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结算
icon
搜索文档
在人民币结算令下,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与力拓的态度差异引发了广泛关注。
搜狐财经· 2025-10-07 15:45
市场可不会等它慢慢想。中国的铁矿石供应早就不是非澳洲不可了。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储量超过50亿吨,明年就要投产,一年就是几千万吨的产量。巴 西的淡水河谷也在拼命增产,跟中国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全球铁矿石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下,谁手里有订单谁就是爷。必 和必拓要是再这么固执下去,市场分分钟就会被别人抢走。 更关键的是,定价权正在悄悄转移。以前铁矿石价格谁说了算?现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交易量已经是新加坡的八倍,一个新的定价中心已经在 中国形成。等人民币计价的现货、期货和指数彻底打通,中国钢厂在谈判桌上腰杆会更硬。这个趋势,已经不是一两家公司能挡得住的了。 这场围绕人民币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有人顺势而为,有人逆流而上。市场最终会记住的,是那些看清了方向的人。 一纸通知,让整个铁矿石贸易圈炸开了锅。中国买家突然叫停接收必和必拓的美元货,连已经在路上的船都不例外。想继续做生意?可以,唯一的条件就是 用人民币来结算。这消息一出,澳大利亚总理都坐不住了,公开表示"失望"。可有意思的是,同样坐在谈判桌上的两家澳洲矿企,力拓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必和必拓却成了那个硬扛着的"孤勇者"。 这事儿看 ...
中国出手了!暂停澳洲铁矿石采购,直击美元霸权核心,澳洲慌了
搜狐财经· 2025-10-07 13:20
最近,中国宣布暂停采购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这一消息一出,澳大利亚瞬间陷入了巨大的震动中。表面上看,只是暂停了一项贸易协议,但背后却隐藏着深 刻的全球经济博弈。这个决定不仅关系到澳洲的经济命脉,也可能会引发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深刻变化。 澳大利亚媒体迅速作出反应,纷纷报道这一事件 的严重性。ABC News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在争夺全球定价权方面的一次升级。而《澳大利亚人报》则直接称其为"商务对峙",并警告如果问题不尽快解 决,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财经媒体《AFR》也批评澳洲政府反应迟缓,强调铁矿石对中国出口的畅通无阻至关重要。 那么,为什么澳大利亚媒体如此紧 张?原因就在于铁矿石对澳大利亚经济的重要性。2023年,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总量达到了9亿吨,其中85%销往中国。铁矿石不仅贡献了澳大利亚GDP 的5%,还占据了西澳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对于澳大利亚而言,铁矿石就像石油对中东一样,至关重要。 而中国这次暂停的正是与美元结算的部分交易,尤其是必和必拓的海运铁矿石。即使货船已经启程,中国也拒绝收货和付款,这无疑给澳大利亚经济带来了 巨大的冲击。 许多人会问,为什么中国现在突然敢采取这么强硬的立场?其实,这一切并非突如 ...
力拓重大接纳人民币结算,必和必拓为何坚决说不?中澳铁矿石博弈内幕披露
搜狐财经· 2025-10-07 07:03
核心观点 - 面对中国市场提出的铁矿石贸易人民币结算方案,两家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与必和必拓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战略选择,这反映了二者在业务布局、资本结构和风险偏好上的根本差异 [1][3] - 力拓集团果断采纳人民币结算,基于其在中国市场的深度布局和对规避汇率风险的现实考量 [1][3] - 必和必拓集团选择维持美元结算,主要受制于其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紧密关联以及对现有金融格局稳定性的依赖 [1][3] - 结算货币的选择被视为检验企业战略灵活性的标尺,其影响已超越单纯的商业范畴,延伸至全球资源版图的重构 [1][3] 力拓的人民币结算战略 - 力拓集团率先采纳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全新方案,决策建立在对现实利益的深度考量之上 [1] - 公司在中国市场已建立起覆盖多个领域的长期投资布局,港口泊位与钢厂高炉紧密相连 [1][3] - 采用人民币结算能有效规避跨境汇率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吞掉整年的利润 [1][3] - 该转型决策经历了长达三十六个月的循序渐进的准备过程,包括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人民币专用账户 [1] - 力拓因此获得了五年期的稳定订单,其仓库库存曲线变得平缓 [3] - 其货币战略正形成全球协同效应,位于刚果的铜矿开发项目也已启动人民币结算试点 [1] 必和必拓的美元结算立场 - 必和必拓集团选择维持原有美元结算模式,未对人民币结算机制表示认可 [1] - 该决策逻辑呈现出不同的战略侧重,其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关联更为紧密,融资链条缠着华尔街 [1][3] - 公司美元计价的债务结构规模可观,贸然调整结算货币可能对国际信用评级产生连锁影响 [1] - 金融领域的决策思维倾向于保持现有格局,最终风险控制部门的意见在决策过程中占据主导 [1] - 其立场也可能出于维持华尔街资本青睐的战略考量,以及对中澳复杂国际关系的权衡 [1][3] 市场背景与战略动因 - 中国市场对矿产资源稳定供应的需求正持续深化,每年有十几亿吨铁矿石流过海关 [1][3] - 澳大利亚矿产企业面临着维持全球市场份额的战略压力 [1] - 结算货币的选择已成为检验企业战略灵活性的重要标尺,涉及方向盘在谁手里的问题 [1][3] - 必和必拓曾寄望于印度市场,但东南亚新建钢厂的胃口难以消化大量矿石 [3] - 全球资源版图正在重新拼合,货币流动的方向决定权力归属 [3]
铁矿石风波让澳洲人慌神了!澳媒喊话,事情变了,美元地位有待观察
搜狐财经· 2025-10-07 03:27
中国一纸禁令,让澳大利亚价值1160亿澳元的铁矿石贸易陷入停滞。 2025年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向国内钢铁企业发出通知,要求暂停采购所有以美 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 这一决定直接击中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该国总理阿尔巴尼斯在24小时内紧急表态,称对中国的决定"感到失望",并强 调铁矿石贸易对两国经济的重要性,希望问题能"迅速解决"。 然而,这一次中方的行动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长期战略布局的精准反击。 全球铁矿石市场的定价权博弈首次迎来实质性转折。 必和必拓作为澳大利亚三大矿业巨头之一,在与中国进行的长期采购协议谈判中坚持两个条件:继续 使用美元结算,并在现有基础上加价15%。 这一要求与当前每吨约80美元的现货价格形成巨大反差。 而中方则明确要求采用人民币结算,并以现货市场价 格为基准签订长期合同。 9月28日举行的第七轮经贸磋商中,双方因立场悬殊不欢而散。 中国市场对必和必拓而言意味着每年超过5000亿人民币的贸易额。 暂停采购令发布后,必和必拓股价应声下跌约3.4%,市值蒸发超过120亿澳元。 澳大利 亚国库部长吉姆·查默斯被迫紧急会见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迈克·亨利商讨对策。 铁矿石出口收入 ...
澳矿企为何敢逆势抬价?这场中澳铁矿石博弈谁在冒险?
搜狐财经· 2025-10-06 17:41
核心观点 - 澳大利亚矿企坚持2025年铁矿石长协价为109.5美元/吨并拒绝人民币结算,与国内钢企的降价要求形成直接冲突 [1][3]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宣布自2025年9月底起全面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等美元计价铁矿石,转向多元化采购并以人民币结算 [3] - 澳大利亚矿企面临降价或接受人民币结算的选择,否则可能面临丢失中国市场份额及经济增速放缓的风险 [3][4] 价格立场与分歧 - 澳大利亚矿企(如必和必拓)坚持2025年铁矿石长协价格维持在109.5美元/吨 [1][3] - 国内钢企要求铁矿石价格降至100美元/吨以下,否则每年需多支付超过200亿美元 [3] - 铁矿石现货价格已降至80美元/吨,当价格高于100美元/吨时会挤压钢企利润,价格在70美元/吨时大部分钢企可实现盈利 [3] 结算方式与采购策略转变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将自2025年9月底开始全面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等公司的美元计价铁矿石 [3] - 采购策略转向澳大利亚其他地区矿企以及巴西等新货源,并采用人民币结算 [3] - 巴西已开始对华铁矿石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 [3] 市场影响与潜在后果 - 澳大利亚矿企若拒绝降价或接受人民币结算,可能面临丢失中国市场份额的风险,进而拖累其GDP增长速度 [3][4] - 中国通过整合采购(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开发新货源(如巴西、几内亚)及技术升级,减少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增强了议价能力 [3] - 全球铁矿石贸易格局正发生变化,尊重买家需求并适应新规则是长远合作的基础 [4]
290亿吨俄罗斯铁矿入局,昔日澳大利亚铁矿“铁王座”正在熔化
搜狐财经· 2025-10-06 13:15
这对澳洲矿商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打击,但问题远不止这些。中国不仅在购买矿石,还开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合作。例如,俄罗斯的铁路、巴西的 港口都在建设中,未来这些资源的运输将变得像开车上高速一样顺畅。有人形容,以前的运输是小土路,现在直接铺上了宽阔的高速路。 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预计会有更多的国家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资源交易。如果真成了常态,美元在大宗商品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将受到威胁。澳洲政府虽 然天天强调价值观的重要性,但矿商们却不得不依赖中国的订单来维持生计。最终,资源安全和交易的便利性才是决定因素,实际利益无疑会占上风。 对于澳洲矿商来说,这绝对是坏消息。铁矿石的价格已经下跌了18%,原本是一年签一次的合同,现在变成了三年签一次,定价权也逐渐流失。尽管澳洲矿 商仍然占据了中国铁矿石进口市场的六成份额,但市场的风向已经发生变化。最近,一位澳洲矿企的总裁来中国谈合作时,中国钢厂的人竟然直接问:"能 不能用人民币结算?"这一问题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变化已经悄然发生。如今,中国钢厂不仅从澳洲采购矿石保障供应量,从巴西采购矿石确保质量,还从俄罗斯采购矿石压低价格。如果矿商不配合,钢厂就 换一家。大连商品交易所 ...
中国开始全面反击:暂停澳铁矿石进口!大豆与铁矿关键被中国抓住了
搜狐财经· 2025-10-06 10:51
中国暂停进口必和必拓美元计价铁矿石事件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已通知主要钢厂和贸易商暂停进口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 [1] - 此举引发澳大利亚恐慌,澳大利亚总理呼吁中国尽快恢复进口铁矿石 [1] - 分析认为中国此举旨在拿回铁矿石定价权并加速脱离美元体系 [1] 中国铁矿石进口市场地位 - 2024年中国进口约12.37亿吨铁矿石,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7.2亿吨,占总进口量58.2% [3] - 中国是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占全球进口量60%以上 [5] - 全球三大铁矿石商(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寡头垄断,控制全球70%以上铁矿石海运业务 [5] 历史铁矿石价格谈判困境 - 2003至2010年8年间,中国与三大巨头的铁矿石长协谈判每年失败 [5] - 2007-2008年谈判中,三大矿商要求涨价65%-71%,中国坚持涨幅50%左右,最终被迫接受上涨80%-96%的价格 [6] - 2005年三大矿商联合抬价71.5%;2009年铁矿石需求下滑现货价大跌,但三大矿商仍坚持高价长协 [8] 中国争取铁矿石定价权的策略 - 推动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可开采量超24亿吨,平均品位65%以上,2026年产能达6000万吨,30个月内实现1.2亿吨满产 [9] - 2022年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整合国内钢企采购需求,以单一大买家身份谈判增强议价能力 [9] - 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推出铁矿石港口现货价格指数,构建中国自身价格体系 [10] - 推进人民币结算,直接禁止采购非人民币定价的铁矿石 [10] 中美大豆贸易战案例 - 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单一出口对象,占美国出口1/3以上;美国大豆占中国进口比例最高达40%,总量超3366万吨 [17] - 从今年5月开始,中国再未从美国进口一粒大豆,美国大豆丰收总产量超1.2亿吨但中国订单归零 [17] - 中国将大豆订单转至巴西,美国农场主面临巨额亏损,每1000亩净亏超10万美元 [21] - 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将暴跌,可能影响特朗普中期选举,并导致美国大豆种植业萎缩 [21]
澳铁矿棋局生变!中方阳谋直刺美元软肋,全球货币博弈骤然加剧
搜狐财经· 2025-10-06 09:0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通过建议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美元结算的铁矿石,在铁矿石领域发起对美元结算体系的精准打击,这是全球货币体系博弈中“声东击西”的战略布局 [1] - 该战略旨在改变依赖美元的全球贸易循环,建立以人民币为纽带、连接资源进口与制成品出口的双向循环体系,从而逐步收窄传统主导货币的适用领域 [6] - 此举不仅是针对澳大利亚,更是对美国盟友体系的一次考验,利用利益驱动原则动摇其同盟基础,若成功将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5] 战略背景与意图 - 全球“去美元化”呼声高但突破难,因美元霸权是与石油贸易、军事、全球结算网络结合的庞大生态系统 [1] - 在推进石油人民币结算阻力重重的背景下,选择在铁矿石领域采取关键行动,是为中东的战略布局争取宝贵时间窗口的“声东击西”策略 [2] - 国际较量的本质是重新编织全球贸易运行脉络,改变美元作为无需付出劳动的交易媒介即可获取制度性收益的现状 [6] 具体行动与目标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已向国内主要采购商发出建议,暂停采购必和必拓以美元结算的海运铁矿石 [1] - 战略目标是为铁矿石贸易提供两个选项:继续美元结算但中国可转向其他供应渠道,或尝试采用人民币结算以维持贸易并获取更多实际收益 [5] - 推动当他国向中国出口资源时直接收取人民币,并可立即用于采购中国制造的工业制成品和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6] 战略筹码与保障 - 中国超过六成的铁矿石依赖进口,但已为应对供应中断做好充分准备 [2] - 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蕴藏超过百亿吨优质矿石,预计2025年投产,中国资本持有相当比例股权并掌握实质性决策权 [3] - 南美洲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长期与中国保持密切合作关系,非洲和南美两大战略资源保障使中国在谈判中处于从容地位 [3] 潜在影响与意义 - 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在亚太最坚定盟友,若为其经济利益在铁矿石贸易中为人民币结算敞开大门,将对美国其他盟友产生巨大心理冲击 [5] - 该战略调整与沙特调整安全合作、巴基斯坦深化防务协作等事件环环相扣,共同构筑货币国际化的信用基石与安全保障 [9] - 国际货币体系深刻重塑的载体正是澳大利亚铁矿石运输船队,中国已掌握战略主动并精准把握变革关键节点 [8]
对澳大利亚铁矿石说不!路透社:中国终于等到这一刻,布局已久!
搜狐财经· 2025-10-06 03:50
中国铁矿石战略背景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消费国,钢铁工业需求占全球总量七成,但长期缺乏定价主动权 [1] - 澳大利亚铁矿石开采成本极低,平均每吨10美元,却能以每吨130美元高价销往中国,导致中国钢铁企业每年额外付出数千亿美元成本 [1] 历史博弈与教训 - 2003年至2008年间,因内部关键商业信息和谈判数据泄露,中国在与澳大利亚谈判中屡屡受挫,造成累计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经济损失 [4] - 此阶段暴露中国在资源安全保障、铁矿石供应链过于集中、内部信息保密机制不健全的三重缺陷 [4] 供应多元化战略 - 西非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已探明资源总量超过44亿吨,矿石平均品位高达65%,项目全面投运后预计年开采规模达1.5亿吨,占全球总供给量十分之一 [7] - 配套建设600公里铁路干线和深水港口,形成有效规避对澳大利亚传统航线依赖的非洲运输通道 [7] - 与巴西淡水河谷合作规模扩大,对华出口比例从15%提升至25% [9] - 非洲姆巴拉姆-纳贝巴铁矿项目每年可稳定输送5000万吨铁矿石资源,包含400万吨品位超过60%的优质铁精矿,确保未来三十年持续稳定资源补给 [9] 技术创新突破 - 2024年“闪速炼铁技术”将传统铁矿石冶炼周期从六小时压缩至六秒钟,使中国对澳大利亚高品位矿产品进口依赖程度显著降低三成 [11] - 宝武集团“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技术实现吨钢生产碳排放量削减四成,并具备灵活适配各类低品位矿石原料的能力 [13] - 河钢集团“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工艺将废弃尾矿再利用率大幅提升至九成以上 [13] - 2024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品位由62%下降至58%,但钢材产品强度指标提高15%,整体生产成本实现8%降幅 [14] - 中国电炉炼钢产业占比从2018年17%持续攀升至2024年32%,每年回收利用废钢总量突破三亿吨,相当于每年减少约1.2亿吨铁矿石进口需求 [14] 金融与定价权博弈 - 普氏指数主导的定价机制使中国在铁矿石价格形成过程中难以掌握有效话语权 [8] - 宝钢等主要钢铁企业已有10%铁矿石采购采用人民币结算,成为突破美元主导体系的重要起点 [15]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构建的“中国钢铁价格指数”正稳步削弱普氏价格指数传统影响力 [15] - 2023年面对澳大利亚意图将铁矿石价格抬高至每吨220美元,中国钢铁企业主动将高炉生产负荷下调至75%,并同步削减约3000万吨粗钢产能,促使价格回调 [17] - 2024年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控制在每吨120至140美元范围,相比此前最高点降幅接近一半 [17] 市场格局变化与影响 - 2023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数量减少至7.3亿吨,在中国总进口量中占比下降到62% [17] - 2024年澳大利亚因铁矿石价格走低损失约45亿澳元,资源与能源类产品出口收入从2022-23财年4660亿澳元降至2023-24财年4170亿澳元 [17] - 澳大利亚约六成铁矿石出口依赖中国市场,而中国钢铁行业需求高峰已过,加上巴西、几内亚等新兴供应国持续扩大产能,澳大利亚定价影响力逐步减弱 [18] 战略反制与成效 - 中国对澳大利亚煤炭、葡萄酒、谷物制品以及肉类商品实施暂停进口,并减少对澳大利亚境内资本投入与商业合作项目 [19] - 2023年不对称反制取得显著成效,促使澳大利亚重新启动对华液化天然气长期供应协议,在铁矿石贸易谈判中立场出现明显缓和 [20] - 2024年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铁矿石总量小幅提升,但出口总值明显下滑,成交价格降至过去五年来最低水平 [20] 新权力格局形成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采用集中式采购模式,将国内钢铁企业分散需求统一整合,有效增强行业在价格谈判中的集体话语权 [21] - 西芒杜铁矿项目首批矿石发货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将直接冲击必和必拓集团在铁矿石市场的垄断格局 [21] - 中国在东南亚主导构建的废钢循环利用体系已延伸至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每年实际回收废钢总量超过4000万吨,构建起对原生矿石资源的战略替代性布局 [21]
必和必拓占华矿进口六成,遭中国暂停美元采购后股价下跌12%,澳财长急提市场原则
搜狐财经· 2025-10-05 23:22
事件概述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通知国内所有钢厂,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结算的必和必拓铁矿石 [1] - 澳大利亚总理对此表示失望,并希望问题能迅速解决 [1] - 澳大利亚三大矿企之一的必和必拓,其中国市场收入占比超过40% [5] 历史背景与行业格局转变 - 自2004年起,中国钢企在铁矿石谈判中常被迫接受30%至90%的涨价幅度 [3] - 当前中国买下全球七成海运铁矿石,但一直被迫接受别人制定的价格 [7] - 中国拥有世界一半的钢铁产能,年粗钢产量达10亿吨,超过第二至第十名国家的总和 [15] 战略举措与议价能力提升 - 2022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在雄安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整合分散的钢厂采购需求以提升议价能力 [9][11] - 此举旨在改变铁矿石定价机制,推动交易不用美元,改用人民币或其他货币结算 [11] - 今年第三季度,金属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从2020年的2.1%增至9.2%,增长超过4倍 [13] 市场反应与影响 - 必和必拓股价应声下跌12%,市值蒸发数十亿澳元 [5] - 巴西淡水河谷已开始接受人民币结算,印度钢铁厂商也在考虑类似做法 [17] -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由中国资本投资,可开采量超过24亿吨,品位65%以上,首船矿石将于年底发运,2026年产能达6000万吨 [17] 未来趋势与潜在影响 - 东南亚钢厂开始询问人民币使用方式,力拓和淡水河谷也在私下谈论新结算方式 [19][24] - 国内废钢回收比例提升,电炉炼钢比例增高,降低对进口原矿的依赖 [26] - 一旦人民币在铁矿石贸易中站稳,其他大宗商品如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可能跟进此模式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