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
搜索文档
以茶为媒传播中华文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3 08:56
公司背景 - 公司由杨颖与合伙人王莉于2022年在巴黎创立,专注于打造具有宋式美学的中式茶馆"隐庐茶馆" [4] - 创始团队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背景,杨颖擅长古琴、茶道等传统文化,并在法国金融机构工作过 [2] - 茶馆从中国定制竹桌竹椅等物品,运输成本从1500元涨至1万多元,但仍坚持保持中国风味 [4] 市场定位 - 公司瞄准巴黎多元文化市场,认为当地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与日俱增,是传播茶文化的理想城市 [3] - 茶馆不仅提供茶饮服务,更定位为文化体验空间,定期举办茶道、古琴等传统文化活动 [4] - 目标客户包括法国本地茶爱好者、汉服文化爱好者、青年华裔等多元群体 [4][5] 业务模式 - 核心业务包括茶馆日常经营和文化活动策划,已参与举办60多场活动 [7] - 通过大型文化活动扩大影响力,如中法建交60周年庆祝酒会、龙年新春音乐会等 [7] - 与多个文化机构合作,如法国博衍汉服协会、法国青年华裔协会等 [4] 运营成果 - 开店两年多已吸引稳定外国客群,客人评价茶馆"茶好且有氛围感" [5] - 一年内通过活动让2万余人接触茶文化,远超预期 [7] - 成为多个重要文化活动的指定接待商,如艺术家果敢的龙年音乐会 [7] 发展战略 - 未来计划继续深耕法国市场,专注打造"隐庐"品牌 [7] - 通过品牌传播让外国人感受中国文化的厚重与魅力 [7] - 保持非功利初心,以顺其自然的态度传播中华文化 [7]
2025国际茶日暨第十七届全民饮茶活动广东区域启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5-22 21:03
活动概况 - 2025国际茶日暨第十七届全民饮茶活动广东区域启动仪式在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现场举办[2] - 活动包含"无我茶会"、广东省首届(宋代)点茶竞赛等特色项目[3][33] - 由中国茶叶学会指导,广东省茶叶学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等五家机构联合主办[7] 文化推广举措 - 通过非遗表演(宋代点茶、长嘴壶茶艺、陆河擂茶)展现传统茶文化魅力[6][34] - "无我茶会"吸引130位席主自带茶具与茶客互动,形成跨流派交流场景[25][26][27] - 新增宋代点茶竞赛环节,40位选手同台竞技茶筅击拂技艺[33][34] 行业影响 - 全民饮茶活动连续举办16届,规模与影响力持续扩大[12] - 配套推出茶旅项目、免费体验课程及专家答疑等消费促进措施[14][15] - 主办方计划未来组织更多茶事活动深入社区,强化文化普及[29][30] 参与方动态 - 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会长穆有为强调活动对促进茶消费的积极作用[13][14] - 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作为主办方之一参与活动策划执行[7][19]
“茶都”杭州带来了哪些“新意”?
杭州日报· 2025-05-22 11:19
行业概况 - 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吸引全球爱茶人士参与 [1] - 杭州作为中国茶文化重要发祥地 2024年茶园面积达55 8万亩 茶叶产量3 3万吨 同比增长5 3% [1] - 展会涵盖传统茶品牌 新式茶饮 茶包装 茶机械等多元化品类 [1] 展会亮点 - 杭州馆面积645平方米 汇集9个区县51家茶企 以"山水茶都"和"AI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 [1] - 展馆分为展示区(茶树品种 西湖龙井 龙井茶集群项目等)和展销区(传统茶叶与创新茶制品) [2] - 采用沉浸式体验设计 融合自然人文景观与十大名茶文化 提供可游 可品 可忆的茶文化体验 [1] 参展企业 - 中茶 浙茶·狮峰 卢正浩等知名品牌参展 各具特色 [1] - 杭州馆集中展示全市茶产业链发展成果 突出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新结合 [1] 活动形式 - 展会持续至5月25日 提供现场品鉴与购买渠道 [2] - 同步开设"云上茶博会"线上平台 支持直播互动与限定新品秒杀 [2]
国际茶日,一片树叶写传奇!
新华社· 2025-05-22 08:20
茶叶行业概况 - 全球三大饮品之一 起源于中国 2024年中国茶园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 茶叶产量达370多万吨 [1] - 茶产业融合经济 科技 文化等多重价值 形成完整产业链 [2] 产业经济效应 - 河南信阳文新茶村"五一"假期吸引16万人次游客 带动周边10多个村4000余农户 茶农户年均增收超3万元 [3] - 广东英德红茶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体系推动2025年综合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6] - 浙江安吉黄杜村通过白茶种植致富 并向贵州 四川 湖南等地捐赠茶苗 [6] 科技创新应用 - 培育多元化茶树新品种如"中茶108""保靖黄金茶1号"打破产品同质化 [7] - 创新六大茶类香气滋味调控技术 名优茶机械化加工率达90%以上 [7] - 开发速溶茶 功能性固体饮料等新产品 满足年轻消费群体需求 [7] 文化遗产与全球化 - 中国四大茶类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包括云南普洱古茶园 福州茉莉花茶等 [10] - 9种茶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涵盖武夷岩茶 西湖龙井等 [10] - 茶文化通过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传播 全球60多个国家产茶 超20亿人饮茶 [10]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与“茶”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5-21 22:04
茶文化传承与外交 - 茶作为全球健康饮品和文化象征,承载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1][2]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外交场合以茶会友,如2024年与越南领导人苏林茶叙[10],2025年访越时再次茶叙[11] - 2017年与越南领导人阮富仲茶叙时讲解"茶"字拆解为"人在草木间",体现道法自然理念[12][13] - 2014年用茶酒比喻中欧文化差异,提出"和而不同"的文明共存理念[14] 茶产业发展实践 - 福建省茶产量占全国近20%,居全国第一[14] - 2002年提出茶产业现代化路径:优化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发展茶文化产业[14] - 2021年考察武夷山生态茶园时强调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18] - 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生态种植提升茶叶品质,带动茶农增收[18] 地方茶业特色案例 - 宁德坦洋村通过党建联系点和工夫茶产业实现致富[8] - 四川黑茶制作传承传统工艺并创新品牌[19] - 浙江龙井茶炒制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19] - 陕西茶园走生态优先发展道路,海南黎族村寨手工茶坊促进村民增收[19]
天天学习|“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
央视网· 2025-05-21 20:32
茶产业生态价值 - 茶产业具有天然生态优势 采用生态低碳茶技术的企业茶园碳排放下降61% 完成认证的企业碳排放下降73% [4] -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文化遗产 展现人与自然和谐智慧 [3] - 总书记考察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 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方向 推广"有机肥+绿肥轮作"模式 [4] 茶产业经济价值 - 2024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345万吨 总产值3345亿元 带动1085个县3000多万茶农增收 [7] - 浙江茶叶连续20年增长 解决百万农户增收问题 安吉白茶实现"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5] - 黄杜村捐赠1500万株茶苗助西部脱贫 1862户5839名贫困人口因茶增收 [6] 茶文化传承发展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书记要求系统性保护非遗 [8] - 茶文旅融合发展 湖南安化黑茶 湖北赤壁青砖茶 安徽六安瓜片等地推出品茶游园等体验项目 [9] - 年轻群体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围炉煮茶 推动茶文化在新生代中复兴 [9] 茶产业政策导向 - 总书记提出"因茶致富 因茶兴业"理念 强调茶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 [3] - 2006年浙江经验显示茶产业为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供新思路 [5] - 总书记要求"把茶叶经营好" 将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重要抓手 [6]
5月22日,到汕尾陆丰赴一场茶香盛宴
南方农村报· 2025-05-21 15:02
陆丰茶文化旅游推广季活动 - 首届陆丰茶文化旅游推广季暨茶王争霸赛将于2025年5月22日在陆丰市文化中心举行 [2][3] - 活动由陆丰市人民政府和陆丰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办,旨在弘扬茶文化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3][4] - 活动包含茶王争霸赛、全产业链研讨会、开幕式等环节,时间跨度为5月22日至23日 [30][31][32][34] 陆丰茶产业历史与现状 - 陆丰茶文化起源于明清时期,1960年城东镇高美村建立知青茶厂并引种单丛茶,开启规模化种植 [5][6] - 当前陆丰茶以"岩韵丛香"为特色,融合传统工艺(如"三烘三晾")与现代技术(物联网监测、AI优化制茶) [8][9] - 产业创新举措包括岩茶文创礼盒、茶旅线路等多元化发展模式 [10] 茶王争霸赛细节 - 比赛分为单丛茶和岩茶两大品类,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组成评审团 [12][13] - 采用"五项因子法"盲评茶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确保公平公正 [14][15] - 赛事旨在检验茶叶品质并推动技艺交流,吸引众多茶企和茶农参与 [17][18] 茶产业跨界融合 - 活动期间将举办全产业链现代化产业体系研讨会,涵盖种苗技术、电商营销、品牌打造及文旅融合议题 [20][21][22] - 开幕式结合国家级非遗甲子英歌舞、潮流歌舞表演及茶文化推广大使揭晓,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 [24][25] - 活动为陆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擘画产业全新蓝图 [26][27]
2025首届茶道师培训在成都开班
中国新闻网· 2025-05-18 09:12
茶道师培训项目启动 - 2025首届茶道师培训在成都茶文化公园开班,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1] - 培训由安徽省茶文化研究所所长丁以寿等专家授课,强调技艺传授与文化记忆唤醒的双重使命[1] - 课程体系涵盖儒释道哲学精髓与诗词书画艺术,考核通过者可获初级茶道师证书[1] 茶文化历史价值 - 中国茶道发展脉络清晰:发源于神农氏,唐代兴起,宋代鼎盛,承载着"精行俭德"至"壶中天地"的东方智慧[1] - 茶道融合哲学思想与艺术形式,成为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符号[1] - 从茶马古道到"一带一路",茶道始终是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2] 产业融合战略 - 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推动茶产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响应国家"文化强国"战略[1] -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乡村振兴和文旅创新提供新动能[1] - 专家团队包括茶学教授关剑平、作家王旭峰等跨领域权威人士[1] 文化传播意义 - 茶道以"和而不同"的包容智慧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1][2] - 通过茶道符号架设文明桥梁,成为展示文化自信的生动案例[2] - 当代茶道传承既保留传统精髓,又赋予服务产业新内涵[1]
“国际博物馆日”中茶博邀你畅玩
杭州日报· 2025-05-16 11:14
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 中国茶叶博物馆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系列活动 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3] - 新展"宋风吉韵、吉州窑茶器展"在双峰馆区第10展厅开展 展期持续至8月18日 [3] - 展览将展示复原的吉州窑茶器 并融入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全新观赏体验 [3] 展览特色内容 - 展览融合景德镇陶瓷大学刘晓玉教授的研究成果 展示吉州窑出土瓷片的整理与复原研究 [3] - "国茶六味"研学课程以"六大茶类+文化传承"为核心 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 [3] - 5月18日将举办"六大茶类"探秘之旅 涵盖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茶类体验 [3] 观众互动与服务 - 5月18日10:00与14:00在双峰馆区和龙井馆区提供免费专业导览服务 [4] - 博物馆将免费发放茶文化小手册 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4] - 2025绿叶子志愿者正在招募 5月18日将举行社会志愿者纳新签约活动 [4]
精彩预告!陆河县首届斗茶大赛即将火热“开斗”
南方农村报· 2025-05-15 22:05
活动概况 - 首届陆河县斗茶大赛将于5月17日在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举办,主题为"客韵茶香,绿动陆河" [2][3][4] - 活动是陆河茶文化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旨在搭建茶企、专家、消费者交流平台,促进产业链发展和乡村振兴 [10][11][14] - 大赛筹备期间已配套开展春茶开采、茶品牌征名等前期活动 [14][17] 赛事特色 - 赛事设置红茶、绿茶、蜜兰香单丛和其他香型单丛四大参赛类别,全面展示陆河茶叶多样性 [20][21] - 采用"五项因子审评法",单丛茶参照广东省地方标准,绿茶红茶依据国家标准GB/T23776-2018进行盲评 [23][24][25][26][27] - 评审团由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唐劲驰等7位权威专家组成,保障评审专业性 [34][35][36][37] 奖项设置 - 各茶类设茶王奖1名,金银铜奖按送评数量百分比确定,另设优质奖若干 [42][43] - 奖项既是对茶企茶农的认可,也为其品牌宣传提供公信力支持 [44][45] 活动背景 - 斗茶文化源自唐代,盛行于宋朝,现已成为全国产茶区的重要评比形式 [5][6][7] - 陆河县立足茶叶资源优势,结合"百千万工程"帮扶政策举办大赛 [9][10][47] - 活动由省帮扶工作队、汕尾农业农村局指导,南方农村报与广东省茶叶学会主办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