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

搜索文档
青海银行一分行行长为父亲等购房,收百万贿赂获刑!下属曾送2.8万紫砂壶
新浪财经· 2025-07-18 08:05
案件概述 - 青海银行某市分行行长吴某某在任职期间多次收受贿赂,涉及金额合计120余万元 [1][2][3] - 受贿方式包括为亲属购房获取差价优惠及现金返点,其中两套房产差价达41.66万元,现金返点18万元 [3][4] - 吴某某还利用职权为亲属经营小卖部提供便利,涉及装修费5000元、进货费1.93万元及未支付租金1.8万元 [4][5] 受贿细节 - 2013年吴某某父亲购房时,房产基准价56.74万元与实际支付价40.17万元相差16.57万元,同时收受现金18万元 [3] - 2016年以每平米2800元低价为亲属购房,两套房产差价41.66万元,另收受垫付款44万元 [4] - 下属储某在2014-2016年间通过贷款审批收受现金贿赂,单笔最高达5万元 [6][7] 行贿方式 - 房地产公司通过低价售房、垫付房款等方式行贿,其中西宁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被认定单位行贿罪 [4][10] - 贷款客户通过现金、礼品(如香烟、紫砂壶)行贿,其中10条中华香烟价值7000元,10条冬虫夏草香烟价值5000元 [6][7][10] - 储某为晋升向吴某某赠送价值2.8万元紫砂壶,资金来源于贷款客户王某 [1][7] 法律认定 - 法院认定青海银行作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其职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8][9] - 储某上诉辩称非国家工作人员被驳回,维持受贿罪原判 [8][9] - 最终判决:吴某某获刑4年罚金20万元,储某获刑3年罚金20万元,西宁某房地产公司罚金30万元 [10]
文博日历丨明代人怎么喝茶?先拿出一把紫砂壶
央视新闻· 2025-07-05 09:26
紫砂壶艺术与工艺 - "大彬仿古"款莲子紫砂陶壶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壶身为紫泥制作 胎中掺有砂砾 表面呈现"银沙闪点"的梨皮效果 [2][4] - 壶体设计细节考究 包括直流细短 曲柄如耳 圆纽带通气孔 子母口盖严丝合缝 体现高超制作工艺 [7][10] - 壶腹阴刻文人风格铭文及"坎卦"印章 彰显制作者时大彬融合文人艺术与复古趣味的创作理念 [12] 时大彬制壶特点 - 时大彬为明代紫砂艺术标志性人物 出身紫砂世家 在泥料配制 成型技法 器型设计方面均有创新 [14][17] - 其作品特色为紫砂中掺杂粗颗粒 烧制火候要求严格 成品率低 因品质精良受官儒推崇而价值千金 [20] - 真品多壶底铭款 但"大彬仿古"壶身铭款显示为作者特别满意之作 反映晚明崇古风尚 [22][23] 明代茶文化背景 - 朱元璋"废团改散"政策推动散茶普及 嘉靖时期紫砂壶因不夺茶香 无熟汤气成为江浙地区首选茶具 [23][25] - 考古发现显示明代中晚期流行紫砂壶与青花瓷杯组合使用 "大彬仿古"壶出土时伴生300余件青花茶具 [27][30] - 出土器物使用痕迹表明 紫砂壶兼具日常品茗与文人雅集功能 反映茶事融入生活的社会风貌 [30][33]
紫砂壶:泥土里的东方美学密码
北京商报· 2025-06-13 00:38
紫砂行业概况 - 紫砂原料仅产自宜兴丁蜀镇黄龙山脉,具有独特的双重气孔结构,透气性好且不渗水,适合泡茶 [3] - 紫砂泥分为紫泥、红泥、段泥三大基泥,可通过拼配产生上百种色彩,烧制后色泽温润,其他陶土无法复制 [3] - 紫砂工艺起源于北宋,明代供春制壶开启文人介入历史,时大彬改进壶型贴合文人茶趣 [3] 紫砂制作工艺 - 全手工成型需使用20余种工具,经过打泥片、围身筒、精加工等工序,每道工序依赖手感,成品形态多样 [4] - 窑火淬炼温度在1100-1280℃之间,传统龙窑使用松木控温,现代电窑温差可控制在5℃以内,温度变化影响壶色 [4] 紫砂壶的功能与设计 - 高身壶适合发酵茶如普洱、红茶,深腔聚香;矮身壶适配绿茶、白茶,散热快保留鲜爽 [5] - 壶嘴、壶把、壶钮需"三点一线",符合力学原理,倒水利落且线条流畅 [5] - 养壶过程中茶多酚与气孔矿物质氧化形成包浆,长期使用的壶即使注入清水也能透出茶香 [5] 紫砂壶的艺术与文化 - 仿生器如南瓜壶、荷花壶等师法自然,体现"天人合一"哲学 [6] - 筋纹器如合菱壶、菊瓣壶线条等分排列,暗合《周易》数理智慧 [7] - 光素器如仿古壶、掇球壶无多余装饰,曲面比例体现儒家"中庸"之道 [8] 文人与紫砂的结合 - 清代陈鸿寿与匠人杨彭年合作创作曼生十八式,壶身刻铭文,将紫砂壶升华为文人小品 [9] - 现代顾景舟制壶、吴湖帆题刻的"石瓢壶"集陶艺、书法、绘画于一体,单壶拍出数千万元高价 [9] 现代创新与跨界 - 故宫、敦煌研究院等机构推出联名紫砂壶,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10] - 年轻匠人运用3D扫描复刻古壶形制,或在壶内嵌入传感器,通过App监测茶汤温度、冲泡次数 [10]
心手合一:千载一时的紫砂妙手时大彬|历史人物
经济观察报· 2025-06-10 06:42
紫砂壶行业发展背景 - 明万历年间宜兴陶业繁荣,几乎家家做陶,生产物美价廉的陶器,吸引全国商贩采购,形成"商贾场帆而晓夜行"的繁华景象 [3] - 明代茶文化推动紫砂壶需求,朱元璋和朱权倡导散茶冲泡方式,紫砂壶"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的特点契合文人雅士追求 [3] - 皇家推动下紫砂壶成为茶具翘楚,制作工艺和文化影响力迅速传播 [3] 紫砂壶工艺创新 - 供春首创紫砂茶壶,采用精细泥土捏制,壶身留有指纹纹理,色泽如铁器,造型古朴端正,确立紫砂壶基本造型 [4][5] - 供春壶价格随时间上涨,"用数十年则值金一笏",被收藏家视若珍宝 [5] - "紫砂四名家"继承供春风格,董翰创菱花样式,赵梁首创提梁式,元畅和时朋以古朴见长,但未有明显突破 [6] 时大彬的工艺革新 - 时大彬开创调砂法制壶,泥料中掺入砂,形成"砂粗质古肌理匀"的独特效果 [7] - 改进供春"斫木为模"制法,结合打身筒与镶身筒成形法,确立紫砂壶泥片镶接成形基本方法 [7][8] - 首创方形、圆形壶式,成为紫砂壶典型壶式 [8] - 制壶品质要求苛刻,瑕疵品立即销毁,十把壶中八九把被毁 [11] 时大彬的市场影响 - 士大夫阶层追捧时大彬壶,需备礼书信才能求得,县令索要数十把仅得几把 [10] - 明末评论家周高起记载"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17] - 时大彬采用"指以柄上拇痕为标识"作为防伪标记,应对仿造乱象 [17] - 明末小说《拍案惊奇》将时大彬壶与名家画作并列,作为家境殷实的象征 [17] 产品创新与文人需求结合 - 时大彬受陈继儒启发,从大壶转向小壶制作,契合文人"独饮得茶神"的品茶理念 [15] - 明末官员冯可宾指出"茶壶以小为贵,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小壶迅速流行 [16] - 时大彬将文人美学融入制壶,形成独特艺术风格 [15][16] 传承与行业影响 - 时大彬收七位徒弟,徐友泉创新泥色品种和仿古铜器壶,李仲芳与师父并称"壶家妙手三大宗" [19][20] - 周高起评价时大彬为"大家","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 [21] - 紫砂壶具有十大特点:不夺茶香、吸收茶汁、透气性好、便于洗涤、冷热急变适应性强、耐烧、可塑性好、干燥收缩率小、双重气孔结构、不需施釉 [21][22][23][24][25][26][27]
古今交融紫砂艺 活态传承焕新姿
消费日报网· 2025-06-03 10:44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于5月30日至6月2日在福建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示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全新精品力作 [1] - 博览会通过展示、交流、传承等多个维度为紫砂艺术等非遗技艺提供发展助力,推动传统技艺在创新中走向辉煌 [1][2] - 展会现场名家云集、名品荟萃,吸引大量观众,提升紫砂艺术的社会认知度和文化地位 [4][5] 紫砂艺术创新 - 范菊华将京剧元素融入紫砂创作,推出《状元壶》《贵妃醉酒》等京剧主题作品,丰富紫砂艺术内涵 [2][3][4] - 《状元壶》灵感来自京剧服饰官帽,《贵妃醉酒》采用泥绘技法装饰杨贵妃形象,《昭君出塞》将京剧身段转化为壶身曲线 [2][3][4] - 跨界融合京剧与紫砂艺术是当代非遗传播方式的有力探索,旨在扩大紫砂文化影响力 [4] 博览会行业影响 - 搭建高规格展示舞台,集中呈现紫砂艺术"和而不同"的风格,提升行业影响力 [4][5] - 促进跨领域交流合作,紫砂艺人可与同行及其他工艺领域创作者碰撞灵感,打破固有思维模式 [5] - 推动技艺传承,通过经典作品展示、研讨会等活动培育年轻人才队伍 [6] - 汇聚市场信息,帮助紫砂艺人把握消费趋势,优化产业链结构,促进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6]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600年龙窑为何“炉火不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1 20:45
行业概况 - 宜兴作为"中国陶都",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前墅龙窑,是目前江苏唯一仍以传统柴烧技艺烧制陶瓷品的古龙窑,每窑可入陶坯8000件左右 [1] - 前墅龙窑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同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 当地陶瓷产业以家庭作坊为主,紫砂壶为主要产品,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1] 生产工艺 - 传统龙窑需添柴烧制40多小时,温度达上千摄氏度,保留明代以来的柴烧工艺 [1] - 现代普遍采用电窑炉技术,温度控制更精准稳定,年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二氧化硫131吨、氮氧化物114吨 [2] - 部分企业接入光伏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制陶转型 [2] 市场发展 - 丁蜀镇建成紫砂产业抖音直播基地,入驻商家超8000家,直接从业人员5.5万人 [2] - "非遗+直播"模式带动紫砂制品销售近两年大幅增长,开窑仪式直播吸引数百万网友 [2] 文化传承 - 龙窑烧制在传统节庆期间仍会举行,开窑仪式结合舞龙表演形成文化IP [1][2] - 年轻从业者认为龙窑既是传统技艺载体,也是心理文化地标,代表行业根源 [3]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指出龙窑仪式感有助于向年轻人传播非遗文化 [2]
从展会到合作,江苏“文化赋能发展”再腾飞
新华日报· 2025-05-30 15:03
文博会江苏展区表现 - 江苏展区5天接待观众超1.5万人次 现场交易额超230万元 意向交易额约7800万元 [1] - 四组4米高裸眼3D屏幕成为全场瞩目焦点 传统工艺结合科技焕发新生 [2] - 连云港东海县穿戴甲融合非遗元素 展会斩获十几万元现场交易额并获合作意向 [2] - 宜兴卓易文化紫砂艺术品数字身份认证体系销售近200万元 与多地宣传部门及广东省文交所探讨合作 [3] - 苏州龙泉禧里盘扣产品售罄并三次补货 绒花发饰成为抢购热点 [4]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 江苏华艺集团非遗扎染智能机器人生产线效率提升6倍 获多地企业合作洽谈 [3] - 江苏博人"骑行时空乘骑"娱乐机器人设备获多家集团采购需求 [6] - 印象乾图AI数字人实现考古知识解读与情绪感知 AI系统可生成青花瓷数字艺术品 [6] - 新华报业"交汇点大平台"构建交互式文化数字产品集群 江苏Now国际传播中心扩大中国故事全球声量 [8] - 南京洛普4K全透声LED电影屏解决传统透声难题 正以每月1块速度全球落地 [9] IP与文旅融合 - 影视IP《北上》带动淮安清江浦区花街日均客流量翻倍增长 [6] - 江苏省文投集团民族舞剧《红楼梦》巡演36城超330场 入选"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 [7] - 淮安畅想"茉莉花流沙冰箱贴"融合省花与水乡意象 若态科技国风盲盒覆盖全球销售网络 [7] - 凤凰出版传媒《盛世大明》VR项目1:1复原明初南京都城 预计7月在明孝陵首发 [9] 技术突破与全球化 - 海菲曼自主研发喜马拉雅R2R解码模组打破美日欧技术垄断 产品登陆全球市场 [10] - 85后绣郎付健拓展苏绣美学新境界 近万名从业者推动产业创新 [3] - 江苏馆通过"文化+科技""传统+现代"融合 构建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路径 [1]
“茶和天下”·雅集系列活动在泰国曼谷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30 11:10
文化交流活动 - 活动由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主题为"茶和天下"·雅集——"紫砂的温度"中国优秀紫砂作品展及互动体验活动 [1] - 中国驻泰国大使夫人王欢、参赞许兰、泰华妇女联合会创会名誉主席陈淑卿等嘉宾出席活动 [1] 活动意义 - 活动正值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旨在通过茶文化增进两国人民理解与友谊 [2]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 - 活动通过"讲座+展览+互动体验"形式全方位呈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艺术的独特魅力 [2] 展品与艺术价值 - 现场展出数十件中国知名紫砂艺术大师全手工制作的紫砂壶精品,造型各异、工艺精湛 [2] - 紫砂艺术展示了数千年历史的茶文化,既有中国艺术精神也有与时俱进的创作概念 [2] 互动体验 - 设置互动体验环节,紫砂艺人现场演示传统制作工艺,展示紫砂壶从泥成器的全过程 [3] - 专业茶艺师现场展示紫砂壶泡茶流程,邀请嘉宾品茗体验 [3] - 观众通过视觉、味觉体验感受紫砂文化的深厚底蕴 [3] 活动影响 - "茶和天下"·雅集系列活动已在泰国持续开展三年 [3] - 活动不仅是茶文化交流盛会,更是促进中泰民心相通、文化互鉴的桥梁 [3]
老字号“不老”,守匠心也要谋创新(深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6 09:12
老字号定义与政策支持 - 中华老字号需满足创立50年以上、具备中华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并在多个维度具备创新能力[6] - 2024年2月商务部公布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总数达1455个,新认定382个,覆盖32个行业,平均"年龄"近140岁[6] - 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支持老字号振兴,包括专项保护资金、博物馆建设等,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2023年首次移出55个经营不善品牌[6] 老字号创新案例 - 北京工美推出"盖碗茶咖啡",通过传统茶器与咖啡结合吸引年轻消费者打卡[8] - 同仁堂在拿铁中融入枸杞、菊花等食材,引领"朋克养生"潮流[9] - 北京稻香村推出青铜器盲盒糕点和"京城名胜"系列糕点,将建筑微缩成点心造型[4][9] - 正阳河被移出老字号名录后完成资产重组,2023年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邀请老技师指导口味复原[7] 场景与传播创新 - 老字号通过体验课程(如掐丝珐琅、糕点制作)将消费空间转化为文化空间[9] - 稻香村零号寻宝馆设置互动装置("盉"喷水模型、"爵"音乐盒)增强文化体验[9] - 用户在小红书自发创作"稻香村隐藏吃法"内容,如枣花酥酸奶碗、绿豆糕豆乳拿铁等,提升品牌时尚度[10] - 部分老字号通过私域流量运营(如店长微信)提供一对一服务,增强消费体验[11] 创新与传统的平衡 - 行业担忧简单嫁接潮流(如盲盒、新茶饮)可能导致文化空心化和产品同质化[12] - 北京老舍茶馆以"茶、餐、戏、礼"深度融合为核心,保留四合院风格并加入曲艺表演,成为京味文化载体[12] - 健康化、体验化、智能化成为创新方向:稻香村推出糖醇窗口和粗粮生肖饼,都一处开放烧麦亲子体验课,方家铺子研发AI中医终端[13]
“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在墨西哥举办
新华网· 2025-05-24 10:00
文化活动 - "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办 中墨各界嘉宾以茶会友 共品东方韵味 感受中华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人文精神 [1] - 活动在中国贸促会驻墨西哥代表处举行 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石岳文致辞 强调以茶为媒架起两国文化交流桥梁 [1] - 墨西哥—中国商业科技商会理事会主席阿马波拉·格里哈尔瓦称赞中国茶文化的千年积淀 认为活动突显了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并搭建情感桥梁 [4] 活动内容 - 中墨嘉宾共同品尝云南凤庆核心产区的三款滇红茶 搭配墨西哥特色糕点 实现中外风味交融 [5] - 墨西哥学生安赫莉卡·戈麦斯现场演奏《在那遥远的地方》《茉莉花》等中国经典竹笛曲目 茶香与笛声交织传递跨文化交流愿景 [5] - 活动现场设置茶文化展示区 展示从唐代到现代的各式风格茶具 包括紫砂壶、青花瓷等 [8] 背景与主办方 - 联合国大会2019年12月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8] - 活动由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国贸促会驻墨西哥代表处联合主办 是"对话·知音"文明对话国际日全球主题系列活动之一 [8] 现场记录 - 中国茶艺师在活动现场泡茶 主办方与来宾合影留念 [3] - 当地乐手在活动中演奏中国竹笛 来宾参与品茶环节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