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

搜索文档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募资超1.1万亿,多指标表现亮眼
和讯网· 2025-07-24 10:29
科创板发展成果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定位"硬科技",制度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效应,从改革"试验田"成长为"示范田" [1] - 累计支持589家企业上市,IPO募资9257亿元,再融资募资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板块总市值突破7万亿元 [1] - 10家龙头企业总市值近1.47万亿元,占比超20% [1] 行业分布与技术创新 - 集成电路领域聚集120余家企业,生物医药领域113家企业成全球主要创新药上市地之一 [1] - 科创板企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见证科技企业蜕变 [1] - 研发投入力度高,2024年研发投入1681亿元,是归母净利润三倍多,研发人员24万人 [1] 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 - 试点注册制,建立多元包容发行上市等制度,支持多种特殊类型企业上市 [1]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新增产业并购超110单,金额超1400亿元 [1] - 近期实施"1+6"政策,设科创成长层,扩展第五套上市标准,试点新机制,为前沿科技企业拓宽融资通道 [1] 企业业绩与投资者回报 - 近5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9%和9% [1] - 2024年平均毛利率40%,海外收入占比约三成 [1] - 509家公司披露2025年度行动方案,超六成公司推出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分红总额388亿元 [1] 未来展望 - "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将继续推进 [1] - 期待科创板完善生态体系,推进制度改革,提升监管水平,联通国际市场 [1]
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综指涨0.31% 软件服务股多数上涨
新华财经· 2025-07-23 15:37
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23日收盘报1020 86点 涨幅0 45% 振幅1 54% 总成交额约334亿元 [1] - 科创综指23日收盘报1283 90点 涨幅0 31% 盘中最高涨0 98% 总成交额1345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 [1] - 科创综指连续9个交易日收涨 日K线实现9连阳 [2] 个股表现 - 科创板589股平均跌幅0 03% 平均换手率3 02% 合计成交额1345 36亿元 平均振幅3 79% [3] - 软件服务股多数上涨 上涨个股不足四成 [3] - 铁建重工涨20 07% 电气风电涨19 87% 上纬新材涨19 73% 涨幅靠前 [3] - 新锐股份下跌10 31% 跌幅居首 [3] 成交额与换手率 - 寒武纪成交额32 37亿元 位居首位 [4] - ST帕瓦成交额519 71万元 位居末位 [4] - 青云科技换手率24 52% 位居首位 [5] - 龙腾光电换手率0 24% 位居末位 [5]
向“新”发力,提“质”致远
第一财经· 2025-07-22 23:39
科创板已经站在新的起点,继续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推动投融资协调发展,科创板定能向"新"发力, 提"质"致远。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科创板成为技术与资本之间的桥梁,推出创新且包容的制度,加快发展 新质生产力。在向"新"发力的同时,"提质增效重回报"成为重要任务。 六年前,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科创板带着推动经济创新转型的使命乘风而来,畅通 资本活水,浇灌科技创新。 六年来,科创板受理了960余家科技企业的IPO申请,其中580余家企业成功上市,板块总市值突破7万 亿元,行业结构布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形 成了示范和集聚效应。成绩的背后,中国科技创新已遍地开花,科技投资成为一级市场的核心赛道,也 成为二级市场投资的时代新主线。 科创板建设这六年已成为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在研发强度持续加码、资金活水持 续灌溉之下,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中国部分科技创新从追赶者逐步成为超越者。 当然,中国科技创新的突围与超越仍旧道阻且长,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仍旧存在堵点难点,比如,部 分热门领域资本过度扎堆,而某些"冷门刚需"遭到资本冷落。科创板的 ...
科创板平均股价32.07元,42股股价超百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19:05
科创板股价表现 - 科创板平均股价为32.07元,其中股价超过100元的有42只,50元至100元之间的有120只,30元至50元的有170只 [1] - 科创板股今日上涨278只,下跌303只 [1] - 收盘价最高的是寒武纪,报收593.93元,上涨2.05%,其次是百利天恒310.98元、惠泰医疗295.66元 [2] 百元股表现 - 科创板百元股今日平均上涨0.29%,其中上涨24只,下跌18只 [2] - 涨幅居前的有源杰科技、柏楚电子、联影医疗,跌幅居前的有合合信息、键凯科技、绿的谐波 [2] - 百元股相对发行价平均溢价331.48%,溢价幅度居前的有百利天恒1159.03%、安集科技1088.16%、热景生物934.47% [2] 行业分布 - 科创板百元股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行业,分别有19只、10只、6只 [3] - 电子行业代表公司包括寒武纪、中微公司、安集科技等,医药生物行业代表公司包括百利天恒、惠泰医疗、百济神州等 [3] 资金流向 - 科创板百元股今日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1.56亿元 [3] - 净流入资金居前的有寒武纪34368.33万元、中微公司11094.88万元、海天瑞声5937.15万元 [3] - 净流出资金居前的有海光信息27654.10万元、绿的谐波8589.57万元、键凯科技4470.64万元 [3] 融资融券 - 百元股最新融资余额合计262.57亿元,融券余额合计1.61亿元 [3] - 融资余额居前的有寒武纪36.46亿元、海光信息32.92亿元、中微公司26.70亿元 [3] - 融券余额居前的有海光信息0.15亿元、寒武纪0.13亿元、惠泰医疗0.11亿元 [3] 相关ETF - 恒生医药ETF(159892)跟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近五日涨跌9.18% [7] - 最新份额为53.8亿份,减少50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863.5万元 [7]
A股沸腾,大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7-22 12:37
市场行情 - A股三大股指小幅上涨,上证指数报3568.78点涨0.25%,深证成指报11069.57点涨0.56%,创业板指报2312.74点涨0.69%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14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13亿元,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下跌 [4] - 港股三大指数微涨,恒生指数涨0.25%,恒生科技指数涨0.07%,恒生国企指数涨0.01% [5] 板块表现 - 大基建板块全面爆发,水利水电建设概念涨9.84%,雅江水电站概念涨6.45%,西部大基建涨4.79%,水泥制造涨4.57% [4][5] - 互联网、保险、银行板块走低,PEEK材料跌1.58%,宇树机器人跌1.29%,央企银行跌1.29% [4][5] - 钢铁股普涨,西宁特钢、银龙股份、柳钢股份涨停,八一钢铁涨6.08% [15][16] 个股表现 - 雅江水电站概念股持续爆发,北交所五新隧装连续2个交易日30cm涨停,市值突破74亿元 [8][11] - 铁建重工、筑博设计、中国电建等20多只个股涨停,深水规院、中国能建等核心股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 [10][11] - 宁德时代AH短线齐升,A股涨近3%近3日累涨逾8%,H股涨近3%近3日累涨超14% [13] - 港股中芯国际涨3.28%领涨恒指成份股,紫金矿业涨3.00%,中国宏桥涨2.98% [5][6] 科创板动态 - 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累计接纳589家企业,总市值近8万亿元 [18] - 成份股中寒武纪涨超2%,中微公司涨2.72%,联影医疗涨逾2%,铁建重工、富信科技、上纬新材涨停 [19]
鹏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发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2 05:22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基金管理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重要提示] 1、鹏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的募集及其基金份 额的发售已获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25〕980号文注册。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代表中国证 监会对本基金的风险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者保证。 2、本基金是交易型开放式,股票型基金。 3、本基金管理人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登记机构为中国证 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4、投资者可选择网上现金认购、网下现金认购和网下股票认购三种方式认购本基金。网上现金认购是 指投资人通过基金管理人指定的具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会员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上系 统以现金进行的认购,网下现金认购是指投资人通过基金管理人及其指定的发售代理机构以现金进行的 认购,网下股票认购是指投资人通过基金管理人及其指定的发售代理机构以股票进行的认购。 5、本基金募集期自2025年08月01日至2025年08月15日,通过网上现金认购、网下现金认购和网下股票 认购三种认购方式公 ...
从试验田到创新基座:科创板六载淬炼中国硬核科技
中国证券报· 2025-07-22 04:16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成立六年来已汇聚589家硬科技企业,覆盖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车等新质生产力领域[1] - 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20家第五套标准企业成功上市,形成"科创友好"生态[2] - 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78亿元(2024年),研发强度中位数12.6%,107家公司连续三年研发占比超20%[4] 制度创新突破 - "科创板八条"政策发布后新增产业并购超110单,交易金额超1400亿元[7] - "1+6"政策设立科创成长层并扩容第五套标准,首单第五套标准IPO已落地[7] - 优刻得成为A股首家同股不同权("W")上市公司,特殊表决权架构获资本市场认可[3] 企业成长路径 - 54家未盈利企业中22家已实现盈利并"摘U",拓荆科技上市首年即盈利且持续增长[2] - 派能科技上市后研发投入超千万元建设EMC实验室,测试设备达600台,2022年登顶全球户储行业第一[4][5] - 超380家公司850余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爱博医疗推出首款国产人工晶状体打破外资垄断[6] 资本赋能成效 - 芯原股份等企业通过"轻资产高研发"标准加速再融资,资金灵活投入技术升级[6] - 沃兰特航空等低空经济企业积极筹备IPO,政策拓宽技术驱动型企业融资通道[7] - 联影医疗完成全球首台"零噪声"DSA手术,盛美上海实现技术研发与团队建设多维提升[6]
科创梦飞扬
上海证券报· 2025-07-22 03:58
科创板发展历程 -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首批25家公司上市,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增量改革的重要里程碑[1][2] - 6年间科创板已汇聚589家硬科技企业,包括产业链"链主"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细分赛道冠军企业[10] - 科创板显著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化水平,汇集120余家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全产业链的领先企业[3][4] 中微公司案例 - 中微公司上市6年销售规模增长5倍以上,产品从单一刻蚀设备拓展至刻蚀、薄膜、量检测等多类高端集成电路设备[3] - 公司在美国VLSIresearch/Tech Insights评选中四次获客户满意度第三名,薄膜设备第一名[3] - 从15人创业团队发展为全球2600名员工,拥有2000余项授权专利,厂房面积达45万平方米[4] 制度规则建设 - 2019年3月2日发布科创板8项核心制度规则,涉及注册程序、信息披露、上市条件等67处重要修改[4][5] - 审核中心日均工作14小时(8点至22点),单个企业问询函平均文字量达1.6万字[7][8] - 2019年6月5日完成首场上市委审议会议,审核理念强调透明与效率[7][9] 产业影响 - 科创板形成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中国芯片技术持续突破[3][4] - 资本市场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主战场",科创板包容性政策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10] - 改革通过制度创新释放科技创新潜力,体现"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的发展路径[10]
链聚科创板
上海证券报· 2025-07-22 03:54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总市值超过7万亿元,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 [1] - 589家"硬科技"上市企业累计实现超1.1万亿元直接融资规模 [1] - 累计发明专利超12万项,平均每家公司216项 [12] 集成电路产业 - 120家集成电路上市公司形成完整产业链,平均研发强度22.5%,超行业均值10个百分点 [3] - 中微公司等离子刻蚀设备进入5nm产线,沪硅产业300mm硅片量产打破国际垄断 [3] - 芯原股份三年累计研发投入30.39亿元,重点投向AIGC及智慧出行Chiplet解决方案 [3] 生物医药产业 - 113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聚焦癌症、乙肝、艾滋病等治疗领域 [1] - 20家适用第五套标准企业推出45款获批药品/疫苗,占同期国产创新药12% [4] - 泽璟制药构建小分子靶向药、大分子生物药、重组蛋白药三大产品矩阵 [4] 高端装备制造 - 127家企业覆盖工业母机、激光加工等领域,技术应用于高铁、核电、航天行业 [5] - 中国通号高铁信号控制系统市场占有率65%,护航4.8万公里高铁网 [5] - 中控技术使核电仪控设备国产化率从10%提升至90%以上 [5] 民生影响 - 艾力斯三代EGFR抑制剂价格降幅75%,患者年治疗费用从30万元降至7万元 [6] - 联影医疗研制全球首款5.0T磁共振设备,获NMPA、FDA、CE认证 [7]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促使进口设备价格下调,降低芯片制造成本 [8] 制度创新 - 2024年新规允许"轻资产、高研发"企业再融资补流比例突破30%限制 [10] - 寒武纪三年累计研发投入37.13亿元,实物资产仅占总资产6.74% [10] - 86%科创板公司获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支持 [11] 创新成果 - 379家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15家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12] - 2024年研发投入1680亿元,为板块净利润三倍多 [12] - 35家企业在细分领域或产品排名全球第一 [12]
让真正具有创新性的企业脱颖而出
证券时报· 2025-07-22 03:06
科创板资源配置与市场机制 - 判断资本市场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支持真正具备成长性和发展潜力的科创企业,同时筛除伪科创公司[1] - 科创板成立仅六年,资源有效配置的结论尚早,但其诞生已是积极信号,表明方向正确[1] - 当前重点是打磨市场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科创企业需深耕技术,监管需平衡"放"与"管",投资者需理性判断[1] 科创板投资者与资本特性 - 科创板企业具有高风险、强不确定性和长回报周期特点,适合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而非投机者[1] - 监管需确保规则体系前瞻性、统一性和稳定性,同时信任市场筛选力量,让创新企业脱颖而出[1] 科创板分层管理与投资者保护 - 科创板市盈率回归理性,科创成长层已容纳未盈利企业,未来可探索分层管理机制[2] - 投资者门槛设置仍有细化空间,利益保护机制需优化,如完善欺诈发行等行为的惩戒机制,简化投资者补偿流程[2] 科创板未来展望 - 理想状态包括科技企业安心创新、长期资本持续投入、伪科技企业受惩戒、投资者分享红利[2] - 步入"小学"阶段的科创板有望更成熟且富有韧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