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校毕业生就业
icon
搜索文档
就业指导从校园内延伸到校园外 精细化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匹配度
央视网· 2025-06-28 12:49
高校毕业生就业措施 - 各高校结合国家政策与自身特色推出针对性措施 涵盖岗位拓展 能力提升 精准服务等多个维度 [1] - 北京大学持续推进"红绿蓝"就业引导战略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4] - 校园招聘是毕业生与各大企业岗位对接的重要渠道 高校通过深化校地校企联动 强化实践育人等举措提升就业质量和匹配度 [6] 高校就业服务案例 - 中国人民大学打造"启航星期三"校园招聘服务品牌 自2024年9月以来举办专场宣讲会600多场 大中型双选会60多场 累计参会单位近5000家 提供岗位27万多个 [8] - 中国人民大学建设400余个人才实习实践基地 深化校地校企人才合作 [8]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 设置教学实践基地 开展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合作 [10]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重点开展"生涯规划训练营""求职训练营"等培训 累计300课时 参与学生1600余人次 [10] 毕业生就业选择案例 - 北京大学工学院2025届博士毕业生荣光耀选择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工作 认为当地能源产业具有发展潜力且专业契合 [1][5] - 北京大学中国史专业博士毕业生邓成将前往西藏大学工作 认为所学专业在西藏能有更好施展空间 [2][5]
力促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经济日报· 2025-06-28 06:08
政策部署 - 教育部部署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6月至7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 - 202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印发,重点部署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1] - 2025年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17条政策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 地方举措 - 北京、深圳、宁波等地推出服务大学生求职实习期间的免费住宿政策[2] - 河南省建立省级协调机制,组织专项招聘扩大就业机会[2] 行业现状 - 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催生大量高技能岗位需求[2] - 传统产业收缩造成基础岗位供给减少[2] - 毕业生技能供给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2] 企业角色 - 国有企业要发挥就业引领作用,履行稳岗扩岗社会责任[2] - 民营企业要发挥促就业生力军作用,夯实微观基础[2] - 建议用好一次性扩岗补助、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2] 人才培养 - 高校需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以适应毕业生发展需求[3] -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3] -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 就业观念 - 需转变毕业生"一岗定终生"传统观念[3] - 鼓励通过升学、培训等途径尝试"缓就业"[3] - 推动毕业生投身重点领域、基层和中小微企业[3]
为促改革谋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全国政协常委围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协商议政
新华社· 2025-06-25 13:32
经济体制改革 -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 加强竞争执法和合规引导 完善要素市场化体系建设 [1] -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1] 科技成果转化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技术转移体系 创新利益捆绑机制 精准对接供给需求 [2] - 探索定制化研发服务模式 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 [2] 财政与金融改革 - 规范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设置 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2] - 推动转移支付向财力薄弱地区倾斜 [2] - 创新"贷款+外部直投""投贷保担联动"等科创服务模式 [2] - 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保险和证券化"三位一体"机制 [2] 未来产业培育 - 对人工智能 量子计算等创新领域创新"风险分层定价"工具 [2] - 设立国家级科技创新风险补偿池 [2] 农业技术改革 - 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管办分离 设立农技服务创业扶持基金 [3] - 建立农技服务保险制度 推行"农民点单 机构派单 专家接单"服务模式 [3] - 建设全国统一农技服务大数据平台 [3] 人才与就业 - 推动国有企业和公共部门就业资源向高校毕业生倾斜 [3] - 发挥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 [3] - 调整学科专业设置 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育全过程 [3] 外贸与外资 - 吸引外资重点转向高端服务业 鼓励本土优势制造企业出海 [3] - 在重点国家设立多层次"海外商务服务中心" [3]
广西统筹20.8亿元资金支持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23 23:44
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政策 - 广西财政厅统筹资金20.8亿元支持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1] - 安排1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近1.7万人[1] - 1月至5月发放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1600万元,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1.05万人[1] 基层服务项目支持 - 安排11.49亿元支持招录逾5500名毕业生参与"特岗教师""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1] - 支持培养逾1.8万名"地方公费师范生"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 创业支持措施 - 安排1.24亿元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贴息[1] - 1月至5月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近4000万元[1] - 向18家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发放扶持补贴1910万元[1] 求职与教育支持 - 安排一次性求职补贴2亿元,预计支持逾12万名高校毕业生[1] - 计划安排3亿元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1] - 1月至5月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400人次[2] 产教融合与就业服务 - 投入1.68亿元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2] - 安排750万元支持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双选会等活动[2] - 支持建设"职达校园"人社就业服务站[2]
加力冲刺,全力做好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访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相关负责人
新华网· 2025-06-23 16:27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部署 - 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 推出系列促就业增量政策举措 包括税收优惠、就业补贴、扩岗补助、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稳岗扩岗 [2] - 鼓励地方结合区域定位、产业发展、消费需求等特点推出地方性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2] 拓宽就业空间举措 - 推动合理增加"三支一扶"招募规模 稳步推进"西部计划"扩容 推动各地城乡社区工作人员优先招聘高校毕业生 [2] - 实施国有企业招聘扩容计划 重点向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技能人才规模较大领域的产业一线挖掘岗位 [2] - 支持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开发行政管理类、教学和学生工作助理类等过渡性岗位 [2] 人岗对接与就业能力提升 - 开展区域性"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和行业性"千行万业系列招聘会"12场 直接提供岗位超35万个 [3] - 经济大省挖潜拓岗 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 上海联合江苏、浙江、安徽建立长三角促就业联盟 川渝两地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创业联盟 [3] -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推出就业服务智能体"小业"提供智能、便捷和精准的咨询指导和岗位对接服务 [3] - 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 明确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产业领域的60个重点建设方向 [3]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遴选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 [3] 冲刺阶段促就业举措 - 开展"百日冲刺"行动 推动各地挖潜扩岗 压实高校促就业工作责任 [4] - 鼓励各地结合地方特色挖掘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岗位空间 浙江推出重点领域规模招用补贴 河南招用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5000名 宁夏实施"基层服务专项计划"招募2000名高校毕业生 [4] - 要求高校6月底前至少举办1场大型校园招聘会 针对去向落实率滞后的学院和专业举办"小而精"专场招聘会 [5] 兜底帮扶措施 - 针对就业进展缓慢高校实施"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 挖掘经济大省百强县县域内优质企业岗位资源 [6] - 针对困难群体毕业生开展"宏志助航计划"培训 通过线下集中培训、线上网络培训和专场招聘提升就业能力 [6] - 对有就业意愿但未落实去向的困难群体毕业生建立实名帮扶台账 离校前精准推荐3至5个针对性强的岗位 [6] - 离校后未就业困难毕业生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鼓励参加职业能力技能培训并落实职业培训补贴 [6]
海南青年人才就业服务站开展就业指导,助力高校学子留琼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6-23 09:13
海南青年人才就业服务站活动 - 海南青年人才就业服务站组织职业导师进入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 帮助学生制定职业成长方案 [2] - 职业导师周冬珍针对20余名不同专业学生 从提升个人技能 核心竞争力 生涯规划 面试技巧 简历制作四个层面进行指导 [2] - 服务站联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开展职业规划行动 职业指导老师朱永芬从简历修改和明确职业目标两个维度指导11名学生 [2] 学生反馈与成效 - 海南大学学生许昕怡通过导师指导梳理暑期实习优先级并获得用人单位推荐 [2]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生张婉婷在导师建议下明确职业目标 解决考研考编或就业的纠结 [3] 服务站覆盖规模与活动数据 - 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已在全省21所高校设立青年人才就业服务站 推动就业服务前移 [3] - 21所高校服务站累计组织98次就业指导进校园活动 职业导师每周至少1天进驻提供一对一指导 [3]
给予就业补贴、基层高定工资,多省份“真金白银”促大学生就业
新京报· 2025-06-19 22:47
高校毕业生规模与就业市场特点 - 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 同比增加43万人 [1] - 各地出台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包括吸纳就业补贴 直播带岗活动等 [1] - 基层就业政策明确学费补偿 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高定工资等激励措施 [1] 国家及地方就业促进政策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 涵盖培养供给 就业指导 求职招聘等方面 [2] - 人社部等部门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 对招用高校毕业生及失业青年的企业给予补贴 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2] - 天津市对新招用高校毕业生企业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3] - 重庆市对制造业企业就业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3年 每人每月1000-3000元就业补贴 [3] - 上海市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按每人15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扩岗补助 [3] - 北京市每年募集不少于6000个就业见习岗位 给予见习补贴 [4] 地方特色就业对接活动 - 重庆市计划促进40万青年留渝来渝就业 截至5月30日已实现20.1万人 [5] - 湖南省开展"湘才留湘"招聘活动 提供3万余个岗位 组织"优才来湘"专场招聘 [5][6] - 安徽省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加强访企拓岗和就业能力培训 [6] - 宁夏动态发布3.8万个岗位信息 实现企业与毕业生精准匹配 [6] - 内蒙古呼和浩特通过直播带岗服务7075家企业 提供岗位超8.07万个 [6][7] 电商与创业支持政策 - 云南省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电商创业 每年跟踪扶持500个重点项目 给予3万元补贴 [8] - 重庆市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 个人上限提至50万元 企业上限提至600万元 [9] - 上海市毕业生创业可享3年内每户每年2.4万元税费减免 首次创业补贴8000元 [9] - 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创业项目可享3万至10万元资金扶持 [10] 基层就业与"三支一扶"计划 - 北京市挖掘基层就业机会 落实学费补偿 高定工资等政策 [12] - 福建省稳定"三支一扶"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等基层项目招募规模 [12] - 广西招募1652名"三支一扶"人员 服务期间每人每年发放36000元补贴及500元交通补贴 [13] - 河南省2025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3000人 落实工作生活补贴及一次性安家费 [13]
教育部:抓紧推出扩大市场化社会化岗位增量政策
快讯· 2025-06-19 21:18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 教育部强调当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冲刺期 需抢抓时间将增量政策转化为实际就业岗位 [1] - 将抓紧推出扩大市场化社会化岗位增量政策 开发有利于发挥毕业生所学所长的增量就业岗位 [1] - 加大政策性岗位扩岗力度 支持国有企业稳岗扩岗 推动事业单位招录挖潜扩容 [1] - 扩大中央和地方基层服务项目规模 优化政策性岗位招录和职业资格考试时序安排 [1] - 加强人岗匹配对接 重点帮助就业基础薄弱高校举办招聘会 形成教育与人社部门常态化协同机制 [1] - 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通过"宏志助航计划"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 [1] - 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 加强正面宣传引导 [1]
拓岗位强引导 护航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华社· 2025-06-18 17:56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措施 - 北京大学实施"红绿蓝"三色就业战略,引导毕业生前往基层、国防军工领域和国际组织,其中红色代表基层服务,绿色代表国防军工,蓝色代表国际组织[3] - 长春师范大学推出"'青马'遇上'红领巾'"思政课项目,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和就业竞争力[4] - 西南石油大学拓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重点用人单位合作实施20余项联合培养项目,2025届联合培养学生近800人[4] 高校就业平台建设 - 清华大学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毕业生赴重点单位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80%,2025年春季学期举办招聘会涉及用人单位超过4500家[5] - 燕山大学举办"外语、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学科"专场招聘会,51家企业提供近1000个岗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6][8] - 燕山大学已举办9场"一院一场"促就业活动,累计参会用人单位600余家,提供岗位近万个,岗位需求对口率超85%[10] 就业指导与服务创新 -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建筑消防技术专业56名毕业生全部就业,学生持证率高达90%,包括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和应急救援员证书[12][13] -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提供"一对一"职业规划咨询和岗前精准技能培训,邀请行业专家授课并进行实操演练[16] - 长沙理工大学启用创业就业一站式服务中心,引入AI面试模拟和校友资源,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就业指导[19]
拓宽岗位资源 加强就业指导——各有关高校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华社· 2025-06-16 17:59
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措 校企协同育人 - 清华大学与10多家重点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组织重点企业就业实践活动 毕业生赴重点单位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80% [2] - 北京体育大学与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协议 提供实习平台并邀请企业进校招聘 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 [2] - 浙江大学联动多地人社部门及龙头企业 推行校院两级访企拓岗机制 建立人才对接长效合作机制 [2] -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 引入企业实际场景至实训基地 [3]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 选拔学生赴企业实习 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3] 岗位资源拓展 - 北京大学设立"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奖励金" 鼓励毕业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4] - 西安交通大学举办"千家单位万名学子"双选会 累计吸引8800多家优质单位进校招聘 [4] - 北京师范大学开展教育类双选会3场 举办教育类型招聘活动600余次 精准对接县域教育需求 [4] - 集美大学与多地人社部门共建引才基地 高频开展促就业合作 拓宽就业渠道 [4] 就业指导服务 - 中国人民大学通过智慧职业发展中心平台累计服务学生61.1万人次 提供AI简历优化等数字化服务 [5][6] - 西南石油大学推出12个微专业及职业培训课程 包括智能油气工程等前沿领域 [6] -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系统化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举办职业规划讲座提升学生求职技能 [6]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开展公考培训等专项课程 今年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 [6] - 合肥工业大学为困难毕业生提供"1次指导+5次岗位推荐+1次见习"定制化帮扶套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