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搜索文档
新国标即将实施 多款电动自行车下架 我的“旧国标”怎么办?
央视新闻· 2025-07-19 12:03
新国标实施时间及过渡期安排 - 修订后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1][7] - 新国标设置3个月销售过渡期 允许旧标车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7] - 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将于2024年8月15日后停产[8] 新国标核心技术要求 - 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 超速时电动机需自动停止动力输出[7] - 塑料材料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10] - 新标准限制外壳重量 要求减少塑料使用量[9][10] 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调整 - 多个品牌在电商平台下架全部或部分热门电动自行车产品[1][3] - 线下门店仍在销售旧标车 建议消费者尽快购买[5][12] - 线上渠道正在进行新旧标准产品切换[3][5] 库存处理及消费者置换 - 未售完的旧标车将由厂家直接召回处理[11][12] - 全国以旧换新销售电动自行车月均环比增长113.5%[12] - 已购旧标车不会被强制淘汰 消费者可自愿更换[13] 行业影响及技术改进 - 新国标从源头控制生产 禁止大车制造[9] - 专家建议采用不可燃材料替代塑料以降低火灾风险[10] - 企业需按新国标试验方法计算塑料质量占比[10]
中国之声特别报道丨自行车的牌照摩托车的速度 记者调查广西南宁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产业链
央广网· 2025-07-11 17:35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与改装产业链 新国标核心内容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GB17761—2024将于2024年9月1日实施 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 从源头控制非法改装 [1] - 现行标准下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限制为25公里/小时 续航里程通常低于新国标要求 [1] 非法改装市场现状 - 广西南宁形成规模化改装产业链 包括铁唐巷和中华路嘉禾市场等集中区域 提供电机、电控、电池、刹车全套改装服务 [13][16][18] - 改装后性能显著提升:最高时速可从25公里/小时提升至80-100公里/小时 续航可达200公里 [1][11][16] - 改装成本示例:控制器改装价格518-568元(含安装) 预改装整车售价1880元起 [6][9][16] 改装技术及产品 - 主流改装方案:更换高功率控制器(如凌博E260Max)、电机(如2000瓦全顺电机)、锂电池组(48V-72V) [6][9][14][16] - 锂电池改装价格体系:48V30AH铁锂电池售价1280元 72V50AH智能版锂电池达2580元 续航标注120-200公里 [19] - 部分门店提供"软解"服务 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绕过限速 无需硬件改装 [16] 行业销售模式 - 短视频平台成为改装设备主要推广渠道 商家通过直播销售控制器、电机等改装组件 [2][5][9] - 部分品牌门店提供"买车-改装-上牌"一条龙服务 采用隐藏改装部件(如72V电池伪装48V)应对检查 [16][18] - 改装市场已形成全国性分销网络 南宁等地存在厂家直销和经销商体系 [13][18] 产业链竞争态势 - 改装需求催生恶性竞争 未改装车辆销售受阻 门店依赖改装服务维持利润 [18] - 从业者预估新国标实施后将转向县域市场或转行 反映行业对政策调整的敏感度 [18] - 改装车辆性能接近电动摩托车 但无需驾照 形成监管灰色地带 [18]
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4年度沪市主板低碳新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2:09
2024版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影响 - 安全相关修订:最高设计时速维持25公里/小时但强化电机限速指标[4] 防篡改要求覆盖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大系统[6] 防火阻燃标准提升至塑料件占比≤5.5%并强制整车编码永久标识[7] 新增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与生产一致性检验要求[8] 明确标注使用年限引导淘汰老旧车辆[9][10] - 智能化升级:经营性车辆强制安装北斗模块实现动态安全监测[11] 通信模块需符合国家加密规定并保障用户隐私[12] - 其他调整:铅酸电池车型整车质量上限提升至63公斤[13] 脚踏骑行装置改为非强制项[14] 以旧换新政策进展 - 2024年首次纳入国家补贴体系 2025年浙江江苏等地单车补贴达1000-1200元[15] - 对无登记记录且首次购买新国标车型的消费者直接发放补贴[15] 公司资本开支规划 - 2025-2026年持续投入台州/丽水/广西/重庆/丰县/兰州生产基地及总部大楼建设[15] - 近两年转固规模将达到高峰[15] ESG信息披露策略 - 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四维度评估ESG议题成熟度[16] - 优先对高成熟度议题开展细化和量化披露[16] 资金结构调整 - 增持PR1-PR2低风险理财替代协定存款以应对利率下行[17] - 保持与主流金融机构合作优化理财产品配置[18] 海外市场拓展 - 已设立越南/印尼/美国分支机构 印尼实现本地化供给 越南启动工厂交付[19] - 三级市场战略:东南亚/欧洲为重点突破 中亚/南亚为中期培育 其他区域保持前瞻研究[20] 产品升级路径 - 科技化:构建"APP-云平台-智能中控-头盔"智能生态 自研三电系统提升续航与安全[21] - 时尚化:联合Pantone发布流行色 与RIZOMA合作设计创新车型[22] - 平台化:模块化架构+数字孪生技术加速产品迭代[23] 股东回报 - 2024年拟每股分红0.592元 合计5.10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3.05亿元[23] - 股东大会授权管理层根据经营情况审议中期分红[23] 2025Q1业绩驱动 - 以旧换新政策刺激终端需求[24] - 渠道网络优化+智能化新品投放+精准营销策略协同发力[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