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减持
搜索文档
达刚控股股东英奇管理拟减持不超3%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9-17 19:10
股东减持计划 - 达刚控股股东英奇管理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 [1] - 减持时间区间为2025年10月17日至2026年1月16日 [1] - 减持数量不超过952万股 约占公司总股本3% [1]
三一重能:多名股东拟减持公司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9-17 18:43
核心股东减持计划 - 周福贵拟减持不超过296.55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2418% [1] - 李强拟减持不超过252.07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2055% [1] - 余梁为拟减持不超过65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530% [1] - 廖旭东拟减持不超过25.88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211% [1] - 杨怀宇拟减持不超过12.5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102% [1] - 陈修强拟减持不超过1.35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011% [1] 减持原因说明 - 所有减持计划均因股东个人资金需求 [1]
宇瞳光学:金永红拟减持0.5930%
国际金融报· 2025-09-17 18:33
公司高管持股及减持计划 - 董事兼总经理金永红持有公司股份1044.46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2.8152% [1] - 金永红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2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5930% [1] - 高级管理人员陈天富持有公司股份179.76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4845% [1] - 陈天富计划减持不超过1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0270% [1] - 减持计划实施期间为2025年10月17日至2026年1月16日 [1]
凌玮科技:董事洪海拟减持0.28%
新浪财经· 2025-09-17 18:29
股份减持计划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洪海持有公司股份12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11% [1] - 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3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28%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7日至2026年1月16日 减持价格不低于32.33元/股 [1]
北京国际人力资本集团:股东天津融衡拟减持不超1698.34万股,占总股本3%
新浪证券· 2025-09-17 17:43
减持计划详情 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天津融衡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计划减持合计不超过 1698.34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减持价格将根据减持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减持时间: 本次减持将于公告披露之日(2025年9月18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进行,即2025年10月17日至 2026年1月16日。在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即不 超过566.11万股;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即不超过1132.23万股。 - 减持方式及数量: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566.11万股,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132.23万股。 -减持原因:股 东自身资金需求。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北京国际人力资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8日发布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天 津融衡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天津融衡")因自身资金需求,拟减持公司股份。 天津融衡持股情况 截至公告披露日,天津融衡持有北京国际人力资本集团股票4976.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79%,且上 述股份均 ...
国盛智科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减持,持股比例降至68.87%
新浪财经· 2025-09-17 16:47
股东减持情况 - 控股股东、实控人潘卫国、卫小虎及其一致行动人南通协众和南通齐聚于8月28日至9月17日期间减持股份 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1] - 南通协众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累计减持0.6% 南通齐聚累计减持0.52%[1] - 减持后相关方持股比例从70%降至68.87%[1] 减持计划执行与影响 - 此次减持系履行此前计划 不触及要约收购[1]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未发生变化 不影响公司治理与经营[1] - 南通协众和南通齐聚减持计划尚未完成 公司将督促合规并及时披露信息[1]
奕东电子实控人方拟套现3亿 上市募21.7亿扣非连亏2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9-17 15:29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王刚及四家员工持股平台计划减持不超过6,916,833股 占公司总股本2.96% 占剔除回购后总股本3.00% [1] -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上限为总股本1.00% 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上限为总股本2.00% 减持期间为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的三个月内 [1] - 按47.62元收盘价计算 拟减持套现总额约3.29亿元 [2] 股东持股结构 - 王刚持股10,008,009股 占总股本4.28% 奕孚投资持股3,089,472股占1.32% 奕合投资持股625,501股占0.27% 奕萃投资持股848,679股占0.36% 奕宁投资持股1,160,929股占0.50% [2] - 四家投资平台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实际控制人邓玉泉 属于一致行动人关系 [2] - 减持后公司控制权不变 不影响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 [2] 上市与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25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发行5840万股 发行价37.23元/股 募资总额21.74亿元 [3][4] - 实际募资净额19.71亿元 超原计划10.57亿元 保荐承销费用1.79亿元 [4]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58.00元 为历史最高价位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7.10亿元 同比增长16.37% 2023年收入14.70亿元 [4][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001.44万元 同比暴跌1967.70% 2023年盈利214.24万元 [4][5]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为负 2024年亏损4857.22万元 同比扩大296.91% [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正 2024年达8705.06万元 同比增长16.43% [4][5]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下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03:26
股东持股基本情况 - 股东元禾重元持有公司股份75338364股 占公司总股本2.04% [1] - 股份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股份 已于2024年6月11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1] 减持计划主要内容 -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36882173股 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 [2] -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38456191股 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04% [2] -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2]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2] 股东承诺情况 - 股东已履行36个月锁定期承诺 [4] - 锁定期满后减持将遵守证监会及交易所相关规定 [5] - 减持前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减持计划 [5] - 若未履行承诺 减持收益将归公司所有 [6] - 本次减持事项与已披露承诺一致 [7] 减持计划性质 - 不属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减持 [7] - 不属于上市时未盈利公司相关方减持 [7] - 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8]
通合科技股东杨雄文、李明谦、任献伟拟分别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175.27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16 21:47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股东杨雄文 李明谦 任献伟计划减持不超过175.27万股股份 [1] - 减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 [1] - 减持时间窗口为2025年9月22日至2025年12月19日 [1]
“男鞋第一股”奥康国际连亏3年!第三大股东减持套现超90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1:21
股东减持情况 - 第三大股东项今羽累计减持1139万股 占总股本2.84% [1][2] -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400万股套现至少3352万元 大宗交易减持739万股套现6000.68万元 [2][3] - 合计套现金额不低于9352.68万元 仍持有7.14%股份 [1][3] - 理论上仍可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61万股 [3] 股价表现 - 股价从2021年7月10.03元最低跌至2024年2月3.46元 [2] - 2025年8月8日创近4年新高10.26元 较2024年低点最大涨幅接近2倍 [1][2] - 大宗交易成交价为8.12元/股 [3] 财务表现 - 连续3年亏损:2022年归母净亏损3.74亿元 2023年亏9327.89万元 2024年亏2.16亿元 [4] - 扣非净利润亏损更严重:2022年4.18亿元 2023年1.58亿元 2024年2.61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1亿元 同比下降21.39% [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9204.48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364.28% [4] - 毛利率稳定在40%以上 但净利率持续为负 [4]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奥康投资持股27.73% [5] - 实控人王振滔直接持股15.10% 间接持股合计40.06% [5][6] - 控股股东质押比例80.60% 实控人质押比例99.08% [6] - 控股股东未来半年内到期质押股份101.01万股 占总股本0.25% [6]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累计分红超过1亿元 [6] - 2024年半年度分红4811.76万元 年度分红6014.7万元 均已实施完毕 [6] 经营状况 - 主要从事皮鞋及皮具产品研发生产零售 [4] - 营业收入下降受宏观经济下行、消费需求疲软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4] - 销售费用过高导致净利率为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