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在中国
搜索文档
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商务部最新表态
中国证券报· 2025-11-27 20:01
持续办好"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11月2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扩大外商投资 市场准入,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电信、医疗等开放试点。落实好对外 资已开放领域的"准入又准营"要求,帮助外资企业破解市场准入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 进一步扩大电信、医疗等开放试点 何咏前介绍,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深入实施《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实施方案 (2025)》,在境内外举办系列投资促进活动,积极宣介中国投资机遇。 前不久,在第八届进博会期间,商务部举办了外资企业圆桌会、2025上海城市投资推介大会、自贸试验 区专场推介活动、绿色低碳产业对接会等重点活动,与会外资企业普遍表示,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正 通过深化本土化、加码数字化、扩大绿色低碳转型等路径,深耕中国市场。 "下一步,商务部将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何咏前说,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进 一步扩大电信、医疗等开放试点。落实好对外资已开放领域的"准入又准营"要求,帮助外资企业破解市 场准入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 同时,进一步提升外商投资服务水平。"我们将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 ...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5年11月27日)
商务部网站· 2025-11-27 16:08
【何咏前】: 【中新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在南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上,中方宣布了《绿色矿产国际经贸合作倡 议》和"落实《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中国行动"。请问商务部能否介绍详细 情况?下一步有何考虑? 【何咏前】: 11月22-23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本次峰会上,李强总理宣布了 《绿色矿产国际经贸合作倡议》和"落实《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中国行 动"。 中国一直是全球绿色转型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中国同有关方提出《绿色矿产国际经贸合作倡议》, 鼓励通过对接发展战略、加强能力建设和技术交流、构建多方联合融资机制、保护绿色矿产投资、强化 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中小微企业参与等具体举措,推动构建开放共赢、公正合理的新型矿产资源合作伙 伴关系,促进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资源富集国价值链攀升,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实实在在造福各国人 民。目前,《倡议》已得到了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 今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首次在非洲大陆召开,中方专门发布"落实《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 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中国行动",从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 ...
“出口中国”“购在中国”国际传播行动在上海启动
商务部网站· 2025-11-11 09:37
商务部品牌活动 - 商务部推出“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品牌并组织开展十大系列活动 包括年度主题国对接 国际精品推广周 境内外展会联动等[1] - 活动旨在让中国机遇惠全球 更多商品进得来 优质商品卖得好 使中国成为更多国家的最佳出口目的地和发展动力源[1] - 持续打造“购在中国”品牌 围绕精品购物 精致美食 精彩旅游 精美展演四大领域开展系列扩消费活动[1] 市场环境与供给提升 - 通过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和打造国际化消费环境来提升中国消费市场吸引力和美誉度[1] - 活动目标为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 让更多海内外朋友感受购在中国的独特魅力[1] 中国日报社传播举措 - 中国日报社将发挥国际传播优势 加强立体传播 策划推出一系列融媒体产品[2] - 建设英文电子智慧平台 打造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和购在中国的对外新窗口[2] - 举办新时代大讲堂 中外企业家对话会 线下推介会等中外人文交流活动以搭建中外对话与合作桥梁[2]
前三季度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约1倍
长江商报· 2025-10-29 15:55
入境消费与政策效能 - 前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89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50% [1] - 离境退税销售额实现约一倍的增长 [1] - 各地通过扩大单方面免签、优化离境退税等政策提升“购在中国”活动影响力 [1] 第八届进博会规模与规格 -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举办,参与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达155个 [1] - 境外参展企业数量为4108家,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创历史新高 [1] - 同期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将设置33场分论坛及闭门会,并举办80余场配套活动 [1] - 本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首场重要经济外交活动 [1] 进博会展示内容与创新焦点 - 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2] - 重点展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低碳领域成果 [2] - 引入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汽车文旅等新题材及数字消费、健康消费新平台 [2] - 虹桥论坛将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尖学者及400余位政商学界人士参与,发布21项成果文件 [2] 参展企业与交易采购情况 - 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总数在去年3496家基础上新增600余家,达历史新高 [2] - 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 [2] - 组建了43个交易团、700多个交易分团进行采购,专业观众注册人数达44.95万人 [2] 后续活动安排与消费促进 - 商务部将于11月5日启动“2025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活动,联动进博会,聚焦首发经济 [3] - 活动将围绕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推出惠民举措 [3] - 12月份将首次举办“2025进博优品交易会”,推动“进博好物”直达消费端 [3]
商务部答每经问:前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同比增超5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22:31
进博会筹备情况与规模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举办,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4] - 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4]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 商务部创新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扩消费活动品牌,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2] - 11月5日将启动“购在中国”的年度重头戏——2025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活动,联动第八届进博会,组织各地聚焦首发经济,围绕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集中推出惠民便民优惠举措 [3] 政策效能与消费数据 - 各地充分发挥扩大单方面免签、优化离境退税等政策效能 [2] - 今年前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2089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0%,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1倍左右 [1][2] 进博会活动亮点:国际精品与双循环 - 发挥进博会国家级展会平台作用,邀请主宾国等重点国家推介国别特色商品,组织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发布采购需求,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助力“展品变商品” [5] - 各地将举办多场特色活动,例如上海举办进博消费嘉年华,广西举办东盟好物购物节,将更多国际精品引入国内市场 [5] 进博会活动亮点:绿色智能与消费升级 - 鼓励企业推出更多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绿色智能产品,打造“人工智能+消费”场景,升级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5] - 深圳将举办“数字生活礼遇”活动,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打造系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产品发布和场景体验活动 [5] 进博会活动亮点:首发首秀与新供给 - 支持举办各类新品首发、文博首展、文艺首演活动,开设一批高能级的首店,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6] - 各地发动本地国货潮品、老字号企业加大新品首发力度,例如北京举办全球首发节,重庆举办国际时尚周并首发数十种桑蚕丝产品 [6]
商务部副部长:前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2089万人次,“带着空箱子去中国”成为新风尚
搜狐财经· 2025-10-28 12:53
进博会筹备与“购在中国”活动 - 商务部创新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扩消费活动品牌[1] - 活动充分发挥扩大单方面免签、优化离境退税等政策效能,今年前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2089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0%,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1倍左右[1] - 进博会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将持续扩大进口优质商品和服务,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满足消费升级需求[3] - 11月5日将启动“购在中国”年度重头戏——2025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活动,联动第八届进博会,聚焦首发经济,围绕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推出惠民举措[3] 活动亮点:国际精品与双循环 - 发挥进博会国家级展会平台作用,邀请主宾国等重点国家推介国别特色商品,组织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发布采购需求,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助力“展品变商品”[4] - 各地聚焦主题举办特色活动,例如上海举办进博消费嘉年华,广西举办东盟好物购物节,将更多国际精品引入国内市场[4] 活动亮点:绿色智能与消费趋势 - 鼓励企业推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绿色智能产品,打造“人工智能+消费”体验式、沉浸式场景,升级个性化定制化服务[4] - 深圳将举办“数字生活礼遇”活动,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产品发布和场景体验活动[4] 活动亮点:首发首秀与新供给 - 支持举办各类新品首发、文博首展、文艺首演活动,开设高能级首店,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5] - 各地发动国货潮品、老字号企业加大新品首发力度,例如北京举办全球首发节推出国潮产品和智能科技首发站,重庆举办国际时尚周首发数十种桑蚕丝产品[5]
“带着空箱子去中国”成新风尚,前三季度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约1倍
搜狐财经· 2025-10-28 12:31
消费政策与宏观数据 - 今年前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89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50% [1][5][9] - 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约1倍 [1][5][9] - 政策层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动惠民生与促消费结合 [1][5][9] 第八届进博会概况 - 本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举办,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 [2][6][10] - 境外参展企业达4108家,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创新高 [2][6][10] - 同期举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设33场分论坛及闭门会,配套活动80余场 [2][6][11]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 商务部将于11月5日启动2025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活动,作为年度重头戏 [2][6][11] - 活动聚焦首发经济,围绕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推出优惠举措 [2][6][11] - 上海将同步推出“申城五新”系列活动,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2][6][11] 上海消费市场表现 - 今年1-9月上海电子商务交易额超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 [3][7][12] - 直播网络零售额达3690亿元,同比增长23.6% [3][7][12] - 上海推动“人工智能+消费”创新,并首创“票根码”联动消费 [3][7][12] 上海服务消费数据 - 今年1-9月上海旅游入境人数超63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同比增长近30% [3][7][12] - 举办文博美术展览近千场,接待观众4000万人次,其中“古埃及文明大展”吸引观众277万人次 [3][7][12] - 前8个月举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110余项,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增长8.5% [3][7][12]
两部门:大力发展离境退税 优化涉外支付服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6:08
政策核心目标 - 支持约15个地市级及以上试点城市培育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政策实施期为两年 [4] - 提升入境消费便利性和舒适度,强化“购在中国”品牌,吸引境外旅客入境消费 [4] - 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推进试点工作 [2][10] 支持方向与内容 - 聚焦知识产权、数字、绿色、智能、文旅、体育、国潮等主题,支持重点商圈改造提升,创新商旅文体健多元融合消费场景 [1][5] - 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地标性消费项目,并支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 [1][5] - 大力发展离境退税,支持增加退税商店、丰富退税商品、优化退税服务 [1][5] - 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提升商圈、景区、酒店、交通枢纽等涉外场所外卡POS机覆盖率,支持商户安装或升级外卡POS机设备 [1][5] - 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支持增设外币兑换点、兑换机及多币种兑换服务,推进零售、餐饮、文旅、交通等场景的商户现金备付全覆盖 [1][5] - 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完善多语种标识、行李寄存、引导服务台等设施,投放多语种翻译工具,并组织工作人员外语培训 [6] 资金支持与分配 -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其他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1亿元 [8] - 补助资金分两批下达,首批于试点启动第一年下达,剩余资金根据绩效评价结果下达 [8] - 试点城市可按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采取补助、奖励等方式予以支持 [8] 申报与评审流程 - 各省(自治区)可推荐1个城市申报,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单独申报 [7] - 商务部与财政部组织竞争性评审,按书面评审(40%权重)和现场答辩(60%权重)计算得分,根据得分确定入围试点城市名单 [8] - 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24日,逾期视同放弃 [7] 绩效管理与监督 - 试点启动第二年初进行绩效自评,商务部商财政部委托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结果与后续资金安排挂钩 [9] - 加强资金监管,补助资金不得用于新建扩建基础设施、支付罚款、偿还债务、人员经费及楼堂馆所建设等明令禁止的支出 [2][10]
“购在中国”升温 释放消费新潜能
经济网· 2025-08-05 17:49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成效 - 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已举办国际消费季、精品首发季、服务消费季等专项活动,政策与活动协同发力[1][2] - 活动成为国内居民消费热词和国际游客潮流之选,展现中国消费市场繁荣活力[1][2] - 各地结合产业优势和地域特色推出创新举措,如深圳科技赋能、广西东盟水果活动,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4][6]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商务部等6部门印发通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推出8条措施便利入境购物,支持培育"城市礼物""必购必带"产品进入退税商店[3] - 上半年全国离境退税商店超7200家,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6%和93.2%[3] - 上海、福建等地出台地方方案加快退税商店建设,优化备案流程,形成便利化退税网络[4] 地方消费数据与案例 - 深圳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增188%,旅游收入54.32亿元(同比+40.8%),端午假期游客416.14万人次(同比+20.3%),旅游收入22.91亿元(同比+21.8%)[5] - 上半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同比+3.5%),科技驱动活动如"智慧之夏品牌展"带动智能消费[6] - 上海"古埃及文明大展"吸引260万人次,天津"海河消费季"通过票根优惠实现多场景联动[7] 入境旅游与配套服务 - 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3805.3万人次(同比+30.2%),免签入境占比71.2%(同比+53.9%)[7] - 酒店、餐饮、交通等领域提升多语种服务、优化标识接驳,构建友好消费环境[7] - 专家建议扩大免签国范围、提升口岸效率、建设多语种信息平台,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游客体验[8]