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搜索文档
“凉爽+产业”拉动消费“花”样翻新 “荷”你相遇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7-19 16:20
荷花观赏与旅游产业 - 圆明园拥有200多个荷花品种,包括百年古莲和倾城、金秋等品种,整体花期持续至8月份 [5] - 济南大明湖以明湖碧莲、明湖红莲等珍品荷花闻名,与亭台楼阁构成经典夏日图景 [6][9] - 江西广昌县11万亩莲田种植太空莲系列品种,"太空莲36号"占全国80%白莲产区,年推广面积超200万亩 [13] - 云南文山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有4万亩野生荷花,珍稀品种包括"大洒锦"和"小洒锦" [16][19] - 贵州安顺十里荷廊日均人流量超万人,带动上千间民宿客房和周边旅游经济 [27][31] 荷花品种与科技创新 - 圆明园2017年发现11颗古莲子,经培育于2019年复活开花 [5] - 江西广昌自1994年起6次将白莲种子送入太空,培育出"太空莲36号"等核心品种 [13] - "太空莲36号"具有产量高、花期长、抗病性强等特点,种植户每亩收入约3500元 [13] - 云南文山"大洒锦"为红白双色花,"小洒锦"花瓣边缘镶嵌紫红色花边 [19] 荷花经济与乡村振兴 - 江西广昌太空莲产业带动当地民宿、餐饮收入超2亿元 [13] - 贵州安顺十里荷廊从贫困村转型为旅游示范点,通过赏花、采藕等实现乡村振兴 [22][24] - 福建建宁县1200多名"莲二代"回乡创业,发展观光旅游和直播带货 [45][52] - 建宁县高峰村新开几十家民宿并建立直播基地,人气不断提升 [50] 荷花消费与新业态 - 苏州荷花相关消费升温,荷花花束价格10-30元不等 [36] - 拙政园举办第30届荷花展,展出200余种特色珍品荷莲 [37] - 苏州平江路推出荷花宴等创新消费场景 [41] - 福建建宁"云导游"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美景美食并直播带货 [48]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生态何以惠民生?纳木措“高原文旅”实践谱新曲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14:37
纳木措景区生态保护与开发 - 景区位于西藏拉萨市当雄县,海拔4718米,是西藏旅游热门打卡点,被誉为高原"蓝宝石" [1] - 过去存在车辆乱停、垃圾乱扔等问题,近年通过政府与村民协作实施科学管理 [1] - 采取"减法"策略:划分核心保护区与游览区,严禁核心区开发,控制游客量不超过生态承载力 [3] - 采取"加法"策略:引入新能源接驳车、环保厕所、生态监测站等科技手段实现绿色观光 [3] 景区经营与经济效益 - 2024年营业收入达7000万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增至8000万元 [4] - 直接或间接带动约5000名群众增收,2025年预计增收总额5000万元 [4] - 85%岗位(生态护林员、讲解员等)聘用本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4] - 村民通过合作社经营"牵牛拉马"项目,每户年均增收约3万元 [4][5] 文旅创新与社区发展 - 开发民族非遗工坊,销售织物、唐卡等文创产品 [5] - 筹备"生态研学+文化体验"路线及实景演出节目 [5] - 设立"生态奖励基金"支持乡村文化活动室建设 [5] - 典型案例:村民格桑扎西从保安成长为景区专职摄影师,其家庭多名成员在景区就业 [4][5] 生态改善与游客反馈 - 游客反映湖畔鸟类数量显著增加,水质改善明显 [3] - 景区通过照片宣传(如格桑扎西作品)提升网络吸引力 [5] - 环保措施实现污水零排放,生态监测站实时跟踪水质植被变化 [3]
红色沃土焕新能 老区市民乐享“推窗见绿”新生活
央视新闻· 2025-07-19 14:03
历史背景与红色资源 -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由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区创建,1938年3月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成立,领导冀南抗日根据地建设 [1] - 八路军129师东进抗日游击纵队1938年2月进驻南宫县城,以此为基地扩展冀南抗日根据地,覆盖邢台、邯郸、衡水部分地区 [1] - 1939年1月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在香城固伏击战中歼灭日军200余人,摧毁汽车8辆,缴获火炮4门 [2] - 抗日战争期间冀南根据地军民累计作战13000余次,毙伤日军12000余人、伪军29000余人 [2] - 南宫现存15处红色旧址,2024年红色研学路线吸引20余万人次参与,覆盖360多所学校及310家机关单位 [2] 羊绒产业集群发展 - 南宫羊绒服装服饰产业集群为河北省重点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营业收入达140亿元 [3] - 集群拥有2400余家生产销售企业,带动就业超4万人 [3] - 2024年企业订单同比增长10%,车间满负荷运转仍供不应求 [3] - 当地延续棉花加工传统,形成完整羊绒产业链条 [3] 乡村振兴与特色农业 - 南宫发展黄韭产业年产值达2亿元,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余亩 [3][4] - 黄韭种植使农户每亩增收超1万元,村民可通过工资+分红模式获得收益 [4] 民生改善与城市建设 - 南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增长,实现"推窗见绿" [5] -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住环境,配套完善形成15分钟生活圈 [5]
江门市开平大沙茶品牌推介活动在大沙里·欢茶谷举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7-19 11:17
大沙茶产业发展现状 - 大沙镇茶叶种植面积超3.5万亩 年产干茶1812吨 综合产值超3.95亿元 [9] - 培育出"大沙里""天露仙源""岗坪茶""岭露红""尚源"等多个中高端茶叶品牌 [9] - 12家企业在红茶类、绿茶类、白茶类、创新茶类评鉴活动中获得特别金奖及金奖 [11] 产业升级与科技赋能 - 开平市政府聘请5位院士专家担任大沙茶产业发展与规划顾问 [1] - 广东省茶叶学会科技服务站正式落户大沙镇 [4] - 与科技特派员签约引进优质茶树品种 加强加工技术 [12]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大沙茶成功入选广东省重点培育的十亿元级现代茶叶产业集群 [9] - 与广东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等8家湾区企业/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16] - 推动"茶产业+"模式 与康养文旅产业、美食文化结合发展 [5] 产业规划与发展战略 - 确定品种布局 通过加工工艺展现茶的滋味和香气 [7] - 政府、行业协会、茶企三方联动推进产品标准化建立 [7] - 计划借助新媒体、侨乡文化、大湾区区位优势提升品牌影响力 [16] 产业融合与特色发展 - 推动茶生态、茶旅游、茶文化深度融合 [7] - 依托"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生态优势建设生态茶园 [9] -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19]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致富路上荔枝红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19 08:07
荔枝产业发展现状 - 合江县是中国晚熟荔枝之乡,全国最晚熟的荔枝集中产区,荔枝种植面积达30.6万亩,年产量超1亿斤,产量产值占全省90%以上 [1] - 荔枝产业已成为当地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产业 [1] 政府监督与支持措施 - 县纪委监委将荔枝产业纳入乡村振兴重点监督清单,通过现场接访、召开坝坝会等举措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1] - 采取"室组地+行业部门"联动模式,紧盯种植、销售、惠农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 [1] - 督促解决全镇15个村(社区)水管"最后一公里"入田入户问题,缓解因降水偏少导致的荔枝树缺水问题 [2] 资金监管与案件查处 - 县纪委监委对近年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线索大起底,共查办案件7件,挽回经济损失135万余元 [2] - 查处荔江镇柿子田村原党委书记王某某挪用荔枝产业资金50万元案件,涉案总金额198.87万元 [2] - 督促规范村财镇管等制度机制,加强资金使用公开公示 [2]
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第四十次主任会议
镇江日报· 2025-07-19 06:09
就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李健强调,要紧跟市委的要求持续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工作,推进落实市人大承担全市深化改革任务,统筹谋划全市"人大监督村(组)集体资产管理情况"现 场会、"代表融入'大思政',校地融合育新人"活动专题研讨会,筹备南京组镇江组全国人大代表、在镇 省人大代表两项年中专题调研和做好"立法这十年"系列活动等工作。李健要求,做好上半年工作总结, 抓紧抓实重点工作推进落实,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会议还讨论了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建议时间和议程。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高国成主持会议,党组成员岳卫平,副主任卢道富、黄万荣、戴 非平,秘书长曾文兵参加会议。(记者 吴韵晗 通讯员 侯子坤) 7月16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第四十次主任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主任李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要 把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立足人大职能职 责,服务中心大局,积极担当作为,坚决把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落实到位,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镇江高 质量 ...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锐财经·年中经济观察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9 05:32
全国夏粮生产情况 - 今年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总体保持稳定,占全年粮食产量超两成[1] - 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比上年减少52万亩,下降0.1%,25个生产省中20个播种面积增加[1] - 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基本持平[2] - 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受旱情影响,但通过引水调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减轻了影响[2] - 今年夏粮生产未出现大面积灾害,病虫害显著偏轻,有利于单产和品质提升[2] "菜篮子"产品供应 - 上半年肉蛋奶、果菜鱼等供应总量充裕,价格运行平稳[4] - 蔬菜7月上旬在田面积1.1亿亩、旬产量2623万吨,同比增长110多万亩、170多万吨[4] - 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4] - 上半年"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平均119.91,同比低4.13个点[4] -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4%,二季度降幅收窄至1.1%[4] 农民收入与农村经济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实际增长6.2%,高于城镇居民[5] - 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5] -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同比增长4.9%[5] - 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3283.3万人[5] 乡村振兴进展 - 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6] - 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超30万个,落实资金超1000亿元[6]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行政村100%通宽带、90%以上通5G[6] - 建成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和1.6万多家农村敬老院[6] - 宁夏固原建成冷凉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130余个,年产鲜菜200万吨以上[3]
“指尖光影”第39期 | 暑期消费乘“热”而上
搜狐财经· 2025-07-18 22:30
暑期旅游消费热潮 - 全国铁路7月1日至8月31日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日均1537万人次,同比增长5.8% [1] - 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汇聚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款品牌啤酒,拉动当地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 [5] - 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网红玻璃桥"蹦极项目成为旅游爆款,吸引国内外冒险爱好者 [13] 文商旅体融合新业态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打造"文化+创意+生活"市集,联动殷商展览创造文商旅体融合消费场景 [3] - 中华恐龙园以"苏超"赛事为媒,推出"足球+"文体旅融合夏日狂欢活动,实现话题流量向游客留量转化 [7] - 张家港市依托城市空间打造夜间演艺、光影等"新夜态",丰富城市夜生活 [15] 特色旅游目的地 - 汕尾红海湾遮浪奇观景区成为暑期亲水度假胜地,吸引游客体验海岛魅力 [9] - 黄山徽州区东山村举办莲藕采摘活动,通过村企合作打通农产品产销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11]
国网天水供电公司护航“三夏”生产,电力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能源网· 2025-07-18 20:01
电力设施保护与农业安全 - 国网天水供电公司组织供电所员工深入田间地头宣讲电力设施保护知识,重点提醒农机驾驶员避免刮断拉线或撞倒电杆 [1] - 秦州供电公司对农业用电线路和配电设备开展全面特巡,重点检查农田周边电杆拉线、变压器和配电箱运行情况,并在电杆上加装防撞标识 [3] - 公司通过隐患排查和个性化服务确保农业生产用电安全可靠,助力粮食稳产和特色产业增收 [1] 特色农业电力保障 - 秦安县供电公司针对花椒采摘和电烤加工旺季,主动走访椒农检查烤椒设备和线路安全,推广错峰用电方案并开通24小时抢修服务 [3] - 公司结合地方特色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如秦安县"大地湾"共产党员服务队定期为蔬菜种植基地提供"安全义诊",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 [4] - 武山县供电公司加强排灌线路特巡,清理私拉乱接隐患,推广智能灌溉用电服务 [4] 农村电网升级与服务创新 - 天水市农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87%,公司加快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和农村供电服务优化 [4] - 张家川县供电公司开辟农业临时用电"绿色通道",加快报装接电速度,推广线上办电服务 [4] - 公司积极推广"电力+农业"服务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业电气化水平提升 [4] 夏季农业用电保障措施 - 针对夏季农田灌溉用电需求激增,公司组织服务队员加强排灌线路特巡 [4] - 在麦收高峰期,公司通过特巡和现场指导确保夏收安全高效 [3] - 公司通过"网上国网"APP、微信服务群等渠道推广线上办电,方便农户办理用电业务 [4]
一站式采购多地农产品 ,2025年北京消费帮扶系列活动启动
新京报· 2025-07-18 20:01
活动概况 - 2025年北京消费帮扶系列活动于7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启动,主题为"帮扶消费·鲜动京城" [1] - 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河北、内蒙古、新疆等十多个对口合作地区共同主办 [1] - 200余家优质企业携千余种特色农副产品参展,涵盖米面粮油、果蔬肉蛋、乳品茶叶等品类,包括地理标志产品和绿色有机认证产品 [1] 活动内容 - 现场设置地域特色展区,开展试吃试饮、品鉴体验和优惠促销活动,市民可选购新疆红枣、薰衣草蜂蜜、青海牦牛肉、云南普洱茶、海南热带果蔬等地方名优产品 [1] - 活动以优质农产品采销对接和集中展卖为主要形式,搭建产销桥梁,助力乡村振兴 [1] - 首农食品集团、新发地、物美、京东等30余家采购方与14个地区的200余家参展企业开展购销对接,现场达成采购意向 [1] 活动意义 - 活动是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模式,推动对口地区特色农产品进入北京市场 [2] - 活动促进农民增收,丰富首都市民"菜篮子" [2] - 活动主场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是北京"菜篮子"之一,主要承担城区东部、北京亦庄、城市副中心的农产品供应保障任务 [2] 后续计划 - 活动推出"消费帮扶在身边"计划,推动对口地区农产品直通社区便利店,形成长效产销机制 [2] - 下半年活动将围绕"帮扶消费·鲜动京城"主题走进北京重点商圈、社区、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多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题活动 [2] - 活动将持续优化帮扶模式,通过订单农业、品牌共建等方式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 产品发布 - 《2025年对口支援合作地区优质农副产品名录》首次发布,包括安徽的"云上好茶"岳西翠兰、阿克苏糖心苹果干、河南社旗的红薯粉条等原生态系列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