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券商
icon
搜索文档
Brokers Suggest Investing in Super Group (SGHC) (SGHC): Read This Before Placing a Bet
ZACKS· 2025-06-13 22:31
分析师评级与投资决策 - 投资者常依赖卖方分析师推荐决定股票买卖 但媒体对评级变动的报道可能影响股价 其可靠性存疑[1] - Super Group (SGHC) 当前平均经纪商推荐(ABR)为1.17(1-5分制 接近强力买入) 基于6家机构评级构成 其中强力买入占比83.3% 买入占比16.7%[2] ABR的局限性 - 单纯依赖ABR决策存在风险 研究表明经纪商推荐难以为股价上涨潜力提供有效指引[5] - 经纪商分析师存在明显乐观偏见 每1次"强力卖出"推荐对应5次"强力买入"推荐 利益与散户投资者不完全一致[6][10] - ABR数据可能存在时效性问题 未及时反映最新业务趋势变化[13] Zacks评级体系优势 - Zacks Rank通过盈利预测修正量化模型 1-5级分类与股价短期走势强相关 历史审计表现优异[8][11] - 与ABR不同 Zacks Rank强制保持各等级比例平衡 且实时更新分析师对盈利预测的修正[12][13] SGHC具体评级分析 - Super Group当前Zacks共识盈利预测维持0.51美元不变 近一月无修正 获Zacks Rank 3(持有)评级[14][15] - 建议谨慎对待其买入等效ABR评级 因盈利预期未显示上行动能[15]
民生策略首席牟一凌离职 国联民生研究业务加速整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22:02
人事变动 - 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院长助理牟一凌已离职,去向尚未知悉 [1] - 牟一凌团队成员包括纪博文、吴晓明、王况炜等7人,6月2日参加最后一场路演 [1][3] - 原民生证券固收首席谭逸鸣回归天风证券,团队两名成员刘雪、唐梦涵随同离职 [6] - 原国联证券固收首席李清荷加盟方正证券,导致国联民生证券暂无固收首席 [6] - 原国联证券研究所所长杨烨辉加盟华金证券任总裁助理兼所长 [7] - 原国联证券副所长贺朝晖跳槽至华金证券任副所长兼电新首席 [7] 研究业务整合 - 国联民生证券推进研究业务整合,实行"双负责人制"和6个月过渡期 [6] - 研究业务整合协调小组采用"胡又文+贺朝晖"双组长模式,交叉考核实现制衡 [6] - 2024年民生证券分仓佣金3.16亿元(行业第14),国联证券1.45亿元(第30),合并后4.62亿元升至第8 [7] - 公司计划扩大上市公司研究覆盖和机构客户服务,力争进入研究业务头部序列 [7] 个人背景 - 牟一凌1987年出生,CFA,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新生代策略分析师佼佼者 [3] - 曾任国泰君安高级策略分析师,获2018新财富第5名等多项奖项 [3] - 2020年3月加盟开源证券首次担任首席策略分析师 [3] - 2021年12月加入民生证券,在周期研究领域表现突出 [4] - 2024年带领团队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5名 [5]
多只证券股盘中调整,证券ETF(159841)跌逾1%,机构:行业PB估值仍在历史底部区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4:12
证券板块表现 - 6月13日证券ETF(159841)下跌1 12% 成交额超1 1亿元 居深市同标的产品第一 [1] - 主要权重股普遍下跌 东方财富 国泰海通 华泰证券 广发证券 中金公司均跌超1% [1] - 证券ETF(159841)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 聚焦A股大市值证券龙头 涵盖传统证券和金融科技龙头 [1] 券商回购动态 - 中泰证券计划使用3亿元—5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 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1] - 今年以来已有6家券商实施回购 金额合计超12亿元 包括国金证券 财通证券 国泰海通 东方证券 西部证券 华安证券 [1] - 券商回购释放信号:传递价值低估判断 展示对公司基本面和长期发展的信心 注销式回购占比提升反映行业优化股本结构 [1] 行业趋势分析 - 监管政策引导券商资本集约式发展 鼓励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行业盈利分化加大 [2] - 券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有望加快 当前行业PB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2]
专访弘量研究有限公司李立成:坚持走出一条china式的巴菲特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6-13 10:05
投资理念 - 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投资者心态、分析研究能力、仓位配置、个人性格、宏观经济政策、市场走势和运气 [2] - 股市遵循适者生存法则,投资者必须适应市场环境并与各类参与者打交道 [2] - 市场演进呈现周期性特征,对应牛熊市和震荡市的交替 [2] 投资核心要素 - 情绪管理是首要因素,优秀投资者能够控制而非被情绪支配 [4] - 保持理性和客观态度至关重要,需避免外界一致性看法和自身思维定势的干扰 [4] - 行业和公司研究能力虽不能保证高收益,但能避免重大失败 [4] - 深度研究有助于情绪管理和保持客观理性 [4] 投资者建议 - 建议投资者尽早入市,早期资产规模小可降低实际亏损风险 [5] - 入市前需掌握必备知识,建立适合自己的操作体系 [5] - 能力圈并非固定,投资者应保持谦逊并持续学习扩展 [6] - 科技进步深刻改变产业格局,投资者必须与时俱进 [6] 外资券商分析 - 外资准入放开将提升证券行业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促进格局优化 [6] - 国内券商需夯实传统业务,布局"投资+投行",推动财富管理转型 [7] - 外资券商优势包括投行交易能力、产品设计、研究投资能力、全球分销和风控体系 [8] - 外资券商劣势包括渠道网络不足、本地资源缺乏、文化差异和决策流程复杂 [8] - 外资券商将面临本土券商的竞争压力,但会注重全球协同和长期布局 [9] - 国内券商需加强创新服务能力应对国际投行的竞争 [9]
券商2024年文化建设评级即将出炉 对加分事项从严要求
快讯· 2025-06-13 10:02
券商2024年文化建设评级 - 2024年券商文化建设评级即将公布 公司正在复核中证协一对一发送的初步结果 最终结果将影响年度分类评价 [1] - 今年评价标准更加严格 材料审核细节更严 加强廉洁从业要求 同一单位组织实施的加分事项最多取两项 全员文化宣导必须面向公司全员 [1] - 评估重点关注员工违规炒股 社交媒体使用 薪酬管理违规等扣分项 公司有相关处罚事项必须在自评时扣分 [1] - 将"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等) 弘扬传统文化 加强文化品牌建设纳入考察范围 [1]
国联民生证券:维持证券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行业变革重塑龙头新优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09:42
行业评级与市场环境 - 维持证券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2024年9月以来金融三部委发布会及政治局会议超预期召开 系列政策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 [1] - 9月下旬以来A股成交活跃度快速回升 若市场β向上 券商行业盈利仍有弹性空间 [1] - 互换便利细则落地有望增强资本市场流动性 提升市场交投活跃度 [1] - 监管政策引导券商资本集约式发展 鼓励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行业盈利分化加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有望加快 [1] - 当前券商行业PB估值仍在历史底部区域 重点推荐东方财富、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 [1] 2025H1市场回顾 - 2025Q1日均成交额及两融余额同比提升 截至2025年4月末ETF规模4.1万亿 同比+64% 股票型ETF规模2.95万亿 同比+60% [1] - ETF规模增长迅速 推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长 有望增厚券商代销收入和资管收入 [1] - 2025年以来债券市场震荡 权益市场呈"V"字型走势 2025年初至5月末券商指数累计跌幅6% 跑输沪深300指数7pct 跑输万得全A指数10pct [1] - 当前券商估值与盈利能力显著错配 [1] 财富管理 - 公募新规下基金公司业绩贡献度或受影响 2024年部分券商旗下公募归母净利润贡献比重同比下滑 第一创业、西南证券和长城证券跌幅居前 分别-43.5%、-11.4%、-11.2% [2] - 公募新规驱动基金公司由重规模转向重回报 优化行业格局 [2] - 公募降费背景下头部公募马太效应尽显 有望实现以量补价 [2] - 券商旗下公募业绩或将受新规影响变动 利润贡献占比可能变化 [2] 金融市场 - 券商自营业务中客需类占比提升 非方向性投资发展较快 传统方向性投资受市场波动影响大 [3] - 部分券商运用场外期权、期货等工具发展非方向投资 弱化市场震荡影响 截至2024年末中金公司权益类金融资产中场外衍生品交易对冲持仓占比85% [3] - 互换便利新工具有望为券商提供新资产配置思路 [3] 投行与PE - 监管政策周期下券商行业IPO规模短期内或继续承压 [4] - 券商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后续利润贡献度有望提升 2024年5月中证协修订《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 [4] - 2024年上市券商中私募子营收贡献度平均0.55% 净利润贡献度平均2.55% 当前业绩贡献度仍较低且波动大 [4] - 后续有望通过发展并购基金业务 向母基金转型等提升业绩贡献度 [4]
AZZ (AZZ) Is Considered a Good Investment by Brokers: Is That True?
ZACKS· 2025-06-13 01:21
华尔街分析师评级与AZZ股票 - AZZ目前的平均经纪商推荐评级(ABR)为1.67(介于强力买入与买入之间) 该评级基于9家经纪公司的实际建议计算得出 其中66.7%(6家)为强力买入评级 [2] - 研究表明经纪商推荐对股价上涨潜力的预测效果有限 因分析师存在利益冲突 其"强力买入"与"强力卖出"建议比例高达5:1 [5][6] 经纪商推荐与Zacks评级差异 - ABR仅反映经纪商建议且存在滞后性 而Zacks评级基于盈利预测修正数据 实证显示其与短期股价走势高度相关 [9][11][12] - Zacks评级保持五种等级的动态平衡 其1-5级采用整数形式 不同于ABR的小数显示方式 [9] AZZ投资价值分析 - AZZ当前年度Zacks一致盈利预测维持5.73美元不变 近一月未出现修正 [13] - 基于盈利预测稳定性等四项因素 AZZ获Zacks3(持有)评级 建议谨慎对待其买入级ABR [14] 分析师评级可靠性问题 - 经纪商分析师因雇主利益关系普遍存在过度乐观倾向 其评级误导投资者的频率高于有效指导 [10] - 盈利预测修正是Zacks模型核心 能快速反映业务趋势变化 比ABR更具时效性 [11][12]
兴业证券官宣换帅,同日澄清合并传闻,业绩靠投资驱动实现增长
北京商报· 2025-06-12 21:51
人事变动 - 苏军良接任兴业证券党委书记,原党委书记杨华辉因任职年龄原因卸任 [1][3] - 杨华辉在任8年期间推动"建设一流证券金融集团"战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09亿元、利润总额272亿元 [3] - 苏军良具有长期银行背景,曾任兴业银行多家分行行长及华福证券董事长,市场预期其将引入银行管理经验 [1][4] 合并传闻与股价波动 - 市场猜测兴业证券与华福证券可能合并,因两者实际控制人均为福建省财政厅 [5] - 公司澄清未收到任何合并相关信息,控股股东确认无应披露事项 [5] - 合并预期导致股价剧烈波动:6月11日盘中涨停、收盘涨9.29%,次日预期落空后下跌4.79% [5][6]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23.54亿元(+16.25%),归母净利润21.64亿元(+10.16%)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7.92亿元(+17.48%),归母净利润5.16亿元(+57.32%) [7] - 业务分化明显: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滑14.26%,其中投行业务缩水超30%,但资管业务增长7.6% [7] - 2025年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回暖(+19.13%),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增长82.18% [7] 长期业绩趋势 - 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27.13%至超40亿元,但2022-2023年连续两年下滑(-44.4%、-25.51%) [8] - 行业共性:券商手续费收入下降,自营投资业务成为主要增长点,2024年三季度政策利好推动自营收入提升 [8][9] 行业观点 - 券商需平衡发展,强化经纪、投行、资管等传统服务能力,避免过度依赖自营业务 [9] - 人事变动短期影响情绪,但长期发展仍取决于业绩基本面 [1][6]
斥资逾12亿元 6家券商回购释放三大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20:33
上市券商回购动态 - 中泰证券计划使用3亿元—5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并减少注册资本 [1] - 今年以来已有6家券商实施回购,金额合计超过12亿元,包括国金证券、财通证券、国泰海通、东方证券、西部证券、华安证券 [1] - 财通证券已完成回购,累计回购4074.20万股,耗资3亿元(接近上限) [3] - 国泰海通累计回购3248.84万股(占总股本0.1843%),耗资5.57亿元 [4] - 东方证券累计回购2562.45万股(占总股本0.3016%),耗资2.40亿元 [4] - 国金证券累计回购675.11万股(占总股本0.1818%),耗资5573.38万元 [4] - 西部证券和华安证券2025年回购金额合计约0.66亿元 [5] - 国投资本筹划回购但尚未实施 [5] 回购信号解读 - 券商回购释放三重信号:价值低估判断、对公司基本面的信心、注销式回购优化股本结构 [1] - 注销式回购(如中泰证券)可通过减少注册资本提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5][6] - 行业可能进入并购重组活跃期,推动集中度提升和竞争力重塑 [6] 券商板块表现与投资逻辑 - Wind券商指数6月2日至12日上涨4.57%,但年初以来下跌6.99% [9] - 板块市净率处于近十年低位,政策面利好(如证监会改革举措)和流动性改善推动配置意愿 [10] - 经纪、自营、资管等主营业务有望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业绩弹性可期 [10] - 头部券商因资产负债表运用能力强、业绩稳健更受关注 [12] - 中长期资金扩容和"稳增长"政策目标支撑板块景气度上行 [11]
兴业证券新帅由华福证券原董事长接棒 股价涨超9%澄清双方合并传闻
新浪财经· 2025-06-12 19:45
人事变动与市场反应 - 兴业证券新任党委书记苏军良由华福证券原董事长调任 接替因年龄原因卸任的杨华辉 [1] - 苏军良具有丰富金融从业经验 曾任职兴业银行多个分行行长及华福证券董事长 2024年带领华福证券实现营收33.21亿元 净利润7.15亿元 同比增幅均达50% [1] - 人事任命公布当日公司股价大涨9%至6.47元/股 盘中触及涨停 [1] 合并传闻与澄清公告 - 市场将人事变动解读为兴业证券与华福证券合并的前兆 [1] - 公司发布公告明确澄清未收到任何关于合并的政府或股东信息 控股股东福建省财政厅亦未筹划相关事项 [2] - 澄清公告发布后首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低开 盘中最大跌幅超5%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17-2024年兴业证券总资产从1531亿元增长至3010亿元 净资产从359亿元增至629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