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搜索文档
China & U.S. "Truce:" Rare Earth Stocks & Energy Take Focus
Youtube· 2025-10-30 22:30
That's the state of play as we get up and running for this Thursday on what is going to be another very very busy day as far as the earnings are concerned. Let's get to Kevin Green first and foremost who joins me for a closer look at the developments overnight from the meeting between Presidents Trump and she so it looks like we got a trade truce not so much of a deal just yet because some do think that this is more of a gesture than a game changer but what we know now is that they're going to reduce the fe ...
美方最终服软,贸易战告一段落,5千亿外资涌入,中国成最大赢家
搜狐财经· 2025-10-29 19:13
消息一出,全球市场应声而动,美国大豆期货价格瞬间跳涨3%。 特朗普政府此前摆出的极限施压姿态,扬言要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最终却戏剧性地收回了威胁。 这场持续已久的贸易摩擦,似乎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迎来了"中场休息"。 就在全世界都以为中美贸易战即将迎来最疯狂的100%关税时,牌桌上的玩家却突然收手了。 吉隆坡的谈判桌上,美方代表、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经历了超过5个小时的激烈交锋后,第一时间向媒体宣布:原定11月1日生效的对华"100%关税"已经不在 讨论范围之内。 这场博弈的转折点,并非始于吉隆坡的谈判桌,而是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埋下伏笔。 一切都要从美国中西部广袤的农田说起。 今年9月,一则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让整个美国农业带陷入了恐慌: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订单"清零"。 要知道,去年同期,中国还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 这一釜底抽薪式的举动,让堆积如山的美国大豆库存无处可去。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在国会听证会上发出了"足以拉响最高级别警报"的警告。 这记重拳精准地打在了特朗普的票仓——中西部农业州身上。 2018年中期选举因贸易战丢失众议院的惨痛教训,至今仍是特朗普政府挥之不去的政治阴影。 随 ...
特朗普赚大了,中美刚谈完,巴西、印度传来大消息,有望达成协议
搜狐财经· 2025-10-28 17:39
10月25日,突然传来重磅消息:中美最新一轮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提前结束,双方宣布达成"非常实质性的 框架协议",美国明确表示"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这场被外界称为"年度关键对话"的谈判,原本计划进 行三天,结果两天就谈完了。 中方代表态度坚定、立场清晰,美方也罕见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配合。会谈结束后,巴西和印度方面接连传来新动 向,三个国家,三场谈判,三天时间,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特朗普。中美谈判为何突然破冰?巴西和印度又为何纷纷 转向?特朗普这次,是不是又"捡了个大便宜"? 10月25日早上9点,中美经贸代表团在吉隆坡展开第一天会谈,议题涉及稀土出口、农产品关税、芬太尼管控等多个 关键领域。中方代表在谈判中下达指令调查某美企,态度极为坚决。美方翻译误将"玩火者自焚"理解为"地狱之火诅 咒",中方则不动声色,看似平静,实则寸步不让。 当天晚上,会场气氛依旧紧绷。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休息间歇接受采访时,突然态度一改常态,宣布美方将不再考 虑对中国加征100%关税。这句话的分量不言而喻,说明美方在面对中国强硬立场时,已经选择了退让。 在这场谈判中,稀土和大豆成为美方绕不开的"痛点"。稀土是高科技 ...
特朗普又变卦了?美方逼中国“二选一”,中国还没表态,美国民众遭不住了,华盛顿罕见一幕上演!
搜狐财经· 2025-10-27 19:55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 10 月 20 日,白宫一场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的联合记者会,让特朗普 的对华贸易表态再次成为全球焦点。这位美国总统当着盟友的面公开对中国发出威胁,声称中国必须在 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 要么坐到谈判桌前签署他口中的 "公平贸易协议",要么就得承受高达 157% 的对华关税。更令人意外的是,他还同步放出消息,说自己计划明年年初访问中国,甚至预计月底前就 能搞定一个 "超级贸易协议"。 编辑 在华盛顿东郊的一处救济点,最近每天都能看到数十米长的队伍,排队的不是普通贫民,而是被拖欠工 资的美国联邦雇员。他们手里攥着身份证明,等着领取非营利组织 "首都地区食物赈济中心" 发放的免 费食品,只为解决一家人的 "燃眉之急"。该组织工作人员透露,后续还得在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多 地加开类似救济活动,因为目前寻求帮助的联邦雇员家庭已经超过 370 个,这个数字是他们最初预期的 两倍多。 这一切的源头,是从 10 月初开始的美国联邦政府 "停摆"。截至 10 月 22 日,这场 "停摆" 已经持续了 22 天,创下美国历史上第二长的政府 "关门" 纪录 —— 最长的那一次,同样是在特朗普任内, ...
美国关税涨上天,世界贸易反增长,14国签协定互救
搜狐财经· 2025-10-21 15:27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国的影响 - 计划在现有约30%对华平均关税基础上叠加100% 总税率将达154% 几乎意味着中美贸易中断 [1] - 短期价格水平上涨1.7% 相当于每户美国家庭年收入损失2400美元 [1] - 皮革制品和服装价格短期内分别暴涨36%和34% [1] - 扬言加征100%关税时 美股三大指数瞬间暴跌 市值蒸发两万亿美元 [1] 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构 - 加拿大从墨西哥进口的汽车数量已经超过美国 [1] - 中国把大豆采购重心彻底转向南美 [1] - 中印因稀土贸易重新开通直航 [1] - 秘鲁的蓝莓告别美国市场直奔亚洲 [1] - 莱索托的纺织品订单从美国转向亚洲、欧洲、非洲市场 [1] - 新西兰、新加坡等14国抱团建立伙伴关系 用集体力量对冲美国关税冲击 [1]
U.S.-China trade relations are more optimistic than people think, says AEI's Derek Scissors
Youtube· 2025-10-21 07:43
美中战略竞争与供应链 - 美国正寻求与澳大利亚合作 以减少在关键矿物领域对中国的依赖 澳大利亚是第四大稀土和关键矿物储量国[1][2] - 美国在稀土领域的核心问题并非储量 而是精炼能力 美国实际上向中国出口稀土 但精炼环节薄弱 澳大利亚公司拥有中国以外最大的精炼厂[3] - 应对稀土挑战需要采取全面策略 不仅涉及采矿 还包括精炼 并且需要与盟友合作[3][4][9] 贸易与短期前景 - 中国9月稀土出口环比8月下降 并且上月未进口任何美国大豆 为七年来首次降至零[5] - 短期贸易前景可能比市场预期更为乐观 中国可能暂不实施对使用中国稀土产品的管制 以换取美国在某些方面的让步[6][7] - 可能达成一项短期协议 美国以某些让步换取中国在稀土管制上的延迟以及恢复进口美国大豆[7] 长期供应链风险与中国战略 - 中国的长期战略超越稀土 可能延伸到全球所需的医药用精细化学品等其他供应链[8] - 美国面临长期且广泛的供应链挑战 中国在供应链上具有优势 而美国在关税上具有优势[8][11] - 中国长期战略的核心是提升先进技术等领域的产品产能 而非消费 旨在增强其全球影响力 从而在如台湾等问题上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15][16] - 有信息显示中国以2027年为目标 旨在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 但具体年份可能变化 该长期战略正在生效 使中国能施加更大压力[13][14][16]
Oil Holds Losses as Investors Digest Growing Oversupply Evidence
Youtube· 2025-10-21 00:50
$57 a barrel was near the US cost of production break even cost but then compared to the last 20 years during any time we've got lower in crude oil with the exception of around 20 the US was still a net importer now there we're net exporter one of the largest exporters in the world not just crude oil ethanol LNG you know just massive energy ex excess production in this country you have to export it or we have a problem and the same time we have seen declining demand from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s fa ...
中方加码稀土管制第六天,美国爆发示威,特朗普再喊中国购买大豆
搜狐财经· 2025-10-19 12:31
中美之间的竞争,早已超越了传统的贸易争端,进入了一个更深、更复杂的领域。过去的关税大战,现在看起来仿佛只是热身阶段。如今的焦点,不仅仅是 贸易,而是关乎国家资源、政治动荡和科技创新的较量。 当中国宣布加强稀土出口管理时,美国立即做出了反应。一开始,美国方面对中国的决定表现得相对克制,强调希望中方继续合作。但很快,态度转变,开 始批评中国"限制出口"。这种反复无常的表态,暴露出美国在面对中国的战略反制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中国近日开始对稀土出口进行严格管理。虽然官方解释为出于国家安全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但实际上,这背后显然有着更多的战略考量。稀土虽然是 一个小众市场,但它在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军工和新能源领域的重要性不可小觑,且量虽小,却是不可替代的关键资源。美国对这些资源的依赖很高,一旦 供应链断裂,许多高端制造行业会受到直接影响。 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对中国的举措感到不满。在过去,美国习惯主导全球规则,打起制裁大棒,但如今,轮到自己吃到"规则反制"的苦头,立刻便显现出不 适应的反应。而且,过去美国推行的"去中国化"策略在稀土领域几乎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要想找到可替代中国的供应商,并非短期内能够实现的。 ...
中国不买美国大豆,特朗普拟禁中国食用油
日经中文网· 2025-10-15 15:55
据美国大豆协会统计,近年来中国一直是美国谷物的最大买家,采购量约占美国谷物出口总量的四分之 一。10月9日,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采访时表达了行业 困境,"中国采购量降至零,对行业而言是足以拉响最高级别警报的问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八十岛绫平 华盛顿报道 特朗普一直在对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表示不满(Reuters)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表示,中国采购量降至零,对行业而言是足以拉响最高级别警报的问题…… 10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指责中国政府"蓄意不购买"美国产大豆。他通过个人社交媒体透露,作为反 制措施,正考虑停止进口中国食用油等产品。 特朗普声称:"(中国的做法)给美国大豆农户带来困境,这属于经济对抗行为"。他强调,食用油"在 美国国内很容易就能生产,无需从中国进口"。 中国在特朗普首次执政时期的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已减少美国产大豆的采购量。取而代之,巴西产大 豆在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中的占比已升至7成。中国还将大豆采购渠道拓展至阿根廷等其他国家。 美国产大豆的收获季为9月至11月, ...
中美贸易战美国仅剩一张牌,而中国至少有“土豆药债”四个王炸
搜狐财经· 2025-10-14 02:33
贸易政策升级 - 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在现行关税基础上加征100%关税,若实施则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将达到130% [1] - 政策同步实施关键软件出口管制,标志着中美贸易战进入急剧升级新阶段 [1] 中国反制措施与潜力 - 中国可对美国进行对等加税,或在服务贸易领域加税,该领域是美国对华贸易顺差大头 [3] - 中国手中反制美国的王牌包括“土豆药债”四张牌 [3] 稀土行业优势与管控 - 中国掌握全球70%稀土开采、90%分离和加工、93%磁体制造 [5] - 2025年10月9日中国升级稀土管控措施,覆盖境外生产、全产业链及人才技术 [5] - 中国镓产量占世界99%,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6] - 美国国防部报告称其87%稀土供应链存在致命性缺陷,美军战略稀土储备仅剩500吨,军工急需重稀土库存只够支撑42天 [5]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每架需稀土材料417公斤,库存仅8周,F35Block4项目延迟交付至2031年,生产成本超20% [5] - 雷神公司每月减少2000套GPS制导炸弹套件,区域拒止能力下降35% [5] 农业与大豆贸易影响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消费国,年需求量超1亿吨 [9] - 2024年中国购买美国价值126.4亿美元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一半以上 [9] - 自2025年5月起中国未从美国进口大豆,导致700万吨大豆滞销,中西部1.2万农户破产,相关加工企业裁员超3万人 [9] 原料药行业主导地位 - 中国在全球原料药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占美国API进口量的23% [11] - 美国95%布洛芬、73%对乙酰氨基酚、91%氢化可的松、45%青霉素依赖中国 [11] - 若加征100%关税可能导致美国药品成本大幅上升,加剧药品短缺风险 [11] 美债与金融格局变动 - 当前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 [14] - 中国连续三年持续抛售美债,现有7307亿美元,创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 [14]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与巴西、沙特、俄罗斯等国搭建本币结算通道 [14] - 印度向俄罗斯购买石油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