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
icon
搜索文档
冈田智能分红1.2亿后拟募9.85亿陈亮夫妇持股91.74%携对赌IPO
长江商报· 2025-07-29 09:45
公司概况 - 公司为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厂商,主要产品包括刀库、主轴、转台,应用于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 [2] - 2024年国内数控机床功能部件行业市场占有率约为2 78%至4 38%,仅次于昊志机电,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刀库厂商 [2]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 67亿元、7 73亿元、9 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 19亿元、1 32亿元、1 69亿元 [2] - 公司拟募资9 85亿元,其中4 47亿元用于数控机床主轴及转台生产线扩建,2 14亿元用于刀库生产线扩建,1 48亿元用于研发及信息化升级 [3] 股权结构 -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陈亮、蔡丽娟夫妇合计控制91 74%股权,IPO后仍将控制68 81% [1][7] - 2013年成立后存在长达九年的股权代持情况,2023年6月引入唯一外部股东工业母机产业基金(持股8 26%) [7] - 引入外部股东前,2022年公司现金分红1 2亿元,此后未再分红 [7][8] 产品与市场 - 核心产品刀库收入占比超80%,2022-2024年刀库单价从1 59万元降至1 46万元(降幅8%),主轴单价从0 91万元降至0 81万元(降幅11%),转台单价从1 14万元降至0 99万元(降幅13%) [2][3] - 2022-2024年刀库产能从3 72万台提升至5 33万台,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8 05%、94 73%、96 4%,产销率均超99% [3] - 同期主轴产能利用率从85 27%提升至104 96%,转台产能利用率从81 61%提升至98 31%,但转台2024年产销率大幅降至84 81% [3] 研发与技术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800 88万元、3639 57万元、4464 4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 96%、4 71%、4 79%,低于同行8 83%、8 17%、7 61%的平均水平 [4][5] - 截至2024年末拥有专利158项(发明专利63项),而同行昊志机电拥有专利407项(发明专利203项) [6] IPO进展与对赌协议 - 主板首发申请已获深交所受理,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9] - 与工业母机产业基金签订对赌协议:若未在2026年末前提交IPO申请或2028年末前完成上市,将触发回购权 [8]
悍高集团IPO:佛山今年首家IPO企业过会登陆A股,机遇与风险并存
搜狐财经· 2025-07-29 09:41
在A股市场持续扩容的背景下,相关数据推算A股投资者数量已超过2.4亿。近期,悍高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简称"悍高集团"股票代码:001221)的首次公开发行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这家扎根佛山顺德二十年 的家居五金领军企业,在董事长欧锦锋的领航下,凭借"原创设计+智能智造"双引擎驱动,正以韧性发 展表现叩响资本市场大门。 同时,企业创始人欧锦锋的商业智慧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在战略布局上,他带领悍高坚持"原创·品 质"品牌定位。在2025全球经销商大会上,欧锦锋表示提出的将通过深化渠道合作、优化产品矩阵、提 高生产能力,赋能全球代理商共同实现韧性增长,展现其出管理团队对行业周期的应对智慧。 IPO价值分析与投资考量与申购提示 本次悍高集团公开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回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1080.25万股,;网上最终发行 数量为2520.65万股。发行价15.43元/股对应11.86倍市盈率。从估值角度看,存在一定安全边际。虽然悍 高集团股份公司有限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较高,但原材料价格波动、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因素仍 可能影响盈利水平。 企业基本面:行业龙头的成长密码 作为国内家居五金领域的标杆企业,悍高集团近年 ...
Figma(FIG.US)上调IPO定价区间至每股30-32美元 估值瞄准188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7-29 00:05
Figma IPO估值上调 - 公司上调美国IPO定价区间至每股30至32美元 较此前25至28美元区间显著提升 [1] - 调整后估值达188亿美元 接近2022年Adobe拟收购时的200亿美元水平 [1] - 计划通过发行股份筹资11 8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等投行担任主承销商 [1] 美国IPO市场动态 - 2025年四月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后市场逐步回暖 投行预计秋季高成长科技企业将带动IPO加速 [1] - 当前投资者对高成长科技股兴趣浓厚 市场需求旺盛 [1] Figma业务背景 - 公司为2012年成立的云端协作设计平台 主打网页端实时协作功能 [2] - 上市被视为对商业模式的认可 也是科技独角兽回归资本市场的重要里程碑 [2]
航天初创公司 Firefly Aerospace(FLY.US)IPO定价35-39美元/股 近一轮融资估值已达20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21:10
IPO发行计划 - 公司启动IPO路演 计划发行1620万股普通股 发行价区间35至39美元每股 [1] - 授予承销商30天超额配售选择权 可额外认购最多243万股 [1] - 2024年11月最近一轮融资估值达20亿美元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增长10%至6080万美元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5590万美元 [1] - 订单储备量近乎翻倍 主要受益于新增政府及商业合同 [1] - 截至2025年3月净亏损达6010万美元 [1]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拟用于偿还现有债务及支持业务扩张 [1] - 资金将投入密集的发射计划表和月球探测任务 [1] 市场竞争格局 - 公司主要角逐中小型运载火箭及月球服务市场 [2]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Rocket Lab 蓝色起源 ABL太空系统等8家企业 [2] - 部分政府合同使其与SpaceX形成竞争关系 [2]
湖北银行超340天无罚单,风险总监牟来栋领薪142万居首
搜狐财经· 2025-07-28 19:11
战略合作与领导层变动 - 湖北银行与潜江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赵红兵与潜江市委书记叶杨共同见证签约[1] - 赵红兵于2024年4月被任命为湖北银行党委书记并提名为董事长,6月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批准正式任职[3] - 赵红兵现年56岁,此前在湖北省财政厅工作,2024年初调任长江财险后转掌湖北银行[3] - 湖北银行自2024年8月16日起超过340天未收到监管罚单,创2016年以来最长纪录[3] 高管薪酬结构 - 风险总监牟来栋以142.38万元年薪位列高管薪酬榜首,占其年度应付薪酬的51%[4][6] - 副行长李俊喜薪酬114.73万元,营销总监蔡碧薪酬135.78万元,均含51%绩效延期支付[4] - 职工监事黄丹薪酬最低为41.86万元,无绩效延期支付[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01.61亿元(同比+4.53%),净利润26.58亿元(同比+7.70%)[8] - 营业利润27.37亿元,利润总额27.3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3.81亿元[8] - 截至2025年3月末总资产规模约5666亿元[7] IPO进展与资本规划 - 2023年3月3日上交所受理IPO申请,拟募资95.17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9][10] - 上市计划可追溯至2015年,原计划先发行H股再回归A股[9] - 由中信证券保荐,毕马威审计,目前审核状态仍为"已受理"[9] 公司历史与业务覆盖 - 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湖北省银行,2011年通过合并五家城商行新设成立[10] - 实现湖北省17个市州、59个县域网点全覆盖[10]
中海通启动北交所IPO辅导2年:年入10.6亿元,财务总监中途变更
搜狐财经· 2025-07-28 18:40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拟在北交所上市 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 目前处于第八期辅导阶段 辅导时间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2] - 公司于2023年8月在深圳证监局启动IPO辅导备案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9年2月 注册资本3300万元 法定代表人为花亮 [2] - 公司是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提供商 业务涉及内贸散杂货海运物流 外贸散杂货海运物流 内贸集装箱海运物流等现代物流供应链服务 [2] - 公司通过整合第三方物流资源 为大宗商品和快速消费品的采购 分销和转运提供一站式全程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0.59亿元 同比下降26.57% [3] - 2024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73.29万元 同比增长5.25% [3] - 2024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147.75万元 同比增长7.56% [3] - 2024年毛利率为4.51% 上年同期为2.45% [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为11.89% 上年同期为12.56% [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96元 同比增长5.49% [3]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7月公司财务总监变更 高级财务经理骆锋标上任财务总监 [4] - 骆锋标曾任职于深圳联合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 深圳运星国际船务代理有限公司 并在公司担任过财务经理和高级财务经理 [4]
高盛不裁员了
投资界· 2025-07-28 15:24
业务回暖 - 高盛决定今年不再进行第二轮大规模绩效裁员,原因是投行业务复苏优于预期[1] - 高盛第二季度股票交易收入达43亿美元,创公司历史单季最高记录[4] - 高盛第二季度投资银行费用飙升至21.9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5%[4] 业绩表现 - 高盛第二季度营收145.8亿美元,净营收145.8亿美元[3] - 每股收益10.91美元,同比增长26.57%[3] - 咨询部门收入同比增长70%,待办订单量连续第五个季度增长[5] IPO业务 - 高盛年初至今主导参与的IPO和股票增发交易总额达56亿美元(约400亿元人民币)[1] - 在香港完成6宗规模超10亿美元的IPO发行中,高盛主导参与了5宗[10] - 高盛重返港股IPO发行承销排行榜榜首[1] 香港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香港完成42宗IPO,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多约22%[8] - 高盛参与的布鲁可IPO认购倍数达约6000倍,国际配售部分获得约39倍认购[8] - 蜜雪冰城港股IPO冻资约1.8万亿港元创造历史记录,非基石国际配售部分获得约70倍认购[8] 中国市场展望 - 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超过20%,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同比增长82%至2400亿港元[12] - A股上半年共有51家企业成功上市,融资额370.66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15.9%和14.8%[12] - 2025上半年A股已受理177家企业IPO申请,远超2024年全年受理总数[13]
一周A股IPO观察:305家企业排队 2新股首日暴涨 1过会1暂缓
搜狐财经· 2025-07-28 14:32
IPO排队企业情况 - 截至7月27日,IPO排队企业总数305家,其中沪主板30家、科创板36家、深主板26家、创业板30家、北交所183家 [2] - 各板块IPO进度:沪主板24家处于问询阶段,科创板31家问询+4家提交注册,深主板16家问询+5家通过+2家提交注册,创业板26家问询+3家通过+1家提交注册,北交所127家问询+19家受理+3家通过+26家中止+8家提交注册 [3] 新增上市企业情况 - 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301609)上市首日收盘价66.85元,涨幅356%,成交额22.22亿元,换手率82.61%,主营电网智能监测和新能源业务 [4] - 技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沪主板603262)上市首日收盘价40.75元,涨幅274.54%,成交额13.72亿元,换手率80.75%,专注膳食营养补充原料研发 [5][6] 新增辅导备案企业情况 - 6家新增辅导备案企业包括:广德天运(汽车天窗及内饰件)、北京英视睿达(生态环境数字化解决方案)、中电科思仪(电子测量仪器)、皇裕精密(精密电子零组件)、格林生物(合成香料)、东莞四维(定制工业材料) [7][8][9] - 辅导机构覆盖中银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东吴证券、长江证券、东莞证券 [8] 证监会上会情况 - 青岛泰凯英(北交所)过会,主营矿山及建筑轮胎设计 [11][12] - 厦门恒坤新材料(科创板)暂缓,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研发 [11] 证监会同意注册情况 - 宁波能之光(北交所):高分子助剂及功能材料研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4][16] - 上海巴兰仕(北交所):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生产商,产品包括拆胎机、平衡机等 [14][17] - 北京昊创瑞通(创业板):智能配电设备及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14][18] 交易所终止审核情况 - 当周无企业终止(撤回)IPO申请 [20]
益丰新材二次闯关IPO:营收三连降,家族控股下的关联交易迷局
搜狐财经· 2025-07-28 13:14
公司概况 - 益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立足有机硫化学产业,聚焦光学新材料领域,围绕"硫元素"拓展业务,形成有机硫化学品和硫基新材料产品为主线的布局 [4] - 公司成功实现聚硫醇309、聚硫醇405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拥有境内发明专利148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境外专利授权8项,打破高端光学新材料进口依赖 [6] - 2025年6月21日创业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这是继2020年科创板折戟后的第二次上市尝试,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7.14亿元→2023年6.25亿元(降12.45%)→2024年6.02亿元(降3.81%),累计降幅15.7% [3][6][7] - 净利润相对稳定:2022年1.35亿元→2023年1.37亿元→2024年1.39亿元,但扣非净利润2023年达1.55亿元峰值后2024年回落至1.33亿元 [7] - 核心产品硫脲2024年销售单价暴跌21.82%,有机硫化学品毛利率从2022年61.06%腰斩至2024年34.41% [8][9] - 存货周转率从2022年9.09次/年持续下滑至2024年5.60次/年,库存商品占比从59.02%升至69.57% [17][19][21] 业务结构 - 收入构成:有机硫化学品占比56.92%(2024年),硫基新材料占比28.31%,其中聚硫醇504毛利率最高达63.17% [9] - 原材料供应严重依赖京博石化:2022-2024年向其采购酸性气等金额分别为5091万元、4460万元、4374万元,占采购总额14.85%-16.30% [10][11] - 京博石化同时是重要客户:2022年销售额3415万元占营收4.78%,位列第三大客户,存在关联交易公允性质疑 [11][12] 股权与控制 - 马韵升家族控股49.96%:马韵升直接持股32.45%,配偶万春玲持股12.66%并通过万韵泰达持股4.85%,妹妹马爱凤持股0.26% [13][15] - 历史存在股份代持:2017年股东变更及2020年增资时出现代持情况,虽已解除但曾引发监管关注 [15] - 现金分红数据矛盾:招股书出现两个版本,三年累计分红1.27亿元或1.39亿元,实控人获超6000万元 [16][17] 研发与运营 - 研发投入下降:研发费用从2023年2730万元降至2024年2207万元,研发费用率从4.37%降至3.67%,与79人研发团队(硕士以上58.23%)形成反差 [18][19] - 财务指标变化: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30.29%降至2024年19.26%,但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7.80%降至18.86% [7][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稳定:2022-2024年分别为1.75亿元、1.70亿元、1.85亿元,显示主业造血能力尚可 [7]
恒坤新材IPO被暂缓,“隐秘的角落”再被揭开
搜狐财经· 2025-07-28 07:49
文 | 杨 柳 7月25日,在半导体行业迎来密集IPO之际,专注于半导体光刻材料核心原材料国产化的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坤新材")科创板上市 申请却被"暂缓审议"。 暂缓审议背后,恒坤新材的经营也面临重重挑战。营收虽持续增长,但盈利能力却疲态尽显,特别是自产产品毛利率不断走低,核心自研能力遭质疑。 纷繁复杂的股权代持、与犯罪团伙成员的关联及潜在内幕交易,都在无形中损害恒坤新材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尽管其所处半导体材料行业前景广阔,但会 计处理问题、知识产权风险方面的重大瑕疵,无疑成为其此次IPO被暂缓的关键。 更令人担忧的是,恒坤新材历史股权架构中卷入复杂的代持网络,其前大股东涉嫌网络赌博并遭司法处理,这些合规问题无疑为公司的IPO前景蒙上阴 影。本次募资规模较首次申报缩水近2亿元,也暗示公司在融资计划的调整,以及可能存在的内部考量或外部压力。 1 恒坤新材IPO暂缓审议背后 恒坤新材此次IPO被暂缓审议,核心焦点在于其"引进业务"的收入确认方式和知识产权潜在风险。 招股书披露,恒坤新材的引进业务模式是根据客户需求向境外供应商采购成品,并由境外供应商直接发货至客户仓库或指定地点。2022年至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