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骗局
搜索文档
起底鑫福金品:黄金噱头背后的传销与非法集资疑云
搜狐财经· 2025-08-19 14:04
公司运作模式 - 鑫福金品以购买黄金为幌子 承诺高额分红和层级奖励吸引公众参与 其模式被指涉嫌传销与非法集资[1] - 核心运作模式要求投资者以1万元购买10克黄金入场 同时获得等值福利值 福利值每日按千分之三速度释放 并可享受公司分红[3] - 若不领取黄金 仅需2000多元可抵1万元投资额度 获得1万元福利值 投资1万元不拿黄金可抵5万元额度 获得5万元福利值[3] - 公司设置直推奖励 发展下线可获得让利20%中的10%作为直推奖励 即朋友入金1万元可获得200元奖励 且朋友复投时可重复获得[6] - 设置加速奖励机制 直推第一人时加速30% 直推第二人加速50% 直推第三人加速100%[6] - 设立团队奖励按小区业绩分级 从V1到V6及最高级别 小区业绩10万升V1享受10%加速 30万升V2享受15% 50万享受20% 150万享受25% 300万升V5享受30% 500万升V6享受35% 2000万升最高级别享受40%加速[6] 公司背景与资质 - 鑫福金品(北京)珠宝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1月 注册资本经历两次变更 从2万元增至500万元[2] - 股东为济南汇泽珠宝有限公司 后者注册资本仅1万元 成立于2024年10月[2] - 公司注册地在北京市丰台区 但主要在山东泰安京程国际酒店展业[2] - 经营范围中无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金融资质[2] 市场活动与宣传 - 公司在事业说明会上推出现场预定送福利值活动 预定10克黄金送1000福利值 20克送2500福利值 50克送6000福利值 100克送15000福利值[13][14] - 公开宣传"黄金为基积分变现"和"消费即投资 黄金当存折"等口号[9] - 商学院负责人宣称投资者购买黄金后本金安全 黄金可增值保值 并指导投资者通过布局多个点位提高收益 声称前期可能一个月回本[11] - 公司负责人否认接受投资 称公司老板买卖大 不需要投资 与实际展业行为矛盾[14] 模式分析与定性 - 公司盈利模式依赖发展下线 设置门槛费 直推奖励 加速奖励和团队奖励 符合《禁止传销条例》中传销特征[4][5][6] - 分红来源并非黄金真实增值或公司经营利润 而是依赖新投资者资金注入 本质是资金池游戏[12] - 运作逻辑是用黄金包装的庞氏骗局 收益完全依赖拉人头和新资金注入 而非合理利润或经营收益[15] - 未经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并承诺回报 涉嫌非法集资 同时符合传销构成要件 具有双重违法性[15]
史上最大“养老骗局”终于倒下,为何老年人成为诈骗“重灾区”?
36氪· 2025-08-18 07:35
诈骗规模与判决 - 中国史上金额最大被骗人数最多的养老诈骗案 涉案金额244亿元 受害老年人60万 时间跨度8年 [1] - 主犯周志峰被判无期徒刑 两名助手分别被判16年和14年 [1] 诈骗模式与手段 - 以免费发放鸡蛋大米等日用品为初始诱饵吸引老年人 [4] - 业务员通过日常关怀 生日庆祝 陪同就医等情感陪伴手段建立信任 [6] - 组织旅游活动将老年人带离熟悉环境 远离子女监督 [7] - 推出年回报率20%的康养合伙人项目 和旅居会员卡(价格19800元 承诺年分红20000元)等高收益投资产品 [8] - 采用庞氏骗局模式 依赖拉人头维持资金链 [8] 受害者心理与反应 - 多数受害老年人拒绝相信被骗 甚至在被骗后仍为诈骗者辩护 [3][9][19] - 高知退休人员也难以抗拒情感空缺被填补的温暖 [19] - 孤独感是老年人易受骗的核心因素 中国有近3亿老年人 其中独居者接近2000万 [31] 诈骗组织特征 - 构建豪华实体门店网络 包括山海慧药房 夕阳红旅行社 山海商贸等子品牌 [12][15] - 与全国各地官方签订旅游合作协议 获得表面 legitimacy [15] - 疫情期间免费发放5.8万片退烧药 进一步建立信任 [15] - 诈骗组织专业化程度高 伪装成正规公司银行和合法机构 [16] 行业风险与同类案例 - 同类诈骗模式持续出现 如山与海康养企业爆出40亿元骗局 受害老年人3万 [10] - 老年人面临信息不对称困境 缺乏金融知识 难以识别合同真伪和投资风险 [17] - 常见养老诈骗类型包括:代办社保骗局 以房养老骗局 养生保健骗局 黄昏恋骗局 低价旅游骗局 文玩收藏骗局 [24][25][26][27][28][29] 防御机制建议 - 家庭防线:每周一次深度沟通 约定大额花销告知原则 [23] - 技术防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开启诈骗预警 设置账户限额 [23] - 渠道防线:建立所有保本高收益都是骗局的认知 [23]
这些诱惑,你警惕了没?!!
搜狐财经· 2025-08-13 10:44
虚拟货币非法集资骗局 - 不法分子利用境外服务器设立"通某银行"投资平台,以存储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为名,承诺日息千分之一至千分之八的高额回报和推荐返利 [2] - 该平台吸引59名投资者参与,吸收资金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后平台关闭无法登录,虚拟货币被强制转化 [2] - 法院认定被告人李某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扰乱金融秩序 [2] - 此类骗局利用区块链等时髦概念作幌子,实为庞氏骗局,普通投资者需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7] 培训名义的诈骗局 - 个别用人单位以保证就业为诱饵,要求求职者自费参加岗前培训或通过贷款支付培训费用 [4] - 培训结束后用人单位往往难以兑现高薪就业承诺,导致毕业生身负高额借贷 [4] - 毕业生需谨慎核查中介机构或企业的合规性,避免签署含有贷款内容的培训协议 [6] 经济犯罪共性特征 - 犯罪手段利用人们的贪欲和侥幸心理,承诺高回报、零风险等不切实际的利益 [1][9] - 非法集资常以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新兴概念包装,实则不受法律保护 [7][9] - 群众需提高警惕,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举报 [9]
从艾兴合看互联网投资理财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8-06 19:17
艾兴合资金盘运营模式 - 通过小额刷单奖励吸引用户并诱导下载App逐步发布任务[1] - 后期推出需垫付资金的"助推"任务大量套取资金[1] - 本质为庞氏骗局前期小额返现赢得信任后期资金链断裂[1] 互联网投资理财风险类型 - 市场风险导致资产因市场波动大幅缩水[3] - 技术风险源于网络漏洞可能造成资金被盗[3] - 信用风险表现为部分平台信用缺失卷款跑路[3] 投资者应对措施 - 谨慎选择投资平台并详细了解平台背景与信誉[3] - 提高风险意识学习金融知识避免被高回报承诺迷惑[3] - 保持理性警惕认清资金盘模式守护财产安全[5]
永坤黄金骗局:那些被认定妥善保管的黄金,多数从未存在过
搜狐财经· 2025-08-06 00:20
公司概况 - 浙江永坤黄金珠宝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汪国海,大股东为浙江永坤持股66.66% [1] - 公司业务覆盖浙江、广东、江苏、福建、香港、澳门等地区,拥有50余家黄金饰品销售机构 [1] - 2024年11月7日公司注册资本从11200万元减少970万元至10230万元 [1] - 2025年5月20日高管变动,实控人汪国海持股增至100%,公司类型变更为自然人独资 [1] - 旗下拥有十余家珠宝及投资管理公司,部分已注销,投资集中在浙江和宁夏两地 [1] 商业模式 - 公司推出"存金生息""保本炒金"产品,承诺年化利率6.5%-9%的固定收益 [3][9] - 投资者签订三份合同:黄金销售购买合同、黄金委托保管合同、黄金回购合同 [9] - 投资逻辑为预定黄金产品,金价上涨可选择回购获利,金价下跌可申请退款,承诺"稳赚不赔" [10][13] - 线上商城推出"预定金条"产品,预定期28-365天,隐藏玩法利用"稳赚不赔"吸引投资者 [14] - 采用"拉人头返利"机制,发展下线可获得20%-29%佣金 [30] 运营问题 - 2025年5月20日公司突然关闭所有兑付通道,投资者无法提现 [3] - 投资者资金直接转入汪国海个人账户,其他高管不知情 [6] - 公司宣称托管的黄金多数从未存在,资金未投向黄金市场 [6][27] - 2025年五一期间仍推出积分加码活动,爆雷当天还有业务员招揽客户 [5] - 公司通过股权架构调整、品牌切割等方式进行"金蝉脱壳",延续骗局 [5] 虚假宣传 - 业务员宣称公司已上市,实际仅为2015年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 [20] - 通过实体门店展示银行仓单凭证、国资背景宣传等材料获取投资者信任 [20] - 宣称托管的黄金存放在银行金库并购买保险,事后证实保单承保范围有限且部分保险公司否认合作 [21][22] - 实体门店柜台被曝光为黄铜镀金假象 [20] 违规操作 - 公司经营范围仅为珠宝首饰零售,无黄金资产管理业务资质 [24][26] - 采用"实体黄金+线上理财"模式规避监管,实质为庞氏骗局 [25][31] - 设计"黄金买卖+回购"双合同模式,表面合法实则非法吸储 [31] - 利用"黄金积分"替代虚拟货币规避监管 [31] - 资金通过跨境电商等通道跨境转移,逃避外汇监管 [31] 行业对比 - 2022年黄金珠宝行业平均利润率仅3.8%,无法支撑公司承诺的高收益 [33] - 正规纸黄金投资依赖国际金价波动,无固定收益承诺,资金流向透明 [26] - 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需遵守《黄金市场管理办法》,持仓可折算为标准金条 [26] - 永坤黄金的亏损模式与市场波动无关,呈现庞氏骗局资金链断裂特征 [26][27]
从中国数贸 CDTT 看互联网投资理财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8-05 16:59
CDTT资金盘运营模式 - 通过承诺高额收益吸引投资者注资并构建复杂资金流转体系 [1] - 收益分配完全依赖新投资者资金输入形成循环模式 [1] - 模式违背经济规律且呈现庞氏骗局特征 新投资者减少时资金链极易断裂 [1] 互联网投资理财风险特征 - 市场波动直接影响投资价值且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导致资金损失 [3] - 监管不完善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3] - CDTT资金盘存在虚假宣传和无实际盈利支撑等独特风险 [3] 投资者应对措施 - 需加强风险教育并培养风险意识 理性看待收益与风险关系 [5] - 应谨慎对待高收益项目 避免被迷惑以保障财产安全 [5]
千亿国资巨头长虹控股打假!“李鬼”疑假冒名义诈骗,其正在贵州多地活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1:34
公司声明与背景 -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发布官方声明否认与"长虹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等实体存在关联 这些实体涉嫌开展金融投资活动 [1] - 长虹控股为国有控股企业 注册资本30亿元 绵阳市国资委持股90% 四川省财政厅持股10% [1] - 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达1121.83亿元 年度营收为1058.17亿元 [1] 涉嫌诈骗实体运作模式 - 涉事实体"Ox Cap交易所"以虚拟币跟投项目为名 要求最低投资1500美元 承诺每日收益不低于1% [2] - 平台通过直推人数和团队规模提供分级奖励 奖励机制以拉新人数为核心考核标准 [2] - 平台交易记录与盈利截图被指控为后台操控的虚假数据 实质为庞氏骗局 [2] 诈骗实体社会活动 - 涉事实体在贵州多地开展"爱心捐赠"活动 包括向职业技术学校捐赠学生用品 以及在凯里市大风洞镇举行捐赠活动 [4] - 这些社会活动被长虹控股明确否认与其存在关联 [4]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表示将采取法律行动维护权益 并提醒公众向公安机关及金融监管部门举报非法金融活动 [3] - 公司内部人士指出涉事实体名称与长虹控股高度相似 存在明显误导性 [1]
千亿国资巨头打假,“李鬼”疑假冒名义诈骗
证券时报· 2025-08-01 11:31
公司声明与背景 - 长虹控股发布官方声明 否认与"长虹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等名义的金融投资活动存在任何关联 [1] - 长虹控股为国有控股企业 注册资本30亿元 绵阳市国资委持股90% 四川省财政厅持股10% [1] - 截至2023年末 公司总资产达1121.83亿元 年度营收1058.17亿元 [1] 涉嫌诈骗平台运作模式 - 涉事平台以"长虹集团"名义开展虚拟币跟投项目 最低投资额1500美元 承诺日收益不低于1% [2] - 平台通过直推人数和伞下人数设置分红与晋级奖励机制 以拉新人数作为核心考核标准 [2] - 平台交易记录与盈利截图被指控为后台操控的虚假数据 实质为庞氏骗局 [2] 诈骗平台社会活动 - 涉事公司在贵州多地开展"爱心捐赠"活动 包括向职业技术学校捐赠学生用品 [4] - 该机构于7月7日在凯里市大风洞镇举行捐赠活动 并在铁厂镇青坑村开展慰问 [4] 风险应对措施 - 公司表示将采取法律行动维护权益 并呼吁公众向公安机关及金融监管部门举报非法金融活动 [3] - 平台通过报销餐费 路费 住宿费等手段刺激用户发展下线 [3]
HTXUnion火币联盟:震哥扒光这个TRX收割机的套路
搜狐财经· 2025-07-22 20:08
虚假宣传与误导性背书 - 项目冒用火币和波场品牌标识进行虚假宣传 但未获得官方认可 [2] - HTX DAO公布的生态名单中未包含该项目 属于自我贴金行为 [2] 上币承诺与实际情况不符 - 宣称提供快速上币绿色通道 但HTX交易所实际要求项目连续三天交易量达到1000万美元或市值达到3000万美元才可能上线 [4] - 所谓内部通道完全不存在 属于欺骗性营销手段 [4] 异常收费结构与金融风险 - 交易手续费高达30% 提现手续费5% 远超HTX交易所正常0.1%以下的费率水平 [4] - 收益模式依赖新用户资金流入 具备典型庞氏骗局特征 [4] 不合理的收益承诺 - 日化收益率0.4%-1.2% 对应年化收益率高达438% 是银行理财产品的30倍以上 [4] - HTX交易所正规理财产品最高收益率仅15% 该项目收益承诺明显异常 [4] 传销式推广模式 - 采用分级佣金制度 拉人头可获得10%-30%佣金 团队层级抽成20% [5] - 模式符合金字塔架构特征 已被国家定性为传销行为 [5] 资金可持续性问题 - 月化18%的收益要求资金池每4个月翻倍 新人流入中断即面临崩盘风险 [5] - 类似模式项目如健康中国 河源玉石等均已爆雷跑路 [5] 政策合规风险 - 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已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 参与资金盘不受法律保护 [6] - 发展下线可能涉及传销刑事犯罪 [6] 技术实力与项目真实性 - 缺乏实际区块链技术开发 主要依靠后台数据修改运作 [7] - 与诺瓦银行 灯塔币等暴雷项目采用相同运作模式 [7] 投资保护建议 - 正规交易所不需要依靠拉人头模式盈利 [8] - USDT充值进入资金池后极难追回 [8] - 日收益超过0.3%的项目均存在极高风险 [7]
年化收益365%,“香饽饽”还是庞氏骗局? 警惕披着稳定币外衣的“圈钱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7-22 09:16
稳定币资金盘骗局概况 - 以稳定币为幌子的资金盘"鑫慷嘉"涉案金额超100亿元,涉及200万名投资者,创始人失联前嘲讽投资者 [1] - 不法分子利用稳定币概念升温的时机,将传统庞氏骗局披上区块链和稳定币外衣进行包装 [1][2] - 泰达币(USDT)成为主要诈骗媒介,因其与美元1:1挂钩的特性被广泛用于资金进出通道 [2] 骗局运作模式 - "鑫慷嘉"盗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名义,谎称是其中国分站,承诺每日1%(年化365%)高收益 [2] - 平台要求会员将人民币兑换成USDT入金,所有计价和结算均以USDT完成,制造跨境资产配置假象 [2] - 通过高额奖励发展下线,根据下线数量设置分成比例,形成典型传销结构 [2][4] - 骗局主要在熟人圈层传播,宣传语如"稳定币是未来货币""打造Web3金融生态系统"等具有迷惑性 [3] 骗局技术特征与监管规避 - 利用USDT绕开银行反洗钱系统,资金流动隐蔽性强且跨境转移效率高 [4] - 传统非法集资通过银行账户易被追踪,而稳定币交易使资金流向识别和追回难度大幅提升 [4] - 骗局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蔓延,利用当地居民对区块链认知模糊和从众心理实施诈骗 [6] 行业监管现状与挑战 - 内地尚未将稳定币纳入监管,所有相关金融行为均属非法,多地已发布风险预警 [7] - 香港虽探索稳定币发行,但全球监管差异被不法分子利用,形成跨区域产业化犯罪 [7][8] - 投资者社群将官方预警曲解为"项目火爆的证明",反映风险教育不足 [8] 骗局社会影响与趋势 - 深圳监管部门指出,此类骗局滋生非法集资、洗钱、传销等犯罪,危害公众财产安全 [7] - 未来骗局将更智能隐蔽,利用"去中心化金融协议"等概念包装欺诈性合约 [5][8] - 新型诈骗凸显监管需跟上技术趋势,形成持久打击机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