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对外授权
icon
搜索文档
超500亿美元授权交易带火创新药企:有的市值重回千亿,多家股价翻倍
第一财经· 2025-06-12 19:42
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股价表现 - 59家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中,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翻倍的达到25家 [1][3] - 涨幅居前的五家企业分别为德琪医药(538.46%)、和铂医药(386.56%)、加科思(319.69%)、堃博医疗(267.8%)、荣昌生物(233.33%) [6] - 信达生物市值突破1300亿港元,达到1334亿港元 [7] 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情况 - 三生国健与辉瑞达成双抗药物SSGJ-707海外授权交易,首付款达12.5亿美元,刷新国产创新药出海首付款纪录 [4] - 百时美施贵宝与BioNTech达成双抗药物BNT327交易,BioNTech有望最高获得111亿美元收入 [4] - 2025年初至今中国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占全球44%,首付款约25亿美元,占全球23% [5] - 全球交易总金额TOP20项目中,中国创新药管线占50%,首付款金额TOP20项目中占25% [5] 对外授权对股价的影响 - 三生国健宣布授权交易当天股价涨幅32.28%,次日涨幅8.71% [6] - 石药集团预告三项潜在授权合作可能达50亿美元后,股价累计涨幅约20% [6] - 创新药临床数据表现抢眼叠加对外授权交易火热,推动行业股价上涨行情 [6] 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现状 - 肿瘤药物从早期研发到审批上市平均耗时超10年,平均研发成本23亿美元,成功率低于5% [8] - 跨国药企专利悬崖释放超2400亿美元市场空间,中国凭借技术平台与研发效率优势成为全球创新药供给核心力量 [8] - 预计2020-2025年中国授权项目整体有望带来约82亿美元净利润,潜在市值增量达817亿美元 [8] - 在细胞疗法、ADC、双抗等技术赛道,中国在研管线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 [9]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 生物科技企业出售管线主要因缺乏全球商业化能力和研发资金需求 [9] - 业界担忧过早低价出售管线可能导致未来需要高价引进中国市场 [10] - 美国生物科技企业很少自主商业化,中国企业要成为全球性大药企面临较高门槛 [11]
出海大单相继落地 创新药行情大爆发!创新药ETF国泰(517110)大涨超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16:03
创新药对外授权加速 - 中国生物制药透露今年将至少有1个重量级out-license交易落地,创新药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创新价值兑现加速[1]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并超过2024年上半年交易总额[2] - 国内医药产业经过十多年持续资本投入后步入创新成果兑现期,销售额持续新高,有望打开国产医药创新的成长天花板[2] 创新药行情表现 -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今日大涨超4.3%,年内涨幅超35%领涨市场[1] AI+医疗发展机遇 - AI+医疗细分板块享受估值溢价,在算法+数据+临床场景闭环构建护城河[4] - 国内宏观政策利好AI制药,医疗AI三类证审批加速[4] 生物医药行业估值修复 - 药品集采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竞争环境或将深度改善,主流生物医药企业利润有望修复[5] - 板块历经深度调整后估值修复,生物医药行业或迎戴维斯双击[5] - 长期来看,医药板块受益于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的逻辑,作为内需+刚需行业成长确定性高[5]
资金动向 | 北水买入港股超63亿港元,加仓美团、中国移动
格隆汇APP· 2025-05-20 20:40
南下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净买入美团-W 12.34亿港元、中国移动5.5亿港元、建设银行4.99亿港元、康方生物4.85亿港元、中芯国际2.01亿港元、泡泡玛特1.63亿港元、零跑汽车1.39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净卖出小米集团-W 3.1亿港元、腾讯控股3.06亿港元、三生制药1.2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11日净卖出腾讯控股共计139.0601亿港元,连续3日净卖出小米集团共计12.8491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6日净买入建设银行共计48.1904亿港元,连续6日净买入中国移动共计26.7883亿港元,连续3日净买入美团共计17.8389亿港元 [1] 北水关注个股动态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全球开发与商业化协议,首付12.5亿美元,总额60.5亿美元(除中国内地外),并获得1亿美元股权投资和中国商业化选择权 [4] - 建设银行等国有六大行宣布降低多个期限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至1.25%和1.3% [4] - 零跑汽车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7.1%至100.2亿元人民币,单车收入同比增长4.9% [4] 小米集团最新动态 - 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将搭载于高端旗舰手机小米15spro和超高端OLED平板小米平板7ultra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