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

搜索文档
对话复星旅文CEO鲍将军:冰雪项目“有竞争才有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7:21
冰雪经济在中国南方兴起 - 冰雪经济在中国南方城市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二期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旨在打造一站式冰雪主题度假目的地 [1] - 一期项目包含9.1万平方米滑雪场、Club Med度假村和7.1万平方米商业街,二期将扩建为全球最大室内雪场并引入两家冰雪主题酒店及六大娱乐项目 [1] - 一期自2023年10月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雪世界单日最高接待4500人次,推动太仓2024年游客量同比增长14.1%,旅游收入增长11.7% [1] 复星旅文战略布局 - 太仓阿尔卑斯二期是复星旅文港交所退市后的首个大型政企合作项目,CEO鲍将军视其为"冰雪+"融合发展的新示范样板 [2] - 公司退市后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未来聚焦三个方向:目的地度假村、城市度假项目和超级综合体度假项目 [6] - 目的地度假领域已在全球26个国家布局近70座地中海度假村,城市度假计划5-10年发展数百家酒店,超级综合体项目投资规模超50亿元 [6][7] 太仓项目的竞争优势 - 太仓阿尔卑斯一期收入规模位列国内室内雪场第二,客户70%来自江苏以外,上海占比达33%,春节假期游客量同比增长近6倍 [3] - 项目选址看重太仓营商环境及长三角区位优势,地处虹桥1小时城市圈,交通便利 [3] - 二期规划650米世界最长室内雪道,目标吸引俄罗斯、东南亚等国际游客,形成多层次游客生态 [5] 行业竞争格局 - 长三角冰雪经济竞争激烈,上海临港耀雪冰雪世界以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定位成为主要竞争对手 [4] - 公司认为竞争有助于扩大冰雪市场声量,室内雪场发展空间大,可满足不同季节和技能水平的需求 [4][5] - 轻资产模式下,地中海俱乐部自持度假村仅占15%,未来将通过"小而快"或"以价取胜"策略解决盈利问题 [7]
全球最大冰雪主题度假区在太仓开工
江南时报· 2025-06-10 07:23
项目概况 - 总投资约50亿元的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二期项目于6月6日开工 计划于2029年6月投入运营 [1] - 二期项目由太仓市政府平台与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合作开发 定位为全球最大、品质最优、设施最完善的一站式冰雪主题度假目的地 [1] - 一期项目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已成为长三角旅游度假标杆项目 [1] 项目规划与设施 - 二期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 将新建世界级室内滑雪场和两家国际化主题酒店 [1] - 引入六大娱乐项目:极地海洋乐园、雪境探险乐园、温泉水乐园、迷你乐园、SKYPARK、启航宴餐秀 [1] - 二期室内雪场创造五项"世界第一":最长室内雪道(650米)、最大雪道落差(100米)、最长雪道总长(1777米)、最大雪场冷区(10万平方米)、首个AI雪场 [2] 市场定位与战略意义 - 项目建成后将与一期联动 提供冰雪运动、主题娱乐、休闲购物、品质住宿等综合性服务 [1] - 目标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游客 旨在点燃长三角万亿消费市场的冰雪激情 [1] - 复星国际将结合太仓区位优势和自身产业运营能力 推动太仓成为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2]
高地之上起高楼
经济日报· 2025-06-09 06:10
冰雪经济发展新动能 - 哈尔滨新区冰雪经济以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为核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与对外开放新纽带 [1] - 第九届亚冬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冰雪产业发展 [1] - 未来目标是扩大冰雪经济影响力,打造"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 [1] 产业培育策略 - 打造特色冰雪品牌:聚焦产业细分领域,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精准匹配消费者需求 [1] - 提升服务质效:加强大数据监控分析调度系统与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客流高峰期服务能力 [1] - 壮大市场主体:通过产业链招商培育骨干企业,增强产业韧性 [1] 业态融合创新 - 延伸"冰雪+"产业链:推动冰雪赛事进景区、街区、商圈,深化传统冰雪休闲运动 [2] - 融合文化资源:将冰雪与特色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项目 [2] - 技术创新:拓展"冰雪+科技""冰雪+教育"等新模式,推进数字技术多场景应用 [2] 消费场景升级 - 开发多元化体验:建设虚拟现实滑雪体验和沉浸式冰雪文化展示项目 [2] - 全季转型:坚持"在冬谋夏、以冬促夏",向全季、全龄、全产业转型发展 [2] 区域协同发展 - 加强国际合作:与欧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开展滑雪合作,承办国际赛事 [3] - 搭建东北地区合作平台:推进旅游交通、营销推广、服务标准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3] - 目标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集群 [3]
丰富冰雪经济新内涵——来自哈尔滨新区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6-09 06:10
哈尔滨新区冰雪经济发展战略 - 核心定位为"东北地区新兴增长极"和"特色国际文旅集聚区",通过"冰雪+亚冬会"多轮驱动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1] - 构建"一核两带三片区"空间布局,推动冰雪经济三大转型:季节性→四季常态化、单一业态→全产业链融合、地方特色→国际标杆 [1] - 2023年冰雪季累计接待游客540万人次,2024年一季度文体娱乐业营收8.7亿元(同比+17.7%),新增就业2000个 [4] 冰雪文旅产业升级 - 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夏季南方客群占比50%,配套商业街区销售额增长30%,极地公园"淘学企鹅"IP全网曝光超50亿次 [3] - "尔滨之心"欢乐岛日均接待8000人次,含60万㎡主题乐园、13万m³用雪量及56处AR/3D科技景观 [4][5] - 极地公园推出全球首创3D全息光影海豚秀,抖音播放量超20亿次,形成"淘学企鹅→卡皮巴拉"持续IP创新机制 [5] 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突破 - 冰雪欢腾公司研发航空级碳纤维滑雪板,采用哈工大院士团队航天材料技术,突破国产装备"卡脖子"困境 [8][9] - 新区建立"科技经理人工作室",累计对接20+科研团队、60+科技成果,推动42个高精尖项目落户 [8] - 冰雪大世界应用多普勒雷达/全息剧场等技术,实现智慧景区建设,主编9项行业标准含1项国家标准 [7][10] 产业协同与配套服务 - 创新"法治+旅游"模式,设立景区法律服务中心,累计调解纠纷852件,咨询1433人次 [12] - 交通部门开通景区直达专线+江南江北摆渡,执法部门实现2698起诉求100%办结率 [14] - 行政审批局通过"绿色通道"实现取水许可当天办结,企业审批"零跑动" [11] 全季旅游生态拓展 - 2024年推出10条春夏季旅游线路,覆盖沿江生态/亲子研学/欧陆风情等非冰雪业态 [6] - 发布首张手绘研学地图,开发"赤橙黄绿"等10色主题线路,推动文旅产业多元化 [6]
济南深挖消费新增长点 新型供给激活消费新业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22:57
济南市消费提升战略 - 济南市将重点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国潮经济及冰雪经济等新型消费领域,计划到2025年招引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首店、旗舰店100家以上 [1] - 在银发经济方面,济南市将建设"智慧养老院"3家、社区"虚拟养老院"3家 [1] - 在冰雪经济方面,济南市将持续举办冰雪嘉年华、冰雪邀请赛等活动,推动冰雪运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 [1] 消费促进活动规划 - 济南市将依托暑期、中秋、十一等消费旺季,举办第十届中国鲁菜美食文化节、济南海鲜节等活动,融入消费品以旧换新、直播电商等促销形式 [3] - 济南市将打造"如梦令·宋词主题演艺乐园"、"二安"幻境沉浸式演艺项目,举办周杰伦演唱会等大型演艺活动20余场 [3] - 济南市计划举办ONE冠军赛、国际网联济南网球公开赛等高端赛事10余场,以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齐鲁车展等消费类展会活动30余场 [3]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截至6月4日,济南汽车报废及置换更新累计销售5.7万辆,家电以旧换新及数码产品购新销售209.9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3.7万辆 [5] - 济南市一季度统筹8000万元市级资金发放汽车、数码产品购新消费券 [5] - 5月份济南首创汽车首保补贴政策,计划到6月底发放3000万元补贴 [5]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 - 济南市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约10.6万台,年均增长率约65.2% [5] - 济南市现有公共充换电站1092座,其中充电站1047座,换电站45座 [5] - 建成区内公共充换电站平均服务半径0.5公里 [5] 财政支持政策 - 济南市争取两批次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首批资金已全部发放到消费者手中 [6] - 一季度济南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推出"置业消费券",对5000名购买新建商品住宅并完成网签的消费者发放1万元消费券 [6] - 5月-6月济南安排财政资金3000万元实施汽车首保消费券活动 [6]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研究中关村示范区分园创新发展综合评价结果等事项 市长殷勇主持会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22:35
中关村示范区分园创新发展 - 中关村示范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 需用好综合评价结果推动各分园补短板强弱项 提升园区发展质效 [1] - 将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引入专业运营管理机构 提升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运营能力 [1] - 推动分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地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 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 [1] - 持续落实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任务 优化"一区多园"产业空间创新资源布局 [1] - 将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 加强前瞻布局和政策衔接 支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1] 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发挥"双奥之城"优势 利用冬奥遗产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 [2] - 组织群众性冰雪运动 发展特色冰雪旅游 推动商文体旅深度融合 [2] - 提升冬奥场馆市场化运营水平 保障高品质冰雪赛事举办 [2] - 培育冰雪经济经营主体 实现产业高水平融合发展 [2] 总部经济发展 - 总部经济是首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将实施《若干措施》培育总部企业 [2] - 精准服务企业 发挥"服务包"机制作用 落实便利措施促进总部企业在京发展 [2]
辽宁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政策清单发布
快讯· 2025-06-03 14:33
辽宁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政策清单 -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梳理汇总现有支持冰雪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1] - 政策清单包括支持承办国际冰雪体育赛事 [1] - 对承办冰球等项目赛事的给予不超过300万元办赛经费补助 [1] - 补助金额根据项目类别、赛事级别、社会影响力、办赛投入和商业价值经评审确定 [1]
抚顺大抓项目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辽宁日报· 2025-05-31 09:58
一季度经济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3%,位列全省第一,创10年来最好位次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位列全省第一 [1]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位列全省第二 [1] - 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增速分列全省第一位、第一位、第三位 [1] - 开复工项目284个,同比增长14% [1] - 87个重点项目首批集中开工,位列全省第三 [1] - 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31.1%,民间投资增长48%,制造业投资增长63% [1] 上半年经济目标 - 力争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左右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2]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 [2]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左右 [2] 产业发展规划 - 第一产业:粮食产量突破18亿斤,加快实施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 - 第二产业:确保全年原油加工量770万吨,新钢市场直供率达到55%以上,抚矿和特钢产值双双过百亿元 [2] - 第三产业:扎实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实以旧换新扩围政策 [2] 项目建设计划 - 推动新建项目6月底前开工率达80%、9月底全部开工 [2] - 加快实施总投资172.6亿元的98个技改项目 [3] - 推动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全链条数字化改造 [3] 冰雪经济发展 - 加快"十五冬"雪上赛事主赛区项目建设 [3] - 以冰雪运动带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和冰雪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展 [3]
哈尔滨市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举行 探索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产业融合发展
深圳商报· 2025-05-26 06:56
深哈合作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 - 深圳和哈尔滨建立对口合作关系8年 两地跨越3000多公里开展合作 以文博会为契机举办招商推介会 [1] - 哈尔滨举办"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产业招商推介会" 主题为"魅力冰雪 创意无限" 彰显冰雪资源优势和创意设计活力 [1] - 会议探讨"冰雪经济+创意设计"双链协同发展 探索产业融合新模式新路径 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重点招商项目 - 推介6个重点项目:哈尔滨四季旅游 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 历史文化建筑活化利用 哈药六文旅小镇建设 外滩1898视听产业园 深哈产业园 [2] - 项目展示哈尔滨作为"冰城"和现代冰雪运动发源地的优势 体现开放包容姿态吸引投资 [2] 产业研讨与签约 - 6位行业专家围绕"冰雪资源产业化开发与创意设计价值转化"展开深度研讨 破解冰雪经济发展关键命题 [3] - 研讨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打开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新思路 描绘"冰雪为底 设计为笔"产业蓝图 [3] - 签约9个重点项目 涵盖文旅 科技 设计 农业四大领域 为深哈合作注入新动力 创造新增长点 [3]
文博会变身超级卖场 离境退税专区+直播矩阵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4 09:16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参展机构达6000多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较上届增加265家 [1] - 预计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展示与交易投融资项目4000多个 [1] 冰雪经济与体育消费 - 滑雪场首次在文博会展示造雪机,打造冰雪+科技+文化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2] - 十五运会特许商品首次举办订货会,涉及15家生产商和30多家零售商企业 [3] 交易促进措施 - 推出22项促交易措施,首次设立"离境退税专区",境外消费者可体验"即买即退" [4] - 外国客商和游客可现场办理退税手续并领取现金退税款 [4] 数字化与交易场景创新 - 组委会打造"文博会消费季",首次推出热销商品榜单,展品与直播联动 [6] - 现场设置几十家直播间,通过新品发布会和产业推介会提前配对,展中达成交易效果显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