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消费
搜索文档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5年8月28日)
 商务部网站· 2025-08-29 06:52
 中非经贸合作进展 - 中非贸易繁荣推动双方往来密切 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39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通过零关税政策推动肯尼亚牛油果 埃塞俄比亚咖啡豆 喀麦隆可可豆等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2][3] - 产业链合作带动对非投资提质增效 中资企业在埃及 几内亚 津巴布韦投资建设氧化铝厂 钢铁厂等工业项目 中国投资使非洲本地加工率从15%提升至45% 中非贸易每年为非洲经济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 [3] - 绿色发展引领新兴领域合作深化 中国新能源汽车 光伏产品在非洲市场受青睐 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 实施清洁能源项目 并通过电子商务培训 数字验证平台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合作 [4]   入境消费促进措施 - 入境消费政策成效显著 上半年全国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7200家(成倍增长) 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 [5][6] - 多措并举扩大入境消费 包括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 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与服务 打造"购在中国"品牌活动 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 [6]   中美经贸关系动态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持续推进 中方谈判代表李成钢率团赴华盛顿会见美方官员 双方将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共同维护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7] - 中美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 商务部将通过强化政策支撑 加强涉企帮扶 开拓多元化市场等措施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 包括用好广交会等展会资源 加大信保支持 发布海外市场指南等 [8]
 商务部8月28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网站· 2025-08-29 06:52
 中非经贸合作进展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十大伙伴行动"为中非深化务实合作指明方向并注入新动能 [4] - 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396.6亿美元(1-7月),同比增长10.2%,通过零关税政策推动肯尼亚牛油果、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等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5] - 中国投资使非洲本地加工率从15%提升至45%,中非贸易每年为非洲经济贡献1-2个百分点增长,在埃及、几内亚等国投资建设氧化铝厂、钢铁厂等工业项目 [5]   中非产业合作领域 - 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中非在农产品加工、家电、物流、新能源等领域投资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5] - 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品受到非洲市场青睐,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支持清洁能源项目 [6] - 通过电子商务"云上大讲堂"和贸易数字化验证平台推动数字经济合作,为非洲培养数字人才 [6]   入境消费促进措施 - 全国口岸入境外国人达1900万人次(上半年),同比增长30%,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7200家,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 [7][8] - 推动重点城市商圈焕新和业态升级,拓宽外币外卡支付渠道,丰富"购在中国"消费场景 [8] - 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 [8]   中美经贸关系动态 -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率团于8月24-27日访问加拿大后赴华盛顿会见美方官员 [9] - 中美继续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双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维护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9][10]   外贸企业支持政策 - 通过外贸企业圆桌会机制收集诉求,加大金融和就业支持力度保障生产履约 [10] - 组织第138届广交会等贸易促进活动,加大信保支持力度丰富保险产品种类 [10] - 发布《外贸促进信息》和《国别贸易指南》帮助企业获取海外市场信息 [10]
 上半年 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
 人民日报· 2025-08-29 05:50
 入境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口岸入境外国人达1900万人次 同比增长30% [1] -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 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 [1]   政策推动措施 - 推动重点城市商圈焕新与业态升级 丰富购在中国消费场景 [1] - 持续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拓宽外币外卡支付渠道 [1] - 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 [1]   未来发展方向 - 因地制宜优化退税商店布局 丰富商品供给并提升服务水平 [1] - 指导各地打造购在中国标志性活动品牌 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 [1] - 通过促消费活动吸引外国友人体验购在中国独特魅力 [1]
 离境退税政策持续扩围 激发入境消费新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8-29 00:24
 离境退税政策扩容 - 吉林省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1] - 四川、广西、北京、重庆等地三季度以来围绕离境退税出台新政策举措 [1] - 多地政策切入点包括启动"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推出实时到账服务、跨区域口岸互认等 [1]   政策实施效果 - 2024年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 增长60.8% [3] - 2024年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 占比71.2% 同比上升53.9% [3] - 2024年1-6月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过7200家 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4] - 2024年上半年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退税金额同比增长93.2% [4]   消费特征与政策导向 - 入境游客偏好大型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及民族风情店铺 [3] - 消费商品以丝绸、茶叶、传统瓷器等中国特色产品为主 国产电子产品因性价比高受青睐 [3] - 商务部等六部门2024年4月发布优化离境退税政策通知 [3] - 2024年5月召开全国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工作推进会 [3]   政策意义与发展方向 - 离境退税政策有助于增加旅游收入 带动零售、餐饮、住宿行业发展 [1] - 政策是变入境游流量为消费增量、激发入境消费新活力的重要抓手 [2] - 通过制度型开放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助力向超大体量消费大国迈进 [2] - 建议将离境退税升级为"入境便利"系统工程 推动即买即退、邮寄退税全覆盖 [4]
 商务部:推动离境退税政策落实落细,因地制宜优化退税商店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8-28 19:12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8月28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入境消费是扩消费的重要领域。今 年以来,商务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聚焦问题难点,紧抓关键节点,持续扩大入境消费。商务部推动重 点城市焕新商圈、升级业态,丰富"购在中国"消费场景;持续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拓宽外币外卡支付渠 道,"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 下一步,商务部将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多措并举、持续发力,进一步扩大入境消费。培育建 设国际一流消费环境,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工作。 推动离境退税政策落实落细,因地制宜优化退税商店布局,丰富商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指导各地持 续打造"购在中国"标志性活动品牌,组织更多丰富多彩促消费活动,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让 更多外国友人和中国居民一起,感受"购在中国"的独特魅力。 ...
 商务部:今年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6:21
 入境消费促进措施 - 全国口岸上半年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 同比增长30% [1][7] -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 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 [1][7] - 推动重点城市焕新商圈升级业态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与外卡支付渠道 [1][7][8]   中非贸易合作进展 - 1-7月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396.6亿美元 同比增长10.2% [5] - 肯尼亚牛油果、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等特色产品通过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 [5] - 中非贸易每年为非洲经济贡献1-2个百分点增长 [1][5]   中非产业投资深化 - 中国企业在埃及、几内亚、津巴布韦投资建设氧化铝厂、钢铁厂等重工业项目 [1][5] - 中资企业推动非洲本地加工率从15%提升至45% [1][5] - 通过境外经贸合作区深化农产品加工、家电、物流、新能源领域投资 [1][5]   绿色与数字领域合作 - 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光伏产品在非洲市场受青睐 [6] - 设立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 实施清洁能源项目 [6] - 推动中非贸易数字化验证平台建设 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 [6]   外贸企业支持政策 - 充分利用外贸企业圆桌会机制收集企业诉求 [10][11] - 办好第138届广交会 加大信保支持力度与保险产品创新 [11] - 发布《外贸促进信息》与《国别贸易指南》提供市场信息支持 [11]   中美经贸互动 - 中方代表团赴华盛顿会见美方相关官员 [9] - 通过平等对话协商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9]
 争夺“流量入口” 西南“第三城”拼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0:15
 文章核心观点 - 昆明提出打造"南亚东南亚入境消费第一城"目标 通过区位优势和航空枢纽建设吸引入境消费 但面临重庆、南宁等城市的激烈竞争以及自身消费转化能力不足的挑战 [1][2][6][4]   城市竞争格局 - 上海、深圳、北京等头部城市均发力入境消费市场 北京已设立1400家离境退税商店位居全国首位 上海计划2027年超3000家 [2] - 重庆2023年接待入境游客127万人次(同比增长183.6%) 总量和增速均高于昆明 且东南亚国家是其最大客源地 [4] - 广西启动"购在中国·乐享广西"离境退税服务消费季 通过系列活动提升境外旅客消费体验 [4]   昆明现状与目标 -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4.38亿元(同比增长1.7%) 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1] - 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99.6万人次(同比增长147.6%) 实现国际旅游收入4.1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6%) [3] - 目标2025年入境游客突破182.3万人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 [9]   航空枢纽建设 - 昆明长水机场被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开通30条国际航线(每周500架次) 南亚东南亚通航点数量全国第一 [6] - 但航班频次不足(日均仅约71架次) 中转效率低 且面临广州、香港等成熟枢纽的竞争 [6][7] - 机场客流排名从2016年全国第5下滑至2024年第10 需通过拓展东南亚中转增量抵消省内客流下滑 [7]   消费转化挑战 - 游客停留时间仅2.1天(比成都少1.4天) 中老铁路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但昆明仍被当作"中转站" [8] - 存在消费需求与供给结构性失衡、优质服务供给不足、消费业态场景不完善等问题 [8] - 高端酒店供给能力不足 本地网友认为经济基础难以支撑高端酒店发展 [8]   政策与措施 - 成立"南亚东南亚跨境消费联盟" 发布全国首个官方城市级入境消费指南《春城消费指南》 [2] - 拟对新建五星级酒店按固定资产投资额2%给予奖励(最高3000万元) [9] - 依托恒隆广场、同德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消费旅游目的地 开发中老泰铁路旅游联盟和多层级旅游专列 [8][9]   市场机遇 - 上半年中国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接近翻倍 [1] - 预计2025年中国与东盟旅游互访规模约2000万人次 2026年或创历史新高 [2] - 昆明2小时飞行圈可直达河内、曼谷等东南亚主要城市 辐射总人口超5亿 [6]
 争夺“流量入口”,西南“第三城”拼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22:17
 城市竞争格局 - 多个头部城市提出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目标 包括上海和深圳等[3] - 昆明面临重庆和南宁等西南城市的直接竞争 其中重庆2023年接待入境游客127万人次 同比增长183.6% 游客总量和增速均高于昆明[8] - 广西于2025年8-10月开展"购在中国·乐享广西"离境退税服务消费季活动 提升境外旅客消费体验[8]   昆明发展基础 -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4.38亿元 同比增长1.7% 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 - 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99.6万人次 同比增长147.6% 实现国际旅游收入4.17亿美元 同比增长129.6%[7] - 被国家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并提出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7]   航空枢纽建设 - 长水国际机场开通30条国际航线 每周出入境航班达500架次 南亚东南亚通航点数量居全国第一[12] - 以昆明为中心的2小时飞行圈可直达河内、曼谷等东南亚主要城市 辐射总人口超5亿[12] - 但航班频次不足 平均每天分散到不同航点后影响中转效率 2024年机场客流量跌至国内第10[12] - 需加密新加坡、吉隆坡等核心城市航班频次 并拓展二线航线 给予航线补贴和机场费减免[13]   消费促进措施 - 成立"南亚东南亚跨境消费联盟"并发布《春城消费指南》 提供全链条服务[7] - 提出到2025年入境游客接待量突破182.3万人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19] - 对新建五星级酒店按固定投资额的2%给予奖励 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18] - 依托恒隆广场、同德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消费旅游目的地[19]   市场机遇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和东盟旅游互访规模预计达2000万人次 2026年或创历史新高[7] - 2024年上半年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接近翻倍[5] - 北京已设立1400家离境退税商店 上海计划到2027年推进超3000家离境退税商店[5]   现存挑战 - 游客停留时间仅2.1天 比成都少1.4天 昆明被当作"中转站"[15] - 存在消费需求与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优质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16] - 与广州、香港等成熟枢纽相比仍有距离 后者因基地航司支持力度大而航班频次更高[12]
 昆明·南亚东南亚入境消费第一城全球首发大会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8-21 00:17
 政策举措 - 昆明市启动南亚东南亚入境消费第一城全球首发大会 旨在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优化离境退税服务 [1] - 推出首批离境退税试点商圈 街区和商店并进行授牌 同时成立南亚东南亚跨境消费联盟 [1] - 发行KunMing PASS春城礼遇卡 包含一卡通便利支付包和商家权益包 并精准发放入境消费专项券 [1] - 积极探索跨境数字钱包联动 完善KunMing PASS便利支付体系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发放入境游特色消费专项券 [11]   消费促进措施 - 南亚东南亚跨境消费联盟定期甄选发布酒店 美食 旅游 购物特色入境消费榜单 为游客提供消费参考 [3] - 联盟企业每年联合推出优惠活动包 常态化开展促消费活动 打造昆明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入境消费月品牌IP [3] - 遴选即买即退试点品牌 每年评选至少20家最受入境游客喜爱品牌 提升离境退税网点覆盖率 [3] - 春城消费指南为全国首个官方城市级入境消费指南 提供多语种全流程指引服务 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领域 [6]   市场表现与潜力 - 2024年昆明市接待入境游客99.6万人次 同比增长147.6% 实现国际旅游收入4.17亿美元 同比增长129.6% [9] - 马来西亚 泰国 越南 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游客来华旅行频率增加 对深度体验需求提升 中高端旅游消费市场潜力较大 [9]   本土企业推广 - 向入境游客推介薇诺娜 云南白药 恒隆广场 螺蛳湾国际商贸城 拾翠艺术公园等昆明本土特色企业及服务场景 [7] - 云南咖啡厂 新螺蛳湾宝库 冠生园 春天礼 拾翠 薇诺娜 云子围棋等特色企业通过实物展示与现场推介呈现品牌魅力 [13]   参与机构 - 云南省商务厅 昆明市商务局 市委金融办 市外办 市财政局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税务局等多部门参与活动 [13] - 昆明市重点商圈 国际品牌 本土特色企业 旅行社 知名酒店 金融机构及驻外商务代表处等代表参加大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