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igent Driving
搜索文档
XPENG Redefines Mainstream EV Market with MONA M03 Max: World's Only AI-Powered Smart Driving at US$20,000
Globenewswire· 2025-05-28 22:50
文章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正式推出全电动掀背轿车MONA M03 Max,该车型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舒适性等方面有显著升级,推动智能驾驶普及 [2][4] 车型成绩 - MONA M03自2024年8月首秀、9月交付,截至2025年5月交付量达12万台,是小鹏车型中生产速度最快的,也创下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新速度记录 [3] - MONA M03在中国售价2万美元/15万人民币区间,获2024年轩辕奖“年度车”奖项 [3] 智能驾驶能力 - MONA M03 Max以AI创新为驱动力,将行业领先智能驾驶能力带入主流市场,挑战A级车传统预期,开启高等级智能驾驶新时代 [4] - 搭载全自研AI图灵智能驾驶系统,无需额外付费或订阅即可实现高级AI辅助驾驶,将城市级ADAS带到2万美元/15万人民币价格点,是全球该价格区间唯一基于视觉的自研高级ADAS [6] - 由双NVIDIA Orin - X芯片组提供动力,具备508 TOPS计算能力,是同级别竞品四倍,支持实时处理和安全冗余 [7] - AI图灵智能驾驶系统集成感知、决策和控制,有27个高精度传感器和超高清环绕现实显示,能准确检测超50种道路元素 [8] - 实现无缝人机共驾,车辆和驾驶员直观共享控制权,转向输入时系统不脱离,具备领先智能停车功能,无路线或场景限制 [9] 智能座舱升级 - MONA M03 Max搭载升级的AI天机系统5.7.0,比2024年车型新增超300个功能 [10] - 由自研XGPT大语言模型赋能,语音交互更无缝,场景覆盖扩大30%,超90%车辆功能可语音控制,体验超20万人民币以上豪华车型 [10] - 版本5.7.0响应超快,语音指令平均延迟低至0.9秒,多数指令1秒内执行 [11] - 拥有同级最大15.6英寸中控屏,搭配7.1.4环绕声布局的18个扬声器,打造沉浸式“音乐座舱” [11] 高级配置升级 - 提供更个性化、舒适和实用驾驶体验,超越价格等级 [12] - 驾驶座椅有三区腰部支撑系统和按摩功能,升级按摩区域比标准腰部支撑大30% [13] - 侧后视镜升级为无框简约风格,集成加热、自动折叠、记忆和倒车倾斜功能,有辅助驾驶蓝色指示灯 [13] - Max版提供600公里和502公里续航选项,Plus版有620公里和515公里版本 [14] 公司概况 - 小鹏汽车2014年成立,是中国领先AI驱动出行公司,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智能电动汽车,目标成为全球AI出行领导者,推动智能电动汽车革命 [15] - 自主研发全栈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智能车载操作系统及核心车辆系统,总部位于广州,在北京、上海、硅谷和阿姆斯特丹设有办事处,主要在肇庆和广州生产智能电动汽车 [16] -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上市 [17]
Hesai Group Reports First Quarter 2025 Unaudited Financial Result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5-27 05:0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财务和运营表现强劲,净收入同比增长近50%,亏损大幅收窄,ADAS和机器人领域需求加速,有望保持增长势头并实现全年盈利目标 [3] 管理层评论 - 2024年公司连续第四年成为全球汽车激光雷达营收市场份额第一,2025年开局良好,将延续这一势头 [3] - 2025上海车展显示OEM全力投入智能驾驶,公司激光雷达的三个核心信念与之契合,ADAS激光雷达获新订单,国际上与日本顶级供应商达成新项目,还为机器人出租车行业提供支持,JT系列吸引机器人客户 [3] -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和运营成果出色,净收入同比增长近50%,激光雷达发货量近20万单位,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净亏损同比收窄84%至1750万元人民币(240万美元),本季度非GAAP盈利超预期 [3] - 凭借坚实基础和ADAS、机器人领域加速的需求,公司有望保持增长势头,尽管关税环境多变,仍有望实现全年盈利目标 [3] 业务更新 全球业务 - 与总部位于日本的全球前五大一级供应商达成新开发项目,即概念验证(POC)计划,这是该供应商首次成为公司客户 [5] - 公司积极推动与欧洲和日本的四家顶级OEM和一级供应商的五个POC项目,其中三个在2025年第一季度成功完成 [5] 国内业务 - 公司在全球23家OEM的超120款车型上获得ADAS设计订单,包括奇瑞、长城汽车、极氪和吉利的新车型 [5] - 5月,理想汽车的整个L系列电动汽车将公司的ATL激光雷达作为标准配置集成 [5] 产品更新 - 公司宣布成功解决所有针对其的知识产权相关诉讼,重申对创新和研发的坚定承诺,这一结果确认了公司知识产权地位的稳固、法律策略的稳健以及基于创新的市场领导地位 [8] - 2023年4月,Ouster对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公司积极应对,今年3月仲裁庭裁决Ouster受先前和解协议约束,特拉华州地方法院最近无条件驳回了Ouster的诉讼 [9] 运营亮点 产品销售 - ATX激光雷达已获得12家OEM的设计订单,2025年第一季度量产加速,发货量接近4万台 [14] - 公司为百度阿波罗、滴滴、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等下一代机器人出租车车队提供主要激光雷达,支持部分合作伙伴海外扩张 [14] - 公司与中国一家领先的智能家居机器人公司扩大合作,未来12个月将提供30万台JT机器人激光雷达 [14] 新产品 - AT1440:全球通道数最多的汽车激光雷达,每秒可提供超3400万个点云,点云密度是主流汽车激光雷达的45倍以上 [14] - FTX:下一代固态激光雷达,用于盲点检测,视野为180°×140°,分辨率是前代FT120的两倍,窗口小40%,便于集成 [14] - ETX:专为L3设计,在10%反射率下探测范围达400米 [14] 新解决方案 - 推出适用于L2至L4自动驾驶系统的Infinity Eye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有三种定制配置:适用于高级L4自动驾驶系统的Infinity Eye A、适用于L3有条件自动驾驶的Infinity Eye B、适用于L2 ADAS应用的Infinity Eye C [14] 财务亮点(2025年第一季度) 营收与成本 - 净收入为5.253亿元人民币(7240万美元),同比增长46.3%,主要因中国ADAS激光雷达产品需求强劲;产品收入为5.107亿元人民币(7040万美元),同比增长44.7%;服务收入为1460万元人民币(200万美元),同比增长139.3%,因非经常性工程服务收入增加 [15][17] - 收入成本为3.061亿元人民币(4220万美元),同比增长39.2% [17] - 毛利率为41.7%,高于去年同期的38.8%,得益于ADAS和机器人激光雷达的有效成本和规模优化 [17] 费用情况 - 销售和营销费用为5050万元人民币(7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5%,主要因工资费用增加1110万元人民币(150万美元) [17] - 一般和行政费用为5410万元人民币(750万美元),同比下降21.3%,主要因股份支付费用减少1070万元人民币(150万美元) [17] - 研发费用为1.833亿元人民币(2530万美元),同比下降5.7%,主要因租赁费用减少640万元人民币(90万美元)和折旧摊销费用减少290万元人民币(40万美元) [17][18] 利润情况 - 运营亏损为3340万元人民币(460万美元),同比下降75.8%;非GAAP运营亏损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007亿元人民币大幅收窄至730万元人民币(100万美元) [15][22] - 净亏损为1750万元人民币(240万美元),同比下降83.6%;非GAAP净收入为860万元人民币(12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非GAAP净亏损6910万元人民币 [15][22] -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750万元人民币(240万美元),非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收入为860万元人民币(12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非GAAP净亏损6910万元人民币 [22] - 基本和摊薄每股净亏损为0.13元人民币(0.02美元),非GAAP基本和摊薄每股净收入分别为0.07元人民币(0.01美元)和0.06元人民币(0.01美元) [15][22] 现金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为28.607亿元人民币(3.942亿美元),去年12月31日为32.048亿元人民币 [22] 业务展望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在6.8亿元人民币(9370万美元)至7.2亿元人民币(9920万美元)之间,同比增长约48%至57% [19] 会议安排 - 公司管理层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5月26日晚上9点(北京时间5月27日上午9点)举行财报电话会议 [20] - 电话参会者需提前完成预注册,注册后将收到拨入详情;会议将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进行直播和存档,会议结束约一小时后可通过电话收听回放,回放截止至2025年6月3日 [20][21]
A股三大指数低开,机器人概念股走弱
凤凰网财经· 2025-05-08 09:36
市场表现 - 三大股指低开 沪指跌0.34% 深成指跌0.23% 创业板跌0.12% 机器人概念股走弱 [1] - 美股收盘 道琼斯指数涨0.70%至41,113.97点 标普500指数涨0.43%至5,631.28点 纳斯达克指数涨0.27%至17,738.16点 [2] - 热门中概股普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2.34% 阿里巴巴跌3.47% 京东跌0.70% 拼多多跌1.73% 蔚来汽车跌2.04% 小鹏汽车跌2.84% 理想汽车涨2.38% 哔哩哔哩跌3.83% 百度跌4.97% 网易跌2.29% 腾讯音乐跌1.11% [2] 券商观点 军工行业 - 军工上游信息化、新材料等领域需求、订单及业绩出现明显好转迹象 行业基本面或进入反弹阶段 建议关注信息化、新材料、航空发动机、新质新域方向 [3] 银行业 - 金融政策出台及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 结构性工具创新引导信贷结构优化 银行增资支撑信贷投放和风控 基本面积极因素积累 中长期资金入市加速红利价值兑现 维持推荐评级 [4] 汽车行业 - 4月车市表现平稳 新车上市及终端优惠提振新势力销量 以旧换新政策驱动2025年销量预期 建议关注订单及终端优惠变化 智能化主题发酵 看好智驾算法/芯片自研能力强的车企及机器人配套产业链 [5] 零售行业 - 消费复苏为核心主旋律 建议沿黄金珠宝、线下零售、国货美妆、医美四条主线布局 关注差异化产品力的黄金珠宝品牌 积极变革的线下零售龙头 综合实力强的国货美妆品牌 差异化医美产品厂商及机构龙头 [6]
中金:A股节后有望迎来“开门红”
快讯· 2025-05-06 08:04
A股节后市场展望 - 一季度A股上市企业业绩呈现边际改善趋势 [1] - 关税预期在小长假期间略显和缓 [1] - 港股美股在A股休市期间表现较好 [1] - 国内外环境对A股整体影响偏积极 [1] 行业配置建议 景气回升且受关税影响较小领域 - AI产业链成为重要主线 包括云计算 算力等基础设施环节及机器人 智能驾驶等应用环节 [1] - 对美敞口不高的出口链值得关注 如工程机械 电网设备 商用车等行业 [1] 现金流优质红利板块 - 水电 电信运营商 食品饮料等行业龙头公司具备配置价值 [1]
东风汽车申请注册无极智驾商标
快讯· 2025-04-09 15:55
商标注册 - 公司近日申请注册多枚"东风无极智驾"商标 国际分类包括运输工具 科学仪器 网站服务 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1年6月 法定代表人为杨青 注册资本156亿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涵盖开发 设计 制造 销售汽车及汽车零部件 工程建筑实施投资管理 二手车业务等 [1]
新势力 | 3月:车市稳步增长 新势力销量持续提升【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4-03 12:55
新能源车企交付量 - 2025年3月重点新能源车企交付量:零跑37,095辆(同比+154.7%,环比+46.7%)、理想36,674辆(同比+26.5%,环比+39.6%)、埃安34,082辆(同比+4.8%,环比+63.4%)、小鹏33,205辆(同比+267.9%,环比+9.0%)、蔚来15,039辆(同比+26.7%,环比+14.0%)、小米超29,000辆 [1] - 5家样本新势力车企(不含小米)合计交付156,095辆,同比+61.0%,环比+34.5% [2] - 2025年1-3月累计交付量:小鹏94,008辆(同比+330.8%)、理想92,864辆(同比+15.5%)、零跑87,552辆(同比+162.1%)、埃安69,338辆(同比-2.5%)、蔚来42,094辆(同比+40.1%) [11] 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3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185.0万辆,同比+9.1%,环比+33.7%,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100万辆,渗透率54.1% [2] - 国家安排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 [2] - 春节后汽车市场进入旺季,地方车展和新车发布活动频繁,新能源车型层出不穷 [2] 各车企表现分析 零跑汽车 - 3月交付37,095辆,C10交付0.9万辆(占比36.3%)、C11交付0.7万辆(占比27.3%)、C16交付0.5万辆(占比20.4%) [3] - B10开启预售,10.98万元起,发布零跑LEAP 3.5技术实现高阶智驾的舱驾一体集成 [3] - 借助Stellantis品牌背书及渠道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3] 理想汽车 - 3月交付36,674辆,L6交付1.3万辆(占比50.1%)、L7交付0.6万辆(占比22.0%) [4] - 全国已建成2,000座理想超充站,10,754根充电桩 [4] - 发布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MindVLA,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开源 [4] - MEGA Ultra智驾焕新版开启预订,价格52.98万元 [4] 小鹏汽车 - 3月交付33,205辆,MONA M03交付1.5万辆(占比50.3%)、P7+交付0.7万辆(占比23.7%) [5] - 全国已建成超2,080座自营站,10,900根充电桩,覆盖420座城市 [5] - 2025款小鹏G6售价17.68万起,G9售价24.88万起 [5] - 国内首发量产"端到端"大模型 [7] 蔚来汽车 - 3月交付15,039辆,ES6交付0.3万辆(占比35.2%)、ET5T交付0.3万辆(占比27.6%) [6] - 全国已建设换电站3,206座,充电桩25,818根,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超120万根 [6] - ET9开启全国交付 [6] 小米汽车 - 3月交付超29,000辆 [6] - 新款SUV YU7预计2025年年中上市,定位25-30万元级别,对标特斯拉Model Y [6] - 搭载96.3kWh或101.7kWh电池组,续航675-820公里 [6] 行业技术趋势 - 端到端技术推动智驾能力飞跃,智驾平权为核心主线 [7] - 2025年智驾技术进步有望降低硬件门槛,将智驾应用在20万以内主流市场 [8] - 小鹏和比亚迪等车企有望通过平价智能化形成差异化优势 [8] 投资建议 - 智能化能力将成为车企竞争的重要因素,看好智能化布局领先、产品周期向上的优质自主车企 [10] - 推荐比亚迪、吉利汽车、小鹏汽车、赛力斯、理想汽车,建议关注小米集团 [10] - 零部件领域看好新势力产业链和智能电动增量,推荐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等 [10]
地平线机器人技术-2024 年下半年毛利率达 76.1% 创新高;J6M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拓展至理想汽车;目标价上调至 13.33 港元;推荐买入
2025-03-27 15:2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为智能驾驶芯片行业,公司为地平线机器人(Horizon Robotics,9660.HK)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 - 2024年下半年营收1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55%,高于彭博共识10% [4] - 2024年下半年汽车产品营收4.4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99%;汽车许可及服务营收9.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38% [4] - 2024年下半年毛利率76.1%,高于GSe的72.5%和共识估计的69.5%,主要因汽车产品毛利率超预期 [4] - 2024年下半年运营亏损12亿人民币,与GSe一致,低于共识的9.72亿亏损;净利润74亿人民币,扭亏为盈,高于GSe亏损12亿和共识盈利3.89亿的预期 [4][7] - **业务发展** - 2024年产品解决方案交付量达290万,获得超100个车型设计定点 [3][9] - 理想汽车自2025年5月起采用地平线J6M芯片用于L系列和MEGA系列车型,此前使用J5芯片,升级后AD Pro系统安全性增强,还计划基于J6M开发城市NOA功能,体现了双方长期合作及地平线的供应商信誉 [8] - 中国汽车OEM如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和广汽等推动智能驾驶普及,地平线是关键芯片供应商之一,预计2025年ASP将稳固增长,J6P芯片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海外市场与领先一级供应商合作,采用其Horizon Mono解决方案开发智能驾驶方案 [9] - **盈利预测调整** - 考虑2024年业绩,调整2025 - 2030年盈利预测,将部分2025年营收调整至2026年及以后,2026 - 2030年营收上调2% - 5% [10][11] - 2025年营收增长50%,2026 - 2028年增速超60%;2025年毛利率下调,2027 - 2030年上调;研发支出维持高位,预计2027年运营收入扭亏为盈 [11] - **估值与评级** - 基于EV/EBITDA倍数估值,将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13.33港元(此前为11.77港元),目标倍数基于EBITDA增长与同行交易EV/EBITDA倍数的相关性得出,维持买入评级 [1][11][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风险提示**:面临竞争加剧、产品组合升级缓慢、客户群体扩张慢和地缘政治导致的供应链风险 [18] - **公司相关关系**:高盛在过去12个月为地平线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并获得补偿,未来3个月有望继续获得补偿,过去12个月有投资银行服务客户关系,且在过去12个月管理或共同管理过其公开发行 [27] - **评级与覆盖定义**:分析师将股票推荐为买入或卖出列入投资名单,未列入的为中性;还介绍了未评级、早期生物科技、评级暂停、覆盖暂停和未覆盖等情况的定义 [37][40] - **全球研究分布**:高盛全球投资研究在全球多个地区分发研究产品,各地区有不同的分发实体 [41]
专家访谈汇总:中国宠物药正悄悄攻占全球市场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26 21:33
智驾平权之车企智驾方案梳理 - 智能手机市场2024年预计出货量12.2亿部,同比增长7%,结束连续两年下滑[2] - L3级别自动驾驶(城市NOA)推动国内电动汽车渗透率达50%-80%以上[2] - 自主品牌通过独资或合资模式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推动智能电动车全球化[2] 回盛生物:规模效应、出海扩张与宠物医疗生态的三重驱动 - 动保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养殖企业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Q1的66%降至Q3的61%,预计Q4进一步下降[2] - 公司通过原料药一体化布局降低制剂成本,核心产品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生产规模持续扩大[2] - 2024年下半年原料药产能利用率提升,预计Q4营收突破4亿元创单季度新高[2] - 越南工厂2025年Q2投产加速东南亚市场扩展[2] - 推出宠物药品"盛宠宁"系列驱虫药,依托原料药优势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2] - 中国兽药行业快速增长,2024年猪价回升将带动动保产品需求[2] 光学黄金大赛道 - 手机摄像头沿光学防抖、大光圈、潜望长焦等多方向发展,硬件升级推动ASP提升[3] - L2+级别ADAS在2025年加速渗透,10万元以下车型智能驾驶功能从"0"到"1"发展[3] - 车载摄像头需求快速增长,国产厂商量产能力提升将推动国产化率[3] - 光波导技术成为AR眼镜终极解决方案,水晶光电在AR领域布局值得关注[3] - 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2023年185亿元,预计2028年超395亿元(CAGR 17.5%)[3] 城市NOA渗透率提升,激光雷达行业爆发 - 2024年激光雷达交付量预计超150万台(同比+212%),前装搭载率提升至6%[4] - 激光雷达凭借高检测置信度、高距离精度成为高速NOA和城市NOA主流方案[4] - 智能驾驶在购车决策中重要性提升,激光雷达选配率上升[4] - 2023年中国激光雷达平均价格降至500美元以下,全球其他地区700-1000美元[6] DeepSeek算力效率提升≠算力通缩 - DeepSeek采用大规模专家并行模式,专家参数存储于多GPU提升算力资源利用率[7] - 通过算通信重叠策略缓解通信延迟问题,优化底层架构提升吞吐率[7] - MaaS模式对能提供大规模集群和高用户并发的公有云厂商具有盈利潜力[7] - DeepSeek单次推理激活370亿参数,H800单卡利用率达77%[7] - 多模态应用和AI Agent将增加单次请求tokens数量,带动算力需求增长[7] - 国产芯片厂商(如中兴通讯)和交换机厂商将持续受益于算力需求增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