您带入天人合一、大地生辉的意境。 敦煌舞蹈《相印》 舞蹈《纸扇书生》 在《我的梦》的舞台上,艺术以最纯粹的姿态呈现。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每个个体都有艺术表达的力量,每种生活姿态都能绽放光彩。残疾人艺术家用或许并不完美的身体,演绎出接近完 《我 ...
西方雕像的 “无瞳之美”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10:12
当我们站在这些雕像面前,凝视着它们无瞳的眼睛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古代的艺术家们进行一场 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对美的追求和探索。这些雕像,不仅仅是石头和青铜 的组合,更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西方雕像的 "无瞳之美",是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让我们领略到了不同的审美视角和艺术表达 方式,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西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未来的岁月里,这些雕像将继续诉说着它们 的故事,传承着艺术的精神。 雕塑家们希望模仿眼睛的准确结构,认为在雕像眼球上挖洞是不正确的做法。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整体 的、纯粹的美感,通过光滑的球面来表现眼睛的轮廓,让观者在欣赏雕像时,能够感受到一种简洁而又 神秘的氛围。这种无瞳的设计,仿佛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户,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想。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像则是一个例外。在大卫的眼睛上,米开朗琪罗轻微雕刻了一个心形圆点。这个小 小的细节,却让大卫的眼神变得坚定而深邃,仿佛他正凝视着远方,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挑战的勇 气。这一独特的处理,不仅展现了米开朗琪罗高超的技艺,更体现了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西方雕像的无瞳之美,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 ...
2025版中国当代艺术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5-14 20:57
行业概述 - 当代艺术指20世纪中叶至今的艺术创作,强调创新性、实验性和多样性,涵盖绘画、雕塑、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形式 [3] - 中国当代艺术行业产业链分为上游(艺术家、艺术院校、材料供应商)、中游(画廊、拍卖行、线上平台)和下游(收藏家、美术馆、衍生品开发) [6] - 行业企业分布呈现区域集中化特征,主要聚集在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 [9] 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纯艺术品拍卖总额同比下降63.64%至18亿美元,但香港、北京、上海、杭州仍位列全球拍卖市场前十 [3] - 中国嘉德、北京保利、西泠拍卖、永乐拍卖四家机构进入全球拍卖公司TOP10(纯艺术板块) [3] - 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分析包括国家结构、价格区间、拍卖行份额和艺术门类等维度 [19] 创作与展览 - 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趋势包括社会应变、媒介创新、科技试验等方向 [19] - 重点艺术家包括张晓刚、周春芽、曾梵志等11位代表人物 [22] - 主要艺术区包括北京798、宋庄、草场地和深圳大芬油画村,其中798艺术区具有历史标志性 [22] 交易与投资 - 艺术品交易方式包括拍卖场、画廊、私人藏家、艺术家工作室等渠道 [28] - 行业投资特征呈现资产化、全民化、金融化趋势,但存在符号化单一性问题 [27] - 2024年画廊行业呈现品牌集中化、外资撤退、国际化拓展和青年艺术关注四大特点 [22] 机构与平台 - 重要艺术机构包括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等,均具备特色典藏体系 [22][25] - 国际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与本土企业嘉德、保利形成竞争格局 [25] - 文化交易所如天津文交所、深圳文交所提供艺术品流通创新平台 [26] 发展前景 - 2025-2031年预测将聚焦创作趋势(科技融合)、收藏趋势(多元化)和拍卖规模增长 [29] - 行业建议包括完善艺术保险体系、建立画家投资指数等级等制度保障措施 [29][30] - 报告数据来源涵盖国家统计局、海关、上市公司年报及一手企业访谈 [14]
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还世界真实色彩
新浪财经· 2025-05-14 16:43
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片单 - 今年纪录单元在地域广度、时间跨度、题材丰富、思想深度等方面继续拓展,展现世界的复杂与鲜活 [1] - 片单包含来自"SIFF狂想曲"单元的一部影片,从多元视角呈现世界面貌 [1] 巴拉内3号街区 - 导演伊科·科斯塔使用16毫米胶片记录莫桑比克社区生活 [2] - 捕捉了青春活力与真实生活交汇的瞬间:女孩们分享初吻、男孩争论总统选举、情侣试探亲密边界等 [4] - 影片穿越日常与欲望,展现生命最原始的脉动 [5] 姊妹之歌 - 导演莱拉·阿米尼用七年时间记录姐姐纳斯琳通过歌声重获新生的过程 [6] - 纳斯琳从"模范妻子"成长为实现自我的女性,创作12首波斯语歌曲并通过网络流传 [8] 与世界的最后一眼相遇 - 记录三个即将失明的孩子在12个月内游历24个国家的故事 [10] - 从纳米比亚红色沙漠到喜马拉雅雪山,用爱和笑声跨越边界 [10] 永恒的配乐 - 以刚果首任总理帕特里斯·卢蒙巴的崛起与被杀为线索,展示非洲独立运动史 [12] - 揭露爵士乐在冷战背景下被用作政治工具,获得2025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 [12] 传奇淘金机 - 记录智利火地岛60岁淘金者托托与儿子制造淘金机器的故事 [14] - 展现父子深厚情感与面对困境的坚韧,导演以记录气候变化闻名 [14] 邓南遮占领阜姆自由邦 - 通过市民表演重现1919年意大利诗人邓南遮创建的离奇统治 [16] - 获得第54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奖及费比西影评人奖 [16] 人生焊接术 - 讲述电焊女工卡蒂娅追寻个人梦想并试图修复破碎家庭的故事 [18] - 入围2025年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节国际竞赛单元 [18] 米歇尔·勒格朗往事 - 通过私人影像和爵士旋律展现法国传奇音乐家米歇尔·勒格朗的艺术征程 [20] - 包含与阿涅斯·瓦尔达合作等鲜为人知的创作花絮 [20]
日本前卫艺术先驱群展上海:当具体派相遇古树古宅
新浪财经· 2025-05-14 12:59
2025养云艺术季概述 - 2025养云艺术季在上海郊区马桥的ART养云空间启幕,以"美成在久,树宅相守"为核心理念,通过"云隐"、"再慢点"、"越"、"迈步"系列展览探索当代艺术与东方美学的交融 [1] - 艺术季将艺术锚定于古树与老宅的自然环境中,呈现日本具体派与古宅生态的对话 [1] - 主办方表示艺术季以东方山水精神为锚点,与全球艺术思潮展开多维对话,回归传统与现代的共生之境 [19] "越:前卫艺术的无限可能"展览 - 展览由ART养云携手白石画廊共同呈现,聚焦18位日本前卫艺术先驱,包括吉原治良、嶋本昭三等具体派代表人物 [1][3] - 展览以日本具体派为支点,试图撬动东西方先锋艺术的对话,展示从具体派开创精神到前卫艺术实验的关键历程 [1] - 具体派是日本首个前卫艺术团体,经历了1954-1962年和1962-1972年两个发展阶段,尽管1972年解散但其创新精神仍影响当代艺术 [3] - 展览呈现日本艺术家如何融合西方艺术思想与本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反思 [5] 其他展览单元 "云隐:传家之美的当代觉醒" - 由颂艺术中心馆长苏芒策展,以院落为纸、云纹为墨,溯源东方美学基因 [13] - 展出蔡志松、万亨、李依宸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分别从雕塑、水墨、女性主义诗学角度诠释东方美学 [13][16] "再慢点" - 呈现旅加水墨艺术家夏慧雯个展,由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馆长郑胜天担任学术主持 [17] - 展览以水墨为媒介,在楠书房金丝楠木环境中搭建时间隧道,实践"慢哲学" [17] "迈步:山水的内观与远行" - 将于6月在养云村展出,呈现刘玖通2024年新作,以油彩为媒介将北宋山水融入抽象表现主义 [19]
邮箱里的蒙娜丽莎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0:36
艺术与情感联结 - 卢浮宫《蒙娜丽莎》附近的邮箱成为游客表达情感的载体,接收鲜花、诗歌、爱情信等礼物 [1] - 邮箱承载不同国家、年龄游客对画作的敬仰与喜爱,体现艺术的情感共鸣 [1] - 信件内容涵盖爱情故事、艺术感悟,展现蒙娜丽莎作为精神象征的吸引力 [1] 艺术魅力与时空对话 - 邮箱体现《蒙娜丽莎》跨越时空的魅力,其神秘微笑成为永恒的经典 [2] - 艺术通过邮箱与人类情感联结,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使艺术更具温度 [2] - 邮箱作为时光胶囊,收藏全球游客的情感故事,强化艺术的社会价值 [2] 艺术的社会功能 - 邮箱机制让观众与画作建立更亲近的联系,提升艺术参与感 [2] - 艺术通过情感传递变得生动,深化公众对艺术的理解与认同 [2] - 未来邮箱将持续见证《蒙娜丽莎》的文化影响力与情感凝聚力 [2]
艾丽丝·门罗去世一周年,我们是否要原谅她?
虎嗅· 2025-05-14 07:06
2024年5月13日,艾丽丝·门罗去世,引发了全世界读者的悼念。谁也没有想到,到了7月初,门罗的女儿安德丽娜·斯金纳向媒体披露了自己在童年时曾遭 继父盖瑞性侵一事。文章一出,舆论哗然,随即在中文世界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我们是否要原谅她? 一 一晃,艾丽丝·门罗去世一周年了。读她的小说,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同样谈论她本人,现在也变得不是那么容易了。她没有像其他去世的文学大 师,如加西亚·马尔克斯、露易丝·格丽克、大江健三郎等那样被归入了文学万神殿,从此享受世人的无上尊崇,围绕她的争论反而愈演愈烈。 2024年5月13日,艾丽丝·门罗去世,引发了全世界读者的悼念。谁也没有想到,到了7月初,门罗的女儿安德丽娜·斯金纳向媒体披露了自己在童年时曾遭 继父盖瑞性侵一事。文章一出,舆论哗然,随即在中文世界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很多艾丽丝·门罗的忠实读者都难以接受自己深爱的作家是这样的人。 2024 年12 月30 日和2025 年1 月6 日,《纽约客》杂志分两期刊发了一篇由雷切尔·阿维夫撰写的重磅文章《你逃不开这一切——艾丽丝·门罗的"被动"困 境》(You Won't Get Free of It.-Alice Mu ...
江南布衣举办品牌体验日,探索多元共生发展路径
经济观察网· 2025-05-13 09:59
品牌发展战略 - 公司举办"布衣'视'界 多元共生"品牌体验日活动 展示品牌发展新探索 [1] - 采用多品牌协同模式 旗下JNBY CROQUIS jnby by JNBY LESS等品牌精准定位不同客群 [1] - 各品牌覆盖时尚女装 个性男装 童装 简约女装等细分市场 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优势互补 [1] 艺术跨界合作 - 频繁与国内外知名艺术家 艺术机构合作 将艺术元素融入服装设计与店铺空间 [1] - 与品物流形PINWU STUDIO合作打造"多元 铸造"艺术装置 使用弹力布 塑料袋等材料传递品牌理念 [1] - 通过艺术跨界为消费者创造沉浸式体验 加深情感共鸣 [1] 用户共创模式 - 童装品牌jnby by JNBY携手美术馆 邀请艺术家与儿童共创艺术胶囊系列 [2] - 该系列于5月中旬发售 获得市场热烈反响 [2] - 共创模式激发消费者参与热情 使设计更贴合用户需求 [2] 可持续发展实践 - 2024年可持续原材料采购占比已达一定规模 目标2025财年提升至30% [2] - 开展"布尽其用"项目 研究创新传统面料应用 [2] - 设立"芝麻实验室" 创意再利用库存零散面料 [2] - 与SHOKAY绣嘉联合参展"ESG-可持续创变"主题展 探索可持续时尚路径 [2] 品牌发展理念 - 通过多品牌协同 艺术跨界 用户共创 可持续实践实现多元共生 [2] - 在艺术表达 商业价值 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 [2] - 为时尚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2]
群青:色彩传奇里的千年故事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17:47
在欧洲绘画界,群青曾是神圣与高贵的象征。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蓝色被教会赋予崇高神圣的意 义,绘画中唯有圣母玛丽亚有资格披上蓝色的衣裳,而群青正是绘制圣母服饰的不二之选。乔凡尼?贝 利尼、达芬奇、拉斐尔等大师的作品中,圣母身着的群青衣衫,闪耀着圣洁的光辉。当时,从亚洲进口 的天然群青价格堪比黄金,米开朗基罗曾因青金石到货延误,无奈搁置画作;提香为在《巴克斯与阿里 阿德涅》中描绘出梦幻般的天空与大海,不惜耗费巨资使用群青。直到十七世纪,随着艺术主题的转 变,群青才逐渐褪去神圣的光环,出现在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描绘普通人的画作中。 而在古老的中国,青金石沿着丝绸之路远道而来,被赋予璆琳、金精等诗意的名字。群青以其 "色相如 天" 的独特魅力,深受帝王喜爱,广泛应用于佛教寺庙,因而得名 "佛青"。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北 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都留下了群青绚丽的身影,它为中国艺术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庄重的色彩。 (原标题:群青:色彩传奇里的千年故事) 在绘画颜料的璀璨星河中,群青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存在之一,它的来源与故事,宛如一部跨越千年的传 奇史诗。 群青最早源自青金石矿物,这种美丽的矿石形成于接触交代的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