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免费学前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预计秋季学期惠及1200万人左右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精准惠民
经济日报· 2025-08-08 08:16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同类型公办标准减免[1] - 2023年秋季学期先行实施大班儿童免保育教育费政策,预计覆盖1200万人,全国财政增加支出约200亿元,家庭支出相应减少200亿元[1] - 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包括公办、民办、城市及乡村幼儿园,体现普惠性和公平性[2] 财政分担机制 - 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东部分担比例分别为80%、60%、50%[2] - 中央财政已足额安排补助资金并将近日下达,地方需统筹中央补助与自有财力确保资金及时拨付[3] 实施标准与细则 - 公办园按原收费标准全额免除,民办园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减免(例如:民办园收费800元/月,公办标准500元/月,则减免500元,家长支付差额300元)[3] - 财政对因减免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予以补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担[2] 政策推进安排 - 教育部要求各地出台实施方案并倒排工期落实,开展幼儿园园长及工作人员培训以提升执行能力[3] - 该政策与育儿补贴等形成衔接体系,系统性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4]
新闻1+1丨免保育教育费为何从大班开始?专家解读
央视网· 2025-08-08 06:18
政策内容与覆盖范围 -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免除公办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同类型公办标准减免,预计惠及1200万人,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1] - 政策针对幼儿园大班儿童,因该阶段是幼小衔接关键期,且大班普及率高达99.6%,财政可行性较强 [3] 短期与长期影响 - 短期直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00亿元,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性 [1] - 长期将推动学前教育普及率上升,国家将重点发展人口集聚区和资源短缺地区的公办园,同时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并建立资助标准 [5] 试点成效与区域效果 - 21个省市试点显示免费政策显著提升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西部省份入学率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7][8] - 政策在改善民生方面成效突出,助力家庭脱贫并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8] 资金使用与监管机制 - 需出台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方向,加强监管确保政策红利转化为民生实惠 [10]
保教费减免,山东1.9万所大班幼儿先受益
齐鲁晚报· 2025-08-08 05:11
政策内容 - 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 [1] - 民办园大班儿童只需缴纳与公办园的保育教育费差额部分 [2] - 被褥费、伙食费等费用不在政策调整范围内 [2] - 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预计2024年秋季学期惠及约1200万人 [3] 受益群体 - 大班儿童是直接受益者,2024年山东省1.9万余所幼儿园的大班儿童将最先享受减免 [1][2] - 政策实施后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3] 政策背景 - 国家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原因之一是为了促进生育 [2] - 乐陵市已连续两年出生人口不足3000人,部分民办园因生源不足主动提交停办申请 [2] -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通过时就提到"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 [1] 实施机制 - 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中央财政拿大头 [3] -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予以倾斜 [3] - 各地需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确保政策顺利实施 [3] 未来展望 - 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是趋势,但实现三年费用全免还需要一定时间和条件 [3] - 未来应由带有排序性的普惠转向包容性的普惠,让所有孩子均等享受学前教育财政经费 [3]
免费学前教育来了,专家:财政资金的保障落实是关键
新京报· 2025-08-08 03:33
政策核心内容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民办幼儿园参照同类型公办标准减免费用 [1][2] - 政策覆盖全国幼儿园大班儿童 预计2025年秋季学期惠及1200万人 财政新增支出200亿元 家庭支出相应减少200亿元 [1][2] - 免费金额按地方政府制定的公办园收费标准执行 北京示范园/一级园/二级园/三级园/无级类园每月最高分别减免900/750/600/450/250元 [2] 财政分担机制 - 中央与地方实行五档分担比例 第一至第五档中央财政分别承担80%/60%/50%/50%/50% [4] - 欠发达地区中央承担更高比例 西藏及四省涉藏州县等地区继续执行现行免费政策 [8] - 省级财政需统筹资金并制定具体分担办法 市县结合管理体制强化省级统筹作用 [6] 民办幼儿园配套措施 - 民办幼儿园可继续收取高出公办免除标准部分的费用 因减免导致的收入减少由财政补助 [3] - 补助标准基于在园人数和生均实际收费水平 每3年评估调整一次 [3] - 加强学前教育学籍管理审核 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防止资金虚报冒领 [6] 政策影响与未来方向 - 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2020年85.2%提升至2025年91.1% 政策将进一步扩容覆盖率 [7] - 欠发达地区或提前实现2-3年免费政策 未来可能免除伙食费杂费等更多费用类别 [8][9] - 政策推动学前教育师资财政保障 吸引高质量人才进入行业 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7][8]
【政策把脉】稳推免费学前教育 释放人口质量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41
政策背景与现状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举措 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从"基本普及"向"优质普惠"的历史性跨越 [1] - 当前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超90% 但仍存在"量质失衡"的短板 [1] - 全球实践表明 免费学前教育推进关键在于构建稳定财政投入机制和高效治理体系 [1] 国际经验借鉴 - 英国采取"先低龄 后扩容"渐进式策略 为制度稳定奠定基础 [1] - 德国采用"联邦立法+地方执行"模式 激发基层创新 [1] - 俄罗斯通过中央统一推进实施 并以"流动幼儿园"解决偏远地区资源匮乏问题 [1] - 新加坡"政府主导+市场协同"模式 实现质量与效率平衡 [1] 中国实施路径 - 2025年秋季学期起政策将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 预计今年惠及约1200万儿童 [2] - 坚持"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原则 确保政策可持续性 [2] - 通过增加政府投入降低家庭教育支出 实现财政"分档精准"保障 [2] - 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 确保政策稳步推进 [2] 战略意义 - 免费学前教育是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落子 衔接全球教育发展潮流 [2] - 将教育公平转化为人口质量红利 助推国家发展 [2] - 实现从"有园上"到"上好园" 从"家庭买单"到"国家托底"的转变 [2]
【政策把脉】 稳推免费学前教育 释放人口质量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7
政策部署与实施路径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政策将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 预计2024年惠及约1200万儿童 [1][2] - 实施策略强调"稳妥有序推进"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 确保政策可持续性 [2] - 财政投入机制采取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模式 补助资金实施"分档精准"分配 [2] 国际经验借鉴 - 英国采用"先低龄后扩容"渐进策略 为制度稳定性奠定基础 [1] - 德国实施"联邦立法+地方执行"模式 激发基层治理创新活力 [1] - 俄罗斯通过中央统一推进 配套"流动幼儿园"解决偏远地区资源短缺 [1] - 新加坡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协同"机制 实现质量与效率平衡 [1] 行业发展现状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超90% 但存在"量质失衡"结构性短板 [1] - 行业正经历从"基本普及"向"优质普惠"的历史性跨越 [1] 战略价值定位 - 政策核心价值在于将教育公平转化为人口质量红利 衔接教育强国战略 [2] - 通过政府投入"加法"实现家庭教育支出"减法" 缓解"生得起养得好"民生压力 [2] - 制度设计聚焦从"有园上"到"上好园"的质变 构建国家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2]
免保育教育费政策今年秋季学期实施 预计惠及1200万幼儿园大班儿童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2
政策内容 - 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大班儿童保育教育费并对民办幼儿园大班儿童给予相应减免[1] - 民办幼儿园大班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减免保育教育费例如民办园收费800元/月/人公办园500元/月/人则民办园大班儿童只需缴纳差额300元[1] - 政策预计惠及1200万儿童[1][2] 财政保障 - 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标准综合考虑各省公办园生均实际收费水平逐省核定[2] - 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东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50%比例分担补助资金[2] - 中央财政已足额安排补助资金将于近日下达[2] 政策背景 - 国家近期推出育儿补贴免保育教育费等政策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3] - 政策旨在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3]
惠及1200万儿童,中央财政资金已到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7 22:21
政策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2] - 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预计2025年秋季学期惠及约1200万人,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 [5] - 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50%的比例分担费用 [5] - 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从2013年862亿元增长到2023年3150亿元,年均增长13.8% [8] 政策影响 - 免除保育教育费后,家庭教育支出将有效降低,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5] - 政策有助于减轻育儿家庭经济负担,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6] - 未来可能将免费政策延伸至学前三年和高中阶段 [6] - 学前教育法实施标志着学前教育进入"有专门法可依"新阶段 [4] 配套措施 - 国家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11] - 国务院提出13项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包括经济支持、服务支持等 [11] - 建议构建"中央主导+地方配套+社会参与"的多元资金池支持生育 [13] - 各地可采取多种措施与育儿补贴制度形成政策"组合拳" [12] 实施安排 - 财政部已足额安排中央财政承担的补助资金,将于近日下达 [5] - 各省已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范围超出学前一年的可继续执行 [7] - 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政策 [8] - 要求各省制定并落实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相关生均财政补助标准 [10]
离开学不到一个月,国家送上200亿大礼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20:52
记者丨 王峰 编辑丨张星 免费学前教育的资金大盘浮出水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 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关情况。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在吹风会上介绍,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的大 班儿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左右。 经测算,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 政将增加支出大约是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 郭婷婷指出,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实施后,将密切关注各地的政策落实情况,加强工作指导,确 保把好事办好。同时,将综合考虑学前教育学龄人口的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会同教育部研 究适时完善免费政策。 如何通过减少200亿元支出给家庭带来最大的获得感,增加的200亿元财政支出是按照怎样的标 准确定的,这笔钱将从哪里来,是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落地的关键。 推动教育公平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8月7日吹风 会披露了更多政策细节。 郭婷婷介绍,《意见》规定,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这里所说的学 前一年就是通常所说的幼儿园大班。 在北京一名幼儿园园长张洁看来,免保育教育费的对象之所以是大 ...
两部委答21:8月底前完成免费学前教育准备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18:40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提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标准减免费用[1] - 仅2025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1] - 政策实质是将家庭教育支出转换为政府承担,对家庭做"减法"、对政府责任做"加法"[2] 财政保障措施 - 中央财政已足额安排补助资金并将于近日下达[2] - 指导各省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分类确定财政补助标准[2] -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需统筹安排中央和地方资金,确保不影响幼儿园正常运转[2] - 加强资金监管,建立长效监督体系,防止虚报冒领等违规行为[3] 教育部门实施安排 - 要求各地8月底前完成准备工作,确保秋季学期开学时大班儿童享受政策[4][6] - 依托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精准审核在园儿童数据[6] - 开展幼儿园园长及工作人员培训,提升政策执行能力[5] - 对全国幼儿园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效果评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