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消费
搜索文档
商务部:推动离境退税政策落实落细,因地制宜优化退税商店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8-28 19:12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8月28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入境消费是扩消费的重要领域。今 年以来,商务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聚焦问题难点,紧抓关键节点,持续扩大入境消费。商务部推动重 点城市焕新商圈、升级业态,丰富"购在中国"消费场景;持续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拓宽外币外卡支付渠 道,"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 下一步,商务部将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多措并举、持续发力,进一步扩大入境消费。培育建 设国际一流消费环境,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工作。 推动离境退税政策落实落细,因地制宜优化退税商店布局,丰富商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指导各地持 续打造"购在中国"标志性活动品牌,组织更多丰富多彩促消费活动,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让 更多外国友人和中国居民一起,感受"购在中国"的独特魅力。 ...
商务部:今年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6:21
入境消费促进措施 - 全国口岸上半年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 同比增长30% [1][7] -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 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 [1][7] - 推动重点城市焕新商圈升级业态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与外卡支付渠道 [1][7][8] 中非贸易合作进展 - 1-7月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396.6亿美元 同比增长10.2% [5] - 肯尼亚牛油果、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等特色产品通过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 [5] - 中非贸易每年为非洲经济贡献1-2个百分点增长 [1][5] 中非产业投资深化 - 中国企业在埃及、几内亚、津巴布韦投资建设氧化铝厂、钢铁厂等重工业项目 [1][5] - 中资企业推动非洲本地加工率从15%提升至45% [1][5] - 通过境外经贸合作区深化农产品加工、家电、物流、新能源领域投资 [1][5] 绿色与数字领域合作 - 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光伏产品在非洲市场受青睐 [6] - 设立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 实施清洁能源项目 [6] - 推动中非贸易数字化验证平台建设 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 [6] 外贸企业支持政策 - 充分利用外贸企业圆桌会机制收集企业诉求 [10][11] - 办好第138届广交会 加大信保支持力度与保险产品创新 [11] - 发布《外贸促进信息》与《国别贸易指南》提供市场信息支持 [11] 中美经贸互动 - 中方代表团赴华盛顿会见美方相关官员 [9] - 通过平等对话协商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9]
争夺“流量入口” 西南“第三城”拼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0:15
文章核心观点 - 昆明提出打造"南亚东南亚入境消费第一城"目标 通过区位优势和航空枢纽建设吸引入境消费 但面临重庆、南宁等城市的激烈竞争以及自身消费转化能力不足的挑战 [1][2][6][4] 城市竞争格局 - 上海、深圳、北京等头部城市均发力入境消费市场 北京已设立1400家离境退税商店位居全国首位 上海计划2027年超3000家 [2] - 重庆2023年接待入境游客127万人次(同比增长183.6%) 总量和增速均高于昆明 且东南亚国家是其最大客源地 [4] - 广西启动"购在中国·乐享广西"离境退税服务消费季 通过系列活动提升境外旅客消费体验 [4] 昆明现状与目标 -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4.38亿元(同比增长1.7%) 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1] - 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99.6万人次(同比增长147.6%) 实现国际旅游收入4.1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6%) [3] - 目标2025年入境游客突破182.3万人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 [9] 航空枢纽建设 - 昆明长水机场被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开通30条国际航线(每周500架次) 南亚东南亚通航点数量全国第一 [6] - 但航班频次不足(日均仅约71架次) 中转效率低 且面临广州、香港等成熟枢纽的竞争 [6][7] - 机场客流排名从2016年全国第5下滑至2024年第10 需通过拓展东南亚中转增量抵消省内客流下滑 [7] 消费转化挑战 - 游客停留时间仅2.1天(比成都少1.4天) 中老铁路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但昆明仍被当作"中转站" [8] - 存在消费需求与供给结构性失衡、优质服务供给不足、消费业态场景不完善等问题 [8] - 高端酒店供给能力不足 本地网友认为经济基础难以支撑高端酒店发展 [8] 政策与措施 - 成立"南亚东南亚跨境消费联盟" 发布全国首个官方城市级入境消费指南《春城消费指南》 [2] - 拟对新建五星级酒店按固定资产投资额2%给予奖励(最高3000万元) [9] - 依托恒隆广场、同德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消费旅游目的地 开发中老泰铁路旅游联盟和多层级旅游专列 [8][9] 市场机遇 - 上半年中国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接近翻倍 [1] - 预计2025年中国与东盟旅游互访规模约2000万人次 2026年或创历史新高 [2] - 昆明2小时飞行圈可直达河内、曼谷等东南亚主要城市 辐射总人口超5亿 [6]
争夺“流量入口”,西南“第三城”拼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22:17
城市竞争格局 - 多个头部城市提出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目标 包括上海和深圳等[3] - 昆明面临重庆和南宁等西南城市的直接竞争 其中重庆2023年接待入境游客127万人次 同比增长183.6% 游客总量和增速均高于昆明[8] - 广西于2025年8-10月开展"购在中国·乐享广西"离境退税服务消费季活动 提升境外旅客消费体验[8] 昆明发展基础 -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4.38亿元 同比增长1.7% 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 - 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99.6万人次 同比增长147.6% 实现国际旅游收入4.17亿美元 同比增长129.6%[7] - 被国家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并提出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7] 航空枢纽建设 - 长水国际机场开通30条国际航线 每周出入境航班达500架次 南亚东南亚通航点数量居全国第一[12] - 以昆明为中心的2小时飞行圈可直达河内、曼谷等东南亚主要城市 辐射总人口超5亿[12] - 但航班频次不足 平均每天分散到不同航点后影响中转效率 2024年机场客流量跌至国内第10[12] - 需加密新加坡、吉隆坡等核心城市航班频次 并拓展二线航线 给予航线补贴和机场费减免[13] 消费促进措施 - 成立"南亚东南亚跨境消费联盟"并发布《春城消费指南》 提供全链条服务[7] - 提出到2025年入境游客接待量突破182.3万人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19] - 对新建五星级酒店按固定投资额的2%给予奖励 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18] - 依托恒隆广场、同德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消费旅游目的地[19] 市场机遇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和东盟旅游互访规模预计达2000万人次 2026年或创历史新高[7] - 2024年上半年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接近翻倍[5] - 北京已设立1400家离境退税商店 上海计划到2027年推进超3000家离境退税商店[5] 现存挑战 - 游客停留时间仅2.1天 比成都少1.4天 昆明被当作"中转站"[15] - 存在消费需求与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优质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16] - 与广州、香港等成熟枢纽相比仍有距离 后者因基地航司支持力度大而航班频次更高[12]
昆明·南亚东南亚入境消费第一城全球首发大会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8-21 00:17
政策举措 - 昆明市启动南亚东南亚入境消费第一城全球首发大会 旨在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优化离境退税服务 [1] - 推出首批离境退税试点商圈 街区和商店并进行授牌 同时成立南亚东南亚跨境消费联盟 [1] - 发行KunMing PASS春城礼遇卡 包含一卡通便利支付包和商家权益包 并精准发放入境消费专项券 [1] - 积极探索跨境数字钱包联动 完善KunMing PASS便利支付体系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发放入境游特色消费专项券 [11] 消费促进措施 - 南亚东南亚跨境消费联盟定期甄选发布酒店 美食 旅游 购物特色入境消费榜单 为游客提供消费参考 [3] - 联盟企业每年联合推出优惠活动包 常态化开展促消费活动 打造昆明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入境消费月品牌IP [3] - 遴选即买即退试点品牌 每年评选至少20家最受入境游客喜爱品牌 提升离境退税网点覆盖率 [3] - 春城消费指南为全国首个官方城市级入境消费指南 提供多语种全流程指引服务 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领域 [6] 市场表现与潜力 - 2024年昆明市接待入境游客99.6万人次 同比增长147.6% 实现国际旅游收入4.17亿美元 同比增长129.6% [9] - 马来西亚 泰国 越南 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游客来华旅行频率增加 对深度体验需求提升 中高端旅游消费市场潜力较大 [9] 本土企业推广 - 向入境游客推介薇诺娜 云南白药 恒隆广场 螺蛳湾国际商贸城 拾翠艺术公园等昆明本土特色企业及服务场景 [7] - 云南咖啡厂 新螺蛳湾宝库 冠生园 春天礼 拾翠 薇诺娜 云子围棋等特色企业通过实物展示与现场推介呈现品牌魅力 [13] 参与机构 - 云南省商务厅 昆明市商务局 市委金融办 市外办 市财政局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税务局等多部门参与活动 [13] - 昆明市重点商圈 国际品牌 本土特色企业 旅行社 知名酒店 金融机构及驻外商务代表处等代表参加大会 [13]
政策持续优化活动持续推进 “购在中国”升温释放消费新潜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3 07:53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成效 - 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已初见成效,相继举办国际消费季、精品首发季、服务消费季等专项活动 [1] - 活动围绕"政策+活动"协同发力,各地结合自身特色推出创新举措,产业优势和地域特色相得益彰 [1] - "购在中国"成为国内居民消费热词和国际游客"潮流之选" [1]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购在中国"系列活动,通过丰富商品与服务供给、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提升吸引力 [2] - 6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2] - 上半年全国离境退税商店超过7200家,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6%和93.2% [3] 地方创新举措 - 上海出台《上海市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升国际消费吸引力 [4] - 福建加快离境退税商店建设,优化备案流程,形成布局合理的退税商店网络 [4] - 深圳以科技赋能为驱动推出"购在中国"系列活动,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增加188%,旅游收入54.32亿元同比增长40.8% [4][5]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同比增长3.5% [6] - 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开展特色活动近20场,如深圳"智慧之夏品牌展"、广西"东盟水果汇聚广西"活动 [6] - 端午假期深圳接待游客416.14万人次同比增长20.3%,旅游总收入22.91亿元同比增长21.8% [5] 入境旅游发展 - 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3805.3万人次同比增长30.2%,其中免签入境1364万人次占71.2% [7] - 酒店、餐饮、交通等配套服务不断完善,构建更友好便捷的消费环境 [7] - 上海推出"古埃及文明大展"累计接待观众约260万人次,天津推出"票根优惠计划"实现多场景融合 [7]
中免集团厦门市内免税店打造国际消费新标杆 政企联动共筑“海上花园”入境友好型街区
经济网· 2025-07-31 14:38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中免集团厦门分公司联合商圈重点企业打造全市首个"入境游友好型街区"示范项目 推出"离境免税+即买即退+外币结算"一站式服务 [3] - 中免集团厦门市内免税店与厦门中华城达成战略合作 联合打造"免税+商业"综合体示范项目 目标发展为中山路商圈国际化消费新地标 [3] - 作为福建省首家市内免税店 与口岸免税业态形成互补 为区域免税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5]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店内精选符合外国消费者偏好的国际品牌 明确标注多语言商品信息及免税价格 提供国际信用卡和移动支付等便捷支付方式 [5] - 配备多语言服务人员 强化英文导购和指示牌 通过英文培训提升员工跨文化沟通能力 确保全程无障碍服务 [5]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实现税金最快5分钟内到账 通过海关 税务 企业数据实时互通将退税时效压缩至"分钟级" [6] 市场推广与消费者体验 - 推出会员专属见面礼吸引市民和游客到店消费 [8] - 通过收集消费者反馈持续优化体验 增强吸引力 [5] - 打造多语言环境与无障碍沟通的贴心保障 提供"买全球 退无忧 付便捷"的跨境消费体验 [8] 政策响应与行业影响 - 积极响应国家促进入境消费政策 于5月30日成功落地首单"即买即退"业务 实现政策红利高效转化 [6] - 通过一站式便捷服务推动"旅游热"转"消费热" 成为厦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 [3][8] - 创新举措助力国货出海 彰显厦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创新魄力 [6]
离境退税政策持续优化“中国游”热度持续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7-29 01:11
离境退税政策成效 - 1-6月国内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过7200家 较此前成倍增加 [1] - 同期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6%和93.2% [1] - 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量达3805.3万人次 同比增长30.2% 其中免签入境占比71.2% [3] 政策优化措施 - 4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 推出8条便利措施 [1] - 上海发布2025-2027行动方案 福建加快商店建设并优化备案流程 重点覆盖国际名品/国货潮品/老字号等店铺 [2] - 配套服务涵盖酒店多语种支持/餐饮国际化/交通标识优化 构建全链条消费环境 [2] 市场发展动态 - 商务部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推动"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 [3] - 专家建议扩大免签国范围 提升口岸效率 建设多语种信息平台 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体验 [3] - 行业数据显示离境退税政策对刺激入境消费作用显著 上半年退税销售额增速达94.6% [3]
离境退税 服务如何更进一步(财经观)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14
离境退税政策实施现状 - 大连市和湖北省自7月1日起实施离境退税政策 大连完成50家综合商场和品牌商户退税商店备案 湖北省共有91家离境退税商店 其中45家为"即买即退"商店 覆盖11个城市 [1] - 全国实施离境退税政策的地区已达30个 政策实施有助于激发入境消费活力与潜力 [1]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措施 - 政策设计方面 "起退点下降"叠加"即买即退" 提升境外旅客消费体验 [2] - 商品种类方面 国际名品、国货潮品、"老字号"特色商品等陆续上架 丰富境外旅客购物选择 [2] - 服务办理方面 从开单、支付到退税、核验全流程提升便利度 优化退税体验 [2] 离境退税政策提升方向 - 以体验为核心 优化退税商店布局与准入条件 鼓励在大型商圈、旅游景区等境外游客集中区域增设退税商店 [2] - 推广"即买即退"服务 在热门地区设置集中退付点 减少旅客奔波 [2] - 以技术为支撑 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发票信息自动核验 推出移动端实时申报等服务 [3] - 探索跨区域、跨机构合作 设立能跨区域办理的退税点 提高退税效率 [3] 离境退税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 离境退税是拉动入境消费的重要抓手 "中国购"更受境外旅客青睐 [3] - 从跨境电商发展到多式联运畅通 为国际买家提供更多选择与便利 [3] - 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市场开放、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让"中国购"成为全球消费者优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