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
搜索文档
主动服务全省大局 贡献更多焦作力量——访焦作市委书记李亦博
河南日报· 2025-06-26 15:00
工业发展战略 -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提升新材料、绿色食品、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水平 [1] - 加快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布局氢能等未来产业 [1]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 壮大怀药、新茶饮等县域富民产业,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 文旅融合发展 -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1] - 塑造黄河文化、太极文化等"文化标识",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1] 生态保护与治理 - 加强黄(沁)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 [1] - 实施海河源头综合治理等项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 民生保障与基层治理 -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突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 [1] - 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
溯源宁远河上游——毛拉洞水库:碧水藏深谷 清流润万家
海南日报· 2025-06-26 10:26
水库概况 - 毛拉洞水库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宁远河上游,整体库区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 [3][5] - 水库2006年建成,水质清澈,2025年第一、二季度检测均值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限值 [5] - 库区森林覆盖率高,拥有桫椤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态环境无污染 [4][5] 供水功能 - 水库通过新政净水厂向保亭12个乡镇及景区供水,覆盖人口约13万人 [7] - 水库水源通过动力自流抵达水厂,相比保亭河原水处理流程简化近40% [7] - 居民反馈水质改善显著,烧水壶水垢减少,饮用水口感提升 [8] 生态与社会价值 - 水库建成涉及毛胆村约500名村民搬迁,原村落现为水库淹没区 [6] - 库区设立一级和二级水源保护区,生态护林员每日巡查杜绝污染 [7][8] - 水库串联热带雨林生态资源与民生供水,成为保亭十万居民的生命水源 [8]
象山韭山列岛迎来首批中华凤头燕鸥“外籍观察官”
中国环境报· 2025-06-26 09:23
中华凤头燕鸥保护现状 - 中华凤头燕鸥是极度濒危珍稀鸟类 全球种群数量曾不足50只 目前回升至约200只 [1][4] - 韭山列岛保护区成功孕育出占全球80%的中华凤头燕鸥雏鸟 成为该物种最安全的避风港之一 [3][4] - 该物种一度被认为灭绝 2000年在马祖列岛被重新发现 因独特黑色羽冠和复杂迁徙路线被称为"神话之鸟" [1] 保护区工作进展 - 保护区首次面向全球招募4名外籍观察官 旨在提升全球关注度并吸引年轻人参与生态保护 [1][4] - 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中华凤头燕鸥搭建专属家园 长期坚守陪伴鸟类度过关键生命季节 [3][4] - 观察官需从数千只燕鸥群中辨识中华凤头燕鸥 记录其各项情况 学习区分其与大分头燕鸥的差异 [3] 国际合作与影响 - 外籍观察官来自多国背景 包括美国出生的叙利亚籍宁波诺丁汉大学博士生 [1] - 活动通过多元化视角增强保护工作国际影响力 观察官对保护区成就表示高度敬佩 [3][4] - 保护区希望借此推动更多人参与生态保护 续写"神话之鸟"生存新篇章 [4]
第一观察丨领悟总书记抓土地工作的系统思维
新华社· 2025-06-25 21:08
土地资源保护与系统治理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土地观",强调土地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多功能性,将生态保护、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 [3] - 我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凸显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 [3] - 耕地保护需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3][4] 土地资源类型与功能 - 森林被定位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强调其多功能联动价值 [5] - 草原是地球的"皮肤",具有基础性生态作用,破坏后修复困难 [6] - 湿地是"地球之肾",开发应以生态保护为主,贵在原生态 [6] - 沙地治理是滚石上山的过程,需要持续努力防止反复 [6] - 5亿亩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6] 土地资源利用原则 -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6] - 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田则田、宜湿则湿、宜沙则沙,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7] - 土地要素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需要兼顾科学保护和高效利用 [7] 系统治理与生态保护 -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需要统一保护、统一修复 [4] - 土地保护与生态保护统筹推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的美丽国土 [5] - 各类土地资源都承载着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 [5]
从“一滴水”到“一片绿” 10年,青山村再出发
每日商报· 2025-06-25 10:52
青山村龙坞水库 10年前,青山村还是余杭区黄湖镇一个最偏远、村集体最薄弱的一个村。 龙坞水库水源地保护试点启动后,这"一滴水"带来了"一片绿",从"生态修复"到"生物多样性保 护",为青山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生态红利"—— 吸引青山自然学校、融设计图书馆等40余家生态产业,120余位国内外青年人才来到乡村创新创 业,去年访客数增长至近10万人次,今年1-5月游客数同比增加50%,村集体经济收入这几年保持60%以 上持续增长。 6月24日,"两山"理念二十载·共富共美项目发布暨"西湖智库"生态文明实践站三年行动启动,这 次,青山村再出发。 从青山村到全村域 黄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林伟表示,目前,青山村已基本形成绿水青山孕育生态产业、生态产业 带动强村富民、强村富民反哺绿水青山的村内生态保护补偿正向闭环。 看到10年的蜕变,周林伟很感慨,"过去10年,我们在生态保护上做了一些探索,也获得了比较好 的成效。当然,我们也面临了很多挑战和问题,比如,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除了水源,还有 农田、山林、湖泊、草地、湿地等,现在生态保护关注度越来越高,不仅是社会组织,还受到全社会的 关注,同时,'受益者付费'的渠道多 ...
守护候鸟 绘就和谐共生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6-25 05:43
候鸟保护现状 - 我国是全球候鸟跨境迁徙的重要通道,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中有4条途经我国 [1] - 近年来我国明确了1140处候鸟迁飞通道重要栖息地,认定58处国家重要湿地,构建起候鸟迁飞通道保护网络 [1] - 广东海丰国际重要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广东海丰湿地保护成效 - 野生鸟类种群数量从1998年的72种上升到目前的273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5种 [3] - 黑脸琵鹭数量达451只,创历史新高 [3] - 2025年监测到8只黑鹳和209只东方白鹳,刷新保护区监测最高数量 [2] - 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5只 [2] 山东黄河口湿地保护成果 - 2025年首只人工孵化朱鹮幼鸟诞生,体重60.99克 [4] - 2024年繁殖季成功孵化20只朱鹮幼鸟,2025年产下首批3枚卵 [4] - 东方白鹳2025年成功繁殖233巢、孵化536只幼鸟,创历史新高 [5] - 鸟类种类由建区之初的187种增至374种 [6] 辽宁鸭绿江口湿地保护措施 - 2025年春季观测周期内记录到36种水鸟,总数量超过16万只 [9] - 开展候鸟卫星追踪工作,为全球候鸟迁飞区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9] - 2023年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0] 保护技术应用 - 广东海丰湿地使用8台高清视频设备24小时监测,并探索人工智能技术 [3] - 山东黄河口建成"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开发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识别技术 [6] - 辽宁鸭绿江口联合科研机构开展候鸟卫星追踪 [9]
我的家就在黑河源头(我家门前有条河)
人民日报· 2025-06-23 06:10
我是退伍军人,最初县里要在这片无人区招管护员,因为距离远,没人愿意来。村里找到我时,妻子没 有多说什么,毅然陪我搬了过来。我们能在这里坚守,和她的付出分不开。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工作一直是巡护。沿着"9号公路",往西50公里是沙龙滩管护站,它的上面就是八 一冰川——黑河正源所在,往东走就是油葫芦管护站。这中间近百公里的范围内,有10多条山沟,两侧 的冰山发育出50多条黑河支流。我们今天走这条沟,明天走那条沟,一个月下来,基本沿着河巡护完一 遍。 我每天都守着黑河,晴天的时候,清澈的水在强光照射下,远看是黑色的,近看却透着光的清澈。早些 年的黑河,可不是这样。黑河源头的生态非常脆弱,那时候,因为监管力量不足,黑土滩特别多,河道 里坑坑洼洼,还经常断流,我记得最长时断流了40天。 我叫叶金俄日,我和妻子东木措,已经在这祁连山下、黑河源头待了19个年头。 紧挨着青海祁连县"9号公路"、两边是茫茫祁连山脉,路边这3间平房,就是黑河源头流域生态管护站, 也是我住了19年的家。这里冬天长、夏天短,海拔3500米,刚来这里时,没水没电,只有一个"马脊 梁"黑帐篷。一场白毛风刮起,把帐篷都掀翻了。 (责编:赵欣悦、袁勃) 关 ...
把祁连山“搬”出山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14:00
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博物馆概况 - 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博物馆位于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分为自然博物馆和景观园区两大主体功能区 [1] - 展陈面积近4000平方米,包含七个主展厅和两个临展厅,收集各类自然标本1000余件 [2] - 通过展品和声光电多媒体技术,多维度展示祁连山生态和地质资源,近两年吸引数万名游客 [1] 博物馆特色展陈内容 - 采用巨幕视频、数字沙盘、AR互动等科技手段展示祁连山23亿年地质变迁和400余件珍稀野生植物 [1] - "西北湿岛展区"还原冰川环境,沉浸式冰洞模拟祁连山冰雪区样貌 [3] - 通过投影实景影像展示雪豹生存环境及捕食行为,突出其作为旗舰物种的地位 [3] - 设有"万宝之山"展区,展示34种矿产,其中金、钨、稀土储量全国前列,祁连玉以质地温润著称 [3] 祁连山生态资源价值 - 东西绵延1000公里,拥有冰川2684条,冰储量84.48立方千米,总储水量1320亿立方米(相当于5个鄱阳湖) [2] - 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孕育30多个民族聚居的多元文化 [4] - 2017年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面积5.02万平方公里(甘肃占70%),正构建三级综合生态保护网络 [5][6] 生态保护现状与挑战 - 冰川正以每年超2米速度退缩,且退缩速度持续加快 [5] - 已建立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的保护体系,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和谐状态 [6]
平陆运河风物志㉜丨灵东浴日万物兴
广西日报· 2025-06-22 09:50
水库概况 - 灵东水库位于灵山县佛子镇罗阳山 坝长1824米 总库容1.69亿立方米 有效库容7900万立方米 [2] - 水库承担灌溉 防洪 居民饮水等重任 滋养灵山50多万人口 18万亩良田 [2] - 水库作为平陆运河应急调用水源 2023年5-8月需放水2710万立方米保障钦州市区灌溉和生态用水 [2] 历史建设 - 1958年灵山县为根治水患兴建水库 成为当时全国十大水库之一 [3] - 1960年周恩来总理对水库建设作重要指示 灵山人历时5年建成大坝 锁住145平方公里集雨流水 [5] - 建设高峰期汇聚2.5万名干部 职工 居民等 采用竹棚居住 咸菜粥饮食的艰苦条件 [5] 经济效益 - 水库坝前鱼苗基地年产鱼苗水花超100亿尾 灵山县80多家鱼苗场年均产淡水鱼水花1500亿尾 年产值3亿元 [6] - 灵山县自20世纪60年代起保持四大家鱼人工孵化技术全国领先 鱼苗出口俄罗斯 越南等国 [6] 战略定位 - 水库是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将为南宁 钦州 北海等地近1400万人口提供供水 [6] - 水库与平陆运河等工程联合调度 将增强区域水资源配置与生态保护能力 [6]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经济日报· 2025-06-22 05:57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 2024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达287350亿元,同比增长5.2%,占全国GDP比重提升至21.3%[1][2]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GDP达8.7万亿元,占西部地区比重约30.3%[2] - 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关中平原城市群、兰西城市群等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2]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川渝两地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汽车产量和电子信息产值占全国10%以上,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3[3] - 西部地区新能源装机总规模超4亿千瓦,占全国40%,成为重要绿色能源基地[3] - 重庆大足区布局黑山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亿元[4] 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 - 西部地区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5] - 四川吸引长江沿线省份企业入川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5] - 第二十届西博会展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领域成果[3]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西部地区实施秦岭北麓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修复3.5万公顷[8] - 宁夏贺兰山废弃矿坑发展文旅产业,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9] - 甘肃古浪县2024年完成造林绿化10.53万亩,经济林果年产值超9000万元[9] 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15] - 西部陆海新通道2024年开行超万列,重庆经该通道运输货物货值467亿元[15] - 云南自贸试验区形成393项制度创新成果,广西自贸试验区创新"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13] 民生改善与社会发展 - 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2.4万元增至2023年3.1万元[17] - 2024年西藏、新疆、甘肃居民收入增速分别达8.2%、6.7%、6.4%[17] - 重庆人均预期寿命79.72岁,新疆每10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达16536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