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骗局

搜索文档
比特币这玩意绝大部分都是在美国犹大财团手里
搜狐财经· 2025-06-12 09:51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性质 -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被质疑,实际上交易所是集中化的,交易可被追踪 [5] - 比特币价格被拥有大量比特币的美国犹太财团控制,形成金融游戏 [5] - 哈马斯使用比特币进行资金转移,但相关账户被美国查封,显示交易可被监控 [5] 比特币的市场操控 - 比特币价格上涨可能由美国资本通过虚假市场需求推动,类似股市诱多手法 [3] - 美国财团通过左口袋到右口袋的操作制造价格上涨,吸引散户接盘 [3] - 比特币未来价格走势可能取决于中国资本的介入,美国财团期待中国资本接盘 [3] 比特币的金融属性 - 比特币缺乏实物担保和信用背书,依赖市场信任和炒作,类似庞氏骗局 [5] - 比特币市场依赖新资金进入维持繁荣,新资金停止可能导致崩盘 [5] - 比特币交易所由美国控制,中国资本接盘可能面临美国监管压制 [7] 比特币的监管与博弈 - 美国通过监管政策影响比特币市场表现,拥有强大控制力 [7] - 赵长鹏因比特币兑换现金被罚款,显示美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力度 [7] - 比特币未来可能成为中美资本博弈的工具,而非自由货币 [9]
又一巨头爆雷!央视曝光黄金骗局,涉案超40亿,数百家庭几近崩溃
搜狐财经· 2025-06-12 07:54
事件概述 - 永坤黄金暴雷事件涉及老板携数十亿资金跑路,导致数百家庭投资血本无归,公开信息显示涉案金额达20-40亿元,受害者预估可能近百亿[2][8][12] - 公司采用"互联网+黄金+金融"模式,宣称保本稳赚,最高年收益达9%,但实际为庞氏骗局,存在一金多卖、虚构黄金储备等行为[16][20][24] 商业模式分析 - 永坤黄金以"保管+回购"模式运作:客户购买黄金后由公司保管,到期后无论涨跌均按约定价格回购,承诺"稳赚不亏"[20] - 公司通过国际投资家吉姆·罗杰斯背书,虚假宣传拥有迪拜精炼厂和非洲金矿,塑造国际品牌形象[22] - 线下扩张迅速,暴雷前已开设23家门店,但实际业务本质是高杠杆金融操作,与华侨黄金(2024年暴雷70亿元)模式高度相似[18][26] 投资者情况 - 典型受害者案例:王璐女士连续投资8-9年,累计投入500余万元,五月中旬发现门店关闭、网络平台瘫痪[10] - 投资者普遍被高收益吸引,部分单笔投资超百万元,公司利用"乱世黄金"的市场预期强化营销[5][7][12] 行业背景 - 国际局势动荡推升黄金投资热度,部分专家预测十年内黄金涨幅可达3-5倍,促使普通投资者涌入[5] - 传统黄金珠宝企业(如周六福)与永坤模式存在本质差异,后者实质是金融投资公司而非零售企业[18] 暴雷细节 - 公司账面宣称的4吨黄金储备失踪,与客户签订的保险仅为意外险,不覆盖跑路风险[24] - 2025年因黄金市场波动导致资金链断裂,老板汪国海(原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批交易员)选择跑路[16][24]
浙江一金店暴雷!老板套现41亿完美隐身跑路,多名投资者血本无归
搜狐财经· 2025-06-11 18:00
公司概况 - 永坤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13日,注册资本6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溫固海 [6] - 公司主营业务为黄金托管,其他珠宝设计、金银制品等业务被指为套取黄金的幌子 [6] - 公司曾用名浙江永坤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小微企业性质,司法案件记录显示存续状态 [6] - 2023年员工规模约20人,行业分类为文化体育用品及珠宝零售 [6] 商业模式 - 推出"涨了赎回赚差价,跌了退款免损失"的黄金托管模式,代管期6-12个月,承诺金价下跌按原价退款 [10][12] - 开发线下加盟店"黄金转租合同",承诺年化收益保底7%且本金安全 [14] - 通过"一金多卖"操作,用新投资者资金支付旧投资者回报,制造稳赚不赔假象 [36] - 配套提供"黄金保单",但条款仅覆盖火灾爆炸等意外,不包含平台跑路风险 [21][23] 运营规模 - 高峰期全国门店超2000家,吸引41亿投资资金 [14][1] - 线上商城与线下业务同步扩张,内部员工也将薪资投入公司产品 [16] - 投资者总数约1.2万人,包括中产家庭(最高单笔投资2000万)、新婚夫妇(20万积蓄)等群体 [27][32] 事件发展 - 2025年5月出现兑付危机,线上退款请求长期显示"待审核",客服系统全面瘫痪 [27][28][30] - 投资者发现总部关闭,法定代表人套现41亿后失联 [30][32] - 典型受害者案例:李女士40万投资无法赎回,新婚男子面临离婚危机 [27][32][37]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黄金投资市场存在庞氏骗局风险,利用"低风险高回报"心理吸引投资者 [3][33] - 反映出部分贵金属托管业务缺乏有效监管,合同条款存在设计漏洞 [23][36] - 新浪财经等媒体报道后引发公众对非正规黄金投资渠道的警惕 [37]
23家金店一夜暴雷,千万富豪被套牢,损失预估41亿,警方介入
搜狐财经· 2025-06-10 17:48
核心观点 - 永坤集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庞氏骗局模式,以高收益黄金托管为诱饵,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最终爆雷导致上万名投资者资金被套 [1][3][15][28] - 公司采用"保本+高收益"双重承诺吸引客户,年化收益率最高达9%,远超银行3.45%的存款利率 [5][6] - 爆雷前仍通过促销活动加速吸金,平台流动性危机早有征兆但被刻意掩盖 [15][16][18] 商业模式分析 线下运作 - 要求客户签署三份合同:销售合同(购买黄金)、保管合同(托管至永坤仓库)、回购合同(承诺高价回收) [3] - 承诺黄金跌价原价退回,涨价则获利,形成"稳赚不赔"假象 [6] - 全国超20家加盟店,部分投资者持续投资长达8年,单客户最高投入80万元 [15] 线上运作 - 通过永坤商城平台运营,购买后需等待1-12个月发货 [8] - 赠送积分可兑换额外黄金,增强吸引力 [9] - 推出"五一大促"等活动,以"足金金豆免费送"刺激追加投资 [15] 资金规模与数据披露 - 保险文件显示: - 库存余量5359KG,核查时标的物估值超41亿元 [19] - 保险金额8.57亿元,覆盖火灾、爆炸等风险,但明确排除盗窃和哄抢 [19] - 投资者单户损失: - 典型个案:李女士投入40万元,陆女士累计80万元 [11][15] - 极端案例:全家三代投入1200万元,另有单客户被套超千万元 [20][22] 管理层背景 - 实控人汪国海自称"高级黄金分析师",名下曾注册15家公司(10家已注销) [26] - 利用专业资质背书,5月爆雷前已逃往美国 [28] - 仓库检查显示41亿元黄金库存实为空货架 [28] 投资者结构 - 超60%通过亲友推荐参与,采用家访式营销渗透社交圈层 [24] - 维权群登记金额从数千至数百万不等,包含前员工(既参与推销又自身投资) [20][22][24] 风险征兆 - 2024年起平台兑付周期持续延长: - 从最初1周延长至1个月 [16] - 到账时间由T+3变为第三个工作日 [18] - 5月20日全面停止提现和退款审核 [18]
新骗局曝光!深圳水贝镀金饰品伪装真金,5359公斤黄金杀猪盘暴雷
搜狐财经· 2025-06-10 17:31
黄金市场概况 - 黄金价格今年持续飙升,达到4位数高价,导致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1] - 深圳水贝是国内最大黄金珠宝集散地,年黄金成交率超50%,价格显著低于品牌专柜 [5][7] - 水贝黄金工费优势明显:周大福工费约100元/克,水贝仅需几十元/克 [7] 深圳水贝市场乱象 - 3·15曝光水贝市场存在镀金造假现象,包括"金包银"和掺铼等手法 [11][13][15] - 造假手段专业化:免费刻印"足金999"字样、提供全套品牌包装 [13] - 掺铼黄金密度与真金相似,连专业回收商也难以辨别 [15][17] - 注水黄金等新型造假手段出现,不良商家通过无标识商品逃避追责 [17][19] 永坤黄金暴雷事件 - 永坤黄金成立于2014年,通过线上线下高息产品吸引投资者 [21][27] - 线下模式:签订《黄金委托保管合同》和《黄金回购合同》,承诺保本保利 [23][25] - 线上推出"预定金条"产品,年化收益率远超行业正常水平 [27][32] - 采用庞氏骗局模式,用新投资者资金支付旧账,涉及托管黄金5359千克(价值41亿元) [34] - 金价上涨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暴雷 [34] 行业影响 - 水贝市场乱象和永坤事件严重损害黄金市场信誉 [3][36] - 事件凸显非正规渠道黄金交易风险,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商家 [36]
彻底崩塌!20亿黄金骗局吞噬中产阶级,你的本金还在吗?
搜狐财经· 2025-06-10 01:29
永坤黄金彻底爆雷了。 这颗雷酝酿已久,震动长三角,涉案金额超20亿,一批堪称社会财富中坚力量的中产、小企业主、富裕家庭遭遇沉重打击。 我们关注已久,一直苦于缺乏官方信源无法落笔。 如今,随着多家官方媒体于端午假期密集发声,真相终于无法遮掩——永坤黄金爆雷已成板上钉钉的事实,公司负责人据传已乘坐私人飞机遁逃海 外。 01 许多人不解:买黄金,如此"硬"的资产,怎么会爆雷? 实体门店遍地开花,进一步增强了可信度。熟人推荐、圈子传播,让大批浙江的中小企业主、富裕家庭将资金投入其中。 媒体披露的案例触目惊心:有投资者与家人反复投入,累计金额达1230万元;更有甚者,将家族三代的积蓄倾囊投入,总额高达2000万元。 这些资金,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希望与未来。 关键在于,永坤黄金绝非周大福、周生生这类销售实体金饰的传统金商。它自诩为"黄金综合服务商",无论线上还是门店购买,投资者拿到手的并非 看得见摸得着的金条金饰,而是一纸托管凭证。 这便是所谓的"黄金托管"模式,商家额外承诺诱人利息。 永坤黄金正是靠着高息承诺吸引了大批普通投资者。 据报道,其早期最高许诺年化回报高达9%,后来维持在7%左右。这远超市场平均水 ...
爆了!今年最大黄金杀猪盘,老板跑路卷走40亿
创业家· 2025-06-09 17:54
公司概况 - 永坤控股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金1.12亿元,实控人汪国海为法定代表人[10] - 公司旗下拥有永坤黄金、永坤黄金珠宝等多家珠宝企业,全国开设50多家实体体验店,覆盖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10] - 公司宣称在迪拜设有精炼厂,在非洲拥有矿业资源,业务版图遍布全球[11] 商业模式 - 公司以"黄金托管"服务吸引投资者,承诺金价上涨支付收益,下跌则退钱送积分[5] - 截至4月28日,公司在保黄金资产达41亿元[5] - 投资者从未提取或见过金条,产品到期后多选择续存或赎回本金,存在"一金多卖"、无限加杠杆等操作空间[14] 营销手段 - 实控人汪国海被包装为中国最早一批高级黄金分析师与上海黄金交易所注册交易员[8] - 2018年公司宣传汪国海与投资家吉姆·罗杰斯进行亲切交谈,并配发两人握手照片[13] - 公司承诺最高9%的年化收益率,总体年化收益率约7%,远高于银行理财产品3%以下的收益水平[14][37] 事件进展 - 5月15日起多名投资者发现无法兑付,业务员通知公司爆雷、董事长失联[20] - 5月22日杭州市上城区分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22] - 5月23日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23] - 5月30日公司总部7楼货梯通道被封锁,门上贴有封条[25] - 实控人汪国海疑似已携款逃匿美国[27] 投资者情况 - 投资者金额从几千元到上千万元不等,包括老人养老钱和家族全部财产[30][31] - 浙江地区受害人数最多,因公司实体门店集中在浙江,熟人介绍投资现象普遍[32][34] - 部分公司员工也投资了黄金产品,面临失业和财产损失双重打击[35]
小心!投资黄金遭遇集资陷阱,多人中招
中国经营报· 2025-06-08 13:13
公司违规模式 - 永坤黄金表面为珠宝零售商,实际通过"存金生息""预购黄金"等产品构建资金池,承诺年化12%—18%高收益吸引投资者 [2] - 公司业务模式本质为庞氏骗局:无实际黄金销售或资产管理业务支撑,依赖新投资者本金支付老投资者利息 [2] - 公司仅持有珠宝零售资质,却变相开展需持牌的黄金资产管理业务,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 [3] 案件进展与法律定性 - 公安机关已立案查处,公司涉嫌刑事犯罪,主要责任人将面临刑事处罚及退赃退赔 [1][3] - 投资者需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受害人身份登记,难以通过民事途径维权 [1] 资金与资产疑点 - 公司宣称托管黄金存放于银行金库并投保,但保险标的物存放地点及保障范围存疑 [3] - 合同条款中关于黄金托管、回购的具体规定缺乏透明度,资金流向不明 [3][4] 行业投资风险警示 - 黄金市场因避险需求及通胀预期走强,但需警惕"保本+固定高收益"承诺,正规黄金投资收益与市场波动挂钩 [4] - 投资者应核实底层资产(如仓单、仓库)、机构资质及合同条款,避免非正规渠道投资 [4][5] - 建议黄金配置不超过家庭资产20%,分散投资至国债、指数基金等以降低风险 [5]
美债最大“接盘侠”诞生,疯狂买走1.5万亿,但不是英国、日本
搜狐财经· 2025-06-07 14:44
美债市场动态 - 美国国债遭遇2001年以来最猛烈抛售潮,长期国债收益率连日飙升 [3] - 中国单月减持189亿美元美债,持仓降至7654亿美元,二十年来首次被英国反超滑落至第三位 [5] - 日本在2025年2月增持466亿美元美债,但国内债务压力制约持续接盘能力 [5] - 美国国债总额高达37万亿美元,各国央行对美债态度转变,石油国家转向黄金,欧洲基金缩紧钱袋 [7] 稳定币崛起 - 稳定币总市值突破2400亿美元,一年内几乎翻倍 [14] - 全球稳定币转账量高达27.6万亿美元,超过Visa和万事达交易量总和 [14] - Tether持有美债突破1200亿美元,超越德国成为美债第19大海外持有者 [14] - 预计到2028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美元,可能消化1.6万亿美元美债 [16] GENIUS法案影响 - 法案要求所有支付稳定币必须以100%现金、短期美债或高流动性资产作为储备 [20] - 储备资产平均期限不得超过93天,逼着发行商抢购短期国债 [22] - 市值超100亿美元的稳定币由美联储直接控制,小玩家留给州政府管 [22] - 给予外国稳定币三年过渡期,到期后不符合美国标准将被驱逐 [24] 全球监管动态 - 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允许发行非港元锚定的稳定币,建立"稳定币离岸市场" [44] - 英国议会审议相关法案,欧盟与新加坡监管框架同步成型 [46] - 全球非美元稳定币占比突破17%,欧元、新加坡元、人民币稳定币在贸易结算中增长 [46] 行业潜在风险 - Tether66%资产押注美债,一旦美国国债违约或大幅贬值将引发链式崩塌 [27] - Tether仅公布季度报告且细节模糊,曾因隐瞒商业票据风险遭罚款4100万美元 [29] - 稳定币破产时用户有优先受偿权,但系统性危机爆发责任归咎于发行商"管理不善" [32]
浙江金店暴雷,超20亿黄金资产一夜蒸发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06 06:10
公司概况 - 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汪某海,注册资本6亿人民币,旗下核心子公司永坤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6.66% [13][14] - 公司业务覆盖黄金全产业链,全国布局超100家线下门店,并投资至少8家黄金相关公司 [13][14] - 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及自建永坤商城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国及港澳地区,官网展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为战略合作伙伴 [15][17] 业务模式 - 采用黄金托管模式,投资者大部分时间不持有实物黄金,业务在长三角和港澳地区50余家黄金饰品销售机构展开 [6] - 主要业务分为两类:销售-托管-回收(承诺固定高收益回报)和网络销售(金价上涨可获利,下跌可原价退回) [7][10] - 推出多样化产品体系,包括与故宫合作的"宫匠"系列、"祈福金"系列,涵盖珠宝、投资收藏品等 [19] 运营数据 - 受骗人数超过1万人,涉及金额保守估计50亿元,其中可统计部分超过20亿元 [5] - 公司曾出具保单显示托管黄金价值大于41亿元,但实付保费仅4000元,信息真实性存疑 [4][5] - 承诺高达18%的年化收益率,远高于银行正规黄金积存业务的2.5%-3.5% [21] 扩张策略 - 通过"国资背景"、"银行托管"、"实物黄金兜底"等噱头营销,在全国开设200多家线下门店 [15] - 采用立体式营销传播,包括明星代言、赞助高端论坛,提出"让普通人零门槛囤黄金"口号 [15] - 设置拉新人奖励机制,每发展一位下线可获佣金,模式涉嫌传销和庞氏骗局 [23] 违规行为 - 违反《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非金融机构开展黄金投资业务且承诺保本 [11] - 未将资金交由银行或交易所第三方存管,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11][23] - 手段类似此前爆雷的杭州华侨控股黄金理财,但叠加更高收益承诺和拉人头返利 [23] 事件进展 - 2025年5月20日首次出现无法兑付情况,公司账户显示亏空 [2] - 5月22日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分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调查 [2] - 5月23日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因"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