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服务
搜索文档
免除大班保教费 一年能省不少钱(“十四五”的民生故事)
人民日报· 2025-10-23 05:52
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成效 - 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从2021年的83.00%提升至2024年的87.26% [1][2] - “十四五”时期全国目标新建、改扩建2万所幼儿园,增加普惠学位400万个以上 [2] - 2024年秋季学期起,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免除 [1] 地方层面执行与投入 - 西湖区在“十四五”时期新增13所公办幼儿园,增加公办园学位4560个 [1] - 西湖区55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0415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9720人,占比超93% [1] - 西湖区2024年秋季学期享受减免大班保育教育费政策的幼儿达4275人 [2] 政策对家庭的影响 - 政策使家庭育儿成本显著降低,案例显示大班保教费全免每学期节省3000元 [2] - 家庭将节省费用用于购买绘本、报兴趣班等教育相关支出 [2] - 公办幼儿园每月保教费为600元,年花费(含伙食费)低于8500元 [1]
广西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方案出台
广西日报· 2025-10-12 10:01
政策核心内容 - 广西将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 [1] - 免除范围涵盖所有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大班)在园儿童 [1] - 在正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同类型公办幼儿园标准减免保育教育费 [1] 费用免除与收取细则 - 免除标准按政府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 伙食费 住宿费 杂费等不包含在内 [1] - 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若高于公办幼儿园免除标准 高出部分可按规定向家长收取 [1] 财政补助机制 - 因免除费用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部门进行补助 [1] - 补助金额综合考虑享受免费政策的在园儿童人数 所在地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因素 [1] - 自治区财政将优先统筹中央补助资金 不足部分由自治区和市 县按比例分担 [2] - 市本级和县所属幼儿园 由自治区分担70% 同级财政分担30% [2] 配套与保障措施 - 政策实施情况评估周期不超过3年 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1] - 继续实施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 [2] - 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逐步加大财政投入 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2]
深圳多所民办幼儿园关停!学前教育格局生变
南方都市报· 2025-09-21 00:36
民办幼儿园停办情况 - 罗湖区7所民办幼儿园因自身经营状况和办学许可证期限届满于2025年9月起停办 包括松泉山庄幼儿园 笋岗太阳升幼儿园 大望苑幼儿园 新平幼儿园 金祥幼儿园 田贝幼儿园 欧斯蒙幼儿园有限公司 [1] - 福田区竞智幼儿园因生源持续下降和办园成本提高难以维持收支平衡于2025年8月25日正式停办 [4] - 南山区2所幼儿园停止办园 留仙嘉园幼儿园和城市印象幼儿园均无法维持正常运营 后者明确受生源锐减影响并于2025年7月12日起停办 [6][7] - 宝安区6所民办幼儿园已暂停招生 包括新安街道德智幼儿园 新安街道布星幼儿园 西乡街道理思幼儿园 新安街道安乐幼儿园 西乡街道海润幼儿园 石岩街道爱爱幼儿园 [9][10][11] - 龙华区博爵幼儿园终止办学 原因未明确说明 [14] 行业背景与政策动态 - 深圳学前教育格局发生深刻变革 公办幼儿园建设持续提速 通过新建和"民转公"方式扩大供给 [19][20] - 《学前教育法》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大力推动公益普惠园覆盖 形成公办扩张与民办退出的动态平衡 [20]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标准减免 财政部门对收入减少部分给予补助 [21] - 深圳市福田区 南山区和光明区入选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 [20] 市场影响与趋势 - 深圳全市公民办学前教育学位供给总量持续上涨 普惠工作扎实推进 促进资源均衡分配 [20] - 公办园办园品质加速提升 个性化 差异化高质量办学趋势凸显 [20] - 自2021年起深圳已有10所国际学校陆续关停 反映民办教育机构运营压力加剧 [17]
免费学前教育落地观察:家长的减负与园长的烦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8:12
政策核心内容与全国推行 - 国家财政安排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重点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1][4] - 政策已在多地落地执行,公立幼儿园大班普遍实现保教费全免,民办幼儿园则按相应标准减免,例如三级民办园每月减免400元[1] - 政策惠及广泛,仅山东省就有约77.47万名儿童受益,省级财政统筹安排7.2亿元补助资金以支持政策落地[4] 地方实施方案与资金安排 - 山东、海南、黑龙江、青海、辽宁、内蒙古等多地发布具体实施方案,核心是规定补助资金的来源与分担机制[4] - 各省市采取不同补助模式,如山东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青海则核定生均财政补助标准并定期评估调整[4][5] - 黑龙江明确民办幼儿园收费中超出政府补助的部分可继续向家庭收取,确保政策平稳过渡[6] 政策执行中的挑战与偏差 - 部分地区对超龄儿童(如6周岁以上)是否享受减免政策存在理解偏差,引发家长咨询,但专家指出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孩子,不论年龄[2][6] - 部分民办幼儿园出现“先预收后补退”的情况,导致政策执行延迟,引发家长不满[7] - 各地因制定具体减免方案和标准的速度不一,导致政策执行进度存在差异[9] 民办幼儿园的运营压力与资金到位情况 - 民办幼儿园已为家长实施减免,但相应的政府补助款普遍“尚在申请中”,给园方带来运营压力[10] - 民办幼儿园的减免标准依据等级划分,如一级园减免600元/月、二级园500元/月、三级园400元/月,但收费较高的民办园仍能依靠教学质量优势维持生源[10] “免费不降质”的保障机制与长期投入 - 多地强调“免费不降质”,湖北、海南等地明确要求不得因免费政策降低生均公用经费或财政补助标准,确保办园质量[12] - 保障机制依赖持续的经费投入,如广东省继续执行生均拨款政策,标准为不低于每生每年600元,以提升幼儿园运转保障水平[12] - 专家指出需加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防止在推进免费的同时出现幼儿园建设质量恶化,并关注民办幼儿园生存及公办园合并等问题[11][13]
我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辽宁日报· 2025-09-11 09:01
政策核心内容 - 辽宁省从今年秋季学期起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 [1] - 政策遵循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经费合理分担的原则 [1] - 旨在有效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1] 免除对象与标准 - 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1] - 民办幼儿园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减免保育教育费 [1] - 免除标准按批准的公立幼儿园收费标准执行,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 [1] - 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部分可继续向家庭收取 [1] 财政补助与资金分担 - 因免费政策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 [1][2] - 补助资金由中央、省、市财政共同承担 [2] - 省以上资金根据核定的生均财政补助标准及在园儿童人数按比例核定 [2] - 其余资金由市以下财政承担,具体分担方式由市级财政确定 [2] - 各市需据实足额落实补助资金,且不得因新政策减少原预算安排的学前教育资金 [2] 配套支持措施 - 政策要求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 [2] - 坚持保基本、保普惠,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2] - 明确市以下分担责任,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2] - 落实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标准,以提升办园质量 [2]
免费学前教育后,高价幼儿园怎么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6:48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落地 - 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民办幼儿园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减免[1][2] - 政策预计2024年秋季惠及1200万人 中央财政已足额安排补助资金[2][4] - 全国财政每学期投入约200亿元 生均费用1700元 月均保教费340元[5] 行业现状与数据变化 - 2024年全国幼儿园25.33万所 在园幼儿3583.99万人 专任教师283.19万人 三项数据均较2023年下降[1] - 民办幼儿园数量从2019年17.32万所降至2024年13.55万所 占比53.48% 在园幼儿1508万人 占比42.08%[8] - 专任教师人均负责在园幼儿数从2020年16.54人降至2024年12.66人[9] 民办幼儿园应对策略 - 降低招生年龄至2-3岁托班 部分扩展至1.5岁 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实际入托率仅7.86%[8][9] - 多地推行"托幼一体化" 上海黄浦区计划2025年实现公民办幼儿园100%开设托班[9] - 高价幼儿园强化特色课程 如IB体系国际课程 收费达9800元/月 部分国际化园年费超16万元[3][4][11]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公办园直接免除费用 民办园按标准减免 家长倾向选择公办园导致民办园生源压力加剧[2][4] - 国际化幼儿园存在补贴不确定性 普惠性补贴以往仅覆盖普惠园[3] - 行业面临教学质量与成本平衡挑战 需防范变相收费或质量下降风险[4][11]
港股概念追踪 两部门最新发文!事关学前教育资金 政策部署下这些标的有望受益(附概念股)
金融界· 2025-08-12 08:19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幼儿园大班一年保育教育费 资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1] - 中央财政根据各省分档标准承担比例:第一档负担80% 第二档负担60% 第三至五档负担50% [1] - 政策覆盖公办幼儿园及经批准民办幼儿园 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给予减免 [1] - 中性假设下预计政策年均需财政投入约450亿元 可能来源于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分项 [3]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免费学前教育是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组成部分 旨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与教育成本 [2] -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为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年3600元基础标准补贴 [2] - 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5382亿元 家庭分担比例约36% [2] - 2024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7.26% 在园幼儿普惠率91.61% 毛入园率92% 但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均衡 [2] 企业生育鼓励举措 - 自2021年以来超过十家企业发布员工生育鼓励措施 包括名创优品 携程 大北农 快手 小鹏汽车等 [3] 教育行业公司动态 - 中国东方教育预计2025年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45%-50% 新生注册数增约7%带动收入增约10% [4] - 交银国际维持新东方-S买入评级及46港元目标价 预计2026/2027财年收入增速10%/14% 营运利润率微增至10.2%/10.5% [4] - 中教控股2025财年中期收入3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1.8% 净利润9.67亿元同比降9.7% 主因学生人数增加及教学投入增长 [4][5] - 麦格理报告中教控股高中学员入读率同比升9.5% 海外收入同比增22% 目标价由7.4港元下调至4.3港元 [5]
中国两部门发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新规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00:40
政策调整 - 中国财政部和教育部修订《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以规范和加强资金管理 [1] -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扩优提质和落实学前教育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1] 资金使用范围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1] - 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水平减免保育教育费 [1] - 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资金 [1] - 2024年秋季学期预计惠及约1200万人 [1] 资金支持方向 - 支持地方补足普惠性资源短板和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1] - 提高保教质量和巩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制度 [1] - 改善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条件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1] 资金监管要求 - 各地需及时足额拨付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以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 [1] - 严禁将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支付利息或对外投资等支出 [1] - 不得从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或管理经费 [1]
财政部、教育部修订并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5:25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和教育部修订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1][3] - 政策核心是落实学前教育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免除符合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1][6] - 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保育教育费水平给予相应减免 [1][6] 资金使用方向 - 主要用于支持学前教育扩优提质和落实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6] - 扩优提质包括补足普惠性资源短板、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提高保教质量、巩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制度 [6] - 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6][8] 资金分配机制 - 资金采取因素法分配,公式为:某省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扩优提质补助资金+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 [8] - 扩优提质补助资金分配考虑基础因素(权重80%)和投入因素(权重20%),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8] - 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分五档:第一档中央负担80%,第二档60%,第三至五档50% [8] 资金管理要求 -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需在每年2月底前报送资金申报材料 [9] - 财政部在全国人大批准中央预算后30日内下达预算,10月31日前提前下达下一年度资金预计数 [10] - 资金支付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10] 资金使用监管 - 建立"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机制,严禁将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等非规定用途 [13] - 建立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12] - 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实施监督,发现问题依法依规处理 [13]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人民日报· 2025-08-11 03:23
政策覆盖范围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2] - 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包括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城市和乡村幼儿园,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 [2] - 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 [2] 资金补助机制 - 免除保育教育费后,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大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4] - 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予以补助,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50%的比例分担 [4] - 2013—2024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学前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达到2209亿元,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从2013年的86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150亿元,年均增长13.8% [5][6] 政策实施效果 - 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比2012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6] -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地方扩大普惠资源供给、健全普惠经费投入机制、巩固幼儿资助制度、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6] - 地方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落实学前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 [6] 质量保障措施 - 教育部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持续健全协调机制、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压实监管责任、强化督导评估 [7] - 鼓励各省份结合实际进一步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资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 [7] - 从2011年起已逐步建立了以政府资助为主、幼儿园和社会资助为辅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 [7] 政策意义与展望 -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投资于人的具体实践,是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政策体系的关键环节 [8] - 后续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8] - 近期包括育儿补贴、免保育教育费在内的一系列政策连续推出,是国家根据人口发展变化形势精准施策的具体体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