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igent Driving

搜索文档
东风汽车申请注册无极智驾商标
快讯· 2025-04-09 15:55
商标注册 - 公司近日申请注册多枚"东风无极智驾"商标 国际分类包括运输工具 科学仪器 网站服务 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1年6月 法定代表人为杨青 注册资本156亿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涵盖开发 设计 制造 销售汽车及汽车零部件 工程建筑实施投资管理 二手车业务等 [1]
新势力 | 3月:车市稳步增长 新势力销量持续提升【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4-03 12:55
新能源车企交付量 - 2025年3月重点新能源车企交付量:零跑37,095辆(同比+154.7%,环比+46.7%)、理想36,674辆(同比+26.5%,环比+39.6%)、埃安34,082辆(同比+4.8%,环比+63.4%)、小鹏33,205辆(同比+267.9%,环比+9.0%)、蔚来15,039辆(同比+26.7%,环比+14.0%)、小米超29,000辆 [1] - 5家样本新势力车企(不含小米)合计交付156,095辆,同比+61.0%,环比+34.5% [2] - 2025年1-3月累计交付量:小鹏94,008辆(同比+330.8%)、理想92,864辆(同比+15.5%)、零跑87,552辆(同比+162.1%)、埃安69,338辆(同比-2.5%)、蔚来42,094辆(同比+40.1%) [11] 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3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185.0万辆,同比+9.1%,环比+33.7%,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100万辆,渗透率54.1% [2] - 国家安排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 [2] - 春节后汽车市场进入旺季,地方车展和新车发布活动频繁,新能源车型层出不穷 [2] 各车企表现分析 零跑汽车 - 3月交付37,095辆,C10交付0.9万辆(占比36.3%)、C11交付0.7万辆(占比27.3%)、C16交付0.5万辆(占比20.4%) [3] - B10开启预售,10.98万元起,发布零跑LEAP 3.5技术实现高阶智驾的舱驾一体集成 [3] - 借助Stellantis品牌背书及渠道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3] 理想汽车 - 3月交付36,674辆,L6交付1.3万辆(占比50.1%)、L7交付0.6万辆(占比22.0%) [4] - 全国已建成2,000座理想超充站,10,754根充电桩 [4] - 发布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MindVLA,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开源 [4] - MEGA Ultra智驾焕新版开启预订,价格52.98万元 [4] 小鹏汽车 - 3月交付33,205辆,MONA M03交付1.5万辆(占比50.3%)、P7+交付0.7万辆(占比23.7%) [5] - 全国已建成超2,080座自营站,10,900根充电桩,覆盖420座城市 [5] - 2025款小鹏G6售价17.68万起,G9售价24.88万起 [5] - 国内首发量产"端到端"大模型 [7] 蔚来汽车 - 3月交付15,039辆,ES6交付0.3万辆(占比35.2%)、ET5T交付0.3万辆(占比27.6%) [6] - 全国已建设换电站3,206座,充电桩25,818根,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超120万根 [6] - ET9开启全国交付 [6] 小米汽车 - 3月交付超29,000辆 [6] - 新款SUV YU7预计2025年年中上市,定位25-30万元级别,对标特斯拉Model Y [6] - 搭载96.3kWh或101.7kWh电池组,续航675-820公里 [6] 行业技术趋势 - 端到端技术推动智驾能力飞跃,智驾平权为核心主线 [7] - 2025年智驾技术进步有望降低硬件门槛,将智驾应用在20万以内主流市场 [8] - 小鹏和比亚迪等车企有望通过平价智能化形成差异化优势 [8] 投资建议 - 智能化能力将成为车企竞争的重要因素,看好智能化布局领先、产品周期向上的优质自主车企 [10] - 推荐比亚迪、吉利汽车、小鹏汽车、赛力斯、理想汽车,建议关注小米集团 [10] - 零部件领域看好新势力产业链和智能电动增量,推荐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等 [10]
地平线机器人技术-2024 年下半年毛利率达 76.1% 创新高;J6M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拓展至理想汽车;目标价上调至 13.33 港元;推荐买入
2025-03-27 15:2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为智能驾驶芯片行业,公司为地平线机器人(Horizon Robotics,9660.HK)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 - 2024年下半年营收1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55%,高于彭博共识10% [4] - 2024年下半年汽车产品营收4.4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99%;汽车许可及服务营收9.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38% [4] - 2024年下半年毛利率76.1%,高于GSe的72.5%和共识估计的69.5%,主要因汽车产品毛利率超预期 [4] - 2024年下半年运营亏损12亿人民币,与GSe一致,低于共识的9.72亿亏损;净利润74亿人民币,扭亏为盈,高于GSe亏损12亿和共识盈利3.89亿的预期 [4][7] - **业务发展** - 2024年产品解决方案交付量达290万,获得超100个车型设计定点 [3][9] - 理想汽车自2025年5月起采用地平线J6M芯片用于L系列和MEGA系列车型,此前使用J5芯片,升级后AD Pro系统安全性增强,还计划基于J6M开发城市NOA功能,体现了双方长期合作及地平线的供应商信誉 [8] - 中国汽车OEM如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和广汽等推动智能驾驶普及,地平线是关键芯片供应商之一,预计2025年ASP将稳固增长,J6P芯片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海外市场与领先一级供应商合作,采用其Horizon Mono解决方案开发智能驾驶方案 [9] - **盈利预测调整** - 考虑2024年业绩,调整2025 - 2030年盈利预测,将部分2025年营收调整至2026年及以后,2026 - 2030年营收上调2% - 5% [10][11] - 2025年营收增长50%,2026 - 2028年增速超60%;2025年毛利率下调,2027 - 2030年上调;研发支出维持高位,预计2027年运营收入扭亏为盈 [11] - **估值与评级** - 基于EV/EBITDA倍数估值,将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13.33港元(此前为11.77港元),目标倍数基于EBITDA增长与同行交易EV/EBITDA倍数的相关性得出,维持买入评级 [1][11][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风险提示**:面临竞争加剧、产品组合升级缓慢、客户群体扩张慢和地缘政治导致的供应链风险 [18] - **公司相关关系**:高盛在过去12个月为地平线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并获得补偿,未来3个月有望继续获得补偿,过去12个月有投资银行服务客户关系,且在过去12个月管理或共同管理过其公开发行 [27] - **评级与覆盖定义**:分析师将股票推荐为买入或卖出列入投资名单,未列入的为中性;还介绍了未评级、早期生物科技、评级暂停、覆盖暂停和未覆盖等情况的定义 [37][40] - **全球研究分布**:高盛全球投资研究在全球多个地区分发研究产品,各地区有不同的分发实体 [41]
专家访谈汇总:中国宠物药正悄悄攻占全球市场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26 21:33
智驾平权之车企智驾方案梳理 - 智能手机市场2024年预计出货量12.2亿部,同比增长7%,结束连续两年下滑[2] - L3级别自动驾驶(城市NOA)推动国内电动汽车渗透率达50%-80%以上[2] - 自主品牌通过独资或合资模式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推动智能电动车全球化[2] 回盛生物:规模效应、出海扩张与宠物医疗生态的三重驱动 - 动保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养殖企业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Q1的66%降至Q3的61%,预计Q4进一步下降[2] - 公司通过原料药一体化布局降低制剂成本,核心产品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生产规模持续扩大[2] - 2024年下半年原料药产能利用率提升,预计Q4营收突破4亿元创单季度新高[2] - 越南工厂2025年Q2投产加速东南亚市场扩展[2] - 推出宠物药品"盛宠宁"系列驱虫药,依托原料药优势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2] - 中国兽药行业快速增长,2024年猪价回升将带动动保产品需求[2] 光学黄金大赛道 - 手机摄像头沿光学防抖、大光圈、潜望长焦等多方向发展,硬件升级推动ASP提升[3] - L2+级别ADAS在2025年加速渗透,10万元以下车型智能驾驶功能从"0"到"1"发展[3] - 车载摄像头需求快速增长,国产厂商量产能力提升将推动国产化率[3] - 光波导技术成为AR眼镜终极解决方案,水晶光电在AR领域布局值得关注[3] - 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2023年185亿元,预计2028年超395亿元(CAGR 17.5%)[3] 城市NOA渗透率提升,激光雷达行业爆发 - 2024年激光雷达交付量预计超150万台(同比+212%),前装搭载率提升至6%[4] - 激光雷达凭借高检测置信度、高距离精度成为高速NOA和城市NOA主流方案[4] - 智能驾驶在购车决策中重要性提升,激光雷达选配率上升[4] - 2023年中国激光雷达平均价格降至500美元以下,全球其他地区700-1000美元[6] DeepSeek算力效率提升≠算力通缩 - DeepSeek采用大规模专家并行模式,专家参数存储于多GPU提升算力资源利用率[7] - 通过算通信重叠策略缓解通信延迟问题,优化底层架构提升吞吐率[7] - MaaS模式对能提供大规模集群和高用户并发的公有云厂商具有盈利潜力[7] - DeepSeek单次推理激活370亿参数,H800单卡利用率达77%[7] - 多模态应用和AI Agent将增加单次请求tokens数量,带动算力需求增长[7] - 国产芯片厂商(如中兴通讯)和交换机厂商将持续受益于算力需求增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