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B估值
icon
搜索文档
“申”挖数据 | 估值水温表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 当前A股巴菲特指标为71.82%,处于70%-80%的安全区间 [6][21] - 上证指数PE为14.06倍,较上期下降1.30%,深证成指PE为23.95倍,下降6.18% [26] - 创业板指PB为3.6倍,处于近十年28.91%分位,较上期下降7.76% [26][29] 宽基指数估值分化 - 创业板指PE分位10.98%,中小100分位16.08%,均低于20%历史水平 [7] - 科创50PE分位97.66%,北证50PE分位97.08%,接近历史峰值 [7] - 中证500PB为1.75倍,下降4.99%,半导体PB为5.37倍,逆势上升0.27% [14] 行业估值结构性机会 - 农林牧渔PE分位7.96%,PB分位5.06%,PS分位13.70%,均低于20%分位 [8][33][41] - 纺织服饰PE分位10.78%,PB分位7.63%,PS分位10.16%,处于十年低位 [8][33][41] - 计算机PE分位86.14%,房地产PE分位96.22%,估值风险较高 [8][33] 重点指数动态变化 - 中证新能源PE下降9.86%至32.04倍,PB下降8.25%至1.89倍 [11][14] - 北证50PE上升3.94%至63.82倍,PB上升4.79%至4.52倍 [11][14] - 中证1000PE下降4.55%至36.37倍,PB下降5.70%至1.99倍 [11][14] 市场总貌数据 - 上海市场上市公司2,285家,总市值51.5万亿元,平均PE13.94倍 [17] - 深圳市场上市公司2,871家,总市值49.4万亿元,平均PE23.27倍 [18][25] - 全市场PB分位显示,电力设备下降9.05%,国防军工下降2.03% [37]
保险|短期买贝塔价值,长期买新发展机遇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9 08:19
保险板块估值与投资机会 - 全球股市震荡导致保险板块PB估值处于过去三年区间下限,隐含较高性价比的贝塔价值 [1] - 保险公司股价以净资产为估值基准,过去三年受降息周期、地产下行和股市波动影响,业绩稳定性变差 [2] - 长期看行业将分享供给侧集中、低成本负债和分红险转型的发展红利 [1] 短期估值与市场影响 - 当前PB估值回到三年下限,贝塔价值性价比显著 [2] - 传统险销售模式导致业绩波动性增加,但估值基准稳定 [2] 长期行业新周期驱动因素 - 上市公司负债成本整体低于3%,显著优于中小公司,主要因历史积累的高价值率保障型业务 [2] - 2024年末险资债券配置占比同比提升5.0ppts,资产久期持续拉长 [2] - 2025年起可能进入低利率波动阶段,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预定利率分别为2.5%/2%/1.5%,预计进一步下调 [3] - 老龄化推动60后、70后对分红险等类固收资产需求释放 [3] - 报行合一政策促使银保渠道向头部集中,新业务价值有望量价齐升 [3] 分红险转型前景 - 2025Q1以来分红险销售占比显著提升,转型成效初现但需观察持续性 [3] - 分红险保底利率高于存款利率,长期可享超额回报,符合客户资产配置逻辑 [3] - 监管推动利率变动型产品发展,支持耐心资本培育 [4] - 参照中国香港、台湾及大陆2000-2013年经验,未来5-10年可能回归分红险主导模式 [4] 估值体系演变 - 过去五年PB为估值基准,因传统险主导且利差敏感度高 [4] - 2025年后分红险占比提升将推动商业模式趋近资管公司,PEV估值体系有望重建 [4] 投资策略核心逻辑 - 低利率环境加速行业分化而非整体利差损,监管支持负债成本优化和产品转型 [6] - 长期通胀假设下,2%CPI目标与险企4%投资收益率具有合理性 [6] - 2025年是低成本负债积累和分红险转型起点,商业模式将向资管公司靠拢 [6]
【策略】估值因素如何用于行业比较?——行业比较研究系列之六(张宇生/王国兴)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01 17:14
行业比较中的估值因素分析 - 行业比较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单一因素难以长期制胜,本篇报告重点研究估值因素在行业比较中的应用 [3] 估值直接用于行业比较的效果 - 绝对值视角下,PE和PB估值对行业股价的影响均不稳定,即使针对行业特点选用不同估值方法,效果仍不佳 [4] - 估值标准化后效果有所提升,但依然不稳定,标准化后的估值分组效果优于未标准化分组,但对股价表现的预测仍不稳健 [4] 估值结合市场情绪的效果 - 高估值或低估值因子难以持续表现较好,因股价短期表现更多受基本面预期变化和事件催化影响,估值通常在长期投资中才显现均值回归特性 [5] - 市场情绪是估值影响股价的关键因素:情绪上升时投资者偏好高估值行业(追求弹性),情绪下降时偏好低估值行业(追求确定性) [5] - 结合市场情绪后,PE/PB估值绝对值分组的行业表现区分度显著提升,各组单调性明显,多空组合呈现稳定上升趋势 [6] - 标准化估值(如Z-score)结合市场情绪后效果一般,分组单调性和多空组合稳定性均较差 [6] 最优估值指标选择 - PE估值绝对值结合市场情绪的效果最佳,建议情绪上升时买入高PE行业,情绪下降时买入低PE行业 [7] - 2013年1月至2025年2月,按PE估值结合情绪构建的组合年化收益分别为16.3%(高PE组)、-4.7%(低PE组),多空组合年化收益达20.9%,夏普比率1.0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